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零二章 大踏步前進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零二章 大踏步前進

前面提到過,在轟炸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的時候,共和國天軍的戰略轟炸機主要使用射程在500千米左右的戰術彈藥,並沒有大規模使用重型巡航導彈。受此影響,天軍也沒有大規模儲備重型巡航導彈。在轟炸美國本土的時候,天軍立即發現,使用戰術彈藥的話,轟炸機的損失率將高得無法承受。比如在前5次轟炸中,總共出動近3000架次,就損失了161架轟炸機,損失率超過5%,而正常情況下,轟炸機的損失率應該不到1%,超過1.5%就意味著轟炸失去戰略價值。
問題是,初步勝利不等於最終的勝利,而且離真正的勝利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當然,對雙方官兵來說,這絕對是最好的休戰方式。
事實上,這一變動已經導致陸戰隊在2061年的戰略計劃難產,或者說不得不調整該年度的進攻作戰行動。
當時,天軍緊急訂購了一大批重型巡航導彈,只是沒有哪家軍火廠能夠立即調整生產計劃,完成天軍的緊急訂單。受此影響,直到2061年9月底,針對美國西海岸地區造船工業的轟炸行動都不是很密集,而且轟炸機的損失率高得嚇人。根據美軍戰報,在這3個多月的時間內,總共擊落了3000多架共和國的轟炸機(共和國天軍公布的戰損數字要比這個數據少得多,只有500多架)。
共和國海軍與陸戰隊攻打斐濟群島的時候,在西南太平洋的另外一個方向上,共和國天軍的戰略轟炸行動也進入了高潮。根據前幾個月取得的戰果,在2060年8月底,共和國天軍就制訂了一份非常詳細的戰爭計劃,預計在2060年12月底基本完成轟炸任務,最遲在2061年第一季度末結束轟炸行動。為此,天軍對支援與保障提出了明確要求,其中就提到要在年底獲得第二座第五代海上基地。問題是,按照海軍的建造計劃,「神農」號(第三座第五代海上基地)要到2061年第一季度末才能服役。受此影響,2060年9月份,海軍就將「女媧」號、「庫葉島」號、「長興島」號與「永興島」號海上基地一同派往西南太平洋,組成了兩個規模龐大的海上基地群,為天軍提供支持。也就是說,陸戰隊佔領中途島后,中太平洋上就沒有第五代海上基地了。
因為要支持陸戰隊攻打夏威夷群島,海軍在2060年中期就將全部作戰艦隊派往中太平洋,只在西南太平洋上保留了幾支由多用途驅逐艦領隊的地區性護航艦隊,所以在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的時候,共和國天軍的戰略轟炸機部隊還得執行戰略封鎖任務,即與艦隊、潛艇配合攔截所有前往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的船隊。雖然攔截的主力是潛艇,特別是那些以集群活動的小型攻擊潛艇,但是在對付那些航速在45節以上的漏網之魚的時候,小型攻擊潛艇受性能限制,往往派不上用場,就得呼叫空中支援。這個時候,飛行速度超過8馬赫的戰略轟炸機就有用武之地了。
根據共和國當局公布的戰報,到2061年5月底,在戰場上被俘的英軍超過85萬,至少有70萬在共和國的戰俘營內。也就是說,英國政府要求的不僅僅是1000多名英軍被俘官兵的人生權利,還有其他幾十萬被俘官兵的基本權利。
總而言之,對共和國海軍來說,不能立即攻打瓦胡島不是什麼壞事。
前面提到過,斐濟群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上打得最慘烈、也是持續時間最漫長的一場島嶼爭奪戰,其慘烈程度完全可以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瓜島爭奪戰相提並論,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問題是,到2060年下半年,特別是在中途島海戰之後,斐濟群島戰役對整個太平洋戰場上的作戰行動的影響已經不那麼明顯了。比如陸戰隊在斐濟群島投入相當於11個陸戰旅的近20萬兵力,而當時共和國陸戰隊擁有60個陸戰旅,總兵力超過100萬,剩餘的兵力中,就算扣除輪番休整與駐守各地的部隊,也能動員規模相當於30個陸戰旅的50萬官兵,而攻打夏威夷群島東部島嶼最多需要20萬。其他軍兵種的情況也差不多,比如海航放在斐濟群島方向上的兵力只有參戰兵力的10%(相當於作戰兵力的15%)。由此可見,在攻打夏威夷群島東部主要島嶼的問題上,關鍵不是兵力不夠。
