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國策

作者:閃爍
國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一十章 添油加醋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一十章 添油加醋

受此影響,雙方海軍在戰術行動上都非常小心謹慎。
道理很簡單,只要打贏海戰,陸軍就能順利進軍摩洛哥,海軍也能從維德角群島北上前往直布羅陀海峽,與陸軍聯手封鎖這條至關重要的海峽,讓中東戰場上的西約集團聯軍不戰自敗。如果結果相反,那麼共和國輸掉的就不僅僅是大西洋上的一場海戰,而是西半球戰場上的主動權。
作為共和國海軍在大戰期間建造得最多的一級主力艦,「漢」級總共建造了60艘(前面56艘屬於共和國海軍,且均在2061年底之前建成,最後4艘是應阿根廷要求,由共和國海軍採購,在建成服役半年之後轉交給阿根廷海軍,均在2062年之後建成,且都在戰後以低價處理銷售給阿根廷),雖然這些戰艦大都在2年之內陸續服役,但是受幾次由主力艦主導的海戰影響,分7個批次建造的56艘「漢」級總共有4種型號,其中最後2批16艘屬於終極改進型號,海軍內部往往將其稱為「苗」級(第六批次的第一艘就是「苗」號)。與最初建造的16艘「漢」級相比,第四個型號的最大改進之處就是選用了最新一代900千克級電磁炮。按照共和國海軍公布的技術標準,這種在2060年底才研製成功的新式電磁炮的主要改進之處就是採用強製冷卻方式,配合更加強大的電力系統,將最大射速由每分鐘30發提高到了每分鐘90發,或者在最初10秒內投射30枚炮彈。這就意味著,與最初的「漢」級相比,第四個型號的火力投射強度提高了1倍,相當於將打擊能力提高了1倍,除了能夠以相同的方式打擊2倍的目標之外,還可以選擇在同樣的時間內將打擊強度提高1倍,以提高打擊力度。
還未到2月下旬,也就是雙方海軍還在調兵遣將的時候,已經部署到位的航空兵就率先幹上了。在2月21日到26日的6天內,雙方航空兵打了大大小小數十次空戰,其中投入戰機數量超過500架的大規模空戰就超過了20次,平均1天接近4次。也許有人會認為這種大規模空戰的強度不會這麼大,要知道,在J-22與F-4主導的空戰中,格鬥是唯一致勝的辦法,而在格鬥空戰中,即便以雙機編隊活動,一次性投入數百架制空戰鬥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算上執行打擊任務的戰機,一次空戰的參戰飛機數量超過2000架都不是什麼稀奇事,更別說投入500架戰鬥機了。
面對美軍的巨大投入,共和國海軍要想取勝,也只能增加投入。
雖然在2062年之前,共和國與美國都開發出了貨真價實的空天戰鬥機,而且都進行了量產,但是在作戰使用中,受對方戰略防禦系統威脅,空天戰鬥機很少到外層空間活動,而在大氣層內,空天戰鬥機的作戰效能不見得比J-22這類戰鬥機高多少。正是如此,在2062年的時候,空天戰鬥機的主要任務不是奪取制空權,而是去轟炸某些特別重要的目標,頂替空天轟炸機產量不足所帶來的問題。比如在2062年10月初,共和國天軍出動100多架空天戰鬥機摧毀了位於美國西部荒漠中的「愛德華空軍基地」,也就是非常著名的「51區」,嚴重削弱了美國的戰爭潛力(僅僅3天之後,美國天軍就以牙還牙,轟炸了共和國的「國家物理實驗中心」,萬幸的是,美國天軍掌握的情報是共和國情報機構故意泄露的,被炸毀的只是物理實驗中心的一個分部,實驗中心的主體沒有受到破壞)。受此影響,在爭奪制空權的戰鬥中,普通戰鬥機仍然是絕對主力。
雖然沒有找到直接證據,但是有理由相信,美國也有類似的計劃。
