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政道風流

作者:言者春曉
重生之政道風流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登高望遠 第194章 匪夷所思的決議

第七卷 登高望遠

第194章 匪夷所思的決議

看來自己所料不差,兩人之間恐怕矛盾早就出來了,只是之前還沒有到一定程度而已,現在能讓陸政東來當面講,只怕矛盾也不會淺,當然也絕非不可調和的矛盾,否則陸政東也不會來他這裏。
※※※
但韓副總理卻並不是很贊同這樣的想法。
「的確如此,至少我也有那麼一段時間為其說服了,很煽情,也很能觸及人內心所想,讓你下意識的跟隨著他的思維旋轉。」
陸政東聲音拔高了一個度:
祁玉民並不認同蘭超華的說法,陸政東最後扭轉乾坤的,可不完全是口才,而是那句不經意的中央的明察暗訪,雖然知道這一點,但是他也知道蘭超華這是給他台階下,目光中卻有些沉鬱,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抬起頭朝向周書明問道:
「不過書明書記,您好像……」
一個星期之後當陸政東和祁玉民共同出席某個會議時,外人看到的又是兩人談笑風生頗為投契的模樣了,當然究竟是表面現象,還是真的握手言和,只怕只有陸政東和祁玉民自己清楚,不過有一點兩人倒是可以肯定,為了某項工作上的分歧而影響到兩人的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會逐漸扭轉。
「書明書記,政東省長的口才足以勝任任何高難度的講台,他捕捉聽眾心思,引導聽眾按照他設定的旋律而走的本事在西部辦時我就深刻領教了。」
祁玉民畢竟也是省委副書記,有些話韓副總理也不好多得太多,不過既然陸政東已經把事情挑明了,有些話還得要講,畢竟祁玉民和陸政東日後還要繼續合作共事下去,如果不能讓他們自行解決這些問題,始終心裏會有一個疙瘩,這對祁玉民更是相當不利的,有時候還是得要點一句,點醒夢中人,想來祁玉民也會明白這其中的關節的。
我在這裏講一點題外話,不少同志都認為以焦雲經濟增速進一步加快,財政收入也在高速增長,這已經是相當不錯了,沒必要再大動干戈,這種小富即安、沾沾自喜的想法在目前來講是有所抬頭的,這是不合時宜的,其實焦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貝湖目前的一個縮影,情況比以前有所改善,但也只能講是在追趕之中,不要說可以高枕無憂,最多也只能講進步喜人,我們是逆水行舟,不把握住這個機會一口氣把這艘大船拉上灘,那今後就更難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抓住這和*圖*書難得的發展機遇所以我們避災抓軟體的同時,必須要從硬體上提升經濟競爭力,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夯實產業基礎和基礎設施建設上,這樣做搞這項工作的確沒有引進幾個大項目招來幾筆大投資那樣有花團錦簇的數據那麼耀眼,甚至還有可能背上一些風險,遭遇一些挫折,但是這樣做的好處和優勢在於既能依靠自身發展,同時也為進一步吸引外來資金和項目創造更好的條件,增加更大的吸引力,說實話這樣的事情推動起來難度很大,這些地方的領導班子為此也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特別是主要領導更是處在風口浪尖上,其中的辛苦和付出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而且他們還要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質疑懷疑不理解乃至反對和批評,所承受的壓力更是難以想象的,什麼叫負重前行,這就是負重前行,我們貝湖現在正是發展的關鍵期,更是需要這樣的能夠堅韌不拔有闖勁有衝勁的幹部,而我們也要反思,這些地方的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在前面衝鋒陷陣,作為省委省政府應該做些什麼,或者講他們希望我們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
周書明很巧妙的挑起了自己和祁玉民之間的矛盾,但是他也應該意識到祁玉民也許對他的惡感會更甚。
周書明覺得自己還是小瞧了陸政東極富煽動力的演講威力,周若山那種條理分明邏輯精準的分析在這種煽情的演講面前簡直顯得無比的蒼白無力,而祁玉民自以為很有攻擊性的言論同樣在陸政東以改革的大勢下毫無反擊之力,他注意到了祁玉民想要反駁的態勢,但是他不打算再給祁玉民自取其辱的機會,這種狀態下,祁玉民已經沒有扳回多少顏面的可能,因為陸政東似乎不經意間透露的一個信息讓常委們都豎起了耳朵,並一副深思的表情,那就是中央到焦雲明察暗訪的事情,雖然明察其他省委的常委都知道,但暗訪就不一定了,而在這樣的情況下陸政東居然都不提處理楊劉廣的事情,反而是大講特講要對這樣的探索和這樣的幹部進行保護的問題,這太匪夷所思了!
