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暗黑大宋

作者:午後方晴
暗黑大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千古鄭國渠 第三百六十六章 誣奏

第四卷 千古鄭國渠

第三百六十六章 誣奏

將佐要親自帶著士兵訓練。
趙頊看他們吵來吵去。他本人則隱在暗處了。兩人讓他說話,他就說話。道:「朕派王昭明去長安,問韓琦具體的利害關係。」
這道命令倒也不是韓琦害怕西夏人,相反的,他現在沒有利益的瓜葛,仍是主戰派。
不過李三狗手下有近千蕃騎,人人有馬,裝備精良,並且還另有三百匹馱馬,就是放在西夏。也是一支不可小視的騎兵了。因此他點集了十營兵馬,同時又寫了一封奏摺,用快腳遞遞向京城,反正是胡說八道吧,說李三狗勾結西夏人謀反,他正準備帶兵清剿。
「大胆,他是我們陸公,」陸詵身邊親衛喝道。
韓琦又說,真不行,我們先收綏州,觀望幾個月再說。
「只有這樣了,」王全嘆氣道。
邵亢不敢拖延,立即進宮稟報。
但綏州如何處置,他沒有提。
李三狗來到王全身邊,又說道:「翁翁,看樣子不行哪,你們必須撤離這裏。有這個狗官在,他們不但不會保護你們,說不定那一天主動將你們送給西夏人。」
趙頊說道:「果如卿之所料。」
但程勘不會說出這種噁心人的話,包括王巨抓住了程指使,程勘雖然氣得不行,最後也不了了之。確實人家擊退了西夏人有功,確實程指使那樣做是不對。
這才是文彥博的真實用意,關健現在阻止來不及了,那隻好替陸詵掩飾,將這個冤案定成鐵案。
韓琦奏章到了京城。文彥博與呂公弼仍議棄綏州。而且兩人納悶,韓琦為什麼到了長安后,忽然改變主意?為了楊定,才怪!
韓琦到了長安,立即下了一份命令,各路將領,沒有主帥(指四知州)命令,不得無節制領兵入西界。
特別是這一條,與王巨說得很相像,綏州離銀州很近,就這麼耗著,宋朝能耗得起,西夏卻耗不起!
文彥博略略猶豫。
「四位相公,實際朱員外料錯了。陸詵貪生怕死,因此得到朱家通知后,不憂反喜,藉機將王家寨百姓送給西夏人撒氣。」
「陛下,來不及了,集結五千兵馬能需要多長時間,等陛下詔令下達,王家寨早化為灰燼。」王巨嘆息一聲。
那是一個久在沙場的老太監,定川砦敗得那麼慘,他還保住了手下的軍隊不失。更不要說蔡挺與王https://m.hetubook.com.com巨發起的大順城之戰中他的出色表現。
「臣自己來,」王巨彎下腰,將它撿起來觀看,看完后,臉上忽喜忽憂,奏章上陸詵只是誣衊,沒有說西夏人侵犯王家寨的真相。那麼王家寨應當還在,但就不知道李三狗什麼時候趕到的,死了多少人。
機宜官務要習熟整齊,緩急處置,不能差失稽遲,有誤大事。
今納其降人,得城與地反自棄。是先形自弱之勢。況且結怨以來。西春屢入屢敗。斬獲首級不少,我之兵勢方振,為何自弱?朝廷若怕支出龐大,也很簡單,只要厚撫折繼世與嵬名山兩人,則必盡死力以報朝廷。以夷狄攻夷狄,國用也無損耗。即便失利,也不害國家邊鄙。