拿第22航空艦隊來說,編在這支艦隊里的5艘「重慶」級航母都是在2060年11月之後服役的,其中3艘在2060年11月陸續服役,另外2艘在2062年的7月份陸續服役,全是最新的航母。與之前2個批次的「重慶」級相比,后2個批次都有所改進,第三批次增強了末段防禦系統,並且加厚了甲板裝甲(主要就是抵抗集束子母彈),而第四批次則通過採用單位輸出功率更大的新式反應堆,在沒有增加反應堆數量的情況下,擁有了更加強大的電力系統,也就因此成為了第一種裝備「梅杜沙」防禦系統的航母。雖然受基本條件限制,即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仍然非常有限,航母上的「梅杜沙」系統是巡洋艦版的改進型,攔截性能比主力艦型差了不少,但是作為一種劃時代的戰艦防禦系統,有沒有的差別要與有了之後的差別更加明顯。從某種意義上講,把「梅杜沙」裝到「重慶」級航母上,不但是非常大胆的嘗試,還催生新和圖書一代航空作戰平台,為海軍航空兵迎來了新生。當然,從戰術角度講,這種改進的直接好處就是讓航母獲得了與主力艦一同行動的能力。比較可惜的是,第22航空艦隊裏面只有2艘裝備了「梅杜沙」系統的航母,另外3艘都沒有該系統,仍然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絕對攔截能力。
在進軍大西洋之前,共和國海軍將亭可馬里當成物資轉運中心,即從共和國出發的船隊將物資運到這裏,再由分別前往海灣、紅海與東非的船隊將物資運走,以此來提高船隊的運輸效率(這麼做也能採用區域護航戰術來提高護航效率)。進軍大西洋之後,這種分段運輸方法就不管用了。共和國海軍有兩個選擇,一是將物資轉運中心轉移到索科特拉島、二是在亭可馬里到非洲的航線上設置新的物資轉運中心。顯然,這兩個辦法都有問題,前者會導致航線延長,降低運輸效率,後者則需要巨大的投入,降低後勤保障效率。因為沒有最佳選擇,所以共和國海軍沒有改變運輸方式,而是通過增設航線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即專門設立一條從亭可馬里直通福爾斯灣的航線。這麼做的問題也一樣,會降低運輸效率,投入更多的運輸船隻。
到2061年中期,即共和國當局做出了進軍美洲大陸的決定之後,總參謀部在擬定戰略計劃的時候將後勤保障放在了首位,並且首先確定需要的保障力量。根據戰後公布的相關統計數據,當時總計計劃投入各類民用與准軍用船隻4500餘艘,除掉為艦隊服務的,為陸戰隊服務的船隻不會低於4000艘,而這些船隻足夠組成80支由50艘商船組成的船隊,保證每個月向前線運送1.5億噸各類作戰物資,滿足150個陸戰旅、10支戰術航空隊、15支戰略航空隊(即天軍的戰略航空隊)、5支作戰艦隊(4支主力艦隊與1支航空艦隊)、20座海上基地(至少4座第五代海上基地)的作戰消耗,如果算上就地獲取的物資、以及附近盟國提供的物資,還能投入大約30個陸軍的戰鬥單位。
因為美國海軍的主力艦仍然是「長島」級,更加強大的「羅德島」級要到2062年下半年才能建成服役,而且後面32艘「長島」級與最出8艘沒有本質上的改變,即主炮的性能指標完全一樣,所以考慮到「長島」級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實際表現,特別是雙方在防禦能力上的差距,完全有理由相信,美國海軍4支主力艦隊的戰鬥力不艦隊比第21主力艦隊與第23主力艦隊高多少,甚至比不上這兩支主力艦隊。即便在航空艦隊方面,因為J-22的第一種改進型號,即J-22B(最初的稱為J-22A)已經量產,而且最先裝備的就是跟隨第22航空艦隊行動的第2艦載航空隊(下設6個航空聯隊,擁有各類作戰飛機近千架,是共和國海軍中規模最大的航空隊之一,而跟隨第22航空艦隊作戰的只有5個航空聯隊,另外1個航空聯隊被派往中東戰場,參加爭奪制空權的戰鬥),所以美國海軍航空艦隊的戰鬥力也比不上共和國海軍。
問題是,到了大西洋上,這一套保障體制就行不通了。
此舉足以說明,共和國當局做出了孤注一擲的決策。
可以說,正是如此,海軍才調整了建造計劃。
毋庸置疑,共和國爆發出來的戰爭潛力非常驚人。
也許,這還是整個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甚至有可能承認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
