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東晉大土豪

作者:楚囚
東晉大土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四海翻騰雲水怒 第277章 增兵的計劃

第四卷 四海翻騰雲水怒

第277章 增兵的計劃

大家說,「君王的下臣崔杼病得厲害,不能聽取您的命令。此處靠近君王的宮室,陪臣巡夜搜捕淫|亂的人,此外不知道有其他命令。」
齊莊公想要跳牆逃跑,有人用箭射中了他的大腿,他掉到牆內,然後就被一擁而上的士卒們殺死了。
當兵的怎麼能和士族一樣呢?
上大夫晏嬰在崔杼家門口喊,「君主為社稷而死,我也為君主而死;君主為社稷而逃亡,我也為君主而逃亡。如果他是為了自己的錯誤而死而逃亡,又不是他的親寵之臣,誰願意這樣去作?」
齊國太史公如實記載了這件事,崔杼大怒而殺了他,他的兩個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也如實記載,都被崔杼殺了。
「殷荊州前段時間便已出兵襄陽城了,如今雍州大概都已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吧?現在司馬元顯也無暇顧及我們,所以任命他的人為雍州刺史也是理所當然的。掃平了雍州,殷荊州的下一步棋大概就是江州了,他肯定已經開始招兵買馬了……」
齊莊公鞭打了寺人賈舉,後來又親近賈舉,賈舉就為崔杼找機會殺死齊莊公。
「看來他對江州是志在必得啊!」
「那你對將來有什麼打算?你應該知道,自從你離開荊州一路追殺桓玄事,便已踏上了一條不歸路了,我范家……」范寧有些擔憂地反問道。
崔杼無話可說,只得放了他。
范寧聽范二說起晏子的典故時,略一思索便笑道,「你的意思是https://m•hetubook•com•com,委質為臣似的忠便是絕對的忠,而晏子的忠是相對的?」
范寧對讓士卒們和士族一樣每天吃三頓飯還是有點抵觸的,不僅僅是因為習慣問題,而且因為他的專業問題。
范寧無語,范二又接著說道,「傳統中的『忠』有兩個方向,一是絕對的忠,一個則是相對的。齊莊公被殺時,晏子不肯死難,他說,『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己亡,非其私昵,誰敢任之!』齊莊公既是因偷情而死,顯然不是為社稷死、為社稷亡,對這種無道之君,國之大臣是不會為他死難的,但他的私昵卻可以為他死難。所謂私昵,就是他的家臣和鷹犬。」
范二笑答道,「我若不早點去吳郡,萬一孫恩再次襲來呢?只是江州的事得讓您多操心了……」
晏子呢?
齊國有個人名教棠公,他死的時候崔杼便前往弔唁,一眼就看上了未亡人棠姜;棠姜正好是崔杼的家臣東郭偃的姐姐,所以崔杼便託付東郭偃,將他娶進了崔家。
范寧暫時拋卻了自己的不滿,又笑著對范二說道,「你母親在豫章時老向你叔祖母抱怨你的終身大事,還隱隱怪我提出二十歲成丁的論調。你啊,要抓緊了!」
范二斬釘截鐵道,「咱們也招兵買馬吧!因為三吳和京城即將到來的糧荒,以及司馬元顯和劉牢之的互相猜忌,他們在一兩年內www.hetubook.com.com是不可能對咱們用兵的,咱們何不乘這個時機,打下荊州!」
范寧親手拉開了車門,走到地面后又回身問道,「那你打算招募多少士卒?」
范二笑著說道,「是啊,可惜相對的忠未能正常的發展下去,而絕對的忠卻演變得愈來愈不成樣子了,直演變到三綱五常化的境地,君成了君父、臣成了臣子,私昵之忠變成了忠的主流……」
「殷荊州素無大志,性格又優柔寡斷,可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眠?」
太史季正色道,「據事直書是史官的職責,失職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事遲早會被大家知道的,就算我不寫,也掩蓋不了你的罪責,反而成為千古笑柄!」
他對君王說話從來都是拐彎抹角的,總是喜歡批評君王來突出自己的聰明,並藉此博取名望。
「那就一萬,反正我對行軍打仗的一竅不通。」范寧當即拍板,又笑問道,「對了,你們的士卒每天都吃三頓飯了?」
范二卻又扭捏了起來,指了指腦袋,「只是想得比較多。」
范二有些沉重地說道,「怎麼會沒有呢?比如說漢末的盧植和蔡邕,大家都能分辨出他們誰忠誰奸。兩漢四百余年的天下、四百余年的忠君教育,足以使任何人將這個政權視為當然,時間可以化非法為合法。忠臣也可以由時間造出來,時間不夠,就不行。」
