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作者:貓疲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1209章 淮動(五)

第1209章 淮動(五)

傳統的淮南衝擊平原上,隨著雷鳴聲聲而至的瓢潑大雨如注,最為炎熱的七月盛夏也由此開始進入了尾聲。
「難道他們還有重新與淮鎮緩和的指望和打算么……」
因此,淮鎮如今所要面對的局面更加艱巨和困難的多,在淮南境內直接或是間接控制下的七州之地,滿打滿算也就在地方上搜括和清檢除二三十萬口人而已,而且其中還有小半是創造生產價值不高的老弱婦孺,乃至幾乎不能提供生產價值的孩童。
今照嫖姚雙鬢雪。
「朝廷還是決定讓你復出……」
只是在這期間,也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因為淮鎮眼下的控制力主要集中在交通樞紐和道路沿線上,所在進入洪澤湖流域泗陽縣境內的時候。
大抵就是比照了後世房貸分期供還原理一般,採樣了至少數十個地方成千上萬的樣本數據之後,以最大激發個人潛能(榨取價值),與忍受不反抗的最大上限之間,最為中庸的平衡值為基礎,就此造就了一大批心甘情願的忍受剝削而還要各種感恩戴德,有淮鎮特色的潛在「供田奴」階層而已。
尤其是相對於中原。江南的傳統水稻品種而言,這種一年三獲的產量就足以吊打大多數存在了;至少在那些急需填飽肚子的流民餓殍眼中,能夠有稻米吃就已經是天大和*圖*書的幸福和恩遇了,更沒有資格嫌棄什麼口感好不好。
「昔年嫖姚護羌月。
「看來,朝廷已然無須再招我回去交代和陳情了罷……」
等到來人重新出來之後不久,靜聲屏氣等候在外間的將佐官屬,就聽到裏面突然唱起來的《關山月》,然後在最後幾句突就戛然而止了。
綿連分佈在眾多的低山、丘陵和岡地之間,大片青黃翻浪的稻田間雜著大豆、油菜、煙葉其他經濟作物,代表著得是這些年開拓淮南的成果;
伴著四處被暴晒的幾乎枯竭翻漿的大小河叉支巷裡,逐漸滿漲起來的水面,大多數與運河相關的工程,也不得不相繼停頓了下來,而將大部分人手和畜力就近迅速轉入到農田裡的勞作營生上去。
孫靜邦自嘲的笑了笑。
「卻不知大將軍還有什麼話,想要留給君上的么……」
只是,這一切再次被持續不斷的戰火和後續的綿連災荒給摧毀殆盡了;這其中甚至又當初我麾下軍隊的一份功勞,當初東路大軍之眾大興捕亡之事,而經由我名下軍從商人,販運發賣往海外各藩島洲的委實不在少數;後來,又籍著淮河大水的機會,大量吸納和招徠沿淮各州那些流離失所,走投無路的淮南人口;
畢竟,這裏從古到今就是中國最大的水稻種植區和*圖*書域之一,同時水鄉河網遍布的緣故,還盛產皮革、木材和魚獲;其歷史甚至可以上溯到龍山文化時期,在吳楚爭霸春秋時,就已經有人在淮南興建人工陂池,以利農田灌溉的收成。因此留下的水利灌溉基礎很好,只是年久失修而長年荒廢淤積了;土地也都是開發度很高的上田、水田居多;
至少在淮地的各種勞役營和編管地里,「賣力多幹活,爭取吃稻飯」已經成為一句相當深入人心的口號和追求了。
稻田草叢裡紛紛大作起來的蛙聲不絕,也再次壓過了被暴晒得聲嘶力竭的蟬鳴。
「……來負責這善後局面么?」
按照史上崔致遠《桂苑筆耕集》卷13記「山陽(淮安)沃壤,淮畔奧區,地佔三巡,田逾萬頃」,因此,光是楚州一地的藩鎮營田,就已經多達兩三萬頃了;雖然因為淮河時不時的水患和沿海的屢屢入寇而有所縮減,但是留到如今的技術還是相當大的。
所謂的水鄉澤國,既有灌溉之利,亦有年年水患之舊弊;因此,最是考驗和挑戰作為水利工程的整體規劃,和全局性的調配、動員能力了。