2061年初,受美國的戰爭生產潛力全面爆發影響,在太平洋戰場上活動的美軍攻擊潛艇比2060年初增加了將近4倍,總量超過800艘,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排水量在5000噸以下的小型攻擊潛艇,而且大都執行破交任務。更要命的是,因為戰場分散,共和國海軍的護航力量相對減弱和-圖-書,所以美軍攻擊潛艇的戰損率反而有所降低,加上強大的生產力量,到2061年中期,美軍在太平洋上的攻擊潛艇數量比年初增加了50%,達到1200艘。雖然在這些潛艇中,絕大部分是不具備反潛能力,只能攻擊水面艦船,特別是那些沒有自衛能力的商船的小型攻擊潛艇,即作戰能力低下的潛艇,但是巨大的數量彌補了質量上的差距,使得共和國在太平洋上的數條戰略保障線得脆弱不堪。
按照海軍的戰略規劃,到2062年初,隨著更多的反潛戰艦服役,就不再需要用這種重點圍剿的方式來對付美軍潛艇了。
到當年年底,在大約4個月的時間內,共和國海軍與陸戰隊就攻佔了中太平洋與南太平洋上的數十座島嶼,除了殲滅與俘獲數萬美軍官兵之外,還控制了大半個太平洋,並且將戰線向東推進了數千千米。
要想對付1200艘潛艇,光在面積接近2億平方千米的太平洋上部署反潛力量,以及發起反潛作戰行動,肯定沒有多大意義。從根本上講,對付美軍潛艇的最佳辦法,就是堵住美軍潛艇進入太平洋的大門。從戰略上講,這就要求共和國軍隊做好兩件事情,一是摧毀美國西海岸地區的主要港口與造船基地,二是佔領巴拿馬運河。雖然美軍潛艇可以繞道麥哲倫海峽與合恩角,但是這條航線過於漫長,而且沿途需要經過由共和國海軍與阿根廷海軍控制的馬爾維納斯群島海域,所以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正是如此,在全世界都認為共和國軍隊會垮過太平洋,攻打美洲大陸的時候,共和國陸戰隊卻在2061年底結束了進攻行動。因為大的戰略方向還沒有完全明確,所以共和國軍隊在其他戰線上的進攻行動也停了下來。一時之間,戰場上平靜了下來,只是所有人都知道這種平靜,是在為最後一輪戰略決戰做準備!
甚至可以說,要不要攻打皮特凱恩群島都無關緊要。
當然,到這個時候,海軍已經向中途島海域部署了第四座海上基地群。
受此影響,從2060年9月初開始,共和國調整了太平洋戰場上的進攻戰略。
更加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非常原始的戰略封鎖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戰爭損失與傷亡。
因為在攻打中途島的作戰行動,以及對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的戰略轟炸中,以第五代海上基地為核心的海上基地群體現出了強大的戰略支援能力,在主要方面絲毫不比島嶼上的軍事基地差,加上可以靈活部署,也就更能支持由海到陸的戰略進攻行動,所以在2060年7月底,共和國海軍就提交了一份作戰計劃,即放棄攻打瓦胡島的作戰行動,以轟炸與封鎖使珍珠港完全喪失軍事基地的能力,然後直接攻打美洲大陸。在這份計劃中,海軍提出了具體的戰術指標,即只需要3座海上基地群就能滿足作戰要求。更重要的是,按照海軍的建造規劃,如果集中力量建造海上基地模塊船,最快在2061年底就將獲得這一能力。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計劃,因為按照之前的作戰計劃,就算攻打瓦胡島,也要到2061年底才能以珍珠港為跳板攻打美洲大陸。雖然這一計劃沒有把佔領珍珠港的時間提前,卻能夠在此期間,讓原本用來攻打瓦胡島的兵力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比如佔領夏威夷群島與斐濟群島之間的萊恩群島、菲尼克斯群島與薩摩亞群島,把美軍趕出太平洋,為接下來進軍美洲大陸創造更好的條件。當然,也可以從斐濟群島向東推進,攻佔南太平洋上的湯加與皮特凱恩群島,打通前往麥哲倫海峽的航線,建立起通往南大西洋的第二條海運線路,為今後從南大西洋北上創造更好的機會。
