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六十八章 最重要的戰果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六十八章 最重要的戰果

結果可想而知,與共和國艦隊派來的戰鬥機遭遇的時候,美軍戰鬥機非常分散。
這也很好理解,早在2030年,美國海軍就在艦載戰鬥機上安裝了自動起降系統,起飛與降落都不再由飛行員控制,從而大大提高了起降效率與起降安全性。在2040年之前,也就是建造「上海」級航母時,共和國海軍也在新一代艦載戰鬥機上使用了這種系統。因為起飛與降落時出故障的概率遠高於正常飛行,所以在這個時候,自動控制系統都會啟動戰機上的緊急求援設備。
當然,這對艦隊外圍防空圈的戰鬥沒有多大影響。
正是如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到目前為止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就在這麼一次不期而遇的空戰之後結束了。
根據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記錄,2架戰鬥機迫降后就有2架垂直起降飛機趕了過去,並且救起了飛行員。2名飛行員在隨後遞交的報告中也提到,他們沒有在墜機之後啟動無線電呼叫系統。由此可見,肯定是戰鬥機上的自動控制系統啟動了無線電呼叫系統,發出了無線電信號。
當然,美軍指揮官沒有調整之前確定的攻擊戰術。
直到2050年左右,共和國的工程師率先將「場效應原理」用在了敵我識別系統上,才解決了敵我識別這個世界級難題。「場效應原理」並不複雜,即利用所有具有質量的物體都具有的基本物理性質,即重力場與電磁場。因為任何物體的場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可以由物體產生的場來確定物體的身份。因為原理非常簡單,所以數年之內,包括美國在內的眾多國家都掌握了類似的技術。當然,「場效應原理」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受探測系統性能的限制,加上地球本身就有重力場,還有地磁場,所以採用「場效應原理」的探測設備的作用距離都非常有限,只能對較近的物體進行探測。也正是如此,「場效應原理」在提出數十年之後才得到應用,而且首先就用到了敵我識別系統上。不管怎麼說,在以避免誤傷為主要目的的敵我識別系統中,對感應距離的要求並不苛刻。即便在某些時候,需要對遠處的目標進行甄別,也可以藉助其他手段,而不一定要依靠「場效應」。
雖然從技術上講,可以以手動的方式關閉無線電呼叫系統,但是2架墜毀的戰鬥機都是在執行攻擊任務,不管是飛行員、還是航母上的航空勤務人員,都不可能關閉戰鬥機上的無線電呼叫系統。原因很簡單,如果戰鬥機在戰鬥中被敵機擊落,在距離航母數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處墜海,就得高這套系統來發送方位坐標,以便執行搜救任務的飛機能以最快的速度趕過來,救走飛行員。
毫無疑問,如果讓第三波攻擊機群到達,已經喪失防空能力的美軍艦隊肯定要倒大霉。
因為「邦克山」號與「布拉德」號的大部分艦員都幸免於難,而且兩艦官兵都確認戰艦在沉沒之前燃起了大火,而且很有可能是採用輕質材料製造的上層建築被導彈爆炸產生的高溫引然,所以大致上可以肯定,當時共和國海軍飛行員看到的,就是這兩艘戰艦。也就是說,另外2艘反潛驅逐艦在中彈后就沉沒了。這一點,也可以從這兩艘驅逐艦總共只有不到20名官兵倖存,而且倖存官兵都是在戰艦上部艙室的崗位上工作得到證明,2艘反潛驅逐艦在共和國海軍的反艦導彈面前是多麼脆弱不堪。
當時,美軍的問題還不止數量偏少。
正是得益於此,艦隊防空作戰才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
就在這個時候,美軍的無線電探測設備發現了1個非常微弱的信號。
