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七十七章 爭分奪秒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七十七章 爭分奪秒

當然,這些話題都扯遠了。
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到現在的美國就知道了。數十年來,美國能夠稱霸全球,主要靠的不是武裝到牙齒的美軍,而是充當世界貿易主要結算貨幣的美元。通過操控美元匯率與美元市價,美國可以不動一槍一彈打垮任何一個競爭對手。冷戰期間,為了打擊蘇聯,美國就通過控制美元匯率,在蘇聯出售商品的時候,全力打壓該商品的價格,在蘇聯進口商品的時候,全力提升該商品的價格,導致蘇聯在國際貿易中長期虧本經營。2008年底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說到底就是美國龐大的戰爭開支與國內超前消費導致資不抵債,不得不通過各種金融手段吹大美國的資本泡沫,導致次貸危機爆發,最終通過大量發行美元,讓全世界為美國的經濟買單。設想一下,如果美元不是全球貿易結算貨幣,不是其他國家持有的主要外匯,美國敢於大量發行貨幣,吹大資本泡沫嗎,能夠通過美元貶值,讓其他國家為美國的麻煩買單嗎?
簡單說,誰家的貨幣成為了主要結算貨幣,誰就掌握了金融鑄幣權。
一個國家的毀滅,意味著另外一個國家的繁榮。
簡單的說,就是有競爭才有進步。
該階段主要就是為印度臨時政府提供戰後重建必須的資金。
當然,這麼做的實質目的還是為了解決共和國的問題。
雖然這麼做存在一定的風險,即印度進行產業升級會與共和國的企業競爭,而且主要問題還不是競爭,畢竟共和國企業的最大競爭對手是歐美企業,最大的問題是技術保密,準確的說,共和國必須同步進行產業升級,才能確保共和國在高端領域的競爭優勢,不至與廉價的印度產品打價格戰,但是從長遠來看,即便沒有來自印度的挑戰,共和國也必須保持高端產業的優勢地位,因為美歐不會放棄追趕的步伐,通過扶持印度打壓美歐,從而迫使美歐加大投入對共和國形成壓力,再迫使共和國加快前進的步伐,才能最有效的確保共和國在高端領域的優勢地位。
從這個需求出發,戰爭必須儘快結束,而且越快越好。
當然,能否讓印度在戰後按照共和國的意願迅速振興,必須具備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戰爭必須得儘快結束。多打一天,美歐等西方國家就多了一天插手干預的時間;早一天結束,美歐等過就少了一天插手干預的時間。
事實上,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僅僅是漂亮,還沒辦法反駁。
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誰也打不破的規律。
用後人的評價來說,顧衛民堪稱21世紀的馬歇爾,正是由他提出的這份計劃,使印度搭上了共和國的戰車,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等等領域都離不開共和國,最終不但成為了共和國的盟友,還成為了共和國最重要的盟友。換句話說,印度戰爭後印度跟共和國的關係,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歐跟美國的關係非常相似。
一是印度戰後重建工作必須在戰爭結束后立即啟動,因此要給共和國的金融企業與金融資本家足夠的支持,讓他們在戰爭結束之前就為印度企業提供貸款融資,最好由政府牽頭與印度簽署相關協議;為了鼓勵國內的金融機構與金融資本家前往印度投資,政府應該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與投資擔保;只要金融機構與金融資本家參与了印度戰後重建,政府在今後為印度臨時政府提供貸款與融資擔保的時候,才不會遇到麻煩,至少在立法方面能夠獲得足夠的支持。
如果說經濟競爭也是戰場,打擊美元就是共和國在這個戰場上的主要戰術。
建立在自由貿易基礎上的「全球化」,實質上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為了確保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霸權地位,針對欠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與落後國家設立的驚天陰謀,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全球化」過程中,以金融為手段,打壓其他國家的高科技產業,把世界分成三六九等,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根本不給弱小國家發展壯大的機會,更不會給共和國與俄羅斯這些能夠對西方世界構成威脅的大國復興崛起的機會。事實上,在共和國依靠「電力革命」打破西方國家在尖端技術上的壟斷地位之前,沒有任何一個與美國對立的欠發達國家成為發達國家。而在「全球化」之前,卻有數個國家與地區進入發達國家地區的隊伍。「全球化」是不是西方世界的陰謀,顯而易見。
不得不承認,顧衛民的話說得很漂亮。
17億人口,絕對是個不能低估的市場。