趙頊聽到消息后也匆匆趕到了西府,將奏子拿起來一看,氣得將奏章一下子扔到地上,對小黃門說道:「去集賢院將王巨召來。」
「仁宗之御下術?」
反正韓琦不憂反喜,立上一奏。朝廷應當聽從薛向與賈逵的意見,賊若如此,當留綏州。
「等將鄉親們安葬好了,我護送你們去慶州,再從慶州去鄭白渠,哪裡興修水利,得到大量荒田,又離長安近,你們耕種冶劍兩不誤,比這裏更好。」
約束若有不盡之處,續務列利害以聞。
不過還好,西府還有一個宰執,不是呂公弼。而是韓絳。他接過陸詵的奏章看了一眼。說:「這個趙忠在大順城之戰中曾立下過大功。」
「臣是不能急了。」
陸詵的表現,終於讓趙頊完全清醒過來。
另一個老人問道:「那這裏的祖墳怎麼辦?」
趙頊在等韓琦消息,樞密院上書十四條。
還好,自己事先遷徙了部分子弟去了杭州,否則王家寨百姓會全部絕子絕孫。
這時,趙度才匆匆忙忙趕到王家寨,他也傻了眼。
如果陸詵不這麼做,還不會有後面的衝突。
這事兒鬧大了,他立即說道:「趙刺史,你立即將事情經過寫下。原原本本告訴給子安,還好。有章質夫做證明,不至於被陸知州誣陷。」
詳行軍賞罰,倉猝易以處分。
「不錯,不過晚年的仁宗皇帝因身體欠佳,也操控失誤了,否則國政不如此困難。」若是壯年的趙禎,最少不可能讓韓琦居於https://www.hetubook.com.com兩府七八年時光,早就轟下去了。
「這樣陸詵還不救?」
萬一做得太過份了,真開打了,西夏未必有好果子吃,但宋朝定下來,肯定沒有好果子吃。要麼看明年,明年風調雨順,西夏能恢復,宋朝同樣也恢復過來了。那時候再根據情況行事。
朝廷打算讓嵬名山帶著幾萬部民遷居於閑田地帶,但閑田地帶容不下這麼多人生活。如若往內陸遷,蕃人首領與本族下戶分作兩處,人情不安,會別生他變。
文彥博說道:「王巨,這樣說太過了吧。」
……
現在也不錯,推出韓琦,由韓琦來扛,自己隱身幕後,反而形勢走向,漸漸利於自己的主張,留下綏州!
畢竟宋朝貪生怕死的官員太多了,不僅是陸詵,比如當初的孫沔。不但貪生怕死,還很貪。不是每一個知邊官員都象蔡挺那樣的。實際就是程勘當初知延州時,也默視了沒藏訛龐抄掠土門一帶的蕃人。
「文公,下官只想問一句,楊定等數位重臣與重將被西夏人殺害了,陸詵可有所表示?」王巨說完,掃了掃邊上的幾架,到圖讖哪裡找來了陝西地圖,打開地圖說道:「雖說王家寨在前線,但並不在最前線,西夏人想從長城嶺穿過來,抵達到王家寨,需數個時辰才可以辦到。官兵為何不救?文公,你也看到了這封信,也應當猜對了真相。迫於無奈,延州搬不到救兵了,王家寨的鄉親便派人向趙忠求救。趙忠雖是蕃人,但在王家寨生活了很長時間,這裏也算是他的故土。於是率領蕃騎急弛到了王家寨,擊退了來犯的五千夏兵。這讓陸詵不高興了,便過來與趙忠發生了衝突,然後誣衊趙忠謀反,集結大軍,準備殺忠良,助敵國。」
文彥博看到詔書後大怒,立即說道:「下令,讓陸詵派出重兵,將這些蕃兵一一殲滅。」
「大宋有這麼貪生怕死,不明是非的狗官嗎,將他轟走。」
