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九 暗流涌動 第九章 國家的面孔

卷九 暗流涌動

第九章 國家的面孔

當然,演習結果不存在任何爭議。
演習還未開始,美軍就贏得了兵力上的絕對優勢。
「塞班」號兩棲攻擊艦搭載各類直升機與傾斜旋轉翼飛機34架,另外2艘兩棲戰艦攜帶各類直升機與傾斜旋轉翼飛機共計12架,算上「福特」號航母戰鬥群與其他參演大型戰艦攜帶的直升機與傾斜旋轉翼飛機,美軍總共有88架能夠用來投送物資與撤離人員的直升機與傾斜旋轉翼飛機。
這也是日本戰爭之後,共和國軍隊首次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實力。
美軍不是不知道「全電動飛機」的優越性,早在2019年,也就是美國製造出第一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複合蓄電池的時候,美國陸戰隊就與海軍聯合開發全電動傾斜旋轉翼飛機,準備全面替代「魚鷹」系列。只是在共和國將12級以上的複合蓄電池用在了軍事航空領域、提高了全電動飛機的「門檻」之後,因為美國暫時研製不出12級以上的複合蓄電池,其在傳統航空動力領域又擁有足夠優勢,所以才對VC-22進行改進,發展出了「現代魚鷹」,沒有立即開發全電動傾斜旋轉翼飛機。
雖然第三場演習名義上是「自然災害聯合救援行動」,屬於軍隊的「非軍事行動」,不需要參演部隊直接對抗,但是「非軍事行動」也能體現軍隊的實力,特別是軍隊的兵力與物資投送能力、大規模行動的組織能力等等。如果連「非軍事行動」都搞不好,還能指望軍隊有多強的戰鬥力嗎?
總體來說,共和國參演部隊的表現可圈可點,基本上圓滿完成了任務。
88架沒和圖書有拼過24架!
在美國的「全電動軍用旋翼航空平台」問世之前,共和國的全電動系列飛機就佔據了國際「旋翼機市場」的大半江山,獲得了上千億的出口收入。
能否贏得第三場演習的勝利,看的不是單兵作戰能力,而是「系統作戰能力」。
在共和國參演代表團的要求下,第三場演習延遲2日,將「空中物資投送與人員撤離行動」與「海面物資投送與人員撤離行動」分開計算。因為其他參演軍隊也沒有海面投送力量,所以美國做出讓步,接納了共和國的提議。
24小時之內,共和國海軍的24架直升機與傾斜旋轉翼飛機平均出動6架次,每次運送物資12.5噸、運送人員62.5名,演習結束之後,24架飛機均能按照演習確定的方案,再次起飛完成30分鐘的飛行任務。
共和國的「華夏」號航母戰鬥群總共只有24架直升機與傾斜旋轉翼飛機。
共和國海軍肯定不是勝在數量上、也不是勝在人員素質上,而是勝在裝備性能上。
參加演習的3種直升機與傾斜旋轉翼飛機都是全電動推進,不但能夠全程以最大速度飛行,而且後勤保障與後勤維護均比採用渦軸發動機美軍飛機優秀得多。
別說其他國家,就連美軍都對QZ-25B產生了濃厚興趣。
輸掉第二場演習,多少可以算成「用兵不當」,如果早知道美國會讓「海豹」頂替陸戰隊(實際上「海豹」是美國陸戰隊的特種部隊,屬於陸戰隊編製內的作戰部隊),項鋌輝肯定會讓盧誠聞跑一趟。輸掉對抗演習是小事,畢和圖書竟輸掉演習不等於輸掉戰爭,可是丟了國家的面子就是大事。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共和國軍隊與美國軍隊在戰場上交手的機會不多,至少擺上檯面的正面交戰不會出現。要想壓倒美國,顯示共和國軍事力量的強大之處,就只能在聯合軍演上做文章。
軍隊是戰爭利器,更是國家面向世界的一張面孔。
QZ-25B在演習中大展拳腳之後,美軍加快了全電動傾斜旋轉翼飛機與全電動直升機的研製進度,明確提出要在2035年之前研製出能夠全面取代VC-22系列、H-60系列與H-53系列的「全電動軍用旋翼航空平台」。
由此可見,美軍主要敗在了「出勤率」上,其平均出動率只有2.4架次!
事實證明,美軍的發展方向出了問題。
與「福特」號相似,共和國海軍的「華夏」號航母戰鬥群也不具備兵力投送能力。
別的不說,21世紀初,卡特琳娜颶風襲擊新奧爾良之後,美國國內新聞媒體就大肆抨擊美軍,認為美軍在救災行動中的表現遠不如共和國軍隊。颶風過去后快一周,第一支美軍救援部隊才進入災區。而在共和國的南方特大洪水災害中,事發當天,數十萬共和國軍人就進入災區,參与救災工作!
在家門口栽了大跟頭,美軍的心態可想而知。
扳回一局,共和國海軍沒有忘記大加宣傳。
核查結果沒有任何變化,美軍輸了,而且輸得很不光彩。
落實到現實問題上,共和國參演部隊的情況不容樂觀。
