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八十四章 海上決戰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八十四章 海上決戰

綜合前面的因素,共和國不是不想攻佔菲律賓,而是時機不成熟。
根據戰後獲取的資料,即便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美國海軍的第一種主力艦,即被寄予厚望的「長灘」級最快也只能在2058年11月初交付。比共和國海軍的「秦」級的建造規劃晚大約2個月。
即便按照裝備來計算,在2058年底,共和國陸軍的作戰部隊也不會低於250萬,而當時在戰場上執行作戰任務的則只有大約180萬。也就是說,共和國陸軍還有至少70萬的戰略預備隊。考慮到這些部隊都沒有足夠的重裝備,因此向前線運送的難度並不大,不會因為交通困難而被留在後方。
僅僅數個小時后,以8艘「長灘」級主力艦為核心的美國海軍第51艦隊(美國海軍仍然沿用了以往的編製體系,即按照作戰方向,將太平洋艦隊分為負責西南太平洋戰區的第三艦隊、負責西太平洋與中太平洋的第五艦隊與負責西北太平洋與北太平洋的第七艦隊,然後在此之下以作戰行動來編成作戰艦隊,為了便於區分,所有臨時性的作戰艦隊均以阿拉伯數字標稱)也駛出了珍珠港。
客觀的講,共和國當局拆分空軍,並且將世界上規模最為龐大的戰術航空兵分別配屬給陸軍與海軍,對提升陸軍與海軍的獨立作戰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別的不說,在大陸戰爭初期,共和國陸軍航空兵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就非常驚人,不但打垮了俄羅斯空軍,還在支援地面部隊的戰鬥中超常發揮。
也就是說,共和國海軍將奪取西太平洋的絕對制海權,即與美國海軍決戰的時間推遲數個月,除了主力艦的建造進度受到影響之外,還與海軍作戰物資的生產工作,以及其他參戰部隊的準備工作沒有辦法及時到位有很大關係。說白了,如果共和國海軍有能力趕在美國海軍的主力艦服役之前發起進攻,一舉拿下馬里亞納群島,迫使美國海軍戰略大撤退,從而在下一場戰役中,以更多的兵力發起進攻,獲得更加明顯的優勢,又有什麼理由將進軍行動推遲好幾個月呢?
事實上,陸航與海航的矛盾,還只是冰山一角。
顯然,這種選擇性忽視肯定是錯誤的。
暫且不說戰鬥機的生產問題,就拿航空彈藥來說,在生產力還沒有完全爆發出來的情況下,到底是優先滿足陸軍、還是優先滿足海軍?要知道,直到2060年底,共和國才基本上解決了彈藥生產上的問題,即能夠為所有軍兵種提供多到用不完的彈藥,而在此之前,各軍兵種的彈藥需求都沒有完全得到滿足,因此得按照輕重順序,精心安排彈藥生產企業的生產工作。
從重要性來說的話,排在糧食後面的就是各類工業原料。
問題是,這種簡單的拆分並沒解決最根本的問題,那就是基礎保障體系。
以當時的情況,很多人都認為,這兩支世界上最強大、也是最怪異的艦隊,肯定會在馬里亞納群島海域決戰,而且會圍繞著島嶼爭奪戰進行。這也無可厚非,畢竟誰也不知道主力艦在制海海作戰中到底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而且大部分人都認為,主力艦實際上是按照軍用標準建造的火力艦,因此主要任務是對地支援,而不是制海。更重要的是,共和國海軍與美國海軍都在前線附近部署了海上基地,而且是好幾座海上基地,而這些海上基地能夠至此數千架作戰飛機。受此種種因素影響,才會有人認為,共和國海軍想繼續南下攻打提尼安島與關島、美國海軍則想北上攻打塞班島,因為雙方在馬里亞納海戰中損失了不少航母,所以會以海上基地支持航空兵作戰,再讓主力艦到前線支持陸戰隊作戰。說到戰術,大部分人都認為,雙方艦隊將爆發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里高海戰之後,100多年來,第一場用艦炮決勝負的海戰。
武器裝備方面,300萬正規軍都有基本主戰武器,即戰鬥旅與炮兵旅齊裝,支援旅則只有地面保障單位齊裝。預備部隊中,則只有少數肩負訓練任務的部隊配備了主戰裝備,而正在接受訓練的都沒有配備主戰裝備。
