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新紀元1912

作者:無語的命運
新紀元1912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中國,一個盛夏的風暴 第17章 鷹游門內議新廠 新廠要為新隴海

第三卷 中國,一個盛夏的風暴

第17章 鷹游門內議新廠 新廠要為新隴海

「擴建船廠?」
除了青島之外,看著魏平濤,李子誠的心下到是一愣。
「現在,現在的船廠,與其說是船廠,倒不如說是總裝廠,完全依靠各工廠建造大型部件,然後在船廠完成組裝,而這些大型部件,小則數十噸,多則百噸,所以船廠和各個分包工廠之間都設有工業軌道,沿線工廠生產的構件,直接經隴海鐵路運輸,最終所有的部件于船廠進行最後組裝,則最大限度的縮短了商船製造時間,尤其是佔用船台、船塢的時間,而這種構件分包,恰是以隴海鐵路為龍身,以連云為龍頭,利用工業整體,加快商船製造。」
聽著他的建議,被那個「水上隴海」的遠景吸引住的李子誠,認真的看了一眼魏平濤,一邊朝酒櫃走去,一邊說道,然後,他從酒櫃中取出一瓶酒,倒了兩杯酒。
「總理,你看這……」
「這點我知道,」
將酒杯遞給他,在他正欲表態時,李子誠卻是又開口說道。
在船廠的辦公大樓內,魏平濤向來船廠視察的總理彙報道,在外人的眼中,或許李子誠是總理,可在這座城市,人人都知道,這位小李總理卻是這座城市的所有者和企業的所有者,鷹游門船廠,亦是其中之一。
「是的,一點不錯,分包工廠的確是個問題。」
羅克的話倒是讓李子誠笑出聲來。
「呃,假如把船廠建在其它地方呢?」
「不錯。」
在歐洲的戰爭爆發之後,英法兩國面對本國海運能力的不足,在民國三年十二月先後以高於戰前三倍的價倍將戰前出售給中國遠洋運輸公司的數十萬噸商船,而即便如此,仍無法滿足迅速激增的運輸需求。
這次,李子誠之所以又回到連雲港,正是為了那一件大事!
「以這裏為龍頭,在長興島建立一個大型造船廠,規模要比鷹游門更大,可以大上幾倍,甚至更大,而後,在南京、在揚州、在鎮江、在蕪湖、在安慶、在九江、在武漢、總之就是沿線的那些大中城市,設立分包工廠,大型構件可以直接用拖船經長江運至長興島的船廠進行總裝,而且……」
「這個建議是不錯,但是魏平濤這沿江的分包工廠又在那?長江固然有運輸優勢,但長江兩岸卻不像隴海沿線那樣工廠林立,這分包工廠的問題怎麼解決?」
一開始,英國海軍部拒絕了,他們已經委託美國的船廠為其代造貨船,此時英國本土的船塢則在加足馬力生產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航船隻,因此https://www.hetubook.com•com,他們將希望放在美國造船廠上,以美國船廠龐大造船能力的滿足英國的需求,不僅英國如此,法國亦同樣將希望放於美國造船廠之身。
而恰在此時,六合公司駐倫敦分公司,向英國海軍部提交了一份報告「……可以設計一種滿足運輸的基本要求,不過航速緩慢、設備簡陋、結構粗糙的商船……就緊急生產和大量生產這兩點要求來看,這種海洋級貨船的設計是可以說得上是合用的,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建造這種貨船,當然在和平時時期,其仍然可以使用。」
自然而然的,一聽要在其它地方建船廠,李子誠就想到了青島,在青島有德國人遺留的四方船廠,那座船廠的技術能力絕不遜於鷹游門造船廠,甚至還要強上幾分,那裡有數十名德國造船專家。
「不過,現在,咱們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
「就這麼辦吧!我希望,幾年後,我看到另一個水上隴海!」