即便沒有印度加入,以人民幣為主要結算貨幣的經濟體已經超過了以美元為主要結算貨幣的經濟體,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當然,這是按照人口計算的。如果以經濟總量計算,美元仍然佔據頭把交和圖書椅。也就是說,如果能夠將印度納入以人民幣為主要結算貨幣的經濟體,人民幣就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結算貨幣。
利用印度的人力資源,不但要從勞動力的角度看,還要從消費者的角度看。
這個權力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呢?掌握了這個權力,等於獲得了控制貿易的手段,從而通過貿易控制他國經濟,用他國經濟為自己服務。別的不說,在紀佑國上台之前,共和國的外匯儲備超過2萬億美元,相當於用價值2萬億美元的商品,換來了一大堆「白條」,如果美國政府不打算償還這筆欠款,就可以想盡各種辦法「耍賴」,比如讓美元貶值、迫使人民幣升值等等。
即便共和國不能獨霸印度利益,也必須主導印度的發展方向。
按照顧衛民的計劃,從該階段開始,印度將逐步恢復戰前經濟水平。
雖然顧衛民沒有明說,但是其意圖很明顯。
按照顧衛民制訂的計劃,印度的就業問題將分三個階段解決。
雖然糧食與就業只是印度戰後振興眾多問題中比較突出的兩個,但是只要解決好了這兩個問題,其他的眾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或者說,其他的問題,實際上都是由這兩個問題產生的。
當然,顧衛民的說法經不起推敲。
當然,這種大家心知肚白的事情是不會寫在紙面上的,也不會拿到檯面上。用顧衛民的話來說,印度戰後重建的最大贏家是印度的勞動者與民族企業家。持續15年的重建工作至少能夠為4億印度勞動者提供工作機會,而且是足以養活一家人的工作機會。按照每個印度家庭4.2個成員計算(這是印度政府在2032年的統計數據),4億勞動者相當於17億印度人。也就是說,4億個勞動崗位就基本上能夠滿足印度人的工作需求。因為戰後重建的主要物資,即鋼鐵、水泥、瀝青等基礎工業產品需要在印度生產,所以印度的民族企業家能夠從中獲得足夠的利潤,完成原始資本積累。
哪怕印度只有10%的中產階層與富裕階層,也意味著有1億7000萬消費者有能力購買共和國生產的高端產品。如果這個數量增加到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也就是25%,那就意味著有4億2500萬消費者有能力購買共和國生產的高端產品。這個龐大的市場,足以為共和國提供上億個就業崗位,每年創造數十萬億的產值。
正是如此,王元慶和*圖*書才堅決反對「奴役」印度,堅持由印度人決定印度的未來。
從個人角度看,這份計劃最終奠定了顧衛民在共和國的政治地位。
印度戰後重建當然是印度人的事,美國人不會去印度修公路、歐洲人也不會去印度挖鐵礦、共和國民眾也不會去印度開診所,印度的未來只能靠印度人的雙手。重建所需的主要物資別說共和國、美國、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無法提供,巴西、俄羅斯、南非、阿根廷、埃及、巴基斯坦這些欠發達國家更無法完全滿足印度的需求。要知道,戰爭爆發前,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與水泥生產國,還有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化工工業。雖然大部分工業設施在戰爭中遭到破壞,但是印度並不缺乏相關產業的熟練工人。也就是說,只要修復生產設施,或者獲得新的生產設備,鋼鐵廠、水泥廠、化工廠很快就能恢復生產,要不了幾年,印度將再次成為世界之最。
毫無疑問,這不是一筆小錢。
美國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影響力,除了與共和國平起平坐的軍事力量之外,與美國在金融領域的地位與發言權,準確的說是美元在金融領域的地位有非常重大的關係。只要美元一天不倒,美國就一天不倒。即便世界金融體系已經進入「戰國時代」,除了美元、人民幣與歐元三大主流貨幣之外,盧布、雷亞爾(巴西貨幣)、澳元、瑞士法郎都有比較大的影響力。
隨著人民幣逐漸獲得主要結算貨幣的地位,共和國的金融資本家也登上了國際舞台。
看清了美元的本質,就不難理解「全球化」背後的驚天陰謀了。
從根本上講,擴大印度的就業範圍,肯定不僅僅為了提高印度人的生活水平。
只有通過立法,才能為金融資本家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持。要讓立法能夠對金融資本家提供支持,就得讓金融資本家在立法機構內有發言權。
二是優先為印度建立金融體系,重點扶持幾個或者幾家親華印度民族企業家,使其成為印度首批金融家,從而將印度拉入共和國的金融體系,鞏固共和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地位與發言權。
當然,真正的發達國家,在金融上肯定有發言權。
可以說,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印度的人力資源是王元慶最優先考慮的問題。
