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九十一章 來勢洶洶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九十一章 來勢洶洶

萬幸的是,扎格羅斯山區的高原非常開闊,而且初夏比較乾旱,很少有較厚的雲層。
此時,已經快凌晨4點了。
不得不說,伊朗當局太渴望獲得一次偉大的勝利,從而忽略了潛在的危險。
由此可見,美國當局確實在積極策劃中東戰爭。
事實上,一個營的裝甲部隊也很難引起重視。
CIA帶回去的裝甲碎片不但讓美國陸軍寢食難安,也讓美國工業界無地自容。
印度戰爭中,DZ-31系列主戰坦克與DB-30系列步兵戰車不但驚艷全球,還引起了美國軍方的高度關注。戰爭期間,CIA就在印度積極活動,希望能夠搞到1輛「樣車」。雖然直到戰爭結束,CIA也沒能搞到一輛樣車,但是也沒空手而歸,在戰爭結束前就搞到了一些坦克與戰車的裝甲碎片。對美國陸軍來說,最需要搞清楚的就是DZ-31A與DB-30A的裝甲防護性能。
可以說,收到前線部隊發回的消息,布呂歇爾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土軍會在地面進攻開始前就土崩瓦解了。站在挨打者的立場上,共和國陸軍的炮擊,恐怕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火力打擊了。
遭到重創,霍梅尼師的先頭部隊立即停了下來,隨後撤退了數千米。
當然,BGM-201也不是盡善盡美的反坦克導彈。
暫時無法生產合金裝甲,不等於美國當局什麼也沒做。
問題是,這次充當炮火引導的不是共和國陸軍的偵察兵,而是霍梅尼師的先頭部隊。
2037年初,美國陸軍就利用巴斯鋼鐵集團提供的裝甲樣板,在阿伯丁炮兵試驗場進行了秘密測試。得出的結論讓美國陸軍的裝備官員非常震驚,DZ-31A的正面防護能力肯定超過了2000毫米厚的均質扎制裝甲鋼,能夠抵抗所有反坦克武器的攻擊。在加裝了附加裝甲之後,其側面防護能力都在1200毫米以上,超過了大部分主戰坦克的正面防護能力,哪怕是其後方防護能力都在600毫米左右,超過了除DB-30A之外的所有步兵戰車的正面防護能力。
同樣的,也帶來了一場災難。
除了這些技術上的限制之外,隨著坦克裝甲性能的提升,單兵反坦克系統的應用範圍越來越窄,遲早會像攜帶型防空導彈那樣,被戰爭淘汰,所以共和國、美國等軍事大國一直不太重視單兵反坦克導彈,只有像俄羅斯、法國這樣的中等軍事強國,為了搞出點特色和*圖*書,才非常重視單兵反坦克武器。
安排好前線部隊之後,布呂歇爾開始動員預備隊。
袁晨皓沒有耽擱任何時間,把霍梅尼師的火力支援請求直接轉發給了第一戰鬥單位的炮兵旅,並且聯繫了聯合司令部,希望部署在伊拉克北部地區的第十戰鬥單位的炮兵旅能夠在適當的時候投入戰鬥。
當然,2個營的兵力肯定不夠。
別的不說,2000多枚子母彈就向美軍陣地投撒了大約20萬枚反人員子彈藥,另外還有大約1000枚子母彈投撒了2萬枚反裝甲子彈藥。也就是說,炮擊結束之後,伊朗陸軍的進攻部隊首先得派出掃雷車。
美軍打防禦戰的能力是得到全球公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正面突破過美軍防線的只有共和國陸軍,而且只有一次,那就是21世紀20年代的半島戰爭。除此之外,美軍的正面防線從來沒有被任何軍隊打穿過。更重要的是,在地面作戰中,除了擁有超強的空中支援之外,美軍往往會在擋住敵人之後發起反擊,並且在反擊戰中打垮敵人,取得最終的勝利。當年的伊朗戰爭中,伊朗軍隊從未在正面戰鬥中擊敗過美軍,甚至沒有能夠殲滅營級以上的美軍作戰部隊。