可范寧畢竟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早就知道自己出任和*圖*書江州都督是因為范二,——沒有范二在尋陽陳兵一萬,朝廷能想起自己來?
棠姜進了崔家之後,又被齊莊公看上了,而後他們就經常在崔家私通;不僅如此,齊莊公還將崔杼的帽子賜給了別人。
范寧有些擔心起來,忍不住問道,「他最近有什麼動向?」
棠姜和崔杼卻從側門偷偷地跑了出去,只留齊莊公在院子中唱歌呼喚棠姜,此時賈舉得到了崔杼的信號,便將大門關上,把庄公的護衛攔在門外,崔杼的心腹卻拿著武器一擁而入。
儘管如此,晏子依然是忠臣的典範,范二在此還是將他變成了正面典型。
齊莊公生活作風不行,難道晏子不知道嗎?難道晏子就不能勸勸他?
崔杼大概是第一個被君王戴綠帽子的大臣了,而齊莊公大概是第一個為了給臣子戴綠帽子而死的君王吧?
范寧暗暗鬆了口氣,又有些納悶地問道,「只增兵一萬?這麼點兵夠嗎?」
崔杼被齊莊公戴了綠帽子之後,便由此懷恨在心,恨不得殺了他才好。
從另一個角度看,范寧又僅僅只是范二的形象代言人,做各種決定的到底也還是范二。
後來齊莊公因為晉國之亂而進攻晉國,同時又害怕遭到晉國的報復,所以崔杼便想要殺死他而討好晉國,只是苦於一直沒有機會。
范寧細思了一會,追問道,「要多久的時間才夠?」
范寧搖搖頭,皺眉道,「荊州被桓玄差點攻下過一次,你再去打荊https://m•hetubook.com•com州,只怕不會那麼容易了。」
范二早在一個月前便想到過這個問題了,他和劉穆之、甘純等人也都討論過,所以當即直截了當地答道,「增兵一萬。」
「那你的意思是?」
范二搖頭道,「具體需要多少時間,這個我也無法確定,但像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的時間,像曹丕建立的魏國,司馬炎建立的晉國,這些時間都是不夠的!國家屬於誰都不確定,又何來忠臣之說?又有什麼忠君的必要?」
崔杼告訴太史第三個弟弟太史季,「你三個哥哥都死了啊,你難道不怕死嗎?你還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寫成得暴病而死來寫吧!」
說到此,車子卻緩緩停了下來,卻是刺史府已經到了,范二卻似乎沒有發覺這一點,反倒是繼續用毋庸置疑的語氣道,「到底該怎麼打荊州,咱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商量,但增兵卻是勢在必行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士卒,別說打荊州了,就是守江州都難!」
聽著范二侃侃而談,范寧只得將心中的儒家思想拋到了一邊,微笑道,「看來你這一年來看了不少書啊,你這大道理算是把我說服了。」
范二笑了笑,「是啊,要想馬兒跑,怎能不讓他多吃草呢?如果能早一天將他們訓練出來,我寧願每天喂他們吃四頓飯……」
崔杼因為生病而請假時,齊莊公去問候他,又乘機約會棠姜。
儒家學說最講究的就是名份,名不正則言不順。
質的本意是野雞,hetubook.com.com野雞正是「守節」的象徵,「委質」也就是表示對個人的效忠,而「臣」的本意則為俘虜、奴隸,「委質為臣」就是私昵者對主子的效忠。
庄公先是請求和解、后請求盟誓定約、最後請求到宗廟自殺,眾人皆不答應。
「叔祖父的江州都督是朝廷提拔的,可謂是名正言順,朝廷自然不會前來討伐了;況且,孫恩之亂后三吳、京城一帶必然會遭遇糧荒,而且謝琰被留在會稽,朝廷不但沒有實力來找我麻煩,怕是還得防患劉牢之動手腳吧?倒是殷荊州見過我帶兵作戰,他肯定不會坐視咱們壯大的!」范二掰著手指,皺眉答道。
而一天吃幾頓飯正是用來區分名份的——平民百姓每天吃兩頓飯,士族每天吃三頓,皇族每天四頓……
范二一副受教的樣子,又打蛇隨棍上,「我之前就跟母親保證過了,一定在今年將這個問題解決,所以我打算下個月去吳郡向袁府君提親。」
范二曾經讀過《晏子春秋》,讀完這本書後的感覺就是,晏子這個人很聰明,同時也很虛偽。
他怎麼對待自己的兵,范寧有權插手嗎?
「沒問題,兩萬人足矣!叔祖父難道沒聽說我們當日以千人破桓玄兩萬軍的事嗎?我們走的是精兵路線,強調的便是以一敵十,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范寧有些驚喜,同時又有些擔憂地問,「下個月?三吳地區現在還挺亂的吧?」
范二引用的典故,名為「崔杼弒君」,也就是崔杼殺齊莊公的故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