他雖然貪生怕死。但也不會象李三狗說的那麼喪心病狂。將王家寨百姓送給西夏人,好使西夏人平息怒氣。主要是種諤將他氣著了,再讓李三狗兩聲狗官一罵,怒火一下子燒了起來。
將佐協心團結。
將佐必須派出斥候,熟知山川險夷、道路遠近、敵人情和圖書偽。
愛惜邊儲,不得非理妄用。
似乎覺得不妥,吩咐身邊的太監說道:「將它撿起來。」
「為何趙忠領兵去了王家寨?」
如果不是啟用韓琦,憑藉趙頊自己磨破了嘴巴,也說服不了大臣。
但這也看到,韓琦離開中書,漸漸失勢,所以文彥博漸漸不給面子。
詔書剛下達沒有多久,陸詵的快腳遞到了京城,到了西府。
實際西夏這麼做,有點畫蛇添足了,如果真將宋朝逼得交還綏州,做一做還可以。然而不能,那麼做了這些事,反而堵住了宋朝言和派的嘴巴。
這是識大體的語言,不過趙頊沒有心情再呆下去,立即回去,下了詔令,勒令陸詵無論如何派出軍隊救援。萬一西夏人未來得及發起進攻呢。
王巨最大的悲催之處,還是官職小了。雖然在集賢殿見面比較方便,但是單向的一方。也就是趙頊想見王巨很方便,王巨卻沒有能力見到趙頊。
不過韓絳對這件事比較清楚,就算不顧王巨感受吧,也用不著顧王巨感受,但問題是這件事能不能掩飾得住?
「咦,王巨,你神情有些不對。」
王巨掏出朱家送來的信。
不要以為這事兒就此結束了,他久在官場,雖沒有做官,但身為重要的胥吏,知道官場有多醜陋的。但也還好,主要是陸詵在延州呆的時間不會太長,馬上郭逵就要來了。
綏州境內自有膏腴空閑之地,可以令嵬名山與折繼世因而據之,也可以并力悍西夏。朝廷只要將新建的空城交給他們,便可得數萬必死之兵牽制西人。甚至令西夏人屯守提備,曠日持久,自當疲敝。
王巨又重重地說:「陛下,臣推薦趙忠為蕃將,但一直說他不適宜擔當蕃帥。原因很簡單,他性子直來直去,可沒有我們這些士大夫那麼多心思!臣可以擔保,只要陸詵放他回去,他絕對不會與官兵作對,若是陸詵以為趙忠是宋朝蕃人,不是西夏人,可以欺之,臣不知道會發生多大的事。甚至整個鄜延與環慶路因為這個殲官而產生重大的動蕩!」
隨後就接到了楊定被殺消息,夠了。
王昭明是誰哪?
因為知道朝廷已經在商議棄綏州,這道奏章上得有些急,未解釋原因。樞密院詔旨問其原因。詔旨未到,韓琦第二道奏章呈到。
趙頊興沖沖地來到集賢殿hetubook•com•com
不過與王巨想得差不多,一下子得到若大的綏州,見好就收吧。
這就是教導之功,特別是裁兵之舉,趙頊依照王巨之計,先不提裁兵,而提增兵,結果大家一起反對了,這時才提出裁兵,於是一致通過。順利得就象順水推舟一般。
因此陸詵忽然冒出這句話,讓李三狗惱了,他問道:「這個狗官是誰?」
這筆賬早晚要算的,因此這封信一直揣在他懷中。
「陸詵是先帝提撥起來的忠臣,豈能殺忠良,助敵國?」文彥博道。
「為何?」
文彥博悶哼一聲:「子華,大順城之戰中趙忠是天寶前的安祿山,現在是天寶末年之安祿山。」
「某豈能不知,然陸詵已經集結軍隊,即便詔旨他慎重行事。恐怕現在也發出大軍了。」
他不是與王巨過不去,而是想保住陸詵。現在不管說什麼,陸詵估計帶著大軍打也打了,這一千蕃騎多半也殺得差不多了,難道追究陸詵責任?那豈不正好讓主戰派高興了?