也許有人會拿100多年前,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軍的作戰行動來做對比,並且以此得出共和國犯了戰略錯誤的結論。問題是,21世紀50年代末與20世紀40年代初的國際形勢有很大差別,至少當時的日本控制著北馬里亞納群島,而且需要佔領的是整個東南亞、而不是一個菲律賓。可以說,這種本質性的差別決定了共和國不可能採用日本那樣的戰術,也沒有必要採用日本那樣的戰術。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控制了印度尼西亞之後,等於切斷了從菲律賓通往澳大利亞的戰略通道,從而使菲律賓的和*圖*書戰略價值大打折扣(美國從菲律賓撤走海軍與進攻性武器與此有很大關係),也就使得菲律賓當局在是否參戰的問題上有所選擇,更讓美國在打菲律賓這張牌的時候,更注重長遠影響,而不是眼前利益。受此影響,菲律賓才能以西約集團成員國的身份呆在戰場之外,而且沒有受到來自大洋對岸的壓力。從美國的利益出發,美國當局自然希望共和國出兵菲律賓。暫且不說共和國有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用較小的代價掃蕩整個菲律賓,就算能,也要耗費不少的兵力與國力,從而對其他方向上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特別是對攻打馬里亞納群島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真要是這樣一個結果,攻打菲律賓顯然對共和國不利。
問題就在這裏,軍用可控聚變反應堆不但價格昂貴,而且生產難度大,產量很難在短期內提上去。直到2060年底,共和國生產的移動式可控聚變反應堆才基本上滿足社會生產需要,也直到這個時候,共和國軍火廠的產能才達到基本要求,即與各軍兵種的戰鬥消耗速度持平。
同樣的道理,裴承毅在陸地戰場上精打細算,也是為了在太平洋戰場上發力。
決戰在及,最重要的自然是決戰戰場。
暫且不說誰會輸誰會贏,在開賭之前,美國已經輸了一城。
嚴格的說來,電能是最重要的「工業原料」。在上一次世界大戰中,盟國能夠擊敗軸心國、或者說美國能夠成為盟國的核心國,除了強大的國力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參戰國家中,唯一不缺電的國家,也是唯一能夠生產出足以製造數萬架戰略轟炸機與數十萬架戰鬥機的電解鋁的國家。要知道,如果以工業實力衡量的話,蘇聯不比美國差多少,連德國也不比美國差多少。這兩個國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電能,無法生產出足夠的電解鋁,而電解鋁又是製造先進戰機、特別是重型轟炸機與先進戰鬥機的必須原料。按照得到普遍認識的說法,正是因為電解鋁產量不過,曾經主宰歐洲天空的德國空軍不得不放棄戰略轟炸機,集中力量發展以俯衝轟炸機為主的戰術航空兵(戰術航空兵是閃電戰的核心力量)。
雖然有人認為,這麼做,等於是開了個不好的先例,即讓眾多還沒有參戰的國家繼續保持中立,直到有利可圖才加入戰爭,因為包括戰爭在內的國家博弈都是零和遊戲,在利益總量一定的情況下,其他國家獲得更多的利益,等於共和國獲得的利益減少了,也就等於共和國受到損失。從長遠來看,這對維護共和國的戰後地位、特別是在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的時候,肯定有負面影響。但是從戰時角度出發,共和國首先應該考慮的是擊敗敵人,而不是擊敗敵人後分到的好處,以及國家威信。看得現實一點,只要共和國仍然是集約集團的核心國,盟國獲得的利益實際上都是從共和國這裏借去的,不但都得在戰後歸還,而且會加倍歸還。
在和平時期的局部戰爭中,這個問題還不是很嚴重。雖然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前,共和國空軍並沒被天軍吞併,戰術航空兵仍然屬於空軍,並且得到了統一保障,但是在共和國參与過的任何一場局部戰爭中,空軍的戰損率都不到戰前裝備總量的一半,也就是說,不會讓共和國空軍啟動緊急生產機制。