當然,美軍的意圖是搞清楚QZ-25B的關鍵技術,製造類似的傾斜m•hetubook•com•com旋轉翼飛機。
在美軍看來,共和國肯定輸定了!
在發放給各國軍隊代表的宣傳手冊中,共和國海軍明確提到,QZ-25B只需要一名精通電氣技術的「電氣工程師」就能完成所有技術類保障與維護工作,而VC-22C至少需要3名技術人員。從裝備軍隊的長期成本考慮,就算QZ-25B的售價是VC-22C的1.5倍,在25年的全壽期內,所用資金仍然比VC-22C低了大約20%。如果考慮到電力與航空燃料的價格差,QZ-25B的實際使用費用僅為VC-22C的50%左右。加上QZ-25B的綜合性能是VC-22C的150%左右,其性價比遠遠超過了VC-22C,對各國軍隊都有足夠的誘惑力。
雖然美國的軍事體制與共和國的有所不同,但是軍隊的基本職責就是捍衛國家利益與保護國家安全,救災行動也屬於軍隊職責範圍內的事。用美國政客的話來說,納稅人每年投入數千億美元養著的軍隊如果不能在最關鍵的時候向需要幫助的納稅人伸出援助之手,納稅人有什麼理由交納稅款?
拿到演習結果后,美軍總指揮根本不相信,立即要求「協調組織委員會」進行核查。
只是,演習情況與美軍的預料完全相反,更讓前來採訪的各國記者驚訝不已。
沒有兵力投送能力,也就沒有救災能力,自然沒有獲得演習勝利的能力。
以共和國海軍公布的QZ-25B傾斜旋轉翼飛機(性能與作戰用途與美國的VC-22C「現代魚鷹」相似)的性能數據為例,最大平飛和_圖_書速度為每小時750千米(VC-22C為每小時650千米),垂直推進狀態的最大升限為4500米(VC-22C不到3000米)、水平推進狀態的最大升限為8500米(VC-22C為5500米),最大轉場航程4500千米(VC-22C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時候為2700千米)、最大作戰半徑850千米(VC-22C為700千米),垂直起飛時最大載重15噸(VC-22C為12噸)、滑行起飛時最大載重25噸(VC-22C為18噸),最多可以搭載45名全副武裝士兵(VC-22C為24名)或者22名重傷員(VC-22C為12名),毫無疑問,QZ-25B的性能全面超過了VC-22C。更重要的是,QZ-25B對後勤保障與後勤維護的要求比VC-22C低得多。演習中,QZ-25B每架次平均保障與維護時間不到30分鐘,VC-22C超過150分鐘,是QZ-25B的5倍多。因為VC-22C地勤保障人員是QZ-25B的2倍,所以VC-22C的實際保障與維護工作量是QZ-25B的10倍以上!
若按軍事職能劃分,航母戰鬥群是海軍最強大的海上打擊力量,不但能夠對付海洋上的敵人,還能對付深入內陸上千千米的敵人,是最令人畏懼的進攻力量。兩棲遠征艦隊名義上是兩棲攻擊力量,以執行與支援登陸作戰為主要使命,實質上則是名副其實的「兵力投送力量」。在投送兵力方面,兩棲遠征艦隊的能力遠遠超過航母戰鬥群。
在最後進行的和*圖*書「軍事友誼對抗體育競賽」與「軍事友誼聯合對抗演習」中,共和國參演部隊有所收斂,沒讓東道主下不了台。畢竟在主要舞台上佔了便宜,怎麼也得讓出錢又出力的東道主撈點好處,不然會不會舉行下一次聯合軍演都是個問題呢。
美軍派出了1支航母戰鬥群與1支兩棲遠征艦隊,共和國則只派出了1支航母戰鬥群。
雖然美軍在第二場演習中用不光彩的手法扳回一局,但是笑到最後的仍然是共和國參演部隊。
與戰爭不同,聯合軍演完全向新聞媒體開放。因為共和國參演部隊所配備的裝備基本上都參加過日本戰爭,甚至連參演人員都上過戰場,所以在搞清楚了共和國的軍人素質與裝備性能之後,新聞媒體也就明白日本為什麼會敗得那麼慘了。
在24小時的「營救與疏散行動」中,共和國海軍的24架直升機與傾斜旋轉翼飛機總共向150千米外、設在羅塔島上的「災區」運送了1800噸「救災物資」,返航時撤出9000名「受災人員」。美國海軍的88架直升機與傾斜旋轉翼飛機僅運送物資1500噸,撤出人員8500名,均不如共和國海軍。
拿「塞班」號與「福特」號相比。一般情況下,「塞班」號的載機量只有「福特」號的一半,可能夠用來投送作戰部隊與作戰物資的艦載機則是「福特」號的10倍,如果算上配屬的兩棲登陸艇等水面投送力量,「塞班」號的兵力投送能力更是遠超「福特」號。嚴格的說,在美軍的作戰編製中,「福特」號不負責兵力投送任務。
第三場演習,共和國參演部隊遇到的麻煩更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