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葬清

作者:義和團大師兄
葬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四卷 逐鹿中原 第28章 後記之人物閑話(上)

第十四卷 逐鹿中原

第28章 後記之人物閑話(上)

其實,在小龍書中,可以看出小龍對朱由檢的評價不是很高,甚至小龍還藝術性地將朱由檢的一些缺點給放大了,但是在小龍心中,整個明末清初六十年的風雲激蕩中,小龍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不是雄才大略的皇太極,也不是悲情英雄袁崇煥,也不是戰死殉國的盧象升,也不是白手起家的毛文龍,而是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
那是一個不幸的年代,崇禎生在那個年代當然也是不幸的,但是即使祖宗交給崇禎的是一個盛世,以崇禎的個性、才能,固然不一定亡國但是也未必能夠治得好。
我一朋友住在地安門附近,那裡有一個景山公園,其中有一處歪脖樹,相傳是明朝崇禎帝自縊的地方,他上小學的時候經常去景山玩,看過那樹不只一次,偶爾會猜想那個皇帝上弔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後來樹沒了,只立了一塊牌子,告知遊人這是崇禎自縊的地方~~非常巧的是我那朋友現在在博物館做志願者講解北京歷史,偶爾會翻看歷史書,也會和老師交流,於是對這位皇帝有了一些更為深入的了解,他也時常和我交流討論這些東西。
再看看他是如何對待他的家人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剛剛聽說他委派守城的親信太監郭安已經打開彰義門,迎接李自成進城,自知大勢已去,慌忙命人將皇太子朱慈烺、三兒子朱慈炯(即後來傳說的朱三太子)、四兒子朱慈炤連夜送出宮外。崇禎隨即來到後宮,令他驚訝的是,周皇后並沒有就寢,反而是穿戴得整整齊齊,彷彿正在等候他的到來。最讓人奇怪的是,皇后所穿的朝服,袖口、衣角及周身開口的地方都已經用線密密縫住,她就好像被裝在一個華麗的衣袋中。
崇禎已經為她www•hetubook•com•com挑選了周世顯為駙馬,若不是李自成逼近北京,公主早應該在幾天前下嫁。公主年紀雖小,卻也知道天下即將大變,見崇禎進來,上前拉住父親的衣袖哭泣。崇禎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望著最心愛的女兒嘆息說:「你為什麼要生在帝王之家?」終於狠下心,用左手擋住臉,右手拔刀出鞘,向公主砍去。畢竟是親生骨肉,崇禎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彷徨,但仍然咬著牙砍了下去。刀砍斷了長平公主的左臂,但沒有砍中要害,頓時血流如注,公主當場暈絕地上。崇禎再也下不了手,掩面而出。
朱由檢剛愎自用,這是事實,但同時也是一種人性的通病,大部分的現代人都開始走向兩個性格極端,一個極端自卑不自信,一個就是極度自信。而小龍應該屬於後者。朱由檢不擅長軍事,但是他對自己充滿信心,認為自己能夠統籌軍事部署,從而取得戰爭勝利。這是一種看不清自己幾斤幾兩的心態,呵呵,小龍也是這樣一個人。
嗯哼,朱由檢也是這麼認為的,他一登基開始就起用袁崇煥,準備平定遼東!很有信心,非常有信心,也就是很自負。
再說用人之明,縱觀崇禎在位之時,人才濟濟,賢臣良將數不勝數。但是崇禎認為滿朝沒有一個好臣子能夠輔佐他。崇禎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在他的臣子和身邊的人身上,認為全是他們誤國誤君,而自己則全無責任。比如什麼(原話忘了)「我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告李闖的要「保存我的太廟,殺光我的大臣,愛惜我的百姓」,其實更說明他的昏庸無能,毫無用人之明。
後世對https://www.hetubook.com.com崇禎皇帝的評價是比較客氣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自殺,認為他是有骨氣的,認為他是滿腔抱負、勵精圖治但心有餘而力不足,認為他是勤政勤儉的,認為他的不幸是生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
所以小龍開始故意表現自己,在高中就參加了學生會,然後做了部長,勇敢地進行各項比賽,逼著自己慢慢走出自卑的陰影。似乎,小龍成功了,因為小龍變得開朗,變得外向,變成了學校的風雲人物。自己召開數百人的學生會議,小龍可以毫不怯場,參加演講比賽,小龍可以完全脫稿,鬥志昂揚。那個時候,小龍感覺自己很意氣風發,有種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氣概。
是的,小龍確實很喜歡朱由檢這個歷史人物,因為,他很真實,因為小龍感覺,自己和他很像!
其實,這段經歷很像,和朱由檢很像。眾所周知,大明是將藩王當豬來養的,而被任命為帝國繼任者的是朱由檢的天啟阿哥朱由校,那麼,朱由檢從一開始就沒有受到平等的一種對待,年少的朱由檢大概也過得不怎麼好吧,輾轉還換了好幾個養母,而且皇位和自己無緣,自己也不是怎麼受人待見。後來,天啟帝死了,傳位給朱由檢。朱由檢開始變得意氣風發,開始走出了自卑陰影,和小龍一樣,他開始走向另一個極端。
