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城管無敵

作者:老老王
城管無敵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從今天起開始當埃及艷后 第51章 《下埃及社會狀況調查報告》(上)

第五卷 從今天起開始當埃及艷后

第51章 《下埃及社會狀況調查報告》(上)

幾天之後,當克里奧佩特拉女王再一次以飛艇為先導,意氣風發地率領三千士兵從亞歷山大港溯流而上,進抵孟菲斯城的時候,一切有組織的抵抗皆已不復存在。
儘管在不久之前剛剛遭到過托勒密十三世法老的洗劫,但它們至少遠比二十個世紀之後現代世界的那些瓦礫廢墟要完整得多。除了少數被焚燒坍塌的建築物之外,大部分神廟的巨石門樓、神諭台、神壇、神像、方尖碑依然一應俱全。只是裝飾在上面的金箔和珠寶被盜掘一空,但依然無損這些建築的壯美與瑰麗。
總的來說,在古代的中東地區,或者說埃及文明和兩河文明的世界里,他們信奉的神明並不像東方世界一般所認為的那樣不食人間煙火,更談不上什麼神聖、潔凈、偉大、慈愛和無私。從開創了人類第一個文明的蘇美爾人(動畫片《Fate night》裏面「金閃閃」的「最古之王」吉爾美加什就是蘇美爾人,當然,真的蘇美爾人都是黑頭髮),到後面的阿卡德人、埃及人,亞述人、米坦尼人、赫梯人,都認為人必須依賴神敬畏神,但神也有依賴於人的需要,所謂信仰和祭祀不過是一種特殊的交易。神創造人類是為了得到人的侍奉,而人類之所以侍奉神,則是為了討得神的恩寵與獎賞。根據祭司的說法,人的存在,其目的就是進行勞作,向諸神提供食物、衣著、住房和服務,神明依靠人的侍奉,過著不勞而獲的貴族生活。神需要在地面居留的空間,於是人便為神修建廟宇,用珍貴木材雕成偶像,神則存於其中但並不完全固定於此。
「……啪啪!我是諸神派來責打你們的皮鞭。因為除了我之外沒人知道如何替你們這些混蛋贖罪。你們都是罪孽深重的壞人,但是我比你們還要兇殘得多!所以全部給我閉嘴!乖乖地去死吧!」
因此,在托勒密十三世和阿爾西諾公主銷聲匿跡之後,原本忠於他們的貴族和軍隊自然是紛紛倒戈。而原本被托勒密十三世雇來襲擊亞歷山大港的貝都因遊牧民。眼看著僱主兵敗身亡,再也無錢可拿,又被女王的「空中怪獸」震懾,同樣往沙漠中的故鄉紛紛散去,不再對女王統治下的埃及腹地構成威脅。
對於這兩位曾經企圖謀害自己,並且成功地把自己放逐到敘利亞的罪魁禍首。克里奧佩特拉女王立即hetubook.com.com露出了她的兇殘本色,毫不猶豫地判處他們全家死刑,釘在十字架上把血活活流干而死。當泰奧多圖斯和波提努斯跪在塵土中或怒罵、或哀求,旁邊還有一堆人幫腔說情的時候。女王立即就揮舞著鞭子罵道:
所以,克里奧佩特拉女王在這個問題上陷入了糾結:一方面,她試圖實施本土化改革,吸納一部分埃及土著領袖分享權力,擴大托勒密王朝的權力基礎,消弭埃及土著的反抗情緒,免得把他們都趕到上埃及起義軍那邊去;另一方面,她又要防著祭司們的權力無限膨脹,進而再次形成一顆威脅王權的毒瘤……
在被沙漠環繞的埃及,一天之中最可怕的時節莫過於驕陽似火的中午。