別說是美軍營,就算是共和國陸軍的裝甲營,也不可能在一場戰鬥中幹掉一個裝備了300輛DZ-31A與420輛DB-30A的裝甲師。
打到這個時候,中東戰爭的第一場裝甲戰終於要開始了。
當年年底,美國陸軍選擇了雷聲公司的「高拋彈道高超音速動能攻頂反坦克導彈」。
萬幸的是,美國擁有數一數二的技術儲備,而且雷聲公司早就想開發一種動能攻頂反坦克導彈來搶佔國際市場,只是美國陸軍一直對這樣的武器不感興趣,雷聲公司才一直在做技術儲備,沒有正式展開開發工作。不管怎麼說,美國軍火企業生產的武器裝備如果不能得到美國軍隊的青睞,就別想在國際市場上分得一杯羹。
事實上,他也沒有必要擔心正面防禦。
不管怎麼說,第一戰鬥單位炮兵旅的炮火支援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也不能怪第一戰鬥單位的炮兵旅,而是伊朗的炮火引導員犯了錯誤。
因為要採用高拋彈道,以瞄準坦克的頂甲,所以BGM-201隻能在相對開闊且沒有遮擋的地方使用(如果要在狹窄的空間內使用,就無法採用攻頂模式,只能採用直www.hetubook.com.com線瞄準攻擊方式,從而失去擊毀DZ-31A的能力)。更要名的是,因為採用的火箭發動機太小,彈道頂點的最大相對高度超過500米,所以在攻擊目標的時候,要求戰場上的雲層相對高度在400米以上,不然就會影響到導彈的命中率。總而言之,BGM-201的使用條件非常苛刻,不然雷聲公司也不會為其設置兩種攻擊模式。事實上,這也是BGM-201優先裝備歐洲軍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歐洲地區以平原為主,而且氣象條件比較理想。
霍梅尼師的前線指揮官一面組織人員搶救受損坦克與傷亡官兵,一面向師部彙報遭到阻擊的情況,要求獲得遠程火力支援。因為霍梅尼師的炮兵部隊還沒有找到陣地,能夠提供支援的只有第一戰鬥單位留在蘇菲安的炮兵旅。大概是不想顯丑,霍梅尼師的少將師長沒有請求炮火支援,而是派了2個步兵營上去,要求先頭部隊在步兵的掩護下發起進攻,爭取儘快突破美軍防線。
在美國陸軍的大力支持下,2039年底,這種編號為BGM-201的反坦克導彈正式研製成功,得到了美國陸軍1200套發射裝具與12000枚導彈的訂單,並且被美國陸軍命名為「圖釘」。到2040年底,除了第一批訂單之外,美國陸軍還訂購了兩批,雷聲公司總共向美國陸軍交付了2000具發射裝具與24000枚導彈。按照五角大樓在2041年初公布的美國國防力量藍皮書中的相關消息,24000枚「圖釘」中,檢驗、訓練與演習大約用掉了8000枚,另外16000枚裝備了2個美國陸軍師與1個陸戰師(陸軍的第二批訂單也有陸戰隊的份),其中優先得到「圖釘」的就是歐洲軍團與第1陸戰師。
在他看來,如果能夠趕在天亮前吃掉霍梅尼師,不但北面的威脅將得到解除,還能迫使對手的南面進攻部隊放慢步伐,獲得更多時間來調整防禦部署。