當然,空戰的損耗也大到嚇人的地步。
戰略層面上,這一軍事理論就是用空間換時間。
可以說,這是大戰期間,美國的主要戰略,甚至可以說是美國的唯一戰略。
為了掩飾這個戰略意圖,共和國當局不但沒有允許海軍從太平洋抽調兵力,反而一再增強太平洋上的兵力,甚至在2061年底批准了進軍瓦胡島的作戰計劃,希望藉此讓美國當局做出錯誤的戰略判斷。雖然從理論上講,在共和國海軍進軍大西洋之後,以古巴為基地對美國進行戰略轟炸與戰略封鎖的意圖就已經明朗化了,美國當局不可能看不出來,但是美國當局肯定不會忽視來自太平洋上的威脅,而且以攻佔中美洲地區,控制巴拿馬運河為目的的話,共和國只需要出動50萬地面部隊,甚至再減少一點也有很大的勝算。也就是說,共和國有很大的把握打下中美洲地區,只是很難從中美洲地區北上進軍美國本土。受此影響,共和國當局很有可能採取雙管齊下的戰略,即不確定主攻方向,而是在兩個方向上同時展開行動,再由美軍的反應來決定以哪個方向為主。
不管怎麼說,這種「添油加醋」的做法,讓這場原本應該是艦www.hetubook.com.com隊做主的海戰變成了一場貨真價實的「海上消耗戰」。
說得直接一點,在雙方投入的艦隊中,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隊佔有絕對優勢,而美國海軍在航空艦隊上佔優。為了打一場由主力艦隊絕勝負,也就是殲滅性海戰,共和國海軍就得想辦法削弱美軍的優勢,而在海戰開打之前,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大規模空戰,削弱美軍的航空兵。可以說,就算美國能夠為前線部隊補充損失的戰鬥機,也無法迅速補充損失的飛行員,特別是那些實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
暫且不說進軍大西洋,就拿太平洋上的戰鬥來說。大戰初期,共和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上活動,就算從上海到關島,航線長度也不過3000多千米,從那霸到關島更是不到3000千米。隨著共和國海軍一路高歌猛進,這條戰爭航線的長度也由3000千米一路增加到接近20000千米。也就是說,向前線運送相同的物資,需要花7倍的力氣。或者說,需要更多的後勤保障力量才能為作戰部隊提供足夠的保證。與之相對的,則是美軍通過主動收縮防線獲得了更大的兵力密度,也就獲得了更大的防禦強度,使得共和國軍隊進攻難度成倍增長,因此對兵力需求也就成倍增長。受此影響,支持陸戰隊在中美洲地區登陸所要提供的保障力量將是登陸關島的30倍。由此帶來的影響,不但不能忽略不計,還足以使共和國當局在制訂戰略計劃的時候格外小心。
太平洋戰場這,這一理論的有效一面就體現得非常清楚了。
更重要的是,美國海軍作戰艦隊的航行速度並不慢,航空艦隊也能以70節的速度持續航行,而從東地中海到維德角群島海域的航程僅僅只有7000多海里,在東地中海上活動的2支航空艦隊只需要2天多就能到達維德角群島海域。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共和國海軍的戰術企圖,而不是美國海軍的戰術企圖。
萬幸的是,這2支航速達到70節的艦隊只需要4天就能跑完12000千米的航程,從非洲大陸的一端繞到另外一端。可以說,如此高的航速、而且是持續航行速度,賦予了共和國海軍更多的戰術選擇。正是如此,戰後很多人都認為,共和國海軍有意沒有一次性投入全部力量,而是要藉此試探美國海軍,並且根據美國海軍的反應來做出戰術調整,因此共和國海軍想在幾個戰場上同時取勝。當然,這種說法的理由並不充分。從動機來看,因為在共和國當局制訂的戰爭計劃中,海軍奪取了制海權之後,西非戰場上的陸軍才會北上,要等到陸軍攻佔了摩洛哥之後,中東戰場上的局面才會出現重大轉變,所以共和國海軍不大可能指望同時在幾個戰場上取勝。再從戰術層面上看,從中東戰場方向上撤走2支主力艦隊,對該地區的作戰行動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要知道,第41主力艦隊與第43主力艦隊都是以「漢」級主力艦為核心的艦隊,戰鬥力並不差,2支艦隊的炮火投送能力相當於10個陸軍的炮兵旅,而且在打擊某些堅固目標的時候,戰艦上的450千克級與900千克級電磁炮具有陸軍的200千克級電磁炮所不具有的強大威力。