毫無疑問,這就是運氣成分。
只不過,在這場海戰中,印度洋艦隊里的那些電磁炮是派不上用場了。
相對而言,那艘多用途驅逐艦的下場不會好到哪裡去。
在接下來的數分鐘內,第四艦隊與第八艦隊也先後使用了強制電磁干擾系統,而且三支艦隊都多次使用。
由此可見,在艦隊內層防空圈,攔截系統不會分敵我,會對所有進入攻擊範圍、並且對戰艦構成了威脅的目標進行攔截。更重要的是,攔截系統判斷目標是否對戰艦構成了威脅的標準很簡單,即目標有沒有向戰艦運動。準確的說,是目標與戰艦的相對距離是在縮短還是在擴大。如果是在縮短,那就是構成威脅。
毫無疑問,在新式反艦導彈面前,啟動戰術數據鏈的戰艦就像是在黑暗房間里拿著電筒的人,再明顯不過了。
正是如此,無線電呼叫系統的工作距離非常遠,即便信號強度不大,也很容易被發現。
在42架戰鬥機都嫌少的情況下,以6架為一個機群的方式投入戰鬥,美軍戰鬥機的數量更是少得可憐。
前面提到,在與美軍戰鬥機遭遇的時候,第一波攻擊hetubook.com.com機群的戰鬥機將攜帶的防空導彈投向了美軍艦隊外圍的護航戰艦。根據部分飛行員回憶,在他們與美軍戰鬥機爭奪制空權的時候,至少有2艘美軍戰艦被導彈擊中,並且冒起了濃煙。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在15點10分到15點35分之間被導彈擊中的戰艦是4艘,而不是2艘,其中包括在艦隊北面執行警戒任務的1艘巡洋艦、執行輔助警戒任務的1艘多用途驅逐艦、以及在附近活動的2艘反潛驅逐艦。因為這4艘戰艦均被擊沉,而且在沉沒之前均處於嚴重電磁干擾之下,發出的戰術信息並沒被旗艦收到,所以無法確定這4艘戰艦的具體沉沒時間,以及在沉沒之前遭到多少導彈攻擊。
與無線電識別系統一樣,其他電子識別手段都存在容易遭到干擾的弊端。
之前提到過,美國海軍並沒有在同一個平台上建造多用途驅逐艦與反潛驅逐艦,而是以多用途驅逐艦為基礎,開發了巡洋艦,反潛驅逐艦則是全新設計。也就是說,美國海軍的多用途驅逐艦更接近於巡洋艦,而不是反潛驅逐艦。雖然在排水量上,多用途驅逐艦比巡洋艦小了好幾千噸,但是比反潛驅逐艦大得多,所以在遭到反艦導彈的飽和攻擊,特別是在「邦克山」號巡洋艦被多枚導彈連續命中之後,與之配合行動的「布拉德」號多用途驅逐艦(以在中東戰爭期間隨艦陣亡的一名驅逐艦艦長的名字命名)肯定成了導彈磁鐵,吸引了不少的反艦導彈。
從當時的情況、特別是共和國海軍新一代反艦導彈的性能來看,首先遭到攻擊的肯定是位於最北面的「邦克山」號巡洋艦。按照美軍的作戰記錄,該艦在戰鬥開始的時候,正在用配備的被動探測系統執行防空警戒任務。因為美軍艦隊的航向為35度,所以該艦實際上位於艦隊的左前方,而不是正前方。這也正好與美國海軍的防空編隊吻合,即在執行防空作戰任務、或者是首先考慮空中威脅的情況下,應該在艦隊前方左右各30度的方向上各配備一艘具備遠程警戒能力的防空戰艦,由其為同一方向上的艦載預警機提供前期支持,協同完成艦隊防空警戒任務。雖然被動探測系統不會發出電磁輻射,但是在反艦導彈眼裡,一艘排水量超過2萬噸的巡洋艦,絕對是僅次於航母的目標。因為在發射導彈前,飛行員就已確定無法攻擊航母,從而選擇了自由攻擊戰術,即反艦導彈在進入末段射程的時候,不再搜尋航母,而是攻擊導引頭探索範圍內最為顯著的、而且沒有遭到攻擊的戰艦。
不管怎麼說,敵我識別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因此需要花費時間。在以遠程防空導彈擔綱的外圍防空圈中,進行敵我識別的那點時間還算不了什麼,可是到了以毫秒計算時間的內層防空圈,即由能量武器對來襲目標進行攔截的時候,敵我識別所花的時間就不是那麼短暫的了。
問題是,在21世紀50年代末,30分鐘足以決定兩支艦隊的命運了。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第一波攻擊機群的最大貢獻就是幹掉了美軍艦隊北面的護航戰艦。
對雙方來說,從這場海戰中獲得的不是戰果,而是經驗與教訓。
