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一十三章 西面開打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一十三章 西面開打

收到第7步兵師的報告后,杜奇威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聯繫正在東地中海活動的航母戰鬥群,要求海軍盡量為巴特曼方向上的作戰行動提供空中支援。即便不能突破共和國空軍的防空攔截線,也應該盡量使用遠程彈藥打擊共和國陸軍的預備部隊,減輕第7步兵師的正面壓力。
事實上,雙方都挑對了主戰場。
杜奇威也當過前線指揮官,深知前線指揮官在戰場上的處境。當年,杜奇威在半島戰場上指揮第2陸戰師作戰的時候,最討厭的就是被別人指手畫腳。不管怎麼說,前線指揮官最清楚戰場上的情況。如果不信任前線指揮官,就沒有可能取得勝利。
天亮后不久,杜奇威收到了準確情報。
奪取制信息權,已經成為現代戰爭取勝的基本手段。中東戰爭爆發后,交戰雙方就一直在爭奪制信息權。從某種意義上講,開戰前,共和國設法干擾美國的軍事偵察衛星,就是奪取制信息權的一種手段。戰爭期間,雙方在制信息權方面的鬥爭更加激烈。因為雙方都擁有強大的干擾與抗干擾手段,所以從一開始,雙方就採用了壓制式干擾,即對所有通信頻段都進行干擾。別的不說,美國空軍就在黑海上空與東地中海上空部署了數架攜帶了大功率干擾設備的電子戰機,時刻不斷的對戰區內的遠程通信聯絡進行干擾,並且為己方的通信聯絡提供支持。共和國空軍也不例外,在巴基斯坦南部地區上空與伊朗東部地區上空部署了好幾架電子戰機,持續不斷的壓制美軍的通信聯絡。在如此強大的電子干擾下,交戰雙方的長途通信系統幾乎全面癱瘓,只能依靠以激光為主的短距離通信系統。雖然依靠戰術信息共享平台,能夠確保通信聯絡,但是卻很難正常指揮作戰行動,特別是在大規模戰鬥中,給各級作戰部隊安排作戰任務。受此影響,戰爭打到這個時候,交戰雙方的航空兵都沒有能夠發揮太大的作用,就是因為干擾過於嚴重,讓雙方的地面部隊無法及時向航空兵提供戰場信息。隨著絕大部分固定目標已被摧毀,在需要打擊具有時效性的移動目標時,空軍很難在無法及時獲取戰場信息的情況下發揮作用。
當然,用1個戰鬥單位進攻安卡拉確實不太現實。
從北面攻打奧斯曼尼耶的是第五戰鬥單位的主力部隊!
面對突變的戰局,杜奇威的第一反應就是加強防禦。
準確的說,和-圖-書是通信干擾。
更加重要的是,該步兵旅的主力部隊放在了東南方向,也就是第八戰鬥單位的進攻方向上。
這次,杜奇威的戰術收到了成效。
不管是誰,都不能低估空降兵的獨立作戰能力。
當然,這種差別帶來的結果是完全一樣的。
顯然,這次美軍找准了對手。
排除了這些可能之後,裴承毅只剩下了一個選擇。
非常可惜的是,因為戰場在內陸,所以美軍戰艦上的電磁炮派不上用場。
到此,杜奇威終於使上了不顧一切的打法。
在他看來,就算丟掉了奧斯曼尼耶,也要圍住這座城市、以及攻佔這座城市的共和國軍隊。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局面。也只有這樣,才能打破裴承毅的進攻部署,讓他無法隨心所欲的操控戰鬥。
不管怎麼說,這次杜奇威沒有犯錯。
之前的地面戰鬥還不算激烈,所以通信系統受到干擾的影響還不明顯。
戰鬥打響后,美軍的指揮官就意識到,他做出了最錯誤的選擇。
不管怎麼說,奧斯曼尼耶這是一座人口不到20萬的中等城市。
顯然,情況遠沒有美軍想像的那麼輕鬆。