不管怎麼說,在這3支作戰艦隊中,所有戰艦都具有無限巡航能力,而且都是嶄新的戰艦,不但戰鬥力強大,持續作戰能力也超過了其他艦隊。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這3支作戰艦隊的戰鬥力。按照戰後的說法,在進軍大西洋的時候,共和國海軍耍了個小聰明,把世界上最強大的3支作戰艦隊派了過去。也就是說,表面上看,這隻是3支作戰艦隊,實際戰鬥力卻遠遠超過了賬面數據。
萬幸的是,這種概略分析有很大的偏差。
這就是主動退縮,造成對方戰線拉長所帶來的直接結果。
更重要的是,在這六成兵力中,佔主要的是最重要的支援力量,而不是作戰力量。
事實上,實際情況正好截然相反。
如果算上雙方海上基地的模塊船,還有潛艇、兩棲戰艦、補給艦、運輸船等等,在這片面積不到500萬平方千米的海域里,集中了大約1500艘、總排水量超過1億噸的各式各樣的艦船,相當於每3300平方千米的海域內就有1艘艦船,而3300平方千米不過就是半徑30多千米的圓面。由此可見,雙方投入的艦船的密度之大,不但遠遠超過了之前的所有海戰,還達到了非常驚人的地步,甚至可以說,這麼多的艦船擁擠在一起,任何戰術都難以獲得足夠的施展空間。
根據戰後公布的資料,早在2060年初,也就是共和國海軍還沒有進軍西南太平洋的時候,最高統帥部就利用超級計算機對進軍美和_圖_書洲大陸的作戰行動進行了一次概略分析,而分析要點就是評估兵力投入。即便將登陸地點選擇在兵力密度較地的中美洲地區(這意味著不能直接進軍美國本土,必須在控制中美洲地區之後進軍加勒比海,再從加勒比海北上進軍大安德列斯群島,比如古巴,然後再攻打美國本土),所需兵力也是攻打馬里亞納群島的10倍以上。照此推算,保障船隊的規模將是攻打馬里亞納群島的數百倍。毫無疑問,這個分析結果非常不現實。要知道,為了攻打馬里亞納群島,共和國海軍動員了200艘大型船隻,即便將這個數量擴大100倍,也遠遠超過了共和國國力(大戰期間,共和國建造了大約20億噸商船,按照平均每艘20萬噸計算,也就1萬艘商船左右,而到大戰結束的時候還在海上航行的還不到這個數子的一半)。
根據戰後公布的一些資料,在這場戰役爆發之前,共和國總參謀部就向統帥部提交了一份應急戰爭計劃,明確提到,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引爆無人潛航器攜帶的戰術核彈頭摧毀附近海域內的所有敵艦船。當然,這裏提到的不是第五代戰術核武器,而是當量在2萬噸以內的增強型裂變彈。從理論上計算,1枚2萬噸級的戰術核彈頭能夠摧毀方圓50千米範圍內的所有艦船,包括海面下的潛艇,要對付整個戰場上的美軍艦隊,最多只要500枚戰術核彈頭。毫無疑問,共和國的軍火庫里肯定不缺少500枚戰術核彈頭,而共和國海軍擁有的長航時無人潛航器的數量也不會在500具以下。
要知道,到2月中旬的時候,雙方投入的各類作戰飛機超過了15000架,相當於每萬平方千米內有30架作戰飛機,如果將這些作戰飛機平均分佈,間隔距離僅有20千米。即便算上大陸上空的作戰空間,作戰飛機的平均分佈密度也達到了每萬平方千米20架左右,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一處戰場。比如在中東戰場上,雙方航空兵的兵力密度就在每萬平方千米10架以內,而合理的數據是每萬平方千米5架。
事實上,共和國海軍是幸運的。
問題是,這並不等於可以撤走太平洋上的所有艦隊與部隊。
與作戰艦隊相比,支援艦隊的問題更加突出。