眾所周知,共和國海軍一直重視反艦導彈,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先進反艦導彈當成克制美國航母戰鬥群的主要武器。即便在21世紀中葉,隨著強制電磁干擾系統全面推廣普及,反艦導彈的作戰效能大大降低,共和國海軍也沒有放鬆相關研製,反而想方設法的提高反艦導彈的抗干擾能力。
當然,也不得不承認,某些時候處於安全考慮的設計反而會成為安全隱患。
不得不承認,美軍的電子偵察設備的探測精度非常高。
作為武器系統,自然是有利有弊,不可能完美無缺。
沒到半分鐘,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就對該信號做了全面分析,並且確定為2架共和國海軍艦載戰鬥機上的求救設備發出的無線電信號。更重要的是,這兩個信號就在馬爾地夫群島海域,不但非常接近,而且與美軍艦隊的距離不會超過2000千米,很有可能在1800千米左右。
必須承認,技術進步給攻防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面對蜂群般的反艦導彈,美軍艦隊只能放棄硬防禦,把希望寄托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的身上。
受此種種因素影響,美軍指揮官沒再猶豫,在15點整,也就是印度洋艦隊派出的2支攻擊機群出發后不到4分鐘,下達了攻擊命令,讓停在7艘航母飛行甲板上的戰鬥機以最快的速度升空。
對美軍艦隊指揮官來說,還得考慮另外一種情況,即印度洋艦隊的指揮官故意擺了個迷魂陣,想用這2個無線電呼叫信號把美軍艦隊的攻擊機群引www.hetubook•com.com到錯誤的方向上去,從而使美軍錯失反擊機會。
不管是誰,都不能否認運氣在海戰中的重要性。
客觀的講,當時攻擊美軍艦隊的反艦導彈並不多,卻非常先進。
當然,反艦導彈也不是一無是處。
準確的說,是讓第二波攻擊機群能夠再向南飛行100千米以上,從而用攜帶的反艦導彈攻擊位於美軍艦隊核心處的航母,特別是位於艦隊左前方的第六艦隊的「布希」號、「麥迪遜」號與「布坎南」號航母(這3艘航母均為「傑弗遜」級,而且都已美國歷史上的總統姓氏命名)。更重要的是,第一波攻擊機群在追擊美軍戰鬥機的時候,也是從這個方向上進入第六艦隊的防空圈的,所以在第二波攻擊機群到達、並且發射導彈的時候,第六艦隊里的防空戰艦全都在忙著對付天上的戰鬥機,而沒有注意到遠處的攻擊機群。直到攻擊機群在反射導彈之後,用火控雷達照射美軍戰艦,為反艦導彈提供最後一份目標信息的時候,美軍防空戰艦上的警戒系統才發出警報。
前面已經提到,從概率上講,共和國印度洋艦隊出現在馬爾地夫群島海域的可能性高達八成,而且美軍偵察機已經搜索了群島以東海域,並沒發現共和國艦隊。雖然單純從理論上講,共和國印度洋艦隊也有可能向西航行,即追著第四艦隊與第八艦隊的航跡,繞到戰場西面。可是在南海艦隊的方位大致可以確定的情況下,別說是海軍將領,就算是最普通的海軍士兵也知道,印度洋艦隊不會向西前進,因為那邊是部署在吉布地與塞席爾群島的美軍岸基遠程海上巡邏機的搜索區域。
雖然執行攻擊任務的美軍戰鬥機飛行員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能夠突破共和國海軍戰鬥機的攔截,並且到預定海域發射導彈的美軍戰鬥機少得可憐。更重要的是,這些美軍戰鬥機沒有得到情報支援,也沒有得到本艦隊的支持,所以美軍飛行員並不知道,他們瞄準的是共和國艦隊後方大約100千米處,因此他們拚死發起的攻擊實際上沒有多少意義,甚至沒有對共和國艦隊構成多大威脅。
在艦隊防空作戰中,這一情形體現得非常明顯。
反過來,當難題出現在美軍身上的時候,運氣因素也不可忽視。
在「馬爾地夫海戰」中,運氣也起到同樣重要的作用。
當然,這也不是說己方的防空戰鬥機可以四處亂躥,不用顧慮己方的防空系統。