第2裝甲師是美軍最強大的裝甲師,戰鬥力超過了番號派在前面的第1裝甲師與第1騎兵師。同樣的,第五戰鬥單位也是共和國10支戰鬥單位中,裝甲力量最強大的戰鬥單位之一,而且是最擅長打裝甲突擊戰的戰鬥單位之一,因為該戰鬥單位的前身就是共和國3大主力戰略反應軍之一的21軍。
毋庸置疑,這12000多名土軍官兵根本擋不住第五戰鬥單位的主力部隊。
按照約定,北方戰線西面的作戰行動由裴承毅直接指揮。發現江晚承的部隊已經取得了勝利,並且開始乘勝追擊之後,裴承毅哪肯放棄如此好的取勝機會,立即讓王學平放下修補防線的工作,立即出動一支裝甲突擊部隊向奧斯曼尼耶突擊,爭取在天黑之前與江晚承的部隊會師。
很快,情報參謀送來了確切消息。第五戰鬥單位的主力部隊偽裝成第八戰鬥單位的支援部隊,在8日凌晨機動到位。也就是說,這支部隊在發起進攻之前,花了大約6個小時做準備工作。
更加得承認,第2裝甲師的「老虎旅」是真正的精銳旅。
面對高歌猛進的第五戰鬥單位,杜奇威肯定不會把希望寄托在土軍身上。沒等第4步兵師的步兵旅發來增援請求,杜奇威就讓第2裝甲師派m.hetubook.com.com了一個裝甲旅過去,並且明確告訴准將旅長,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挫敗第五戰鬥單位的攻勢。
最初的時候,杜奇威認為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第五戰鬥單位的主力是200多輛DZ-31C主戰坦克與300多輛DB-30D步兵戰車,雖然在正面裝甲戰中,步兵戰車往往跟在坦克後面,用反坦克導彈攻擊遠處的敵坦克,不會參加正面戰鬥,畢竟任何步兵戰車的正面裝甲在坦克炮面前都異常脆弱,但是在面對DZ-31C的時候,美軍「老虎旅」的300多輛坦克並沒佔到便宜,因為第2裝甲師還沒有來得及裝備最先進的M32A1主戰坦克,其主力仍然是已經落後的M24坦克。
非常可惜的是,在天亮前到達奧斯曼尼耶的美軍只有第4步兵師的1個步兵旅。
不得不承認,第2裝甲師是巴頓將軍親手建立的王牌師。
也就是說,不管怎麼樣,必須迫使裴承毅把第五戰鬥單位留在伊斯肯德倫這邊。
問題是,不見得一定要打下安卡拉才能贏得勝利。按照杜奇威的判斷,第五戰鬥單位只需要北上100多千米,攻佔馬拉蒂亞就能徹底改變戰場局勢。原因非常簡單,第7步兵師與東面所有土軍的後勤保障物資都需要經過馬拉蒂亞轉運,只要能夠打下這座城市,就能切斷美土聯軍的後勤保障,然後等待美土聯軍主動放棄迪亞巴克爾。一切順利的話,用不了一個月,共和國軍隊就將佔領加濟安泰普以東、托羅斯山脈以南的整片地區。
作為一支由空降部隊改編而來的作戰部隊,第十戰鬥單位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獨立作戰能力,各級指揮官也非常擅長單獨作戰。更重要的是,李東石的指揮方式也非常適合獨立作戰。按照作戰任務的時候,李東石仍然保留了在空降153旅的指揮風格,即讓各級指揮官充分了解他的作戰意圖,知道該如何打贏這場戰鬥。如此一來,與後方失去聯絡后,各戰鬥單位仍然能夠準確無誤完成作戰任務。
作為聯合司令官,杜奇威可以安排戰術行動,卻不能插手戰術指揮。
決定讓第7步兵師攻打巴特曼的時候,杜奇威就知道裴承毅不會用一隻拳頭作戰,在右拳進行格擋的時候,肯定會用左拳還擊,只有左拳打出威風來,才能讓對手不得不把更多的力氣用在格擋上,從而減輕右側受到的壓力。正是如此,杜奇和圖書威在7日傍晚就給第2裝甲師與第4步兵師下了一條死命令,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奧斯曼尼耶,並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反攻巴赫切與伊斯拉希耶,爭取在第八戰鬥單位的防線上打開缺口,掌握戰場上的主動權。