由此可見,當時對海軍在中太平洋上的進攻行動影響最大的,就是戰略轟炸消耗了太多的物資,讓共和國當局不得不精打細算。別的不說,以2060年7月底的情況,僅僅是籌備攻打瓦胡島的作戰物資就需要6個月。
雖然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共和國戰略轟炸機布設在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近海的水雷炸沉了上萬艘大大小小的船隻(九成以上是排水量不到500噸的近海船隻),造成了數萬名海員傷亡,以及難以估量的物資損失,但是由此換來的,則是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當局在戰略抵抗上的妥協與讓步,共和國天軍由此降低了轟炸強度,最終通過戰略封鎖,讓這兩個美國的鐵杆盟國先後宣布戰敗。
可以說,這也是法國與共和國在戰爭問題上的最大分歧。
缺少海上基地,等於缺少了可靠的支撐點。
總而言之,到2061年下半年的時候,共和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重點由戰m.hetubook.com.com略進攻轉變成了「戰略反潛」,而其中典型戰術就是「圍獵」。這種專門用來對付美軍小型攻擊潛艇的戰術並不複雜,即由專門的運輸船隊充當誘餌,讓高速反潛戰艦與速度更快的反潛巡邏機協同行動,圍剿上當的美軍攻擊潛艇。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除了以登陸中美洲、控制巴拿馬運河為主要戰略目的之外,海軍內部肯定在其他進軍問題上存在分歧,比如有沒有必要北上攻佔阿留申群島與阿拉斯加,並且由阿拉斯加進攻加拿大,以及有沒有必要提前進軍南美洲,還是像之前計劃的那樣,以阿根廷為基地,從南大西洋北上,盡量避免在遠離本土的南美洲大陸上樹敵,更加得避免在這塊廣袤的大陸上與美軍鏖戰。
別的不說,在聖誕島與拉羅湯加島落入共和國軍隊手裡之後,就演算法國控制著共和國軍隊進軍南美洲的必經之地,共和國也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向法國做出太大的讓步,甚至可以直接出兵控製法屬波利尼西亞。從大局考慮,在共和國肯定會贏得太平洋戰爭的大前提下,法國更加沒有理由以共和國盟國的身份來反對共和國在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並且由此對法國的根本利益造成致命危害。
為此,早在2061年初,共和國當局就與法國進行了接觸,提出租借法屬波利尼西亞的要求。為了讓法國當局鬆口,即提供軍事基地,共和國不但提出可以支付硬通貨,還表示可以在北大西洋的作戰行動中提高歐洲軍團的地位。總而言之,以當時的情況,共和國當局沒有必要與法國翻臉。
以當時的情況,主要還是戰略選擇。
受此影響,2061年6月底,共和國海軍開始加強反潛作戰投入,將原先派去掩護兩棲艦隊、火力支援艦隊與運輸船隊的反潛戰艦派去執行「圍獵任務」,使得陸戰隊無法獲得足夠的反潛保障,也就無法繼續進攻。
到2061年4月中旬,也就是第一集團軍與第三集團軍先後佔領了聖誕島與拉羅湯加島之後,陸戰隊發起了新一輪進攻行動,兩個集團軍在兩條戰線上齊頭並進,在5月底與6月初先後佔領了莫爾登島與弗林特島,在東南太平洋上實現了戰略大會師。