「很好。那麼你知道曲線在往上升。在這次戰爭中,別的都關係不大。英國很快就會耗光燃料和食物,那樣一來它就完了。它的機器一旦不能轉動,它的戰艦一旦沒有燃燒,它的人民一旦沒有飯吃,英國政府也就垮台了。沒有別的出路。」
眉頭微微一皺,李子誠卻是朝著窗外看去,窗外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片沙灘,這座船廠大樓建於海頭角,事實上,海頭角恰是一個分割線,海頭角以南通過填海,可以填出一座深水港,藉助海堤,可以通過加深挖出船廠海岸,但若是要再行擴建的話……
這些精密模型是為了一場革命性的、全新造船方式而製作的,那一艘試驗性質的貨船被分成若干個不同的部門,比如船艏、貨艙、中段船身、船尾、船橋。機艙、主機、鍋爐等等,由連雲港的十一家企業分包建造,最後用輪道平板拖車發往船廠,在起重機、行車吊的幫助下,裝配在一起。
銀行家冷冷地一笑。
一聲反問卻是讓魏平濤頓時沉默了下來,連雲港已經沒有合適的海岸線修建船廠了,事實上,蘇北一帶,也僅只有連雲港一帶的十數公里的海岸線合適修建港口和船廠,蘇北曾為黃河的出海口,在距離海岸不遠處存在著大量的暗沙、沙洲,這限制了海岸的利用。
在魏平濤拿船廠的利潤試圖遊說總理或者說董事長時,李子誠卻看著他反問道。
這裏便是鷹游門造船廠,現在,全亞洲和-圖-書最大的造船廠,儘管造船廠的佔地面積不大,但是這座擁有十二座大型船台、六座大型船塢的造船廠,論其造船能力,卻是位於亞洲第一,甚至在世界其它船廠相比,亦毫不遜色。
「濤平,你覺得連雲港,還有地方興建新的船廠嗎?」
房間內的沉默持續了很久,然後在從椅子深處發出沙嗄含糊的聲音。
而32天後,第一艘萬噸輪下水交付,在接下來的十五天之中,鷹游門造船廠完成了五艘萬噸輪的生產,儘管英國人對於「焊接商船」依然不甚信任,但是他們還是被「四十七天內建造5艘,載重噸位7157噸,載貨能力10170噸」的造船能力給驚呆了。
就在兩年前,鷹游門造船廠開始了一場革命,一場造船業的革命,即利用最初由李子誠提供的「積木」以及部分技術資料開始嘗試將「福特式的大規模裝配組裝生產」應用到造船領域,首先鷹游門造船繪製出5000噸圖紙,同時船廠技術部門還製造了各個部位的精密模型,拿輪機艙來說,其模型就精細到連鍋爐水管的數目和電纜走向都達到準確無誤的程度。
「中國!……」
而此時,各國按照傳統的造船工藝建造的、質地精良的、預期使用壽命長達30年的商船,不過他們的建造周期太慢,一般為9個月以上,甚至需要一年半以上。
總值超過15000萬關兩的貨船訂單,這是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工業訂單,不僅如此,僅這一筆訂單,便足以消耗連雲鋼鐵公司50%的鋼產量,而規定的交貨日期則為十個月,十個月,21000萬元的營業額,純利潤超過50%,一時間,「船生金」之詞,立即響遍全國。而隨後來自法國的五十艘萬噸貨船的訂單,立既使得鷹游門造船廠成為全世界知名度最為響亮的造船廠,同時也是手握訂單最多的造船廠。
每天,數以千噸的鋼板、鋼材從連雲鋼鐵公司運往鷹游門造船廠,鋼材在車間內加工成一個個構件之後,被平板拖車拖往的船台,在行車吊的吊動下,一個個大型構件在船台上完成拼裝,事實上,鷹游門造船廠更像是一個組裝廠,只有起重機和滑道。
「可是,總理,現在一噸鋼材的利潤是97元,而一噸商船利潤為207.5元,現在鋼鐵公司的三期工程已經開始,二期工程亦接近完工,明年年底,三期工程完工之後,鋼鐵公司將生產300萬噸鋼材,如出口鋼材和-圖-書,利潤不過三萬萬元,可假若其中200萬噸用於造船,船廠利潤便可達到4萬萬元,工業製成品的利潤遠高於工業原料的利潤。」