雖然到2062年初,共和國海軍在兵力總量上擁有絕對優勢,而且這一優勢還會隨著時間擴大。當時,雙方主力艦隊是9比4、航空艦隊是2比4、兩棲艦隊是12比2、海上基地是32比8、運輸船隊是112比42、潛艇是648比482、作戰飛機是86000比42000,就連陸戰旅也高達144比58。也就是說,如果考慮到艦船、飛機與陸戰隊的單位戰鬥力,美國海軍的實際作戰能力僅有共和國海軍的3成左右。問題是,如果將這個數據當成分子,將雙方控制的海域面積當成分母的話,佔優勢的就不是共和國海軍,而是美國海軍了,因為當時共和國海軍控制的海域面積相當於美國海軍的12倍。也就是說,在單位面積內,共和國海軍的兵力只有美國海軍的四分之一。雖然這種對比的現實意義並不大,畢竟共和國海軍不會把作戰艦隊放在後方,而會把兵力集中在前沿戰線上,但是這個數據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即在海洋戰場上,共和國海軍的優勢並不像兵力數據那麼明顯,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某些至關重要的方面,共和國海軍還不如美國海軍。
從純軍事角度出發,在兵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防禦方應該主動收縮防線,縮小防禦區域,增強防線上的兵力密度,並且造成進攻方戰線加長、兵力密度降低。在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防禦方就能在局部戰線上獲得兵力優勢,並且將優勢轉化為勝利,然後積少成多的扭轉戰場態勢。
隨著美國海軍的4支主力艦隊在加拿利群島西南大約500千米處集結完畢,以45節的巡航速度南下開赴戰場,已經在戰場附近徘徊了10多天的共和國海軍艦隊也揮師北上,把矛頭對準了迎面而來的美軍艦隊。
因為共和國海軍掌握著主動權,所以在空戰打響的時候,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隊一直在戰場南面徘徊,等待美軍犯錯。說得簡單一點,如果美軍避免損失過多的航空兵,就得主動後撤,就會暴露出戰線上的缺陷,就會給對手可趁之機。更要命的是,在狹窄的海域內集中了太多的兵力,調整部署的難度非常大,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美軍貿然調整部署,結果很有可能會遭到慘敗。在沒有選擇餘地的情況下,除了做出部分無礙大局的戰術調整,比如將艦載航空兵放到後面去,盡量減少參戰行動之外,美軍只能針鋒相對的頂住壓力和圖書,希望在正面衝突中削弱共和國航空兵的打擊能力。事實上,美軍確實做好了,為了創造一個良好的決戰環境,在主力艦隊進入戰場、發起決定性的進攻之前,共和國海軍航空兵與陸軍航空兵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在戰場附近活動的艦船、以及西非大陸戰場上的地面部隊也有所損失。
雖然在共和國本土到西非海岸之間,有新加坡、斯里蘭卡、塞席爾群島、馬達加斯加與福爾斯灣等中轉站,但是在這條長度接近20000千米的航線上存在很大的缺陷,特別是在亭可馬里到福爾斯灣這條長度在8000千米左右的航線上,沒有可以有效支持船隊的中轉中心。
這個小小的改進,讓主力艦隊的戰鬥力有了實質性的改變。
問題是,共和國海軍也同樣渴望取得勝利。
事實上,這種大規模空戰也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一大特點。