當然,也許有人會提出一個新的問題,即大陸戰場與中東戰場上的主力是陸軍,而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力是海軍,相互影響會有多大?可以說,早就有人認為,共和國當局將空軍與天軍合併,把空軍戰術航空兵的戰鬥機分給陸軍與海軍,就是希望藉此加強陸軍航空兵與海軍航空兵的實力,特別是獨立作戰能力,另外共和國在備戰期間,將陸戰隊的重要性提高到陸軍的高度(主要就體現在裝備採購優先順序別上,即陸戰隊享有與陸軍同樣的優先順序別),也是希望陸戰隊能在太平洋戰場上獨當一面,不會拖陸軍的後腿。
戰爭爆發前就有很多人預測,共和國會在開戰後佔領菲律賓,以此解除本土東南地區受到的威脅,可是直到2058年過去,共和國也沒有出兵攻佔菲律賓,甚至沒有在鄰近的台灣島上部署多少作戰部隊。雖然說共和國沒有攻打菲律賓也有些原因,比如菲律賓沒有因為其西約集團成員國的身份向共和國宣戰,又比如在戰爭爆發前菲律賓就讓美國撤走了所有具有戰略威脅的部隊,更比如在美國參戰後菲律賓沒有向美軍開放軍事設施,但是這些因素都不應該成為共和國不在乎國家安全的主要因素,畢竟菲律賓是美國的盟國,與共和國的關係素來不好,菲律賓沒有捲入戰和*圖*書爭,以及種種避戰舉措,不是想與共和國修善,而是戰局不太明朗,讓菲律賓當局不敢貿然做出參戰決策。說得直接一點,只要太平洋戰場上的局勢出現重大轉變,美國取得優勢,哪怕沒有將優勢轉化為勝利,菲律賓都有可能在民族情緒的驅使下向共和國宣戰,成為美軍攻擊共和國本土的跳板。真要發展這一步,共和國再後悔就肯定來不及了。
當時,共和國當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分配相對有限的戰爭資源,特別是用來製造各類消耗性戰爭物資的貴重資源。
2059年1月7日,在那霸港做了戰前最後休整,並且補充了護航戰艦的西太平洋第一主力艦隊(在以航母為主力的艦隊被編入支援艦隊之前,為了區別,由主力艦領隊的艦隊都冠以「主力」二字)踏上了前去爭奪西太平洋制海權的征程。
再來看下美國海軍的生產規劃,也就不難明白杜奇威的戰略意圖了。
原因很簡單,珍珠港距離戰場近10000千米,那霸港距離戰場則不到3000千米,這是共和海軍挑選的決戰戰場,而不是美國海軍挑選的戰場。到敵人選擇的戰場上去決戰,本來就是下下之策,更何況還是勞師遠征,必須用疲憊之師挑戰以逸待勞的對手,勝利的天平自然不會偏向美國海軍。
那麼,什麼時候才算是時機成熟呢?
共和國能夠成為最大的電能進口國,除了出於經濟上的考慮之外,主要還是出於大戰時期的戰略安全。
當然,最重要的糧食還不是問題,共和國的糧食產量早已做到自給自足。如果不是顧衛民推行的「青山綠水工程」,大量耕地、特別是南方喀斯特地區、西北半乾旱地區與北方水土保護地區的大量產量偏低、以及不太適合農耕的土地被改造成森林與草場,以及共和國的勞動成本偏高,而且民眾對生活水準要求較高,導致「農作物工廠」在共和國幾乎沒有發展空間,不然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共和國還有能力成為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與僅次於美國的糧食出口國,而不是僅僅做到自給自足(到大戰結束的時候,共和國的糧食凈出口量不到100萬噸,產出與消費基本上保持平衡)。
雖然共和國是最先推廣可控聚變核電站,並且讓可控聚變核電站取代了其他所有發電設備的國家(還是第一個拆除與炸毀所有商業水電站的國家),但是受社會體制、特別是財政稅收體制影響,共和國並不是第一個事先「零電價」的國家,甚至算不上第一批由政府用稅收為國民免費提供電能的國家。直到2037年,也就是顧衛民上台後,隨著由王元慶推行的第一階段政治改革落實,中央與地方財稅制度改革完成,才在幾個省進行「零電價」試點改革,而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零電價」,又是十年之後的事情了。當然,這對共和國的電力企業建設沒有太大的影響,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共和國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能消費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能供應國與最大的電能進口國。前兩個「最」還讓人覺得很好理解,最後一個「最」就有點讓人難以理解了。
綜合這些因素,當時就有人猜出,交戰海域應該在雅浦群島北面500到750千米處。