「聯合防禦系統」並不神秘,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本艦的探測系統為其他防空戰艦發射的防空導彈提供目標數據。很明顯,這也是網路聯合作戰的一種模式。實現該戰術的關鍵不是探測系統的性能,而是防空導彈的性能,特別是防空導彈的自主攻擊能力。要知道,早在20世紀問世的「宙斯盾」系統就能同時探測數千個目標、並且跟蹤其中數百個目標,而限制「宙斯盾」作戰效能的是防空導彈的火控通道。如果防空導彈不再需要火控通道,至少不需要專門的火控照射雷達,能夠依靠探測系統提供的粗略數據,然後完全靠自身的探測系統搜尋並且攻擊目標,那麼防空系統的性能就不再由火控通道限制,而是由探測系統的探測能力決定。很明顯,提高探測能力要比增加火控通道划算得多。直到21世紀30年代末,防空導彈才在「智能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擁有足以應付一般戰場環境的自主攻擊能力,並且在隨後的10多年內發展成熟。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幾年,也就是在2052年左右,共和國與美國海軍的新一代防空導彈才具備自主攻擊能力。直到這個時候,「聯合防禦系統」才成為了真正有效的戰術系統。
一定要說意義的話,美軍的反擊抵消掉了共和國艦隊的第三波攻擊機群。
因為派出了70多架偵察機,所以美軍艦隊的防空戰鬥機數量一直偏少。為了確保能夠在艦隊上空始終維持一支數量可觀的戰鬥機群,也就只能壓縮機群規模。更重要的是,美軍指揮官下達了戰備命令之後,7艘航母都對防空戰鬥機做了調整。為了確保讓停在飛行甲板上待命的戰鬥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起飛,美軍艦隊上的42架防空戰鬥機是由7支航母分別派出來的,而不是像以往那樣,由2到3艘航母派遣。也就是說,42架戰鬥機隸屬於7支航空聯隊,而這些戰鬥機在奔赴戰場的時候,自然是以3機編隊、2個編隊前後照應的方式組成了7個編隊,而每個編隊之間的間隔超過了20千米。
說得形象一點,以共和國海軍的激光攔截系統來說,在對付1個目標的時候,持續照射時間僅有10毫秒,即便用分光系統同時照射10個目標,持續照射時間也僅僅只有125毫秒(分光系統會和*圖*書產生能量損耗,其能量傳遞效率大概為80%)。更重要的是,到了需要動用能量攔截系統的時候,需要對付的往往都是反艦導彈,而且是已經拋掉了發動機,僅剩下了彈頭與姿態控制發動機的導彈。這個時候,反艦導彈的速度基本上都在20馬赫以上,而能量攔截系統的交戰距離在20千米左右,因此留給攔截系統的反應時間只有3秒鐘,一般情況下,還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對目標進行2次攔截,即每次只有1.5秒,也就是1500毫秒。算上損傷評估等等時間,每次開火前的準備時間不會超過攔截總時間的20%,及300毫秒。由此可見,除掉125毫秒的攔截時間之後,僅剩下了175毫秒。因為能量攔截系統不是摧毀目標,而是使目標偏離彈道,無法對戰艦構成威脅,所以必須在距離戰艦5000米之外將目標擊落。除掉這個時間,連175毫秒的喘息時間都沒有。
就在美軍拼盡全力攔截共和國海軍的戰鬥機時,第二波攻擊機群已經到達美軍艦隊北面500多千米處。
這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接近2000千米外的美軍艦隊能夠發現這2個十分微弱的信號了。
毫無疑問,這個時候再組織防禦已經來不及了。
那2個無線電信號確實是由共和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發出來的,而且就是由那2架在起飛后因故障墜毀的戰鬥機發出來的。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肯定不是飛行員為求救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原因很簡單,艦隊指揮官沒有宣布解除無線電管制,戰艦之間都是用激光定向通信系統進行聯絡。更重要的是,戰機在起飛之後就出了故障,而且嚴格按照守則,在艦隊後方的海面上進行緊急迫降,而在正常情況下,艦隊肯定會出動垂直起降飛機,在附近巡邏待命,而這些飛機的任務就是救援落水飛行員。