從後來公布的一些資料來看,因為在第7步兵師發動進攻后不久,第十戰鬥單位就發動了反擊,所以發生在7月7日夜間到8日清晨的這場戰鬥打得非常混亂,交戰雙方的很多部隊都沒能完成任務,特別是第7步兵師,很多營連級戰鬥單位在遭到反擊后就與指揮部失去了聯繫,根本沒有辦法完成作戰任務。
以當時的情況,杜奇威肯定料到裴承毅會讓第八戰鬥單位猛攻奧斯曼尼耶,從而用最少的兵力牽制住2個美軍主力師。說簡單一點,如果裴承毅讓第八戰鬥單位死守防線,擋住2個美軍主力師的機會幾乎為零。積極主動的進攻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讓裴承毅能夠把另外一個戰鬥單位,也就是第五戰鬥單位放在別的方向上,讓其發揮關鍵作用。按照杜奇威的預料,裴承毅有兩個選擇,一是讓第五戰鬥單位北上攻打安卡拉,切斷第7步兵師的後勤補給線,二是直接攻打伊斯肯德倫,打下美軍的重要補給中心,同時解放被限制在這個方向上的第八戰鬥單位。
雖然美軍第2裝甲師的反擊來得很迅猛,但是1個裝甲旅的數百輛坦克在平原上飛馳肯定非常壯觀,也就不可能做到保密,自然無法逃過第五戰鬥單位派出去的無人偵察機。因為對手的實力不容小覷,所以江晚承迅速調整部署,讓主力向西機動,擺出了要在野外與美軍決戰的架勢。
相對而言,在這種對雙方都不太有利的情況下,第十戰鬥單位吃的虧要小得多,也就佔了便宜。
從這番部署中就能看出,杜奇威確實是一個不簡單的指揮官。
這個時候,位於奧斯曼尼耶另外一側的第八戰鬥單位也開始行動了。
從裴承毅的部署來看,第十戰鬥單位從一開始就擔負起了銜接兩個方向的重任,因此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有很大的靈活性,需要指揮官根據局勢做出準確判斷。雖然凌雲霄也有這樣的才能,不會比李東石差,但是他指揮的第一戰鬥單位更像是一隻捏緊了的拳頭,能在攻堅作戰中發揮最大的戰鬥力,不然裴承毅也不會讓第一戰鬥單位去強攻錫爾特。第十戰鬥單位的獨立戰鬥能力,賦予了他們最www.hetubook.com.com靈活的作戰方式。
事實上,就算美軍裝備了M32A1,也不是第五戰鬥單位的對手。
奧斯曼尼耶位於伊斯肯德倫灣的北面,雖然東面就是加武爾山,但是其他三個方向都是傑伊漢河的衝擊平原,不但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而且一馬平川,是裝甲集群會戰的絕佳戰場。
事實上,杜奇威也沒有選擇。
在第五戰鬥單位的主力部隊殺入城區之前,除了大約4000名美軍官兵之外,奧斯曼尼耶還有1個土軍步兵師的12000多名官兵。
8日凌晨,巴特曼方向上的戰鬥還未分出勝負,奧斯曼尼耶方向上的戰鬥就打響了。
顯然,這是沒有任何出路的選擇。
不管怎麼說,裴承毅要想在東面的戰場上取得勝利,就得設法破壞美軍的後勤線,讓美軍在後方花費更多的力氣。如果能夠擴大戰線,迫使美土聯軍將更多的部隊用於防禦,更能體現攻打伊斯肯德倫的價值。問題是,攻打伊斯肯德倫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戰場空間過於狹窄,根本容不下2個戰鬥單位與2個美軍主力師。因為敘軍已經在邊境線上設置了長達上百千米的雷場,所杜奇威有理由相信,裴承毅不會用第五戰鬥單位攻打伊斯肯德倫。奧斯曼尼耶方向上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即要想展開部隊的話,就得向北拓展戰場範圍,從而將寬大的右翼暴露在美土聯軍面前,所以杜奇威也認為,裴承毅不大可能用第五戰鬥單位去攻打奧斯曼尼耶。