不管怎麼說,共和國陸軍在大陸戰場上有所保留,也是在「支援」海軍。
除掉電能之後,最關鍵的資源莫過於稀有金屬。
電能供應緊張,必然使社會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實際情況是,在取得了塞班島之後,只要掌握了絕對制海權,共和國陸戰隊就能在1個月之內打下提尼安島,甚至能夠在美軍的主力艦隊到達戰場,即在共和國海軍在失去絕對制海權之前,登上關島。到這個時候,局面肯定會變得對美軍非常不利,即美國海軍鐵定會喪失主動權。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非常肯定。
這個答案就不那麼直接了,因為從戰略的高度講,大戰中的每一場戰爭多是相互關聯與相互影響的,沒有獨立存在的戰爭,而相互影響的程度到底有多大,這與戰爭本身、以及戰時情況有關。
當然,如果美國海軍能夠抓住這個機會,扭轉太平洋戰場上的被動局面,並且由此走向勝利,別說犧牲半個陸軍,就算把整個陸軍賠進去,也不會吃大虧。
再回到前面的話題上,即大陸戰爭與中東戰爭對太平洋戰爭有多大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出發,也就不難明白,海戰戰場肯定在馬里亞納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的某一海域。再仔細分析一下就能發現,戰場不可能太靠近菲律賓,因為美國在菲律賓有軍事基地,還部署了不少巡邏機,再加上菲律賓的軍事力量,只能使共和國海軍喪失還https://m.hetubook.com.com不算太大的優勢。同樣的道理,戰場也不會在北面,因為這邊靠近琉球群島,考慮到共和國海軍部署在這邊的岸基航空兵,加上隨時可能趕來的戰略轟炸機,就算給美軍指揮官幾個豹子膽,也不敢率領艦隊過來冒險。當然,戰場也不可能過於偏南,因為南面的密克羅尼西亞早已在美國的控制之中,就算沒有幾座島嶼大到能夠修建海軍與航空兵基地,可是美國在該群島海域部署了2座海上基地,對共和國艦隊是個不小的威脅。由此可見,海戰戰場應該在九州-帛琉海嶺(菲律賓海東面的自然邊界)與馬里亞納群島之間,而且與馬里亞納群島的距離不會超過1500千米。
要知道,到2058年底,共和國陸軍的總兵力已經超過300萬,而且全是正規軍,如果算上正在接受訓練的預備部隊(按照共和國陸軍的制度,所有沒有完成為期2個月的基礎訓練與為期3個月的戰鬥訓練的部隊都屬於預備部隊,而不是正規軍)、以及由各地方政府按照戰爭動員法規與法令組建的地方民兵部隊,共和國的地面部隊總量已經超過500萬,而且還在以每個月大約40萬的速度遞增。
由此可見,雖然共和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不缺稀有金屬礦石的國家(即便不開採本國資源,而且進口受阻,也能依靠戰略儲備堅持半年以上,而在海運暢通的情況下,共和國的所需的稀有金屬礦石有八成來自海外),而且稀有金屬生產企業肯定會得到優先照顧,但是在統籌管理電能供應、且電力供應嚴重緊張的戰爭初期,稀有金屬的生產能力肯定無法迅速提高,而與之息息相關的各種裝備與設備製造業的產能也就是個大問題,這其中自然包括對海軍與陸軍作戰產生重大影響的軍火企業。
如果一定要給個明確的答覆的話,可以肯定的說,美軍在大陸戰場上的全面反擊與在中東戰場上的全力進攻,至少讓太平洋戰場上的決戰延遲了3個月。根據可靠資料,因為共和國陸軍在大陸戰場上的消耗遠遠超過預期(也包括天軍的消耗),以及對中東局勢的悲觀估計所產生的影響,讓共和國當局不得不在2058年4月份的時候,將陸軍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的生產優先權提到海軍之上,從而使包括「秦」級主力艦在內的海軍主要戰艦與發動一次大規模海戰所需的各類作戰物資的生產進度嚴重滯后,迫使海軍不得不在8月份,也就是塞班島登陸作戰行動之後,不得不調整作戰部署,推遲決戰時間。
從裴承毅提出建議來看,這麼做的主要原因還是出於安全考慮。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在本土遭到襲擊、或者本土部分地區淪陷(最危險的就是西北與東北)之後,能夠從周邊友好國家獲得足夠的電能供應,而不至於因此影響戰爭生產。
也許有人會問,隔了幾乎半個地球的兩個方向上的戰爭會相互影響嗎?