不管怎麼說,布呂歇爾帶著部隊上戰場的時候,第1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的大兵手裡擁有當時世界上唯一能夠幹掉DZ-31A的反坦克導彈。雖然俄羅斯當局在2037年的時候就聲稱,其研製的AT-32「黑管」反坦克導彈能夠打穿DZ-31A的正面裝甲,是世界上第一種能夠摧毀DZ-31A的反坦克武器,但是根據採購了Ahttps://m.hetubook•com.comT-32的伊朗陸軍做的測試,因為俄羅斯的設計師忽略了被動反應裝甲的防護能力,所以這種號稱破甲能力超過2400毫米的反坦克導彈最多只能打穿DZ-31A的側面裝甲,而無法打穿其正面裝甲。
別說杜奇威與布呂歇爾,就連美軍裝甲營的少校營長在收到無人偵察機發來的戰場信息后,都有點不敢相信,運氣會這麼好,竟然遇到了一支如此不堪一擊的軍隊。
打到這個時候,霍梅尼師的師長才反應了過來,聯繫了前線指揮部。
對布呂歇爾來說,最幸運的莫過於2個伊朗陸軍師在突破土軍防線之後,沒有做任何停留調整,直接殺了過來。如果伊朗軍隊按照計劃進行簡短休整,在為坦克戰車補充彈藥的同時重新部署進攻行動,恐怕布呂歇爾就笑不出來了。不管怎麼說,2個裝備了DZ-31A與DB-30A的伊朗陸軍師絕對有能力吃掉2個美國陸軍營。雖然短暫停留會讓布呂歇爾獲得調整防禦部署的時間,但是只要伊朗軍隊穩打穩紮,先吃掉面前的2個美軍營,再一步步的瓦解美軍防線,布呂歇爾肯定會輸掉全部資本。
毋庸置疑,這是兩個非常致命的漏洞。
如此猛烈的炮擊,在打垮了美國步兵的同時,也給伊朗軍隊製造了麻煩。
雙方剛剛接觸,美國大兵就用幾個毫無爭議的戰果證明了美國納稅人投入的120億美元沒有白白用掉。
說簡單點,這就是一種用動能戰鬥部打擊坦克頂部裝甲的反坦克導彈。以往的攻頂反坦克導彈採用的都是聚能戰鬥部,雖然金屬射流的速度超過了每秒2000米,只要攻擊距離合適,能夠擊穿所有坦克的頂部裝甲,但是使用聚能戰鬥部的反坦克導彈的飛行速度都不是很快,很難突破全方位主動防禦系統,攻擊效率非常低。更重要的是,美國陸軍在30年代初就研製出了「壓電式被動反應裝甲」,而這種依靠高壓電流來改變裝甲形態,從而增強防護能力的被動反應裝甲主要就用來對付聚能破甲金屬射流,對依靠動能的穿甲彈幾乎沒有什麼影響。毋庸置疑,共和國的主戰坦克肯定採用了類似的被動裝甲。隨著越來越多的反坦克導彈採用動能攻擊原理,採用聚能戰鬥部的反坦克導彈遲早會被淘汰。因為動能導彈的飛行速度太快,而且單兵攜帶的反坦克導彈的射程都非常有限,一般在5千米左右,相當於導彈全速飛行m.hetubook•com•com2到3秒,所以使用動能戰鬥部的反坦克導彈很少用攻頂模式,畢竟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導彈的彈道變化非常有限。
讓布呂歇爾如此自信的,還有美軍的反坦克裝備。
毋庸置疑,這是一個錯上加錯的決定。
「圖釘」優先準備第1陸戰師沒有問題,畢竟陸戰隊是美國軍隊的急先鋒,哪裡有戰爭,哪裡就有陸戰隊的身影,但是歐洲軍團常駐歐洲地區,如果不是中東戰爭,幾乎沒有與共和國軍隊交手的機會,只有在積極策劃中東戰爭的情況下,美國陸軍才有理由把「圖釘」優先配備給歐洲軍團。
對美國陸軍來說,最缺的不是防護好的坦克,而是能夠幹掉DZ-31A的反坦克武器。
不管怎麼說,布呂歇爾只派了2個營北上,而要面對的是2個師。
當然,為了不那麼引人矚目,美國用編製改革打掩護。
說直接一點,要想儘早獲得能掉DZ-31A的能力,就得在單兵反坦克武器上下功夫。
由此可見,布呂歇爾並不擔心正面防禦。
受此影響,該財年度,美國陸軍就申請了一筆120億美元的裝備開發與採購費用,與雷聲導彈公司、休斯彈藥公司等5家企業簽署了預研製合同,並且要求5家企業在2037年底之前拿出詳細設計方案。