得益於正確的情報,以及果斷的決策,在拉羅湯加島爭奪戰中,共和國陸戰隊創造了太平洋戰場上眾多島嶼爭奪戰中的最佳戰果,用不到200名官兵傷亡的輕微代價,全殲了島上的2萬多名美軍官兵,陣亡交換比高達1比47,而整個太平洋戰爭中,共和國陸戰隊與美軍地面部隊的陣亡交換比僅為1比7。
中途島海戰之後,太平洋戰場上的局勢完全明朗。
對共和國軍隊來說,最好的結果當然是從法屬波利尼西亞進軍皮特凱恩群島。
進入2061年,共和國海軍與陸戰隊並未放緩進攻步伐,繼續在廣袤的太平洋上向東推進。1月27日,經過大約3個月的周密準備,共和國陸戰隊第一集團軍(在2060年底,共和國陸戰隊按照戰區對作戰部隊的番號進行了調整,每個戰區為一個集團軍,在太平洋方向上的以單數,印度洋方向上的為雙數,因此在中太平洋戰場上的陸戰隊部隊全部編為第一集團軍,而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則編為第三集團軍)在海軍艦隊與海上基地的支持下,登上了萊恩群島中的聖誕島,打響了2061年春季攻勢的第一槍。
也就是說,只要天軍願意,而且有足夠多的轟炸機,一次能夠出動4000架轟炸機,同時攻擊40處地區。對美軍來說,要攔截這麼多的轟炸機,至少需要6000架戰鬥機,而且得將這些戰鬥機部署在戰場上。
總而言之,這個失誤,讓聖誕島攻防戰的時間由計劃的50天延長到了105天。
說直接點,是否以法屬波利尼西亞為跳板進軍皮特凱恩群島並不重要。
即便如此,聖誕島爭奪戰仍然打得非常激烈。
當然,戰略封鎖不僅僅是布設水雷。
問題是,在2061年下半年,仍然得把反潛放在首要位置上。
事實上,法國當局也沒有理由跟共和國作對。
到2061年5月底,也就是法國做出讓步的時候,共和國當局只同意按計劃、分步驟的將包括英國在內的西約集團歐洲成員國的被俘官兵移交給法國、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而且要求法國擔保在戰爭期間不會遣返俘虜,並且在戰爭結束之後,按照共和國的要求分批遣返戰俘。
對共和國海軍來說,當時間走向2061年底的時候,最關鍵的任務已經不是如何奪取瓦胡島,而是什麼時候才能攻佔至關重要的中美洲地區,佔領巴拿馬運河。受此影響,在天軍轟炸美軍西海岸地區的時候和圖書,海軍則在為如何進軍發愁。
總而言之,海軍必須為進軍美國本土製訂一份詳細的,而且明確的戰爭計劃。
與之相比,共和國當局對戰略物資的分配與調動產生的影響更加重大。按照共和國天軍的作戰記錄,到2060年第三季度末,也就是9月底,已經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消耗掉了近5億噸各類作戰物資,其中包括大約32000萬噸彈藥。按照天軍的作戰計劃,到戰略轟炸結束的時候,還將消耗掉5億噸物資。
在這些島嶼爭奪戰中,最激烈的莫過於烏波盧島戰役了。在這座屬於薩摩亞群島的島嶼上,共和國陸戰隊與美國陸戰隊分別投入3萬與2萬兵力,爭奪戰足足打了45天,最終共和國陸戰隊以傷亡6000餘名官兵的慘重代價,全殲了島上的美軍,佔領了這座至關重要的島嶼。美軍死守烏波盧島的原因也很簡單,這裡是斐濟群島的大後方,或者說是從美國西海岸前往斐濟群島的必經之地,當時所有增援斐濟群島的美軍都得在這裏停留,然後換上速度更快的小型艦艇(主要是大型氣墊船與海面效應船)前往斐濟群島,運送兵員與物資的船隊也將在這裏停留,再返回美國本土。由此可見,丟掉烏波盧島,等於丟掉斐濟群島。正是如此,在共和國陸戰隊佔領烏波盧島之後3個月,斐濟群島上的美軍在增援無望,也沒有辦法撤退的情況下,向佔了絕對優勢的共和國陸戰隊投降。非常遺憾的是,因為在烏波盧島爭奪戰期間,共和國陸戰隊正在全力攻打斐濟群島,而且正是斐濟群島爭奪戰打得最為艱難的時刻,所以烏波盧島爭奪戰被很多人忽略,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直到戰後數十年,才有戰史學家為這場至關重要、卻又被人遺忘了幾十年的島嶼爭奪戰翻案,為2000多名戰死在這座島嶼上的陸戰隊官兵,以及3000多名因此而終生傷殘的軍人正名。
2061年5月底,法國當局同意協助共和國在東南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