面對第五戰鬥單位的挑釁,美軍不但沒有退縮,反而放棄了相對有利的城區,主動殺向西郊,似乎要想一口氣吃掉第五戰鬥單位。
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很多,其中就有雙方的電子干擾。
天色還未放亮,第五戰鬥單位的作戰部隊就出現在了戰場上,只是沒有出現在杜奇威預料的伊斯肯德倫東北面,也沒有去填補第八戰鬥單位防線上的漏洞,而是從奧斯曼尼耶的北面發起了猛攻。
裝備性能上的差距,讓美軍王牌部隊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當天上午10點30分左右,共和國與美國陸軍的第一場旅級裝甲戰打響了。
巴特曼方向上的戰鬥打了不到3個小時,攻守雙方就交換了位置,讓之前還對第7步兵師抱以厚望的杜奇威失望不已。嚴格說來,杜奇威不僅對第7步兵師感到失望,甚至對整個戰局感到絕望。
冷靜下來后,杜奇威做出了一個大胆的決定,即命令第4步兵師強https://m.hetubook.com.com攻伊斯拉希耶,第2裝甲師強攻巴赫切。
隨著雙方主力部隊登場,而且在對攻戰中遭遇,通信干擾的影響就顯現了出來。
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讓第2裝甲師與第4步兵師在防禦中發起積極主動的反擊,撕開第八戰鬥單位的防線。
接下來,杜奇威只能在不斷發來的戰報中等待交戰結果。
按照他的最初安排,第7步兵師的任務是前往以色列,代替以軍守衛戈蘭高地,並且保護美以聯軍的後勤保障線。毋庸置疑,這是第7步兵師最擅長的作戰任務,也是最能發揮第7步兵師戰鬥力的作戰方式。因為戰場情況突變,杜奇威不得不把第7步兵師派往迪亞巴克爾,當時他的想法也是讓第7步兵師固守迪亞巴克爾,所以杜奇威壓根就沒有考慮用這支戰場防禦的部隊去攻打第十戰鬥單位駐守的巴特曼。由此可見,杜奇威不是不了解他手裡的作戰部隊,而是在長遠謀划與總體局勢把握上稍遜一籌,沒能像裴承毅那樣,準確把握戰局走向。
等到杜奇威反應過來,命令「老虎旅」退回市區,在城區內組織防線的時候,第五戰鬥單位的裝甲部隊已經與第2裝甲師的裝甲部隊混在了一起。隨著美軍撤退,江晚承立即調整了戰術,命令部隊順勢殺向奧斯曼尼耶。
戰爭結束前,美軍想方設法的搞到了1輛沒有完全損毀的DZ-31C,為了避免在停戰談判后把這輛坦克歸還給共和國,CIA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將這輛坦克拆成零件,塞在一艘運載土豆的貨輪中送回美國,而根據美國陸軍的測試,DZ-31C的正面防護能力比DZ-31A提高了大約25%,還裝備了更先進的主動防禦系統,能夠有效對付攻頂導彈。按照阿伯丁實驗場提交給五角大樓的測試結果,M32A1的主炮要到1000米之內才能擊穿DZ-31C的正面裝甲,而DZ-31C的電磁炮能在3000米外打穿M32A1的正面裝甲。因為在先進觀瞄系統的幫助下,坦克的平均交戰距離已經從21世紀初的1700米提高到2800米,發生在1000米內的戰鬥不到10%,而在1000米內被擊毀的坦克不到15%,所以在DZ-31C面前,M32A1基本上沒有還手之力。
由此可見,在用兵與知兵方面,沒有在基層部隊服役的裴承毅反而超過了杜奇威。
可以說,這也正是裴承毅把第十戰鬥單位放在戰場中央的原因。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