退出閱讀

回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

作者:東一方
回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五卷 定江東 第1152章 孫權心服口服

第十五卷 定江東

第1152章 孫權心服口服

孫權皺眉說道:「孔明先生,吳國傾盡國力,還擋不住蜀軍嗎?即便吳國不行,我還請了交州士燮出手,也請了北方曹操牽制王燦。一旦曹操南下,與吳軍匯合,定能擋住蜀軍。我不求殺敵,只有自保,難道守不住嗎?」
孫權正色道:「唇亡齒寒,他們當然要出手。」
孫權搖頭道:「前方沒有消息傳回,未知勝負。」
「至於北方的曹操,他可不是善人,為什麼要幫助吳國呢?現在曹操收拾袁氏到了最後的關頭。一旦解決袁氏,曹操就擁有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徐州、兗州、揚州之地,憑藉雄厚的實力,曹操可以和王燦一決勝負,定鼎天下,為何要救吳國呢?」
諸葛亮咄咄逼人的問道:「敢問世子,若是讓世子預測吳蜀兩國交戰的結果,世子認為將會是什麼局面?是王燦勝,還是吳王勝,亦或者是雙方不勝不敗。」諸葛亮性格大變,變得盛氣凌人,一點沒有遇到孫權時的平易近人,讓孫權有些難受。
諸葛亮冷笑道:「世子,您真以為士燮和曹操會幫您?」
「長公子孫策和吳王性情相同,極為相似。長公子兵敗被殺,吳王心中悲慟上心,會因為長公子的死亡失去理智,看不清楚局勢和*圖*書,只想殺死王燦,肯定會一意孤行。」
諸葛亮死死盯著孫權,更讓孫權難受。
「曹操漁翁得利,就可以和王燦交戰的時候佔據一定的優勢。」
孫權哼了聲,說道:「即使只有兩成把握,也有機會取勝。」
諸葛亮沉聲說道:「眼下,世子必須做兩手準備。其一是和王燦抵擋,拚死抵抗,保住吳國基業。其二是擋不住王燦,那就只能撤走,但撤往何方,這是世子要考慮的。」
孫權大聲咆哮,非常激動。
諸葛亮低頭沉思,想清楚后,才開口說道:「世子很冷靜,眼光很准,吳國的確是風雨飄搖,到了最危急的時刻。一個不好,就是先主劉備的下場。」
孫權大袖一拂,把身旁案桌上的竹簡都撞在地上。
諸葛亮輕聲說道:「既如此,亮試言之,不妥之處,請世子諒解。這一戰,必有主將傷亡,吳國元氣大傷,具體如何,亮難以推測。」
孫權深吸口氣,揖禮拜道:「請先生教我!」這一聲先生,可以說是孫權發自肺腑的話。孫權剛開始讓諸葛亮說話,是站在上位者的角度,有考校諸葛亮能力的想法,但聽了諸葛亮的話,孫權心悅誠服。
孫權聽后,打了一個激靈。
不管他和-圖-書願不願意去想,都必須承認諸葛亮的話有道理。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同理,在武將方面,王燦佔盡優勢,有典韋、呂蒙、甘寧、周泰、龐德等當世一流的猛將,吳王帳下的將領除了太史慈外,其餘的人只能在吳國稱雄,要和王燦麾下的大將比較,相差太遠,又去掉兩成獲勝的機會。」
「嘩啦!!」
孫權神情並沒有變化,也沒有因為諸葛亮的話心生怒火。
他扭了扭身子,似乎是排解著尷尬的情緒。
諸葛亮搖頭說道:「此一時,彼一時。我若是士燮,必定作壁上觀,若王燦取勝,士燮只需要一道降表奏上,就可以免於刀兵之禍,這是士燮的應對策略。」
孫權說道:「孔明先生,難道連兩成機會都沒有嗎?」
這,也是帝王的性格。
沉默許久,孫權挺直身軀,眼神驟然間變得凌厲霸道起來。他正襟危坐,神情嚴肅,渾身散發著凜冽的氣勢,讓諸葛亮都為之側目,沒想到眼前這個年歲不大的世子在笑容可掬的背後,也有霸道無匹的一面。
「然而,這一戰的勝負,卻是可以推斷的。」
眼下的吳國,雖然苟存著,但時刻都面臨危險和*圖*書