而在運河兩岸伴隨的道路上,時不時還可以看見披著膠布雨罩,在齊唱歌子聲中往來行進的軍隊,以及赤著膀子穿著短胯上下奔走喊著號子的hetubook.com•com人群;那是趕在真正的汛期到來之前,對已經疏通和拓寬的河道、堤岸,進行巡查和加固的各色人等。
……
當然了,按照淮鎮所提供的鼓勵政策,和前往具有風險陌生地方墾荒的條件;除了農具種子和畜力的租給借貸,農藝技術的脫|光和幫扶之外,在經過披荊斬棘的開屯,篳路藍縷的經營和含辛茹苦的挖掘潛力之後,這些屯墾團中將有很大一部分人就地落戶之後,會獲得相應田畝的世代使用和收益權(田皮),大概需要至少五到十五年艱辛勞作的贖買期;並且要經過最少兩代人的經營之後,才能正式獲得相應的所有權(田骨)。
「某此心端然無悔……」
然後,他又瞟了一眼站在對方身旁側後方的人。
直到初次北伐的兵鋒踏上江北之地時,雖然漕河依舊淤積處處,而沿海大片地區人就是荒無人煙,但分佈在淮南內陸各路大小十幾家藩鎮治下的在冊戶口,已經達到了兩三百萬之眾;這還是不算那些以佃客部曲奴工為名,蔭庇在地方豪強大戶名下的隱匿人頭。
故而歷史上那些藩鎮再次無論如何的征戰廝殺,只要稍加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就能夠較快恢復過來;而史上那場曠日持久禍害連綿的大雲教之亂,雖然在往來拉鋸和攻殺當中極大的摧毀了當地的hetubook.com.com經濟結構和戶口基礎,但是依靠放任自流式的兩三代人時間,也就重新將淮南的人口給生聚繁衍起來了。
鄉心一片懸秋碧。」
畢竟,作為自古以來最傳統的農業產區和糧倉之一,以及這個世道和外部環境的演變之下;並沒有人會嫌糧食出產的太多。
好吧,也許在她的生活環境當中,最稀疏平常的東西就是糖糕了吧。好吧,至少還不是「何不食肉糜」。
「只恨不夠果斷絕然……不若也不會給朝廷留下這些禍患了……」
對方終於開口了。
因此,來自淮鎮的工程部隊和勞役營,在通過修繕水利和恢復疏導河道,而初步穩定了區域環境氣候之後,後續的開拓團和屯墾點只是稍加復耕,就能夠有所不錯的收穫了。
這一刻,我知覺彷彿被某種穿越時空的惡意和似曾相識的東西所附身了。
錦書多寄窮荒骨。
光靠他們自己組織起來生產自救什麼的,不要說給駐軍輸糧助餉,就算是想要實現勉強自足都很有問題了;因此,實際上淮南開拓的主要力量,還是靠從淮北調過來的那上萬建生軍,及其數萬名的俘虜與囚徒、藩奴,還有營田署管理和組織下相繼遷移過來的,數十個大型的移民開拓團。
正可謂是土曠人稀。
但是,如果能夠將這種局面穩定下來,保住大多數秋收和*圖*書在即的成果;那在今後的幾年時間內,相應水利系統需要投入的維護資源和人手,也將逐步減少而帶來某種更加明顯的盈餘效應。
而在江寧府,曾經繁忙紛祿又一下變得清靜下來的留守司衙門當中,等待著自己最後處置結果的大將軍孫靜邦,也迎來了意味有些突兀,又有些在情理之中的訪客。
而在滿世界都變得清涼下來的雨幕當中,我也坐在水營車船隊護送下,由大型水輪船曳帶的三層平頂拖船艙中,踏上了回歸徐州的路程。
而且,來年如果淮南局面更夠更進一步穩定下來的話,我打算在當地繼續推廣種植,已經在淮北小部分地方試種成功的三季稻;
百戰金瘡體沙磧。
「就不能想辦法,讓他們都吃上糖糕么……」
青冢曾無尺寸歸。
雖然這種東西因為生長周期短而口感極差,在外藩海洲屬於藩奴和土人,乃至牲口才吃的東西;而且引種到了淮上之後,還是多少出現了各種水土不服的病害、變異和減產,而且投入的人力和工時也是傳統的倍半不止,但是好歹也是一種速生高產的稻米啊。
同樣像是一下子老態了許多,而充滿倦態和暮氣的孫靜邦,看著面前的來人道。
在偶然親眼目睹和看到岸上各種流民,及其種種悲慘的景象之後,小晉君沉默了許久之後,才在我懷裡冒出一句。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