可以說,這也正是裴承毅為什麼一直強調要以太平洋戰場為主,卻又沒有直接干預大陸戰爭的主要原因。作為國家元首,裴承毅根本沒有必要在戰爭方法上與身為總參謀長的袁晨皓進行爭執,只需要在安排軍事生產上有所側重,就能讓袁晨皓束手無策。可以說,這也是袁晨皓沒有完全反對裴承毅的戰略主張的主要原因。很明顯,只要裴承毅足夠強硬,袁晨皓的任何反對都沒有實際意義。
顯然,美軍掌握了共和國艦隊的一舉一動。
本著「以我為主」的原則,陸軍與海軍爭奪軍事產能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以說,這裏涉及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即菲律賓。
事實上,同樣是出於戰略安全考慮,共和國與美國都沒有在大戰之前修建太多的可控聚變核電站。不管怎麼說,在戰爭期間,國家重要戰略設施面臨的不僅僅是敵對國家的戰略威脅,還有其他種種威脅,比如在2058年,共和國的安全部門就偵破了上萬起針對國家戰略設施的案件,其中蓄意破壞核電站與密謀破壞核電站的案件就有數百起之多,任何一起破壞事件都有可能引發極端後果。受此影響,共和國與美國的戰爭計劃中,都對國家的電能供應做了詳細規劃,比如在戰前僅修建滿足正常需要的核電站,而在戰時,則通過建造更多的軍用核電站來滿足更加龐大的社會電力需求。也就是說,讓那些價格高昂、原本只提供給軍隊的小型可控聚變反應堆併網發電。
由此可見,共和國陸軍並不缺乏兵力。
也許有人認為,塞班島登陸作戰都打了幾個月,晚2個月算不了什麼。
事實上,在不考慮稀有金屬礦石產量的情況下,稀有金屬的產量也由電能決定,因為在生產常溫超導體所必須的和圖書70多種稀有金屬(包括同位素)中,只有幾種可以用化學置換法生產,其他的都得用電解等方法生產,而同位素則需要用滲透、離心等方式生產,這些生產工藝都需要消耗電能,而且耗電量都非常驚人。拿生產複合蓄電池時消耗量比較大的銥來說(雖然複合蓄電池的主體也是常溫超導體,但是不同用途的常溫超導體的組成結構並不完全一樣,對原料的需求也就不一樣),1克用來生產20級複合蓄電池的高純度銥需要消耗大約15000千瓦電能!
