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武夫

作者:特別白
大明武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1283章 還有再起中興的機會

第1283章 還有再起中興的機會

這番話說出,大夥先是憤怒,然後就是沮喪,因為王在晉的話難聽,卻沒有半點虛假,所說的都是實情,細想想那些僥倖就會煙消雲散了,沮喪之後則是灰心絕望,即便是一直在為自己打算的趙南星也神色頹然,甚至難得的和王在晉聊了一句「難道就這麼完了」?
自家都是朝中大臣,天下名士,想要請都請幾次才能請到的人物,現在主動示好,這些沒見識的徐州土賊豈不是欣喜若狂,這麼做其實已經失了面子,如果不是考慮到徐州靠近江南,那邊還有很多開門待售的人物,大家又怎麼會這麼不顧臉面。
難道這些年輕人背後真有什麼大奸大惡、老奸巨猾之輩指使,如果能說動這幾人改惡向善,那這局面立刻就可以翻轉,最起碼可以因為這個,可以將這次和談的條件變得對大明有利些。
「我看賊軍對咱們進出也沒什麼限制,不如派人送急信回京城,讓朝廷調集兵馬,尾隨賊軍,再派快馬加急去往南京,讓江南那邊興大兵,各路匯聚剿賊,或許大勝!」
「南直隸是龍興之地,可否商量?」
「現在若是歸順朝廷,封王也不是不可,封地就可以是山東和南直江北地,永世富貴,還能罷兵太平,這有什麼不好嗎?」
「不能!」
每次官方的議和會面,王在晉都在場,但從來都是不發一言,趙南星和其他幾人認可之後,他這邊也是點頭,對大家任何暗示諂m•hetubook.com•com媚的舉動都是視而不見,也不對議和的任何步驟提出意見,這種木然漠然的狀態,讓大家都覺得古怪,不過沒人多事的話,對大夥來說是正好,這樣的沉默,甚至讓趙南星緊張了起來,以為這位要找尋證據,到時置人于死地,結果還是沒什麼動向。
當確定條件沒的緩和之後,使臣們反倒是放得開了,開始對趙進和夥伴們開出種種條件,他們心裏多少還存著些說動對方,用計謀的心思,覺得自家政壇宦海沉浮多年,總比這幾個毛頭小子要強,開出種種條件的同時巧妙的挑撥離間。
「可以商議,但我提的條件不可減少變動。」
「的確,若是本朝和蒙古以及女真議和,彼此間要大張聲勢,唯恐對方不怕,唯恐壓的對方不夠,可大家就沒有發現,這徐州兵馬,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絲毫不知道避諱我等,是因為他們眼中沒有我等,他們眼中根本沒有大明啊!」
「大人這次見我,只有答應和不答應兩個條件可選。」
這次和談,很有幾位對趙進和他的兄弟們做出暗示,只要有個姿態做出來,他們立刻願意「屈就」,不過這些年輕的徐州大賊很是不解風情,根本不做回應,使團里很多人或是自己打算,或者是受人委託,這次都有示好和投靠的意思,在他們想來這等賊寇憑著武勇取得這般局面,想要做大,和-圖-書想要謀求更大,就必然需要文士幫忙,搭建起規制,哪怕是裝點門面。
更關鍵的是,所達成的種種條件都可以換個說辭遮掩,大明官府官吏仍在,那就談不上割地之類,就算沒有這徐州賊,各地官府還不是被豪強士紳欺負的喘不過氣,現在只不過換個人而已,既然這般,自家就不必擔心在清議和史書中留下罵名,在官場上就不至於不得翻身,趙南星甚至已經給自己想到了復起的辦法。
在議和接近尾聲的時候,使團的大臣和太監們看著徐州各路兵馬向天津集中,包括威逼京師,炮轟京城的那幾個營頭,而且這樣的動向根本不對他們做什麼隱瞞。
他這話自然讓其他使團文臣甚至太監們都很不滿意,有人當即質問說道:「那賊軍為何這麼急著走,若是真有良機卻被我等放過,那我等可就是這江山社稷的罪人。」
「諸位,賊軍老巢無論有事無事,都不是我等能揣度的,諸位難道還不明白,這京畿重地,賊軍要來就來,要走就走,我等沒有絲毫的干涉阻礙之力。」王在晉說這話的時候神色很消沉,就好像剛打了那敗仗一樣。
「趙公子可以封王,趙公子幾位兄弟如此人才,封侯封國公都是有的,總比大興干戈,出生入死的要好。」
「若江北地不給,我立刻提兵攻打京城。」