「總理,上個星期,美國商務部考察團一行來船廠考察,他們向咱們下達了十五艘萬噸輪的訂單,交貨期是明年六月,再加上日本的四艘、泰國的兩艘、巴西的三艘、阿根廷的五艘、義大利的五艘,現在船廠手中有160艘萬噸輪的訂單,如果船廠不擴建,這些訂單足夠船廠生產到明年年底!」
「沒有別的出路?我的國家還有大量燃料和食物——還有鋼與造船廠——而我們對外貿易是開放的。」
可如果船舶是在晚上進港,在他們經過連島海堤的時候,便會驚訝地看到在海頭角一帶卻是一片燈火通明,半邊天空都被燈光照的通白,而在那露出的接連十幾座船台上,電焊弧光閃爍著,電焊火花如同煙花一般,從正在建設中的商船兩側划落。
也正是從那時起,鷹游門造船廠一面擴大招工,一面日夜不停的建造商船,以超在合同到期前,完成英法兩國的訂單。
是揚子江沿岸地圖,看著地圖,李子誠隱約猜出了他的用意。
而含微笑地轉過身,看著魏平濤,李子誠笑問道,對於商船利潤更高,他倒是不曾懷疑過,事實上,當初之所以建立這個船廠,並且從技術情報中心取出「分段製造」的技術資料,儘管那是德國二戰末期製造潛艇的技術資料,但是現在所需要的只是一個概念,一個「分段製造」的實施概念,造船廠足足用了一年的時間,方才完成對這一概念的吸引。
任何一艘商船在駛進連雲港鷹游門之後,對於這座大型港口,他們往往沒有多少直接的感觀,除去碼頭的規模是中國最大的之外,恐怕也就是那些塔吊之類的設備,以及長達6公里的碼頭岸線了,除此之外,似乎沒有什麼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從美國人那裡購買嗎?」
望著總理,魏平濤卻是極為認真的說道。
「那樣的事是不會發生的。等到正月,等我們就會擁有新的商船。」
建議是不錯,聽著魏平濤的講解,面帶微笑的李子誠點頭贊同著,這個建議和後世相差不大,事實上,在運輸上長江有著難以比擬的優勢,用拖船運輸那些構件,要遠比用火車、拖車運輸便宜,這進一步節約了成本,不過他卻忽略了一點。
「總理,您曾說過,我們的視線要放遠一些,看遠一些,不能應該只局限於一省一地,而和-圖-書要放之全國,甚至全世界,只有如此,咱們才能用世界的眼光去做事、去辦事,最終辦成大事!」
最終,在民國三年7月,第一艘試驗商船開工,只用了三個月,前後便完成了三艘商船的建造,而那只是試驗,按照船廠的推測,他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甚至只需要一個月就可以完成一艘商船的建造。
「我是指除了青島之外!」
認真的提出建議時,魏平濤從書桌上取出一份地圖,而後指著地圖說道。
「也許,我們該親自給你倒杯酒了,」
「總理,今年船廠的純利潤超過一萬萬元,而興建一座船廠亦只需要投資五百萬元,考慮到其它投資,至多不超過八百萬,現在擴建船廠,無疑是合適的……」
這會魏平濤卻是不再笑了,神情反而變得認真起來。
在第一艘「官府號」萬噸輪滿載著物資從連雲港駛達英國南安普頓港的時候,在海軍部的會議上,船長用自己的信譽擔保「這是一艘極為精良的商船」,隨之,經過一個月的考察,英國海軍部終於認可了「官府級」,工,英國海軍部向鷹游門造船廠訂購60艘萬噸商船,英國人訂購這60艘貨輪的總價值為2400萬英鎊。
「正是因為,沿江兩岸沒有大量的工廠,所以,才要在那裡建一個大型船廠,然後由公司或船廠直接投資,今天船廠的存款多達4000萬元,完全有能力辦好這件事,在沿江兩岸同當地資本,共同建立分包工廠,嗯,要是這樣的話,那些分包工廠是依靠船廠的訂單建成,當他們的企業成熟之後,便可以利用設備轉產的其它工業品,這樣,不出幾年,揚子江中下游沿江一帶,就能變成另一個水上隴海,而且,漢陽的鐵廠現在的3200毫米軋鋼機已經投產,其可以沿江分售造船鋼材,不需出長江,漢陽鐵廠的鋼鐵即可被完全吸收,這又可進一步增加鐵廠的利潤。」