更重要的是,從周邊國家購買電能在大戰初期的效果最為顯著。
拿地面戰爭來說,大陸戰爭與中東戰爭肯定有密切關係,但是在距離中東更近的東部非洲,埃厄戰爭(即得到共和國支持的衣索比亞與得到美國支持的厄利垂亞為爭奪存在爭議的邊境地區爆發的戰爭,當時共和國與美國均派遣軍隊參戰,只是出兵規模都非常有限)在最初階段對其他戰場上的戰鬥就幾乎沒有任何影響,而到了後期,即衣索比亞軍隊在共和國軍隊的支持下攻入厄利垂亞,包圍阿斯馬拉后,隨著吉布地爆發軍事政變,這場「窮國戰爭」對在世界大戰中的影響力就展現了出來,因為共和國不但控制了紅海的南大門,還讓控制著紅海北大門的埃及再也無法以「共和國暫時沒有進軍地中海的能力」為由在戰場外看熱鬧。
問題是,很多研究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史學家都忽略了電能。
早在2047年,也就是裴承毅成為國家副元首的時候,顏靖宇就採納了他的建議,以國內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佔用寶貴的自然資源(可控聚變核電站一般建立在水源附近,以便用更低的成本獲取潔凈水,因此需要消耗自然資源)、影響國家建設規劃等等理由,讓國務院鼓勵各地方政府,特別是各個邊境省份,在周邊友好國家投資興建電站,或者從周邊國家購買電能。
雖然受世界大戰影響,沒有哪家博彩公司敢開出盤口,實際上除了歐洲的幾家博彩公司之外,也沒有其他的博彩公司有能力開出盤口。受歐洲國家戰略態度的影響,這幾家在以往的局部戰爭中賺得盆滿缽滿的歐洲博彩公司都沒有拿戰爭兒戲。但是這並不表示,沒有人敢拿這場海上決戰做賭。說得形象一點,雙方在這個時候進行海上決戰,而且是在新的海戰思想下進行決戰,就是在冒險賭博,而且是在拿國家的命運做賭。
戰爭期間,很多備戰工作的弊端都會暴露出來。
正是如此,在2058年12月底與2059年1月初,大陸戰場上,共和國陸軍北方集團已經打到基洛夫城外、南方集團幾乎掃蕩了第耶伯河以東的半個烏克蘭,中東戰場上,共和國陸軍在南方戰線上退守兩河防線、在北方戰線上從伊斯肯德倫撤退的時候,全世界的目光卻沒有集中在這兩個方向上,而是落在了廣袤的太平洋上。
不得不承認,為了在主要戰場上爭取到2個月,杜奇威幾乎犧牲了半個美國陸軍。
不管怎麼說,21世紀中期的戰爭,早已不是讓鐵匠打幾把戰刀就能武裝一支軍隊的戰爭了,在幾乎所有武器裝備都依靠社會協作生產的情況下,任何一個環節上的確實,都很有可能使軍工產能大大降低。前面就提到過,早在100多年前,機械化戰爭時代的電解鋁產能就決定了航空兵的規模,從而決定了戰爭的發展趨勢與最終勝敗,那麼在21實際中期,一些關鍵資源的產能,肯定具有同樣的影響。
可以說,這是提高戰略安全保障的有效辦法,所以美國也有類似的戰略部署。根據戰後做的統計,整個大戰期間,美國消耗的電能中,大約三成來自加拿大與墨西哥,還有大約5%來自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國家。
由此可見,共和國當局手裡肯定有一個攻打菲律賓的計劃,而且做了準備。
要達到這個目的,外交手段、情報工作、甚至是蒙蔽恫嚇都是不可缺的。
可以說,備戰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降低戰爭初期的壓力。
問得再深入一點,那就是兩個方向上的戰爭到底會在多大程度上相互影響?
平心而論,能夠兵不刃血的控制菲律賓肯定是最佳選擇。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共和國為了避免過分刺|激菲律賓,採取了一些必然措施,比如將東南亞戰區的兵力分散部署、減少台灣駐軍、沒有向菲律賓當局施壓等等,而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在控制住大局、也就是掌握西太平洋制海權,徹底解決來自東面的戰略威脅之前避免平添麻煩。
這種小規模戰爭都能對其他方向上的戰爭產生影響,更別說主戰場上的戰爭了。
辦法不是沒有,而是現成的,那就是以毫無爭議的方法佔領馬里亞納群島,奪https://www•hetubook.com.com取西太平洋制海權,並且重創美國海軍,讓菲律賓當局認識到,不但共和國會贏得勝利,還將徹底打垮美國。只要能夠讓菲律賓當局相信,繼續跟著美國前進,不但回給8000多萬菲律賓人帶來無窮的災難,還會讓權力集團徹底完蛋。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前40多年,可控聚變核電站的主要技術難題就得到解決,並且在戰爭爆發前20多年開始推廣普及,到戰爭爆發的時候,基本上所有發達國家與主要發展中國家的電能價格都降到零,社會電力需求完全由政府承擔,也就讓很多人忽略了電能的重要性。