按照前面的介紹,對共和國海軍來說,這也是一次不能失敗的戰鬥。設想一下,如果共和國海軍輸掉了這場海戰,等於將西非戰場上的20萬陸軍暴露在了美國海軍主力艦的炮口之下,還等於輸掉了整個南大西洋。到時候,美國海軍有很多選擇,比如南下掃蕩福爾斯灣,堵住共和國海軍進入大西洋的通道,還可以去炮擊阿根廷,讓共和國在南美洲唯一的盟國變成廢墟。事實上,美國海軍最有可能做的就是派遣艦隊從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再向西前往澳大利亞,拯救搖搖欲墜的西南太平洋戰區。到了這一步,共和國海軍毫無選擇,只能讓整在東太平洋上活動的3支戰鬥艦隊全速趕往麥哲倫海峽,由此進入南大西洋,力求再次與美軍決戰。即便不考慮美軍有沒有膽量再次決戰,就算沒有,美軍艦隊也會退守地中海。準確的說,是去地中海支持中東戰場上的西約集團聯軍。打到這一步,共和國海軍仍然非常被動,只能向中東戰場增兵,而且在沒有辦法直接打擊美軍艦隊的情況下,用更大的代價來換取中東戰場上的勝利。對美軍來說,局面卻比較有利,即可以趁此機會大做文章,就算不能拉歐洲下水,也能在中東戰場上頂住共和國的戰略進攻。毫無疑問,久攻不下的話,戰爭將再次陷入僵局,美國將獲得夢寐以求的時間。
在這6天的戰鬥中,美軍損失了4000多架作戰飛機,其中戰鬥機就有3700餘架,而共和國航空兵的損失也小不到哪裡去,海軍丟掉了1800架作戰飛機,陸軍則丟掉了2000架作戰飛機,其中J-22等制空戰鬥機多達1700架,多用途戰鬥機則不到1400架。與巨大的戰鬥機損失率相對的,則是飛行員的巨大傷亡率。按照共和國海軍的統計,在這6天中陣亡的海航戰鬥機飛行員就超過了2061年最後1個季度陣亡飛行員的總和。
正是如此,當時共和國海軍六成以上的兵力都在太平洋上。
明白這一點之後,也就不難明白,海軍為什麼只相大西洋派遣了3支作戰艦隊,而且明確要求在擊敗美軍艦隊之前不得參与對地支援行動。
可以說,正是如此,共和國當局才會決定首先進軍大西洋,而不是首先登陸美洲。
問題是,這仍然達不到擊敗美國的最低要求,哪怕算上30個戰鬥單位,即投入250萬地面部隊,也只有擊敗美國所需最低地面部隊的三分之一。
當時,制約共和國海軍的主要因素不是作戰艦隊不夠,而是支持作戰艦隊的力量不夠。
美國海軍不是不明白這一點,只是沒有更好的應對辦法。
當然,總體戰略上的被動,並不等於在所有戰線上、以及所有時間點上都被動。換句話說,如果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理論不能帶來勝利,反而使美國變得更加被動的話,美國當局也不會採用這一戰略理論。
顯然,換個角度,美國當局在更早的時候就做出了同樣的戰略決策。
在進軍大西洋之前,不管是在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還是在印度洋上的作戰行動,共和國海軍採用的都是同一套補給標準,即一支作戰艦隊配備2到3支補給艦隊(具體多少由作戰強度決定)。這一保障標準的理論基礎就是,戰線長度在10000千米的情況下,共和國海軍能夠利用現有的力量建立起比較有效的前線保障體制,充分利用各種因素,確保前線作戰部隊能夠獲得足夠的作戰物資。在印度洋上,艦隊可以就近從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與蘇丹等國獲得普通物資,重要軍事物資可以空運,只有那些無法在境外獲得、數量多得難以空運與陸運的物資才需要海運,補給艦隊的壓力相對較小。太平洋上,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艦隊則可以依託密集的島嶼,以及靠前部署的海上基地獲得同樣的保障,補給艦隊的壓力也不是很大和-圖-書
正是如此,美國海軍才在1月初向維德角群島增派了2個戰術航空隊,將部署在該地區的戰術航空兵的規模由2000架增加到了3000架。僅僅數日之後,即共和國海軍艦隊從福爾斯灣開往拉各斯的時候,美國海軍做出了向前線派遣4座海上基地的決定。算上這些海上基地上的航空兵,美軍投入的作戰飛機的數量超過了5000架。隨後,在共和國海軍與陸軍採取行動之後,美軍都會採取對應的行動。到1月底的時候,部署在大西洋中部的美軍海上基地已經增加到7座(當時美國海軍總共就只有8座海上基地,另外一座在東地中海),艦隊則達到了6支(剩餘的2支航空艦隊也在東地中海),投入的作戰飛機數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500架(其中光是戰鬥機就有5000架之多)。如此巨大的投入,幾乎塞滿了維德角群島西北方向上方圓1500千米內的整片海域。當然,這還沒有算上美軍投入的潛艇,如果把當時正在維德角群島以南海域活動的潛艇算上,美軍幾乎投入了全部海軍力量的八成。毫無疑問,如此巨大的投入,足以說明美軍對勝利的渴望程度。
