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八 百年積怨 第九十四章 死亡競賽

卷八 百年積怨

第九十四章 死亡競賽

與強大的末段攔截系統相比,戰艦對付魚雷的手段卻非常單一。
由此可見,空中打擊是高度重視配合的作戰行動。
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水下戰鬥部」。
因為H-9BH在攜帶了外部彈藥之後,只能以亞音速飛行,所以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J-14D戰鬥機分成了兩批,8架擔任隨行護航任務、16架擔任前進護航任務。
這種只能由重型轟炸機攜帶的反艦導彈全重3025千克,彈長6.42米(H-9BH的彈艙長度為6.5米,比H-9B長0.5米)、彈徑654毫米(從第三級混合動力攻擊潛艇開始,共和國的潛艇才配備了660毫米魚雷發射管),最大飛行速度8馬赫/25000米、4馬赫/150米,最大射程1000千米,採用慣性/指令中程制導加末端主/被動雷達與紅外/紫外複合制導技術,飛行員能夠為導彈設定攻擊路線與多達12種的攻擊模式。
海軍航空兵的遠程轟炸機被保留了下來,只是規模大大縮小。
以飽和攻擊的方式打擊艦隊,只需要80枚C-609就能幹掉1支航母戰鬥群!
為了配合作戰行動,海航還得出動1架KJ-22C預警機、1架KY-15B指揮協調機、2架DY-14C電子干擾機與18架JY-15B空中加油機。算上為這些支援飛機提供掩護的24架J-14D戰鬥機,海航需要出動作戰飛機72架、支援飛機22架。如果算上負責後勤支援保障的運輸機,總共需要調動各類飛機150架!
與空軍的H-9B型轟炸機和*圖*書相比,H-9BH型秉承海軍傳統,格外重視對海打擊能力。
定型試驗中,C-609曾經輕而易舉的突破了共和國航母戰鬥群的外圍防空網,迫使共和國海軍不得不下大力氣研製更先進的遠程防空/反導導彈,對付速度超過8馬赫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利用艦隊與遠程海上巡邏機提供的戰術信息,攻擊機群分毫不差的殺向目標。
C-609總共有5種戰鬥部可以選擇,一是常規的半穿甲戰鬥部,二是用來對付電子設備的電磁干擾戰鬥部,三是用來對付雷達的反輻射戰鬥部,四是用來對付戰艦上層建築的預製破片戰鬥部,五是水下戰鬥部。
兩艘潛艇悄悄逼近日本艦隊的時候,海軍航空兵的遠程轟炸機已經起飛。
誰都知道,任何戰艦都承受不起這種超重型導彈的攻擊。
第二次軍事改革期間,海軍航空兵的遠程轟炸機部隊差點被空軍「搶走」。當時海軍陸戰隊「吞併」了陸軍的兩棲部隊、成為擁有預算權的獨立兵種,海軍大批採購大型戰艦、打造「一流艦隊」,使得預算變得非常緊張,海軍內部也出現了是否需要「遠程空中打擊力量」的質疑。趁此機會,空軍提出應該將海航的遠程戰略航空兵划給空軍,統一共和國的戰略空中打擊力量,節約經費,承諾在作戰行動中為海軍提供遠程空中支援。如果不是林嘯雷的「艦隊擴建計劃」遭遇挫折,新型航母的建造申請遲遲沒有得到批准,艦隊無法獨立承擔遠洋作戰任務,恐怕海軍航空兵將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損失」和*圖*書
一般情況下,艦隊的外圍防空圈不會超過550千米,截擊距離也在1000千米左右。
為反艦導彈配備各種各樣的戰鬥部,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機群沿著預定航向朝日本艦隊飛去的時候,支援機群也趕了過來。
鼎盛時期,海軍航空兵擁有數百架轟炸機,即便在半島戰爭之後,也擁有20多架H-6系列轟炸機與20多架H-9系列轟炸機。按照第二次軍事改革的方案進行調整后,海軍航空兵只剩下了一個聯隊的24架H-9BH型轟炸機。
也正是C-609的出色打擊能力,海軍才將H-9BH的採購數量壓縮到了24架,用原本計劃採購另外24架的經費訂購了更多的C-609。
早在20世紀70年代,前蘇聯就做過同樣的努力,用魚雷充當導彈的戰鬥部,攻擊時由導彈將魚雷送到戰艦附近,再由魚雷完成最後的攻擊。受技術條件的限制,前蘇聯的「雷彈」並不成功,主要就是魚雷質量太大,導彈也必須做得很大,降低了導彈的機動性能,削弱了導彈的突防能力。
轟炸機不是戰鬥機,不會輕易逼近敵艦隊,只需要在距離敵艦隊數百千米、乃至上千千米處發射攜帶的反艦導彈,就能轉向返航了。
高性能電動魚雷的出現,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技術條件。
毫無疑問,魚雷對戰艦的威脅更大。