首先是戰後恢復期,主要由共和國為印度臨時政府提供貸款與融資擔保,由共和國的銀行、私人(主要是私人hetubook.com.com貸款公司與私人投資公司)、金融(證券、基金等主要經營金融業務的公司)為印度臨時政府提供戰後重建所需的資金,印度臨時政府則用資源、部分基礎設施經營權、產業經營權、企業用地等償還貸款,如果涉及到國家項目,比如軍事基地,則由共和國中央政府代為償還。
與戰前一樣,印度的經濟主要面向出口,即出口導向性經濟。與戰前不一樣的是,印度產品的主要出口對象不再是西方世界,而是以共和國為主的東方陣營。因為在印度民族企業家的原始積累階段,共和國的金融資本家廣泛介入,所以在印度經濟走上自主發展道路的時候,政府要利用金融資本家,引導印度經濟朝有利於共和國的方向發展。按照顧衛民的建議,不但要在國務院相關部門設立專門的機構,還應該盡量利用全體代表大會,在代表大會中成立專門的監督機構。
按照某西方市場分析公司做出的評估,修復損壞的交通基礎設施,即公路、鐵路、橋樑、隧道、汽車站、火車站、機場、港口等,所需資金就高達數萬億元。這是一比巨大的投入,又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同樣按照該公司做出的評估,如果修復交通基礎設施所需的設備與物資有三分之一需要進口,就能為該行業創造大約2萬億元的產值。
按照共和國工商聯合會做出的評估,印度戰後重建至少需要150萬億元,相當於共和國2035年上半年國民生產總值的278%,涉及交通、電力、通信、水業、醫療、教育、水利、農業灌溉、鋼鐵、化工、裝備製造、城市管網等數十個行業的上千個產業,將在15年內為共和國提供數千萬個就業崗位,創造數十萬億的產值。如果算上相關行業的就業人口與產值,足夠讓共和國的半數企業持續發展20年,為1億多勞動者提供工作崗位。哪怕只佔據了50%的印度重建市場,也足以保證共和國的經濟在2055年之前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
戰後重建開始之後,隨著印度的國家基礎設施逐漸恢復,以擴大內需、增強經濟、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的第二輪就業高潮就將到來。前提條件是,印度的民族企業家通過戰後重建完成了原始積累,具備了更高階段發展基礎。
這能帶來多大的好處?
因為該計劃寫得非常詳細,也非常到位,所以王元慶幾乎一字沒改,並且將主要工作交給了和*圖*書顧衛民負責。
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國金融資本家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金融資本家,不是其玩弄金融的手段有多麼高明,而是利用了美元的霸主地位。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上最厲害的金融資本家不是美國人,而是英國人,而在日不落帝國之前,世界上最強大的金融資本家不是英國人,而是荷蘭人。
這還僅僅只是戰後重建的一小部分。
顧衛民提到的第三階段,就是以促進印度的產業結構升級為主要目的,通過技術輸出與產業轉移,在印度培養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提高印度的生產效率,培養出數以億計的中產階級。
在遞交給王元慶的報告中,顧衛民非常明確的強調了兩點。
對共和國來說,需要的就是印度的廉價商品。甚至可以說,這也正是王元慶積極策劃印度戰爭的根本目的。共和國沒有足夠多的勞動力生產廉價商品,就算有,勞動力成本也將高得嚇人,根本沒有競爭力。從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來看,共和國根本不可能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不然紀佑國也不會用其畢生精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讓共和國從低端產業國成為高端產業國了。
雖然印度的資源很豐富,特別是鐵礦石與煤炭,但是印度要想自行生產重建所需的基礎工業產品,首先就得進口工業設備。落實到具體問題上,印度的民族企業家要想成為真正的企業家,首先就得貸款融資。按照正常商業規律,企業貸款融資必須在戰後重建開始之前落實,也就是說,越快越好。毫無疑問,在戰爭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能夠為印度民族企業家提供貸款融資的只有共和國的金融機構與金融資本家。由此可見,就算印度的民族企業家獲得了發展的機會,積累了原始資本,真正控制印度經濟的卻是共和國的金融機構與金融資本家。
可以說,顧衛民的這份計劃具有非常長遠的戰略眼光。
不可否認,擴大就業範圍,印度人的生活質量肯定能夠得套提高,畢竟1個家庭只有1個人參與勞動,收入不會高到哪裡去,如果有2個人參與勞動,收入就能增加不少。而在印度戰後經濟恢復的初級階段,肯定以基本工業為主,產業附加值不會高到哪裡去,產業工人的工資水平也不會高到哪裡去。要想提高印度工人家庭的生活質量,唯一的辦法就是擴大就業範圍,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可以說,第二個建議非常重要。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