不管怎麼個分析有沒有道理,至少可以說明一點,那就是太平洋戰場上,中美雙方以爭奪馬里亞納群島為名,實際上是為了爭奪西太平洋絕對制海權的第一場海上決戰,而且是第二次世界的大戰之後,第一場不以航母為核心力量,甚至沒有航母參与的海上決戰很快就要打響了。
暫且不說在和一觀點是否正確,至少可以肯定,共和國確實有這樣的準備。
因為雙方的軍事衛星系統均已癱瘓,而且在第一主力艦隊離開那霸的時候,沒有美國天軍發射的小衛星從西太平洋上空經過,當時也沒有美軍潛艇靠近那霸(真要有的話,第一主力艦隊在與美軍艦隊決戰之前,肯定遭到攻擊,或者因為行蹤敗露而一敗塗地),所以可以肯定,要麼是那霸有美國的諜報人員,要麼是共和國海軍出了叛徒。根據這些線索,軍情局不但搗毀了一個CIA的諜報網,還查出了軍隊內部的幾名叛徒。當然,這些都是看不見的事情,共和國當局也不會高調宣揚。
同樣的,最需要的仍然是一場勝利,而且是一場發生在菲律賓附近,能夠讓菲律賓當權者切切實實感受到的勝利。
毫無疑問,這種站在戰場外的分析與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出入,或者說過於理想化。
眾所周知,在裴承毅向俄羅斯宣戰的時候,共和國就已經啟動戰時機制,並且首先對軍工企業進行動員。這個時候,戰術航空兵分家的問題暴露了出來,即原本屬於空軍、只為空軍服務的戰鬥機製造企業、航空設備製造企業與航空彈藥生產企業需要同時為陸軍航空兵與海軍航空兵服務,而且兩者都很重要。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在解除了來自東面的戰略威脅之後,共和國就沒有理由讓菲律賓繼續呆在戰場外面了。也就是說,佔領馬里亞納群島后,即便不考慮本土受到的威脅,從整頓西太平洋地區、縮短戰區內航線、提高軍隊作戰效率等方面出發,共和國當局也有理由佔領或者控制菲律賓。
在戰爭時期,這就是個問題了。
由此可見,共和國當局應該竭力讓菲律賓「脫美入中」。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開啟了由能量決定勝負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雙方比拼的就是能量,而最主要的能量就是電能。一些專門研究能量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的學者甚至認為,共和國與美國在電力技術與發電能力上的差距,才是決定第三次世界大戰最種結果的根本原因。
首先從戰場選擇來看,不管雙方是否想在爭奪制海權時、也就是沒有絕對制海權的情況下再打一場塞班島登陸作戰那樣的慘烈戰鬥,都沒有理由將戰場選在馬里亞納群島,因為這麼做,等於將己方的兩棲艦隊與登陸部隊做抵押,即便能夠在海戰中取勝,甚至全殲對方的主力艦隊,也會付出慘重代價,對接下來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通過馬里亞納海戰之後長達數個月的海上交戰,雙方都很清楚群島海域的情況,也知道這裏並不是適合主力艦隊作戰的海域,因此在挑選戰場的時候,交戰雙方都會有所保留。同樣的,對交戰雙方來說,佔領馬里亞納群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與過程,奪取制海權則是手段與過程,所以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在馬里亞納群島海域消滅對方的主力艦隊,才能達到目的。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特別是雙方發起這場海上決戰的主要目的,就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決戰海域肯定不會在馬里亞納群島,應該更加靠近菲律賓。
暫且不管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必須承認,在大戰期間,電能一直「供不應求」。
問題是,戰前準備肯定無法完全滿足戰時需要。說得簡單一點,如果備戰工作能夠準確到分毫不差的話,戰爭就不會爆發了,因為通過備戰工作就能分出高下,何必讓成千上萬的官兵去流血犧牲呢?
也就是說,當時導致數十萬共和國陸軍作戰部隊無法上戰場的原因只有一個,即作戰物資的生產速度跟不上部隊消耗,使得增兵對提高軍隊總體作戰能力的意義非常微弱,甚至會由此產生更大的傷亡,降低部隊作戰效率。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