轟炸機群到達台灣島東部海域上空之後,與從宜蘭起飛的戰鬥機群會合。
與其他眾多反艦導彈相比,C-609的最大特色還是其獨特的戰鬥部配製。
為了確保和圖書轟炸機群的安全,海軍航空兵還出動了1個大隊的24架J-14D戰鬥機。
從古至今,戰爭就是高度系統化的「死亡競賽」。
因為各國戰艦都配備了性能先進、射程在5千米以內的末段攔截系統,常規反艦導彈在突破艦隊外圍防空圈之後,還需要對付末段攔截系統。隨著各種能量武器與電磁速射炮逐步取代以往的導彈與機關炮,末段攔截系統的作戰能力愈發強大。以美國海軍的「海激光」MK11攔截系統為例,能在15秒內攔截從同一方向上(水平射角120度,垂直射角85度)來襲的5個目標,攔截率高達99%。共和國海軍的「戰術激光反導攔截器」的交戰能力與「海激光」MK11相當。如果1艘戰艦配備2套攔截系統(航母等大型戰艦往往配備3套、甚至更多的攔截系統),至少需要11枚導彈才能將其摧毀。1支艦隊有10餘艘戰艦,總共需要的導彈數量將非常驚人。
因為此次攻擊半徑只有2500千米,即便全程低空飛行,也只需要在返航的時候進行一次空中加油,所以24架H-9BH全部按照最大載彈量配製彈藥,總共攜帶288枚C-609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C-609在2026年研製成功之後,美國也加快了新式艦隊防空系統的研製進度。
由此可見,海軍遠程轟炸機的攻擊能力非常強大。
H-9BH的強大對海攻擊能力,多半來自C-609反艦導彈。
在預警機與指揮協調機的引導下,20多架支援飛機分成3個編隊,跟在轟炸機群的屁股後面www.hetubook.com.com,亦步亦趨的深入西太平洋。
所謂的「水下戰鬥部」,就是1條全重550千克、航速高達75節、射程10千米、裝葯250千克的魚雷。
C-609的水下戰鬥部與常規戰鬥部質量相當,只是作戰過程有所差別。突防時,仍然首先拋掉衝壓發動機,啟動末端火箭發動機,提高導彈的機動性能;距離目標大約5千米的時候,戰鬥部與火箭發動機脫離,減速火箭發動機啟動,將速度降低到音速以下,再由阻力傘減速,最終入水。接下來的攻擊戰術,與自導魚雷的攻擊戰術相仿。
當然,對轟炸機飛行員來說,使用什麼導彈都沒有關係。
雖然美國海軍在2020年試驗了一種專門用來攔截魚雷的「小型反魚雷魚雷」,但是試驗結果並不理想,主要是精度不夠高,很難達到直接摧毀的效果。各國戰艦在遭到魚雷攻擊時,仍然以干擾為主要防禦手段。
雖然H-9B也能攜帶遠程反艦巡航導彈,但是海軍出資研製的C-609重型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只能由H-9BH攜帶,無法由H-9B使用。滿載情況下,H-9BH能夠在彈艙與機翼下各攜帶6枚重達3噸的C-609。在得到加油機的支持下,H-9BH的最大打擊半徑超過6000千米(5000千米的作戰半徑加1000千米的導彈攻擊距離),能從共和國東部沿海機場起飛,攻擊中途島以西海域內的目標。即便按照標準載彈模式起飛,只在彈艙內攜帶反艦導彈,24架H-9BH也能在一次攻擊中投射144枚反艦導彈,對擁有3艘航母www•hetubook•com.com的大型航母戰鬥群構成致命威脅。
實戰中,配備5種戰鬥部的C-609往往混合使用。首先由攜帶電磁干擾戰鬥部的導彈打擊敵艦電子系統,隨後由攜帶反輻射戰鬥部的導彈攻擊敵艦雷達,再由攜帶預製破片戰鬥部的導彈攻擊敵艦上層建築,最後才輪到攜帶半穿甲戰鬥部與水下戰鬥部的導彈對敵艦發動致命打擊。
面對這樣的海戰「利器」,哪個國家的艦隊都會畏懼三分。
按照C-609的設計時訂下的毀傷標準,1枚就能擊沉1艘萬噸級驅逐艦或者癱瘓1艘大型巡洋艦,2枚就能擊沉1艘大型巡洋艦或者癱瘓1艘中小型航母,3枚就能擊沉1艘中小型航母或者癱瘓1艘大型航母,4枚就能擊沉1艘大型航母,5枚就能擊沉1艘10萬噸級的超級航母。
除了24架擔任攻擊任務的轟炸機之外,其餘100多架飛機都擔負支援與掩護任務。平均下來,1架擔負攻擊任務的戰機需要5到6架其他飛機提供支援。
24架戰鬥機都按照「空優標準」攜帶彈藥,還額外攜帶了4具超大型副油箱。即便如此,所有戰鬥機仍然得在完成護航任務,返航途中與加油機會合,至少為油箱補充三分之一的航空燃料,才能返回宜蘭基地。
因為突防速度非常高,所以C-609的突防能力非常強大。
技術進步,即增強了戰爭的破壞性與毀滅性,也使戰爭變得更加複雜。
27日凌晨0點10分,H-9BH機群在距離日本艦隊大約800千米處降低飛行高度,準備發射導彈。
C-609一枚接一枚的脫離轟炸機,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