「這算是把玉民書記給得罪深了,我知道玉民書記不是那種人,但那是在常委會上啊,我和他都是針鋒相對,而且書明書記也沒再給他翻盤的機會,就這麼硬生生的把玉民書記準備好向和圖書我開炮的火力給按下去了,您說玉民書記能不憋氣么?」
當然這一次也並非一無所獲,至少自己的態度佔到了講大局講政治的高度,而且受此挫折的祁玉民也應該意識到了某些問題,他已經站在一個微妙的層面上了,要想站穩腳跟,那麼就會有所抉擇,何況他應該感受到自己的態度,在隨後的工作中,相信他會更好的和蘭超華抱團取暖,這也是他所能做的,也算是對蘭超華鞍前馬後這麼多年的最後補償……
常委會終於結束了,而關於焦雲,關於楊劉廣所做的決定最後是:「應當允許和扶持各地在不違反國家政策法規的前提下,採取更靈活的政策和做法,探索加快發展的新路子。」
橋歸橋,路歸路,工作上有分析可以爭鋒相對的對決,但是下來兩人依然可以心平氣和的一起溝通討論,這很符合政治家們的風格,至少他們是朝著這一類角色在前進。
「嗯,我的想法略略有些變化,最初並不是反對這個試點本身,而是擔心楊劉廣可能會出一些問題,也有可能帶來負面影響,但是現在中央風向已經有些變化,上邊更傾向於嘗試性質的摸索,既然是摸索就有可能犯錯誤,當然我依然認為焦雲還有改進完善餘地,所以我給楊劉廣也設置了一些前置條件,他們軍他們再好好完善完善。」
「關鍵關鍵還是我們是不是真的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是不是真正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群眾最為關切的問題上!,關鍵是不是還要保持一種持續高效的繼續發展的問題上,在這一點上,不管是省里的調查組還是中央的明察暗訪,得出的結論都是焦雲的發展方向就是如此。
韓副總理聽完微微一笑,陸政東和祁玉民走到一起也算是一個緣分,之前誰也沒有想到祁玉民會調到貝湖任副書記,很多人以為祁玉民會就地晉位為的省委副書記,結果卻是到了貝湖。
無疑,他們最需要的是能夠得到來自省里的支持和鼓勵,希望省里能夠為他們撐起一片天讓他們無後顧之憂,所以對於焦雲等這樣的探索新的發展道路的地方,我們應當允許和扶持其在不違反國家政策法規的前提下,採取更靈活的政策和做法,探索加快發展的新路子,而這些都是需要人去乾的,也就是說幹部在這其中要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十全十美的幹和_圖_書部只存在於可能性之上,幹部有缺點不可怕,關鍵是我們如何使用,如何揚長避短,龔自珍有句話叫做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在這裏我改一個字,要不拘一格用人才,用好了人,或者講形成了良好的用人機制和氛圍,我們貝湖的未來當可期!」
周書明很善於反思自己的問題,他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召開常委會來研究這件事情,但是他卻無法在繼續壓制下去,中央風向的變化媒體也相當敏感,焦雲的事情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快就會煙消雲散,就算是常委會這個石破驚天的決定註定也不會出現在全國性的媒體之上,而是在焦雲的事情逐漸通過擺事實說明整個情況脈絡之後才會出現,這就是政治。
陸政東和祁玉民都是個性很強的幹部,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在工作中磨合難免就要稜角碰撞,在很多政見觀點上卻不盡一致,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緩解,終究就會變成矛盾,而且祁玉民骨子裡也還是個很驕傲的人,恐怕從內心深處也有一種和陸政東一比高下的想法,這就是問題。
陸政東的表現的確給了他一些震驚和壓力,但也在他的意料之中,若是陸政東是個平平無奇的人,哪怕他再有背景,也不可能如此年輕就坐上現在這個位置,成功者總有其成功之處,同時他也有些慶幸,事實上陸政東在這之前並沒有使出全力來和他過招,這是一種顧全大局的表現,可是同時也有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
陸政東如此講,顯然是號准了上面的脈,常委們一個個都是人精,對於高層的氣候變化比那些老寒腿還要准,這無疑將會對不少觀望甚至反對的常委產生極大的影響,天平已經朝著陸政東一方大大傾斜,所以他很乾脆但是卻又相當委婉的表示了支持改革創新,但是同時也提出了自己對其中一些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如果說只是擔心在操作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不是改革的方向性問題,那麼我以為這個問題沒有必要再在常委會上爭執不下,方向定下來,具體操作方面有問題,想辦法解決,有難度,創造條件解決,出了狀況,吃一塹長一智,這些都不是根本核心所在,每一項工作也就是通過這樣不斷的解決問題積累經驗干下來的?」