雖然舊主屍骨未寒就忙著改旗易幟,未免顯得有些無節操。但在這年代的西方各國軍隊,無論編製和戰鬥力如何,有一個特徵是共通的,那就是他們統統都屬於私人軍隊。士兵通常只忠於首領,而不是忠於國家。比如正在進行的羅馬大內戰,本質上來說就是龐培和凱撒的私人軍隊之間在進行一場大內鬥,獎品則是整個國家的統治權。而克里奧佩特拉女王和托勒密十三世之間的內戰,也是同樣的道理和邏輯。
神廟和祭司集團擁有了如此強大的經濟實力,自然也就有了干涉世俗政權的資本。更為有利的是,在古埃及,祭司們佔據著道德制高點,掌握了輿論宣傳陣地,因為他們是神靈的喉舌,肩負著神仙人間代言人和形象代言人等諸多職責。簡而言之,就是在神權至上的時代,祭司們完全可以像現代政客一樣憑著三寸不爛之舌來左右選民……哦,不對,是古埃及老百姓的公眾情緒,輕易掀起「群體性事件」……
神要吃飯,穿衣服,還要洗澡(其實是「神的僕人」要吃飯,穿衣服,還要洗澡),於是,國家為神廟留出大片肥沃的土地,由專人從事農牧業生產、發展為大規模的神廟經濟;同時又出現了一大批專門侍奉神的生活起居的神職人員,其中有專門傳達神諭和解釋經文的高級祭司,有為了歌頌神、安慰神而在祭典上誦唱讚美詩和頌歌的樂師歌手,還有為神製作食物的廚師,為神洗澡的人、陪送神像去卧室睡覺的侍者……等等。而那些妖艷嫵媚的女祭司,最早便是由陪送神像去www.hetubook.com.com卧室睡覺的女侍者演變而來。
看到飛行巨獸和女王御駕同時來臨,沿途各地的貴族官員皆是戰戰兢兢、望風景從,並且打發百姓一路簞食壺漿,向女王的軍隊獻上食物、美酒和牛羊,以此表示效忠歸順之意。就連在大轟炸之中被擊潰的上埃及軍隊,在又一次集結起來之後,也紛紛向女王派遣使者,商談招安和改編的待遇條件」「小說。
不過,在這一天,他們卻難得地沒有回到現代時空「避暑」,而是徜徉在孟菲斯神廟的廊柱之間,欣賞著這些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宏偉古迹。巍峨的屋頂和林立的石柱遮住了烈日的曝晒,帶來了一縷難得的蔭涼。午後的陽光從西面斜射進神廟的大殿。讓華美的廊柱在地上拖出長長的陰影,建築物表面的彩色壁畫和浮雕,雖然已經在風沙的侵襲之下有所剝落褪色,但在驕陽的照耀之中,屹立在藍天之下,卻更加顯示出一股歷經數千年風沙洗禮后的古樸與滄桑,彷彿凝固著這個古老文明的悠遠頌歌。
鑒於上述歷史教訓,托勒密王朝一向對埃及神廟採取嚴厲控制措施,通過對神廟祭司的任命、召開神廟會議、派官員對神廟進行常務管理,竭力掌握神廟和祭司集團的各項活動。又在花費巨資修建豪華神廟的同時,儘可能地剝奪神廟附屬的田地的佃農,防止祭司們的權勢坐大,威脅到王朝的統治。
由於埃及的熱帶沙漠氣候,往往還未到晌午,外出已經成為煉獄中的一種折磨,而待在屋裡則令人困頓不堪,隨著悶熱襲來的睡魔更是令人睏倦,一直要到黃昏時分,人們才能從昏睡中清醒過來,感到舒暢一點。所以,若非必要,王秋他們這些好逸惡勞的現代都市人,大多都選擇會在埃及這邊的天氣灼熱到難以忍受之前,跨越蟲洞返回現代世界的中國南方那邊正是春節剛過的寒假期間,絕對「清涼」得很!