正是如此,在共和國當局進行外交努力的時候,共和國陸戰隊也在策劃直接攻打皮特凱恩群島的作戰行動,甚至打算越過皮特凱恩群島,直接進軍復活節島,再以此為基地進軍南美洲。當然,從便於進攻的角度考慮,陸戰隊還是得對外交談判寄予希望,至少得讓法國當局讓共和國的艦隊經過法屬波利尼西亞。
雖然受進攻斐濟群島的影響,共和國海軍將攻打夏威夷群島東部主要島嶼的作戰行動一再推遲,但是從整個戰局來看,共和國海軍在什麼時候向東推進,對太平洋戰場上的局勢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說得確切一點,當共和國海軍以中途島為基地,向東太平洋派遣了大量攻擊潛艇,並且讓艦隊南下打通了前往斐濟群島的海上航路的情況下,就算美軍能夠再度向太平洋派遣主力艦隊,也很難扭轉戰局。
眾所周知,在斐濟群島淪陷之後,美軍除了繼續死守瓦胡島之外,要想延遲共和國軍隊登上美洲大陸的時間,就得拉開防線,而萊恩群島中的聖誕島是夏威夷群島南面2000千米範圍內最大的島嶼之一,也是美洲大陸防禦屏障最重要的支承點。更加重要的是,在瓦胡島喪失了軍事價值之後,美軍必須依靠聖誕島,也就得死守這座由珊瑚構成的島嶼,在這裏擋住共和國陸戰隊的前進步伐。
從2058年初美國參戰,到2060年底取得絕對戰略優勢,共和國海軍用了接近3年的時間才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初步勝利。
即便在戰後,也有不少西方戰史學家認為,如果不是高強度的戰略封鎖,讓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喪失了抵抗能力與抵抗意志,那麼到2061年底,也就是共和國掃蕩了太平洋的其他地區,將戰火燒上美洲大陸的時候,肯定會出兵攻佔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解決潛藏在戰線後方的隱患。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共和國陸軍已經在中東戰場上大獲全勝,而且沿著北非將戰線推進到了北大西洋東岸,加上共和國海軍在南印度洋與南大西洋上的勝利,共和國陸軍有足夠的能力向西南太平洋派遣數以百萬計的官兵,不但能夠輕而易舉的掃蕩澳大利亞與紐西蘭,還能給這兩個國家帶來更加深重的災難。戰略封鎖在摧毀了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的抵抗意志的同時,也讓這兩個國家獲得了重生的機會。
到這個時候,繼續進軍就成了政治上的問題,或者說是外交工作,因為擋在共和國陸戰隊進軍路線上的是屬於法國的波利尼西亞,然後才是屬於英國的皮特凱恩群島。
根據戰後公開的資料,在2060年初,軍情局估計拉羅湯加島,也就是南庫克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上只有大和_圖_書約1萬名美軍官兵,而且大都是非戰鬥人員,畢竟在此之前,拉羅湯加島只是美軍在南太平洋上的次要軍事基地,除了為遠程海上巡邏機服務之外,主要就是為執行破交作戰的攻擊潛艇提供保障,並且在必要的時候為護航艦隊提供支持,但是在延遲了進攻計劃之後,軍情局根據新收到的情報,將評估數據提高到了25000人。實際情況是,當時部署在拉羅湯加島上的美軍大約有22000人,雖然比之前估計的25000人少一點,但是要比最早估計的10000人多得多。正是如此,在修訂作戰計劃的時候,陸戰隊將預計投入的兵力由1個陸戰旅增加到了3個陸戰旅,並且將支援力量增加了一倍,即由2支火力支援艦隊協助進攻。如果沒有這樣的調整,可以想像,拉羅湯加島,這座原本算不上要塞的島嶼也會成為數千名陸戰隊官兵的葬身之地。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影響海軍進軍美洲大陸的不是斐濟群島戰役。