崇禎來不及多想皇後為何是這樣地打扮,只是嚴肅地對周皇后說:「國破就在眼前。你身為國母,理當殉國。」
想了解崇禎皇帝的生平事迹,小龍推薦一部書《崇禎慘史》,對明末清初那個時代的歷史事件和人物評價都比較客觀、全面。
李自成進宮后,發現了血泊中的長平公主,嘆息說道:「上和_圖_書太忍。」(《甲申傳信錄》)
整天就在糾結這些東西,這不是小龍愛慕虛榮,相信很多和小龍一樣從屌絲陰影中走出來的朋友都會和小龍有過同樣的感受。當然,小龍知道,這樣的自卑,要不得。
「誤傷吾民。」
這話真是矯情,朱由檢造成的苛捐雜稅,不知道逼死了自己多少百姓,這時候反倒臨死作秀一把。
自負的人,一般不討喜,而且很難做成事情。在高中,大家還比較單純,沒人和小龍計較,反而大家都羡慕你的意氣風發,可是到了大學,生活環境改變,周圍人的心思也發生了改變。在大學里,小龍真的在學會改變自己,開始慢慢磨平掉自己性格上的一些稜角,讓自己心態變得平和些,讓自己變得和周圍人更親和些。
小時候,小龍很自卑,因為家庭條件不是很好,而小龍呢,上的是一所重點高中,裏面不是學習成績很好的,就是家庭條件很好的。那個高中歲月,小龍在前一半時期過得很糾結。為什麼人家家裡有小轎車接送,我沒有;為什麼人家能穿名牌衣服,我沒有;
如果人不能改變環境,那就主動隨著環境而改變自己吧。只是,朱由檢並沒有意識到上面這一點,明末確實是個爛攤子,但還有經營的可能性,如果朱由檢能夠迅速抹平自己的急躁和自負性格,說不得這大明還真有希望回春。只是,他沒有。
周皇后並不驚慌,她似乎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相當冷靜地說:「我跟隨陛下已經十八年了。十八年中,陛下從未聽過我一句忠言,所以才會有今天。」說完後有些鄙夷地望了崇禎一眼,從容地上弔而死。
那時候,小龍雖然變得開朗外向,但是性格也變得比較強硬,而且很是自負,無論在學習上和*圖*書還是在學生會工作上,小龍都很自負,覺得自己所做的,自己所認為的事情都是對的。
先說強國之能。崇禎從17歲登上帝位到30多歲自縊身亡,在位近20年,只有剷除客氏和魏忠賢一件事堪稱辦的漂亮,其餘再無一件佳績。在他即位之初明朝還沒有走到腐朽亡國的地步。他並沒有唐宗漢武那樣的英明睿智和雄才大略。其實也很簡單,把崇禎的所作所為和他的對手皇太極做個對比就能很明顯地看出崇禎的昏聵無能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崇禎在位十幾年,光兵部尚書就換了十幾個,平均不到一年一個,而且多數被殺。像熊廷弼、袁崇煥這樣的忠臣良將一個個都被他收拾光了,當然就會「滿朝文武再無可用之臣」了。(如果喜歡金庸,建議看看金庸先生的史評《袁崇煥評傳》,是寫袁崇煥的生平,但側面也反映了崇禎的點點滴滴,很嚴肅客觀,全部是史實但是比金庸所有的武俠小說都更令人震撼!我當時是流著淚一字一句讀完的。)
還有愛民之心。崇禎所謂的愛惜子民百姓其實全是掛在嘴上,他的實際行動所表現出來的全無愛民之意。崇禎對百姓橫徵暴斂,苛捐雜稅數不勝數,他表現出勤儉的作風,但實質上他吝嗇又貪財,他搜颳了大量的民脂民膏作為他的私房錢,在國家最困難、百姓最飢苦的時候卻不肯拿出一分錢來還嚴辦上疏的大臣。引發了饑民暴·動崇禎則殘酷鎮壓,哪裡有什麼愛民的舉動。
每次讀那一段歲月的歷史,看到關於朱由檢的描寫,小龍都會感到很有一種代入感。在那個環境下,若是把朱由檢換成小龍自己,小龍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小龍想了想,大概會做和朱由檢一樣的選擇。
但是從崇禎一生的事迹https://m•hetubook•com.com來看,他實在算不得一位好皇帝(其實不應該簡單的用好與壞來評價,但是我實在不敢把「明君」這兩個字用在他身上)。先拋開他狂妄自大、多疑、猜忌、反覆無常等等重大的性格缺陷不談,就從他做事的初衷和實際行動來看,他雖有雄心抱負、雖有強國之心、中興之願,勤政是不錯,但是他既沒有強國之能,也無用人之明,更無愛民之心(嘴上說的很好,但實際做的完全兩樣)。尤其是最後給李闖留下詔書:
空有治國之心,無用人之明,無容人之量,對身邊至親之人的肺腑之言尚且不能接受,冷落親人,身邊有人才卻不能真正珍惜,卻大肆猜忌甚至對其趕盡殺絕,這樣的人怎麼會是「明君」?!怎麼能不亡國?!不能珍愛自己的髮妻,枉為人夫;不能保護自己的愛女,愧為人父;上弔而亡,落了個全屍,倒也乾淨。
小時候聽到崇禎弔死的故事還覺得傷感,現在倒覺得他弔死的有點晚了,否則袁崇煥也不會死了,他的妻子也不用再為他操心國事了,落得清靜~~還是現在的社會好,如果丈夫是這樣的人,趁早分開,省得最後落了個殉國的境地。
從最開始的殺袁崇煥,到最後逼著孫傳庭向力創軍主動出擊,朱由檢從最開始到最末位都表現得充滿戰鬥慾望,他渴望畢其功於一役,他渴望快速取得成功,而這樣的人,往往離成功是愈走愈遠。
崇禎一怔。他從來也沒有將這位性子耿直的皇後放在眼中,事實上除了他的女兒長平公主,他沒有真正在意過任何女人。如今周皇后臨死前那番話的語氣、那蔑視的一眼卻深深震憾了崇禎,他心中一時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是驚?是悔?但情形已經不容他多想,呆了片刻,他又來到了壽寧宮找長平公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