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文物販子在唐朝

作者:集古字
文物販子在唐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范陽經會 第082章 神秘易經

第四卷 范陽經會

第082章 神秘易經

《歸藏》復見,實在是一件大事。此前也有人說內府之中,也藏有《歸藏》十三卷,但世人均是無緣得見。且據稱那套《歸藏》是後人注本,是否為真,亦存懷疑。鄭家二老反覆研讀手中古本,再以《周易》相參照,雖然爻詞大異,序列變化,但內旨一脈相承。尤其此易經起於「坤」卦,用七、八不用六、九,更與古書所傳相契,這才斷定必是真品無疑。
盧鴻自己,則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這部《歸藏》之上。
※※※
而這套書的出現,也讓鄭、盧兩家的聲望達到了一個極高的程度。其他世家也紛紛仿效,整理家藏的各類藏書,雕版翻印后發行。只是這些世家還不清楚奚氏印書的技術及材料,成本極高。但由於所印書籍多是珍貴古本,因此也同樣受到了學者的歡迎與重視。一時之間,各類精本層出不窮,各地講學辯論的風氣也更為高漲,整個大唐的文風之盛,一時無前。
不知為什麼,他總hetubook.com.com隱隱的感覺,這套《歸藏》似乎隱藏著古人易理的真正奧義。當他明白其中含義的時候,就是他出山的時候到了。
之後二老便匆匆收拾一番,將《歸藏》及其他古籍抄本一併攜至范陽,欲與崔三醉及盧鴻共研《歸藏》,希冀有所心得。
但越是證明了這本《歸藏》的真實性,眾人心中的疑慮就越深。除了如何解釋《歸藏》的詞義章句外,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看待《歸藏》與《周易》的關係?二者孰是孰非?
《滎陽鄭氏藏書樓點校叢書》是有史以來第一批公開翻刻發行的私藏古籍。其中包括了鄭氏藏書樓中珍藏的古籍十余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然就是《歸藏》。盧鴻特地以書信的方式,求孔穎達為這套叢書做了序。孔穎達由於前兩年編纂《五經正義》,曾經查閱過內府所藏的《歸藏》。但是孔穎達認為,內府中的《歸藏》毫無疑問是西漢時和圖書人的偽托。此次鄭家《歸藏》既然經鄭氏三老及崔三醉一致定為真本,想來必然有足夠的依據。因此孔穎達還特地在回信中,要求在書籍出版后,務必在第一時間為自己送來一套。此外,孔穎達對此次鄭家盡出家藏精粹,翻印以共于天下的做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肯定,更上奏朝廷后給予了表彰。
易,本意乃是變化。上古三代夏、商、周,每代各有自己的易經,均是講述陰陽變化,用以占卜求筮。三代之易,名稱各不相同。夏代稱為《連山》,商代稱為《歸藏》,而周代就直稱之為《易》。夏、商兩代的易經,早已失傳。後世人所見到的易經,只有周代之《易》,故也稱之為《周易》。
眾人現在都已經相信,這本《歸藏》必是真本無疑。鄭知、鄭行曾親見原本,絕無造假欺世的可能;何況眾人都是浸淫經籍已久,對《周易》都有極深入的見識。眼前這本《歸藏》,爻義深奧,詞和*圖*書旨古樸,絕不可能是憑空造假能造得出來的。
這次鄭家發現的這函《歸藏》,是在整理藏書樓中舊書時,在箱底發現的。原書是兩卷竹簡,裝在一個古舊的書函之中。因為外邊的木函封閉甚嚴,因此打開時,竹簡上的字跡尚未漫污,依然清晰可讀。
(第四卷完)
盧鴻便閉鎖在書房中,除了定期的學院交流等事外,幾乎足不出戶。房中是搜集來的各世家翻印古籍,每天他都花大量的時間,推演《歸藏》中諸卦爻,希望能從中發現古易的奧秘。
而盧鴻與三老等人,也分別自行鑽研,每月在書院中召開一次研討會,交流各自成果。同時也鼓勵書院中眾人,公同參与。
鄭知與鄭行第一時間看到了這套古易經,經上並未標註書名。但經過二人通鑒分析,初步認為,這套古易經極有可能就是真正的商代《歸藏》。鄭家藏書樓藏書的歷史,上溯可至秦漢之時。這套《歸藏》是何時所藏,來歷淵源,卻和圖書是不可察考了。
就拿最常用的卜筮之事來說,同樣起卦,但在解卦時《歸藏》與《周易》經常有截然不同的卦詞和爻詞。此時應該以何為據,肯定哪一個,否定哪一個?兩本易經之間的矛盾之處,便成為眾人混亂的最大根源。
與其他人不同,盧鴻對於《周易》的研究深度略遜,且為時短得多。其他人研究《歸藏》,繞不開的一環便總是以《周易》為參照,來理解《歸藏》中的旨義。但盧鴻卻想到,《歸藏》成書,更在《周易》之前。二者之間的關係,也許前者,更貼近於上古時期先民的思想狀態。參以《周易》,反倒容易使人混亂。不如撇開《周易》,只純粹地分析《歸藏》的要義,可能更容易取得成果。
《易》向為百經之首,記述的乃是天地陰陽變化之學,歷來均有一層神秘色彩。而這世間未見的商代《連藏》,更是引起了諸人的極大興趣。
盧鴻在前世記憶中對於易經,尤其是預測占卜等等神秘說和*圖*書法,一直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但當穿越事件真實地發生在自己身上之後,他的整個觀點無疑受到了極大的衝擊。雖然在此之前,他並未深刻地思考過這類問題,但這本《歸藏》的出現,以及這十幾日來眾人坐而論《易》的結果,使他對《易》中隱含世間至理的思考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混亂。
當最後眾人只達成一些階段性成果,而無法取得突破進展的時候,盧鴻提議將研究告一段落。盧鴻的建議是,如此博大精深的易理,只自己數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是不可能完全弄得通透的。不如便先將此《歸藏》及眾人初步的研究成果,與其他典籍一併翻刻出版,號召天下學者共研;同時將此課題,作為下一次范陽經論及明年玄壇講經的一個專題,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取得更多的突破與進展。
鄭家三老、崔三醉、盧鴻五人,集於書院一間小室之內,公同研究這兩卷《歸藏》十幾日,只是眾人心頭的疑惑,卻是越來越濃。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