受此影響,2061年6月22日,共和國陸戰隊第三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在沒有任何威脅的情況下登上了皮特凱恩島。在1000多名英軍官兵中,只有守軍最高指揮官布魯斯上校在下達投降命令之後吞槍自殺,其餘官兵均在未做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做了戰俘。
如此驚人的物資消耗量,讓共和國當局不得不調整戰略部署。
同樣的道理,在4座海上基地群部署8000架戰略轟炸機,也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可以說,這是在反潛力量不足的情況下,不得不採取的作戰行動。
受此影響,在2061年下半年,即共和國天軍的戰略轟炸機部隊結束了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略轟炸(準確的說,是結束了大規模戰略轟炸)之後,海軍將2座海上基地群、以及正在組建的第三座海上基地群派往中途島海域,讓戰略轟炸機部隊以此為基地,對美國西部地區進行戰略轟炸。
必須承認,轟炸美國本土,要比轟炸美國的盟國困難得多。
當然,調整作戰行動不是沒有意義,至少拯救了成千上萬名陸戰隊將士的生命。
毋庸置疑,這是一場非常艱難的島嶼爭奪戰。
問題是,當時被俘的、或者說註定被俘的不僅僅是皮特凱恩群島上的那1000多名英軍。
更重要的是,這條後勤補給線並不安全。
轟炸行動第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摧毀美國西海岸地區的港口與造船基地。
為了拿下這座島嶼,共和國陸戰隊不但出動了3個陸戰旅的5萬多名官兵,還囤積了足以讓這3個旅戰鬥3個月的作戰物資。更重要的是,聖誕島往東就是浩瀚、而且沒有幾座島嶼的東太平洋(聖誕島東面,距離最近的就是4500千米外的克利珀頓島),共和國海軍要想進軍中美洲,除了需要支持陸戰隊佔領聖誕島之外,還要派遣作戰艦隊進入東太平洋,掌握制海權,為進軍美洲大陸做準備。正是如此,在陸戰隊攻打聖誕島的時候,海軍也派出了3支作戰艦隊(其中2支為主力艦隊,而且都是以「漢」級主力艦為核心的主力艦隊)參与作戰行動。
當然,轟炸是天軍的事情,與海軍的關係不是很大。
根據共和國天軍的統計,到2060年底,用在制海作戰中的彈藥就超過了1億噸,而且大部分時候都是在用價值昂貴的重型反艦導彈來對付那些排水量在5000噸以下,而且沒有運載多少貴重物資的小型貨輪。
從戰略上講,到2060年底,太平洋戰場上的戰鬥就已經結束了。雖然在這個時候,共和國陸戰隊仍然沒有登上瓦胡島,也沒有佔領除中途島之外,夏威夷群島中的其他島嶼,但是珍珠港已經在共和國海軍的持續打擊下變成了廢墟,喪失了作為軍事基地的能力,更加重要的是,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存在接近於零,除了那些能夠隱蔽行動的攻擊潛艇之外,僅存的作戰艦隊,即第52航空艦隊已經退到西海岸,而且一直龜縮在港口內,根本沒有能力與共和國海軍爭奪制海權。
根據戰後公布的資料,在聖誕島爭奪戰中,共和國的情報機構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即對守島美軍的兵力估計嚴重失真,當時島上大約有5萬美軍,而軍情局的評估數據是不到3萬人。當然,這也不能完全責怪情報機構,畢竟沒有任何情報機構能夠保證提供的情報沒有任何問題。從美軍的部署來看,導致情報失真的主要原因是在烏波盧島戰役之後,至少有1個陸戰師的兵力留在了聖誕島,沒能到達烏波盧島(正是如此,烏波盧島爭奪戰才在45天內結束)。
事實上,正是如此,共和國陸戰隊才花了3個月的時間來準備這場登陸作戰行動。
正是如此,英國當局才www.hetubook.com.com會在6月份讓皮特凱恩群島的守軍在必要時可以停止抵抗。
直到2061年10月份,隨著大批重型巡航導彈交付給天軍,局面才出現改觀。
事實上,對陸戰隊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壞事,畢竟掃蕩分佈在數千萬平方千米內的眾多島嶼,要比攻打由數十萬美軍堅守的幾座島嶼輕鬆得多。