面對來勢洶洶的伊朗裝甲部隊,布呂歇爾不但沒有害怕,反而鬆了口氣。
因為土軍邊防部隊過於頹弱,所以土軍防線被突破的時候的時候,布呂歇爾只來得及將1個裝甲營與1個機械化步兵營派往北面,加強巴什卡萊方向上的防禦。如果殺來的不是伊朗軍隊,而是共和國陸軍的裝甲部隊,恐怕布呂歇爾根本來不及調整防禦部署,在做出抵抗前就被對方殲滅了。
對美國陸軍來說,回頭髮展單兵反坦克武器,是一種很無奈的選擇。
此時,霍梅尼師半數以上的裝甲力量集中在美軍步兵營的陣地前沿,等待掃雷車開闢出一條安全通道,另外半數裝甲力量則跟隨師部留在北面大約20千米外,充當此輪進攻的戰術預備隊。也就是說,之前不考慮預備隊的伊朗將軍終於想到了預備隊的重要性。也正是如此,霍梅尼師的先頭部隊與主力部隊之間有大約10千米寬的縫隙。更要命的是,在霍梅尼師停下來的時候,一直在其東面活動的阿瓦士師也放慢了速度,從而使得兩個師之間的結合部寬達20千米。
第二輪進攻的結果沒有好到哪裡去,因為沒有對美軍進行炮火和_圖_書壓制,所以美國大兵非常舒服的向衝來的坦克與戰車發射了反坦克導彈,取得了第二批戰果。
確認殺來的是伊朗陸軍裝甲部隊之後,布呂歇爾立即聯繫了2個營的少校營長,命令機械化步兵營在正面防禦,裝甲營向東機動,等到伊朗裝甲部隊的進攻受挫之後,從側面反擊,重點攻擊霍梅尼師與阿瓦士師的結合部,爭取將霍梅尼師隔離出來。也就是說,布呂歇爾打算用反擊吃掉對手最強大的裝甲師。
炮擊結束后大約30分鐘,也就是戰場時間5點左右,美軍裝甲營機動到位。
也就是說,炮火支援開始的時候,沒人注意到一個營的美軍裝甲部隊正在向霍梅尼師的東面突擊。
僅僅15分鐘,5個炮兵營的120枚電磁炮就向面積僅有3平方千米的美軍步兵營防禦陣地投擲了21600枚重達200千克的炮彈,而且不是單一的高爆彈,而是多種炮彈。根據倖存的美國大兵回憶,那15分鐘的炮擊,就像15年那樣漫長。炮擊結束的時候,美軍防禦陣地已經變成了人間地獄!
雖然今非昔比,布呂歇爾無法指望空中支援,但是他仍然有理由相信,1個機械化步兵營有能力擋住1個伊朗陸軍裝甲師,至少能堅持幾個小時。對他來說,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調整好防禦部署。
在2036年底,由美國地面裝甲武器委員會(隸屬於五角大樓的一個非常設性行政調研機構)與美國鋼鐵工業協會聯合提交給白宮與五角大樓的報告中就明確提到,仿製共和國陸軍用在DZ-31系列與DB-30系列上合金裝甲不是問題,大概能在數年內拿出性能相當的產品,但是要想大規模生產就幾乎不可能了,因為成本很有可能高到讓國會的軍費預算委員會無法接受。導致該結果的原因只有一個,製造合金裝甲的幾種微量元素都是稀有金屬,而且主要控制在共和國的幾家資源企業手中。
當然,伊朗軍隊的突然出現,也給布呂歇爾製造了不小的麻煩。
在請求炮火支援的時候,伊朗的炮火引導員大概是語言上的障礙,提出了「全面火力支援」的要求,而按照共和國陸軍的標準,不但要用最大強度開火,還得在打擊的同時考慮遲滯敵人的反擊行動,也就得使用具有阻擋進攻能力的子母彈。事實上,伊朗的炮火引導員應該提出「全面火力壓制」要求,而不是「全面火力支援」,這一個詞、兩個字的差別,就給伊朗軍隊造成了不可想象的麻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