沒曾想,暗示不管用,有被逼急了的,私下裡明白表示,趙進這邊還是不hetubook•com•com理,這真是讓使臣們怨氣衝天,當真是有眼不識金鑲玉,這等不重視文士的賊寇,怎麼可能做長久,果然是鼠目寸光的土賊,大家雖然沒有交流,卻都想到了一塊去,這等賊寇一定儘可能滅殺了,這是和士人們勢不兩立的賊匪。
相比于眾人的各懷心思,王在晉的態度和他的身份以及主動請纓一樣,都顯得古怪異常,在一起出京的時候,使臣自趙南星以下,人人都擔心這王在晉會不辨形勢,會阻撓和刁難對方提出的條件,為大明爭利益之類,那反正是朝廷的利益,和大夥可沒什麼關係,要是這王在晉為了道義和私怨一步不退,大家可都沒交代了,要知道這新任兵部尚書可不是其他使臣那樣的背鍋擔責的倒霉貨色,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王在晉對趙家軍提出的任何條件都沒有什麼爭執。
誰也不敢給出確定的回答,退敵之法?保證必勝?如果有這樣的法子,大家何苦來這邊議和,可徐州賊軍這麼急著退卻,卻又讓大家心癢難捱,萬一有可能,能將這危急局勢翻轉過來的話,那可就是擎天蓋世的大功,不知道要有怎樣的富貴加身。
想要去談的人都是灰頭土臉,沒有一場勝利,局面危急,對方隨時可以向京師進軍,而且打下來的可能很大,在這樣的局勢下,掙不來任何的緩和,只能答應徐州所提的任何條件,到現在,使臣們反倒是慶幸,多虧這趙家軍起於鄉www.hetubook.com•com野,眼界比較小,沒有提出什麼太多的條件,不然的話,還真是沒法談。
「還有再起中興的機會!」王在晉說得很堅定。
「難道賊軍的老巢真有什麼危急,所以才急著議和回程,咱們答應的是不是太急了些?」
按說這等議和,是要互相示威,展露自家的實力,不被對方小看,才能要到最好的價錢,可這趙家軍好像絲毫不知道這些規矩道理,自顧自的準備回撤,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大家他們急著走,既然不威逼京師了,那這議和還急什麼,這些條件還有什麼可談的,似乎可以爭取爭取。
但結果讓他們頗為氣餒,任你風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動,這幾個年輕人都是油鹽不進的樣子。
「這是何等道理,既然是議和,這商議就是有來有往,難道不允許本官駁回嗎?」
在對他們這麼有利的大勢下,居然不去改朝換代,居然不去封官許願,居然沒有招攬人心,甚至沒有士紳富貴們擺明自己的態度,開出自己的條件,只知道要錢,要能賺錢的匠戶,要可以通商的港口,要說明自家的貨物不能徵稅,這些比起天下來,比起士紳人心來,算得了什麼,這不是鼠目寸光是什麼?
甚至因為趙家軍提出了這樣的條件,吏部尚書趙南星甚至想要談一談,覺得對方既然這般見利忘義,這般市儈,那豈不是可以用財貨說動的,而且既然是議和,那麼就是一方開價,一方還價,總要有個來往,https://m.hetubook.com.com如果自己能多花銀錢將地方保住,那或許還有再起的機會,如果能將銀錢減下來,那也是功勞一件,總比日後背鍋的好。
「既然是議和,難道不可商議嗎?」
直到這個當口,王在晉說話了「各位,若賊軍再次殺向京師,京師可有退敵之法嗎?」「各位,若派兵尾隨,或調兵會剿,事情泄露,諸位能保證必勝嗎?」
「難道不能減少嗎?」
無論是不是被迫擔責背鍋,使團里的文官們都打算著回去之後告老或者告病,現在的局勢太過複雜,這徐州賊雖然鼠目寸光,可眼下還是強悍難敵,大明則是元氣大傷,說不準接下來會有什麼變故,大家回去之後暫且觀望不遲。
雖然說不成,可大家沒什麼氣餒失望的,甚至都鬆了口氣,這差事總算辦完了,讀史或聽人講述,說北宋和金國,南宋和蒙古的議和,那都是屈辱異常,步步驚心,甚至直接被挾持去北地圈禁苦熬,而這次議和則是乾脆利索,毫不拖泥帶水。
「可以駁回,但我提的條件不可減少變動。」
而且使團的每一名大臣和太監對趙家軍這些年輕人的看法都很一致,覺得他們未必沒有向善之心,他們做下這等無法無天的惡行,可卻不見什麼囂張跋扈的言行,待人接物很有規矩分寸,雖然冷淡,禮數仍在。
只是所有人都估計錯了,趙進沒有如何囂張,也沒有惡形惡狀,時刻都有年輕人對長輩的禮貌和禮讓,只是開出這個條件之後,一分也不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