常委會之前他並沒有給羅善政任何授意,但是羅善政站了出來,周書和圖書明不相信祁玉民能夠輕而易舉的調動羅善政的興趣,這都在其次,關鍵是羅善政的態度。
這完全是顛覆性的,原本引頸待戮的楊劉廣不但沒被處分,反而領到了一把尚方寶劍,這不但當事人楊劉廣沒想到,也是幾乎所有的常委都沒想到,更是祁玉民沒想到的,祁玉民鐵青的臉上悻悻的表情在幾分鐘之後才漸漸散去,而詹繼東的反應也更是尷尬,不過看向蘭超華等的目光中多了幾分不悅,有點像是一腳踩空險些跌倒的感覺。
這裏面有時機的原因,也有著力推動的原因,當初祁玉民到貝湖,在其他人看來,這事好事,在其他人看來貝湖的發展已經漸入佳境,祁玉民到貝湖可以借這股東風,其二是由於雙方是一種互相依存的同盟關係,祁玉民到貝湖,應該能夠得到陸政東的支持,其二就是祁玉民和陸政東一起共事,如果兩人之間能夠建立起一種和諧的關係,這對於祁玉民未來發展有極大的好處。
如果說洪志路的沉默可以理解,他素來如此,言不輕發,但是其他人呢,比如宣傳部長,尤其是目前媒體熱炒焦雲的事情,他是有發言權的,但是至始至終,他卻保持沉默,這樣的態度更讓人生疑,這些傢伙都採取退避三舍的態度,從某個側面也反映出他們對那邊態度的模糊,這是不是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自己已經對他們的影響力不足呢?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羅善政是在質疑楊劉廣,但是周書明感覺對方更像是故意樹立一個明顯的靶子讓周若山等人可以集中火力轟擊,讓周圍其他常委們能夠更清楚完整的了解陸政東的想法,這很難說究竟是在質疑詰難還是在故意現身說法,總之這種給周書明的感覺很不好。
陸政東有些無奈的說道:
結果祁玉民到貝湖不久就表現出這樣的想法,這就失算了,遭遇了一些挫折之後又急於想扳回來,結果更是步步落入下風。
周書明很善於反思自己的問題,他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召開常委會來研究這件事情,但是他卻無法在繼續壓制下去,中央風向的變化媒體也相當敏感,焦雲的事情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快就會煙消雲散,就算是常委會這個石破驚天的決定註定也不會出現在全國性的媒體之上,而是在焦雲的事情逐漸通過擺事實說明整個情況脈絡之後才會出現,這就是政治。
周書明和-圖-書目光中有點說不出的凝重。
陸政東並不希望自己威信樹立要建力在祁玉民的再一次的受挫之上,這不符合他的戰略意圖,祁玉民所在的系統是陸政東所要力爭的對象,在下一步爭取這方面的支持,對於他再進一步還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陸政東並不希望自己威信樹立要建力在祁玉民的再一次的受挫之上,這不符合他的戰略意圖,祁玉民所在的系統是陸政東所要力爭的對象,在下一步爭取這方面的支持,對於他再進一步還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這絕不是祁玉民的能力問題,作為系統你著力培養的對象,祁玉民的能力不至於此,但祁玉民在貝湖的表現卻又實實在在的不盡如人意,這裏面的原因韓副總理也曾思考過,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祁玉民的心態問題,或者說對其在貝湖自身的定位問題出現了偏差,祁玉民總想著遊走在周書明和陸政東之間來保持自己在省里的超然地位,這想法是好的,一個想有作為的人如果完全依附於人,那是很難有所作為的,問題是這得看時機,看形勢和環境。
「政東,玉民書記我還是了解的,有疙瘩就解疙瘩,他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這也是工作上的分歧,有些事情說透就好。」
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將陸政東利用中央風向轉向鼓起來的氣勢被削減壓縮到最低,這也是周書明唯一能做到的。
「其實我寧肯玉民書記把話說出來,讓他在常委會上發泄個夠,恐怕他心裏就舒坦了,就這麼讓玉民書記給憋著,你說玉民書記是不是一肚子氣找不到合適地方發泄么?」
蘭超華微微笑道:「所以我盡量避免出現這種局面。」
現在的局面對陸政東而言有點影響,但還不至於無法解決,陸政東仔細的琢磨著。
「就是工作上的觀點分歧,有機會我會和玉民說一說……」
韓副總理心裏暗道,貝湖那位周書記這番手腕運用得爐火純青,陸政東卻是能夠應對自如,祁玉民卻是有些力不從心。
周書明不了解祁玉民,或許他只是認為祁玉民好面子,有魄力,但是他卻並不清楚祁玉民,有矛盾有嫌隙不重要,只要能夠擺開來,祁玉民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何況他們倆還有一個對他倆印象都挺不錯的領導——韓副總理。
這讓他覺得他就算把祁玉民完全推到陸政東對立面,似乎也很難起到作用。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