顯然,美國還沒有這麼強大的實力,或者說在美國西部地區部署6000架戰鬥機是非常不現實的事情。
毋庸置疑,在這座島嶼上,共和國陸戰隊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根據陸戰隊的作戰記錄,在最後一批美軍投降的時候,總共有14562名陸戰隊官兵傷亡,其中陣亡4277人,傷殘近萬人。雖然與美軍的傷亡數字比起來,共和國陸戰隊的傷亡數字並不大,但是與之前的島嶼爭奪戰相比,共和國陸戰隊在擁有兵力優勢、火力優勢與制海權的情況下,仍然付出了這麼慘重的代價,肯定與情報有很大的關係。
除了烏波盧島上的慘烈戰鬥之外,在其他島嶼上,美軍幾乎沒有進行有效抵抗。
當然,這幾億噸彈藥並沒完全用在地面戰場上。根據共和國當局在戰後公布的一系列數據,西南太平洋的戰略大轟炸中,共和國天軍投下的彈藥只有不到四成落在地面上,其餘的都是用在了海洋戰場上,特別是海上封鎖行動。比如為了讓悉尼喪失港口功能,共和國天軍除了向港口與市區投擲了大約150萬噸炸彈之外,還在港口內與港口外的主要航道上撒布了近30萬枚水雷,其中近一成是智能水雷,而這些水雷的總噸位就高達45萬噸(包括撒布設備)。除了悉尼,在澳大利亞的其他港口城市,比如湯斯維爾(位於澳大利亞東北)、羅克漢普頓(在湯斯維爾與布里斯班之間)、布里斯班、紐卡斯爾、戈斯福德(與紐卡斯爾均在悉尼北面)、伍侖貢(在悉尼南面)、墨爾本、吉朗(在墨爾本西南)、阿德萊德、奧古斯塔港(在斯潘塞灣北端)、奧爾巴尼(澳大利亞西南,在珀斯南面)、珀斯、傑拉爾頓(澳大利亞西部,珀斯北面)、黑德蘭港(澳大利亞西北)與達爾文,以及紐西蘭的主要港口,比如惠靈頓與克萊斯特徹奇(南島上最大的城市),撒布了數以百萬計的水雷(具體數量在1億5000萬枚到2億枚之間,而到底是多少,恐怕連共和國當局也搞不清楚),且部分是具有識別能力的智能水雷。
可以說,這是太平洋戰場上少有的一幕。
問題是,陸戰隊在到達皮特凱恩群島,並且控制了附近的幾座主要島嶼之後,比如東面的迪西島與東北的亨德森島之後,沒有急著進軍復活節島。原因很簡單,在佔領皮特凱恩群島之後,共和國陸戰隊的後勤補給線已經長達20000千米,即便從斐濟群島出發,也接近10000千米,繼續進軍的最大問題不是進攻兵力夠不夠、也不是火力支援艦隊是否強大,而是有沒有辦法保護這條漫長的後勤補給線。
到這個時候,共和國離控制整個太平洋就差最後一步了。
受此影響,在是否需要攻打夏威夷群島東部島嶼的問題上,共和國高層產生了分歧。
受此影響,陸戰隊將第三集團軍攻打拉羅湯加島的行動推遲了2個月。
當然,法國當局做的不僅僅是開放法屬波利尼西亞的軍事基地,畢竟在這座位於世界角落的群島上也沒有幾處像樣的軍事基地。當時,法國政府做了一件非常關鍵的事情,那就是出面遊說英國政府,要求英國當局向皮特凱恩群島的駐軍下達投降命令,以此挽救上千名英國軍人的生命。為了說服高傲的英國人,法國當局在共和國這裏獲得了保證,即英國軍隊投降的話,將切實保護英軍戰俘的基本權利。當然,法國當局在與英國政府接觸的時候也做出了保證,即法國將向共和國提出看管英國戰俘的要求,並且在戰爭期間切實保證所有英軍被俘官兵的人生權利。
不可否認,如此瘋狂的布雷行動在戰爭行動之後,為成千上萬的軍人找到了養家糊口的工作機會。根據不完全統計,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大約20年內,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當局總共聘請了10萬多名職業軍人來掃除港口內外的水雷,光是轉用掃雷艦就購買與建造了上百艘,花費數萬億元。
毫無疑問,南太平洋上的這條後勤保障線最為脆弱。
當然,陸戰隊也參加了反潛作戰,比如在控制的島嶼上修建反潛巡邏機基地。
當然,這並不等於共和國海軍控制了整個太平洋。
受此種種因素影響,針對美國西海岸地區的戰略轟炸進行得並不順利,至少在2061年年底之前,轟炸收到的效果很不明顯。
解決辦法並不複雜,只是需要時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