「按照你這麼推斷,豈不是連一成取勝的幾率都沒有。哼,父王率領三十萬大軍殺過去,難道這三十萬人是紙糊的,不值一提嗎?」
說到這裏,諸葛亮點到為止,沒有繼續說下去。
擔憂的,是能保住多少領土。
諸葛亮沒有洋洋洒洒一通長篇大論,卻問起問題了。
燈光閃爍,兩個身影來回的晃動著,不曾離開過。
「如此算來,吳軍只有三成機會獲勝。」
孫權心中嘆息一聲,心中的幻想徹底被擊破。他儘力的取出心中煩躁的情緒,慢慢的靜下心,和諸葛亮討論。
諸葛亮微微抬頭,目光平視孫權,不卑不亢,輕聲問道:「吳王率領三十萬大軍討伐王燦,世子認為最終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
孫權堅定的說道:「父王率領三十萬大軍,帶著魯肅、張紘、黃蓋、祖茂等文臣武將出征,而且還有周瑜和太史慈從旁協助,必定大獲全勝,吳國必勝!」
魯肅不再,能依靠的也就是諸葛亮了。
孫權忙問道:「孔明先生,恐怕什麼,難道還有其他意外嗎?」
諸葛亮說道:「世子,吳王和王燦交戰的消息沒有傳回,亮若是無故詛咒,恐不妙,還是不說為好。說中了,那是吳國的不幸,說不中和*圖*書,那是亮自己的不幸。」
不管如何,孫權都相信吳國會取勝。
「再者,吳軍三十萬,蜀軍三十五萬,吳軍都是臨時徵募的,缺乏訓練,戰鬥力太弱,又去掉一成取勝的機會。」
「依我看,曹操希望吳國拚死抵抗,不斷的消耗蜀軍的力量,最後才被滅掉。」
諸葛亮笑了笑,輕輕搖頭。
諸葛亮冷靜的說道:「世子不高興很正常,因為吳軍必敗,而且必定是慘敗。至於結果有多慘,世子自己想象。如今,世子要做的是吳軍失敗的消息傳回后,世子該怎麼辦?吳國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這是最重要的。」
孫權皺眉道:「先生,但說無妨。」
形勢大變,孫權的眼光必須要長遠。
諸葛亮繼續說道:「世子,兩軍交戰,還有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因素。吳王率軍抵達九江,急於求戰,肯定是不利的。反倒是王燦從江夏穩紮穩打,熟悉地形,更了解當地的情況,更佔優勢。」
諸葛亮掰著手指,仔細的給孫權算賬。當然,這是諸葛亮提出的意見,可孫權聽后卻無法反駁,因為吳軍的確處處受制。
孫權神色平靜,等著諸葛亮的下文。
在孫權眼中,即使不敵,但自保拜師有把握的。
「魯肅雖然厲害,軍www.hetubook.com.com中也有張紘等文臣,但相比于王燦有郭嘉、徐庶和賈詡等智謀之士,吳軍明顯處於弱勢,取勝的把握又去掉兩成。」
此時,諸葛亮就是一根救命稻草。
「孫策的死,還會影響到周瑜。兩人親若兄弟,孫策死,周瑜必定萬分悲傷。此人天資卓越,滿腹韜略,是軍中的智囊。然而,孫策之死也會讓周瑜陷入局中,難以自拔,無法冷眼旁觀的看待局勢,軍中就失去一智者。」
考慮事情,不能僅僅局限於眼前。
「軍中主帥和主將受到影響,和蜀軍交戰,取勝的機會至少去掉三成。」
諸葛亮語重心長的說道:「靠別人幫助,終究是不可靠的,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一切都得靠自己。曹操有曹操的打算,士燮有士燮的圖謀,世子還是好好想想,怎麼給自己留下一條迫不得已的退路,以及怎麼迎戰蜀軍保住吳國。」
諸葛亮搖頭說道:「世子,您恐怕猜錯了。若是亮所料不差,三十萬吳軍必定慘敗,能有十萬士兵逃回來已經是不錯的結果。若是吳王、周瑜、魯肅、太史慈等人都能完全返回,更是不幸中的大幸。當然,情況可能會更慘,恐怕……」
書房中的油燈,一直亮著。
不到最後一刻,堅決不會認輸投降,孫權就是如此。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