到1915年5月,英國本土的物資需求和運輸能力的缺口,第一次超過一百萬噸,而法國亦超過兩百萬噸,而此時美國的造船廠已經飽和,船廠不敢再接受新的訂單,因為他們無法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供商船,英法兩國隨之將視線投向遠東——日本的船廠,成為了英法兩國的首選。
「在我們這是在隴海鐵路為龍身,可總理,假如我們以揚子江為龍身呢?以這裏……」
「建在其它地方,你是指青島?」
「總理,即便現在是要通過振興實業,發展國家經濟,那咱們和*圖*書的眼光就不能光放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
「這一個國家的事情,不能只靠一省一地的人去辦,要用全國的力量,咱們要建大船廠,就應該考慮到全國。」
事實上,在魏平濤的心中還有更多的理由去遊說總理。比如鐵礦一噸不過幾經漲價,不過8元之數,焦炭亦不過4元,而生鐵接近86元之高,利潤超過70元,若煉成粗鋼,利潤可達80元,若製成鋼材,利潤接近百元,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公式。
見他用自己過去說的話遊說自己,除去露出滿面的笑容,李子誠倒是想聽聽他的解釋。
《紐約時報》——《中國製造》
軍官偷偷地打了個哈欠。
面對多達百萬噸商船的訂單,美國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幾乎每一座船廠都得到了訂單,從2000噸的貨船到萬噸貨船,一時間,美國的造船廠船塢以及船台上,儘是在建的英法等國的商船,可是戰爭的需求越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好。英國目前處於——怎麼說呢——一串用船隻組成的在運轉的戽斗鏈的末端。這是它經常所處的地位。現在呢,戽斗老是被打掉不說,而且鏈子還在不斷加長,總是沒有足夠的戽斗比安裝到鏈子上,而且鏈子加長的速度要快得多。現在,英國的商船噸數正在迅速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是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的?現在我們需要補充多少噸商船?」
又有一位博士插嘴說道:
「你啊……來,把你的主意說來聽聽。」
一位上校說道。
可對於剛剛損失了大量商船和戰艦的日本而言,他們甚至比英法兩國更急需補充本國的商船隊,最後,在兩國的考察團從中國遠洋運輸公司購買了十幾艘被中國打撈修復的日本商船時,同時考察了中國的船廠,作為試試看的態度,英國人向鷹游門造船廠投下五艘萬噸輪的訂單,合同規定交貨期限為十二個月。
「這數字是機密的。維克多在倫敦聽到不少,早就心裡有數了。」
見總理的心情似乎不錯,魏平濤便輕聲提議道。
「現在每天需要消耗的物資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我們的運輸能力,需要補充的商船又超過我們造船能力。你知道嗎?」
「英國除了煤和鐵,其它的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進口,沒有足夠的商船,就不可能贏得這場戰爭。」
他的手點著上海,準確的來說是長江口的江心沙洲——長興島。
在他作著講解時,李子誠的嘴裏含笑叼著煙嘴,不時吐出煙霧。
「那,濤平,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