在那些柱廊、壁畫、方尖碑和氣勢恢宏的巨石雕像上,都用象形文字。圖畫,雕刻等各種形式講述了法老時代的一個個故事:戰爭、貿易、祭典、豐收、舞會、飲宴、狩獵、修築金字塔……雖然上面的象形文字基本上都看不懂,但還是讓諸位來自兩千年之後的參觀者們忍不住想要拍案叫絕……
而且,神廟內埃及眾神的形象,也很具特色古埃及人的信仰屬多和_圖_書神教,神話中的神靈數量巨大,足有兩千之多。基本上每個城市、每個鎮子都有自己的保護神。還有一些被全埃及範圍供奉的強力大神,並且神與神、神與人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光是創世神話就有三四套……充分說明了埃及神話的混亂度。
此時此刻,王秋他們的身邊就陪伴著一群體態頗為性感的女祭司,為諸位「神使」擔任解說一職。她們帶著黑色的假髮。掛著用綠寶石,青金石,瑪瑙,紫水晶還有彩色琉璃片串起來的項鏈。穿著綴有金飾的白色亞麻布丘尼克這是一種從胸到腳踝的筒形緊身衣。很襯托出她們曼妙的曲線再加上色彩鮮艷的眼影,濃黑墨色的眼線,以及彷彿烈焰般的紅唇,顯示出一種格外魅惑誘人的異域風情。而她們有意無意的挑逗和搔首弄姿,更是讓王秋一時間不由得頗有些心神蕩漾。
君不見,原本的羅馬歷史上,在凱撒遇刺之後,很多曾經跟著凱撒南征北戰、功勛卓著的老兵,一轉身就毫無節操地倒戈易幟,投靠了刺殺凱撒的羅馬共和派領袖布魯圖斯,讓原本手無寸兵的羅馬共和派迅速湊出了17個軍團的龐大軍隊。能夠跟安東尼和屋大維在戰場上扳手腕……雖然最後還是輸了。
在尼羅河畔的這一方小小天地里,各種動物以其特有的方式融入到埃及人民的生活圈子裡。比如說鱷魚、河馬、胡狼等都是讓人望而生畏的動物老謀深算的鱷魚會通過偽裝埋伏在暗處,伺機攻擊那些猝不及防的漁民、狗或者是孩子;而河馬則會三五成群地登上河岸,用嘴和巨大的蹄子毀壞河岸上人們賴以生存的莊稼和作物;胡狼會偷偷溜進民宅。叼走小孩子、羊羔和貓咪……因此在古埃及人的神話中,鱷魚神索貝克、河馬神塔維利特、狼神阿奴比斯都是邪惡之神。
另一方面,陪伴在克里奧佩特拉女王身旁的幾個光頭老祭司,卻是讓女王感覺頭大如斗雖然眼下被情勢所迫,殘存的祭司們不得不收起那些不切實際的妄想。在表面上宣誓服從克里奧佩特拉女王的統治。但實際上,他們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野心。總是厚著臉皮糾纏著女王,喋喋不休、一分一厘地爭奪著各種利益,尤其是想要讓孟菲斯城變成一個國中之國……而這卻是女王陛下絕對不能答應的事情!
而尼羅河上游更遠處被放棄的幾座邊境和_圖_書重鎮,如今就實在是顧不得了。只能咽下這個啞巴虧。
比如說,克里奧佩特拉女王本人就是伊西斯女神的最高祭司這位美麗的女神是古埃及的母性與生育之神,以及宇宙中最偉大的魔法師,在埃及的地位猶如中國的觀音菩薩。埃及女王在詔書上經常會加一句「我以伊西斯女神的名義」,就如同中國皇帝聖旨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一樣。
托勒密王朝之前的古埃及,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法老作為「活人神」和神在人間的代理人實施王權,藉助宗教宣傳加強自己的神性,加強統治基礎,祭司集團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積極宣傳法老的神性;作為回報,法老對祭司和神廟給予豐厚的賞賜,從而讓祭司集團的權勢逐漸加強先是擁有了大片的耕地和成群的牲口,然後又有了金礦、銅礦以及某些城市的稅收,如果再算上虔誠的百姓經常施捨給神廟的供奉,這些僧侶的財富已經遠遠超過了埃及國內的任何人,甚至包括法老在內!
到了古埃及文明後期,祭司集團已經成為了王權的最大敵手,不僅在經濟上對法老施加壓力,進而左右政權。最後甚至搞出了大批神廟私兵……這樣以來的話,法老簡直要坐不穩位子了!萬一哪天和大祭司翻臉拍了桌子,接下來弄不好立刻就有被僧侶們蠱惑大批暴民闖進王宮砍了腦袋的危機!