即便算上執行攻擊任務的美軍多用途戰鬥機直到15點10分才全部起飛完畢,也只比共和國艦隊的攻擊機群晚了30分鐘。
戰鬥打到這個時候,美軍已經別無選擇。
在使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的時候,美軍艦隊就開始轉向,做出了撤離戰場的決定。雖然此時美軍艦隊派出去的攻擊機群錯過了共和國艦隊的第二波攻擊機群,正在全速北上,但是在攻擊共和國艦隊之前,美軍攻擊機群遭遇了共和國艦隊派出的第三波攻擊機群。因為艦隊受到威脅,所以第三波攻擊機群的108架戰鬥機全部拋掉了對海彈藥,轉為攔截美軍戰鬥機,而美軍攻擊機群的護航戰鬥機則沒有跟上來,而是在對付已經完成了攻擊任務的第二波攻擊機群。
可以說,任何一場能夠寫進史書的海戰,都有運氣成分,而且運氣產生的作用往往超過了其他因素。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途島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利根」號巡洋艦上的1架水上偵察機因為機械故障未能按時起飛,而美軍艦隊就在該偵察機的偵察線路上,日本聯合艦隊也因為沒有能夠及時發現近在咫尺的美軍艦隊,遭到對手的突然襲擊,最終慘敗而歸。
受此影響,在明知道會冒很大風險的情況下,第一波攻擊機群的戰鬥機還是沖了進去。
從時間上推算,就算反艦導彈飛行500千米,也就不過100秒鐘,這還包括了發射后爬升加速所用的時間。第二波攻擊機群總共有214架戰鬥機,每架戰鬥機均發射了6枚反艦導彈,也就是有1200多枚反艦導彈射向美軍艦隊(後來證明,有40多枚反艦導彈在發射后因為故障未能飛向美軍艦隊、或者未能對美軍艦隊構成威脅)。對第六艦隊來說,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攔截如此多的導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面對蜂擁而至的反艦導彈。第六艦隊的指揮官別無選擇,只能啟動艦隊聯合防禦系統,藉助位於右側的第四艦隊、以及跟在右後方的第八艦隊的防空力量。
可以說,當時戰場上的情況極端混亂。
在艦隊防空系統的支持下,美軍戰鬥機迅速扭轉局面,讓冒進的共和國海軍戰鬥機嘗到了苦頭。
之前提到過,新一輪技術革命中,防禦一方獲得的好處比進攻一方多得多,因此戰爭正朝著對防禦者有利的方向前進。
當時,美軍指揮官確實很猶豫。原因很簡單,在無法確定目標所在海域的時候,如果盲目派出攻擊機群,很有可能在搜尋目標的時候浪費太多的燃料,或者朝著錯誤的方向飛得太遠,最終導致攻擊無果、或者攻擊后無法返回艦隊。美軍艦隊指揮官在乎的不是幾百架戰鬥機,而是數百名飛行員。要知道,培養一名優秀的、具有上千小時飛行經驗的飛行員,要比造一架戰鬥機困難百倍。甚至可以說,如果在戰爭初期損失太多的飛行員,必然會對海軍的戰鬥力產生www.hetubook.com.com影響。
問題是,美軍指揮官還有別的選擇嗎?
從這個角度出發,如果能夠解決敵我識別問題,特別是在極端作戰環境下的敵我識別問題,就能讓防空戰鬥機在艦隊防空區域內活動,與戰艦上的防空系統一同作戰,攔截來襲目標。毋庸置疑,這個問題並不好解決。傳統的敵我識別手段是靠發送一串帶有特殊意義的無線電信號,己方戰機上的敵我識別裝置接收到無線電信號之後,會自動發射出另外一串同樣有特殊意義的無線電信號,即做出應答。只要應答正確,就是友軍。可想而知,這種相當「原始」的甄別手段只能用在低強度戰爭中,別說遭到惡意干擾,即便在電磁環境相對複雜的戰場上,敵我識別信號也很容易受到影響,從而使識別系統失去應有的作用,結果就是友軍遭到攻擊。別說21世紀中期的戰場上,在60多年前的海灣戰爭中,當時還沒有什麼像樣的電子干擾設備,盟軍都多次誤傷友軍。
問題是,在任何時候,海戰的首要目的都是保護自己,而不是消滅敵人。