就是韓琦,現在也要說破了嘴巴。
他一拱手說道:「下官見過文公、呂公、韓公、邵公,欲知真相,請看延州朱家送給下官的信。」
鑒訂康定用兵失敗,以做借鑒。
「陛下,這才是御下之術,陛下切記,不管陛下推出任何主張,群臣必有贊成的,也會有反對的。陛下可以聽之,但切記少表態,然而聽要認真聽,不能隨著任何人的想法去走,那麼就易被大臣左右想法。這才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然後陛下自己反思利害關係,認為是對的,再加上引導,使形勢走向利於陛下想要的方向,便可以最小的爭執,辦好實事。」
似乎也不錯吧,趙頊立即恩准,以此頒發詔書,通知邊境官員重將。
機宜官不得與兵官過從結納,以防勾聯,判決不清,貽誤大事。
一會王巨被帶了進來,趙頊指著地上的奏章說道:「王巨,你看看它。」
敵人賀登極與賀正使沒有來我們宋朝,這是不打算與我朝和好了,朝廷當備戰,那個歲賜的錢帛不如省下來,做用兵之計。
「為何不稟報朕……」趙頊沒有說,這幾天未來集賢殿,王巨有什麼資格稟報自己?於是立即說道:「朕立即派快馬向陸詵下令。」
賊寇大入,更相赴救,不得相互觀望。
「我們往哪裡去?」
https://m•hetubook•com•com得冗占兵士,用兵士為私兵,妨礙訓練戰守。
但說來簡單,做起來難,這麼多活人死人如何遷?就在大家為難時。陸詵開始集結兵馬了。
王巨顯然也意會到這一點,說道:「文公,莫要多想,陸詵即便集結了軍隊,王家寨有高大的寨牆防禦,陸詵手中兵力雖多,但不敢殺敵,卻來殺害保家衛國的功臣良將,三軍士氣不整,不可能滅掉趙忠部。還望文公立即下令,以免悲劇發生。」
李三狗一聲令下,諸多蕃兵湧上來,不用轟,陸詵逃跑了。
「卿所言極是,」趙頊走來走去。
「我想這其中必有隱情,文公請慎重行事。興宗,你立即稟報陛下。」
「文公不妥,就算朝廷坐成口實。莫要忘記了,趙忠帶的一千蕃兵可以來自慶州各部,陸詵將他們殲滅,會產生什麼樣的動蕩?這會釀成大案子的。」
「陛下,切記,眼下還是要以和為貴,戒令邊軍不得惹是生非。綏州城防穩定,諸防禦堡砦修建,人心安定,最少要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這時候才能真正說綏州為我朝所得。」
熟議戰守之兵,使各有定數,兵有定將,量力應敵,戰必求全勝,不能再造成康定時累為誘兵所陷之誤。
「陸詵懦弱,早在大順城之戰臣就看出來了,指望他救,還不如指望太陽從西方升起。」
「以和為貴哪……」趙頊痛惜地說。
「文公,就算他現在成了天寶后的祿山。但保安軍有幾個王家寨?那是王巨的故鄉,一個漢人的寨子。並且有桃溪劍之利,怎能與一個蕃人勾結起來謀反呢?況且這個趙忠我也聽說了一些,他原來似乎是野利遇乞手下一員驍將。野利遇乞遇害時,帶著妻兒逃到了我朝王家寨避難。還是王巨再三苦勸。他才出山的。然後在大順城之戰中立下大功,由是朝廷才賜了刺史之職。並且他與王巨還招降了大量野利族人,就在慶州邊境安置。這些野利族人有近兩千帳。他欲要謀反,為何不在慶州謀反,帶著一千蕃兵返回王家寨謀反?沒道理啊,況且王家寨漢人願意離井背鄉,隨他謀反,逃到西夏過貧苦的生活?」
文呂二人無輒,便找到趙頊,說:「陛下,你倒是說說話。」
「遷走吧。」
精選間諜,候賊動息。
但實際呢,這麼多命令只要化為四個字就可以了:被動防禦!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