此外。或許是由於古埃及文明比較早熟,未能完全脫離蒙昧時代圖騰崇拜的緣故,差不多一大半的埃及眾神都是獸頭人身,半人半動物。體現了古埃及人的樸素世界觀對於蒙昧時代的埃及人而言。他們幾乎終生都被囚禁在閉塞的尼羅河谷地之中,所有的生活來源完全依靠尼羅河。因此,真正深刻影響著他們生活與信仰的神祗,與其說是人,還不如說是尼羅河畔的動物。
在托勒密王朝強盛的時候,孟菲斯城的埃及祭司基本上還算俯首帖耳。但是到了王朝衰落動蕩的時候,他們立即就故態復萌,再一次通過種種手段控制了孟菲斯城四周的大片鄉村耕地,甚至初步建立了一個事實上半獨立的「教會國」,野心勃勃地想要跟托勒密王室搶班奪權……幸好,通過一場兵禍浩劫,祭司們的這點小心思再次被砸了個粉碎但危險的萌芽依然沒有被徹底消除。
反過來說,當最高首領被殺死之後,士兵們和*圖*書就會毫無心理障礙地轉投到其它強者的旗下。
黎明時分,難得的涼爽清風會叩開窗扉,湧入房中,令人為之精神一爽。然而好景不長,晨風剛剛吹走了人們的睡意,讓人打起精神之時,灼人的熱氣很快就會隨之從窗外襲來房屋的牆壁折射出令人目眩的白光,而晴朗的天空更好似一片火海,刺得人怎麼也睜不開眼睛。即使是待在尼羅河的岸邊,也感受不到多少清涼,因為河面波濤的閃光猶如熊熊烈火,簡直讓人無法直視這粼粼閃爍的波光。
在處決了泰奧多圖斯、波提努斯和他們的一部分黨羽,初步震懾住人心之後,克里奧佩特拉女王又召集了原本徵發自法尤姆地區,此時尚未逃散的三千投降部隊,命令他們火速返回法尤姆殖民地,穩固故鄉的防務,防止這片托勒密王朝歷經兩個多世紀苦心開發出來的富饒之地。被上埃及的土著起義軍奪走。
在社會等級森嚴的古代中東,那些最高級的女祭司通常都要有貴族血統。很多王室公主本身就身兼祭司一職。她們被認為是侍奉神的人間妻子,在神聖婚禮儀式中充當新娘人們並不會像男祭祀那樣苛刻地要求女祭司保有身體的純潔性。與她們發生身體之間的歡愉交合,通常會被視為神的賜福。譬如著名的巴比倫廟妓。就是把「肉蒲團」的作風發揮到了極致。為了更好地體現「君權神授」,古代中東的君主經常會迎娶女祭司為嬪妃,而王后、王太后和女王也常常會給自己掛上一個高級女祭司的頭銜。
在孟菲斯的郊外,一群僥倖逃過屠殺的埃及祭司,早已帶著大票信徒于尼羅河畔的大道上夾道相迎。向克里奧佩特拉女王恭恭敬敬地獻上了兩位被五花大綁的「逆臣首領」:國王的老師泰奧多圖斯和宮廷總管太監波提努斯。但托勒密十三世和阿爾西諾公主卻永遠地消失在了尼羅河裡,誰也說不清楚他們的下落。
再接下來,女王就不得不面對一個萬分麻煩卻又繞不開的問題:如何處理跟埃及祭司團之間的關係?
相反。貓神巴斯特的貓咪負責為穀倉和民居消滅老鼠,神鷹荷魯斯的眷屬們也能消滅鼠類保障穀物產量,神牛哈托爾為人類提供肉食、牛奶和勞力,公羊神克奴姆是綿羊的雄性祖先,他同樣為人類帶來豐收,提供肉食、羊奶和羊毛。因此,在古埃及神話之中,他們都是豐饒之神和善良之神。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