說得直接一點,在打不贏對手的情況下,可以撤回艦隊防空圈,只要不進入艦隊的內層防空圈,就不會遭到艦隊防空系統的攻擊,而尾隨進入美軍艦隊防空圈的共和國戰鬥機肯定會遭到攻擊。
雖然在第二波攻擊機群發起的攻擊中,至少有11艘美軍戰艦被導彈擊中,其中包括第六艦隊的1艘巡洋艦與3艘驅逐艦、第四艦隊的2艘驅逐艦與第八艦隊的1艘驅逐艦被導彈擊沉,另外還有第六艦隊與第四艦隊的1艘航母被導彈擊傷,但是從總體攻擊效率來看,反艦導彈對戰艦的威脅確實不大,與10多個小時前的那場海戰比起來,甚至比不上護航戰艦上配備的電磁炮。
如果在21世紀初,在己方戰鬥機位於攻擊區域的情況下,艦隊防空系統肯定會受到影響,甚至無法正常工作。對此,美國海軍甚至有明確規定,即艦載戰鬥機只負責區域外防空作戰,如果敵機或者敵機發射的反艦導彈進入了防空區域,艦載戰鬥機不得追擊,甚至不能用火控雷達照射目標,以免對艦隊防空系統造成干擾。相對而言,干擾造成的影響根本算不了什麼,真正的問題在於誤擊與誤傷。雖然在戰艦面前,戰鬥機算不了什麼,如果能夠保護好戰艦,就算擊落幾架己方戰鬥機也不是什麼大事,但是誤擊與誤傷還會分散艦隊的防空火力,佔用防空火控通道,使針對威脅的攔截能力大大降低。
要知道,第三波攻擊機群攜帶的不是射程為500千米的反艦導彈,而是配備了火箭助推發動機與捷聯慣性制導系統的制導炸彈,而且這種炸彈就是用來對付戰艦,特別是那些航行速度超過70節,得到了強制電磁干擾系統保護的戰艦。說得確切一點,這種配備給艦載戰鬥機的500千克級炸彈,實際上就是由戰鬥機投放的「炮彈」,除了速度快與採用閉循環制導系統之外,沒有其他特點。
從時間上看,美軍出動的時間只比共和國艦隊晚了大約20分鐘。
從這輪交戰來看,艦隊遭到反艦導彈攻擊之後,即便使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能夠使反艦導彈的攻擊效率降到最低,但是艦隊本身的作戰能力、特別是應對突然打擊時的應變能力肯定會大大降低。別的不說,在使用強制電磁干擾的時候,為了確保艦隊里的各艘戰艦相互掩護,必須降低艦隊的航行速度,並且將戰艦的間隔距離縮短到30千米以內,最好能夠控制在15千米到20千米之間。如此一來,不但美軍艦隊將變得更加密集,而且戰艦的機動性肯定會受到限制。換個角度看,如果在這個時候來一場炮擊,而且是在得到前線情報支援的炮擊,恐怕美軍艦隊再厲害,也會全軍覆沒。
問題是,提前北上的美軍護航戰鬥機也很難扭轉局面。
只不過,局面並沒變得對美軍有利。
正是如此,在雙方遭遇之後,第一波攻擊機群里的共和國海軍戰鬥機立即提前發射了攜帶的反艦導彈(因為當時距離美軍艦隊里的航母超過了500千米,所以第一波攻擊機群的戰鬥機只能用反艦導彈攻擊位於美軍艦隊北面的護航戰艦),然後加速迎上美軍戰鬥機。在一輪交戰之後,殘餘的20多架美軍戰鬥機立即後撤,退入了艦隊防空圈。雖然以當時的情況,第一波攻擊機群的戰鬥機不需要追上去,只要呆在艦隊防空圈外面就不會遭到攻擊,但是戰鬥機攜帶的重型反艦導彈的射程都在500千米左右,而美軍艦隊防空圈的最大攔截半徑也在500千米左右。更重要的是,在遭到空中襲擊,即進入防空狀態后,艦隊肯定會擴大活動範圍,即護航戰艦要與保護的對象拉開距離,至少得保持20千米以上的間隔,在很多時候甚m.hetubook.com.com至要擴大到50千米。如此一來,擔當主力的第二波攻擊機群只能在距離美軍航母500多千米的地方發射導彈,很難對美軍航母構成威脅。更重要的是,退入艦隊防空圈的美軍戰鬥機可以用剩餘的空對空導彈攔截反艦導彈。不管怎麼說,沒有哪種反艦導彈上配備了昂貴的攔截系統,因此反艦導彈不具備對抗空對空導彈的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等於讓原本集中攻擊第六艦隊的反艦導彈分散到了其他艦隊身上。