到2月中旬的時候,雙方在以維德角群島為中心的海域上投入了13支作戰艦隊。
原因很簡單,進軍大西洋的目的是控制加勒比海地區,切斷美國的海上生命航線,削弱美國的戰爭實力。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夠控制加勒比海,就能以古巴為基地,對美國本土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從而最大限度的削弱美軍的戰鬥力,降低地面戰爭的強度,從而用更少的地面部隊擊敗美國,取得最後的勝利。按照天軍的估計,只需要持續2年的高強度戰略轟炸就能把美國的戰爭實力削弱六以上,將美軍的戰鬥力降到最低限度,到時候只需要動用250萬到350萬的地面部隊就能擊敗美國。因為在這2年間,共和國還能生產更多的船隻與軍事物資,加上提前囤積與盟國支持,所以到時候支持350萬地面部隊的難度不是很大。也就是說,在共和國海軍打到加勒比海之前,共和國海軍陸戰隊不會登陸美洲大陸,而且關鍵不是中美洲地區的作戰行動,而是能否儘快到達古巴。
當時,共和國海軍的11支作戰艦隊中,除了派往大西洋的3支之外,在太平洋上執行作戰任務的只有4支,而且其中1支在馬里亞納群島以西海域進行強化訓練,頂在前線的作戰艦隊也只有3支,另外4支作戰艦隊中,有2支在後方輪番休整(主要是為戰艦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另外2支在阿拉伯海與紅海,支援中東戰場上的作戰行動。也就是說,當時共和國海軍沒有可以增派的作戰艦隊。事實上,派往大西洋的3支作戰艦隊中的2支就是從太平洋戰場上抽調的,而另外一支也是從中東方向上抽調的。
2月初,在加快部署海上基地的同時,共和國海軍做出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將正在印度洋上活動的第41主力艦隊與第43主力艦隊派往大西洋,加強第六艦隊(指在南大西洋上活動的艦隊)的實力。
這種意義不大的消耗戰在2月27日天亮前就結束了。
事實上,這麼巨大的損失,也與雙方的戰術企圖有很大的關係。
從後勤保障的角度出發,這無疑是天大的災難。
說得不好聽一點,如果不是雙方都對勝利抱有希望,而且是很大的希望,如此巨大的兵力密度足以使這場海上決戰失去意義。
事實上,兵力密度最大的不是艦船,還是作戰飛機。
也就是說,跟隨作戰艦隊到達大西洋的6支補給艦隊只是個開始。
從理論上講,在未來24小時之內,大西洋上規模最大的海戰就將打響。
當然,真正的主角還是2支主力艦隊里的16艘「漢」級主力艦。
受此影響,在大西洋上作戰的3支戰鬥艦隊所需要的補給艦隊的數量不是6支、也不是9支,而是12支,即便將補給艦隊的活動中心設在拉各斯,將補給艦隊的數量減少到6支,也需要補充10多支運輸船隊為補給艦隊服務。
受空戰效率降低影響,空戰的規模自然是越來越大。
從理論上講,只要任何一方用上戰術核武器,這場海戰就將失去意義。雖然在海面下引爆的核彈頭不會造成太大的污染,而且維德角群島海域遠離文明世界,在方圓數千千米的範圍內也沒有幾座大城市,更沒有幾座大的濱海城市,所以由大規模使用核彈頭造成的附帶影響可以降到最低限度,但是對於交戰雙方來說,這卻是一場災難。說得準確一點,在雙方都想取勝的情況下,哪怕沒有輸給對手,也會遭受重大損失。相對而言,美國當局對勝利的渴望更大一些,所以在戰鬥期間,美國當局反而更能忍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