雖然從戰場局勢來看,優勢應該在美軍手中。不管怎麼說,美軍護航戰鬥機還沒有飛多遠,身後就有配備了被動探測系統的大型護航戰艦與前出巡邏的預警機(按照美軍的作戰守則,預警機在前出巡邏的時候不會啟動探測雷達,遠程預警任務由大型戰艦上的被動探測系統承擔,只有在發現了規模龐大的來襲機群之後,護航戰艦才會聯繫預警機,讓預警機啟動雷達,為防空戰鬥機照射目標,並且引導防空戰鬥機作戰。因為預警機的飛行速度遠不如戰鬥機,所以在艦隊處於交戰狀態的時候,都會提前部署),而共和國海軍的艦載預警機卻不可能跟隨戰鬥機行動。但是巨大的數量差,加上重型戰鬥機都具備完善的攔截系統,能夠在一次交戰中攔截10多枚遠程空對空導彈,而能夠攜帶10多枚遠程空對空導彈作戰的戰鬥機卻屈指可數。也就是說,在重型戰鬥機主導的空戰中,視距外空戰所佔比重並不大,大部分時候都會打到視距內,並且以格鬥的方式決勝負。幾天前,共和國海軍已經與美國海軍在印度洋與太平洋上交過兩次手,而雙方艦載航空兵的兩次戰鬥都證明,在格鬥空戰中,數量比性能更加重要。
前面已經提到,印度洋艦隊指揮官在猶豫著是不是要按照印度洋戰區司令部提供的目標信息派出攻擊機群的時候,一架透過防空網的遠程海上巡邏機發現了美軍艦隊,並且在被擊落之前發出了目標坐標信息,使印度洋艦隊指揮官不用再猶豫,也讓印度洋艦隊的攻擊機群能夠直接飛向目標。
原因很簡單,數量太少了!
當然,美軍旗艦的中央計算機也給出了比較明確的分析結果。
也就是說,首先起飛的是防空戰鬥機,而在美軍指揮官下達攻擊命令的時候,執行艦隊防空任務的42架防空戰鬥機已經組成7個機群,轉向北上。雖然這些戰鬥機的剩餘燃油都不足以返回艦隊,但是美軍指揮官已經安排護航戰艦上的垂直起降巡邏機攜帶夥伴式加油吊艙起飛,為前出的護航戰鬥機在返航的時候提供燃油補給。
雖然從理論上看,這等於提高了各艦隊的生存概率,畢竟任何一支艦隊的攔截能力都有個上限,在上限範圍之內的攔截效率最高,而超過上限的話,不但攔截效率低,還肯定會有戰艦被導彈擊中。換句話說,1支艦隊對付1200枚導彈,肯定要比對付400枚導彈容易得多(因為第八艦隊只有1支航母戰鬥群,即便平攤下來,第六艦隊也要分到500多枚反艦導彈,而不是400枚,所以這個比喻並不完全準確)。但是當反艦導彈的數量足夠多,對每支艦隊都構成了威脅的時候,分散攻擊就等於增加損失。
更重要的是,從2個信號出現的時機來看,也可大致斷定,那確實是2架失事的戰鬥機發出的無線電呼叫信號。
在充分利用艦隊防空能力,大幅度提高艦隊防空效率的時候,「聯合防禦系統」也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缺點,那就是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所有加入該系統的作戰平台都啟動高速數據鏈,從而釋放出極為明顯的電磁輻射。
當然,美軍戰鬥機擁有一個共和國戰鬥機無法擁有的優勢:背靠艦隊作戰。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大約在15點47分第六艦隊就率先使用了強制電磁干擾系統。
如果在21世紀初,這點時間根本算不了什麼。
對於巡航飛行速度達到4馬赫的重型制空戰鬥機來說,在24千米的高空飛行1500千米也就是20多分鐘的事情,即便把起飛后爬升與加速的時間算上,也不會超過30分鐘。由此可見,美軍的運氣確實不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美軍指揮官採用常規戰術,即讓航母上的戰鬥機執行前進護航任務,那麼在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全部起飛之前,美軍艦隊就將遭到攻擊。更重要的是,提前起飛的護航戰鬥機最多只能向北飛行400千米,即還未離開艦隊防空區域(半徑500千米)就將與共和國海軍的戰鬥機接觸,從而使美軍艦隊的防空區域被大大壓縮,而這就意味著防空攔截效率必然會大大降低。
問題是,既然是導彈,就是制導武器,而用來攻擊移動目標的制導武器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面前都顯得脆弱不堪,至少攻擊精度會大打折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