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秦吏

作者:七月新番
秦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繼業者 第九百二十五章 如烹小鮮

第六卷 繼業者

第九百二十五章 如烹小鮮

秦王室待民,一向冰冷,像秦昭王那樣,百姓設祠殺牲,祈禱他生病痊癒,卻嚴厲懲處的例子,只是正常操作。
「老朽再也不能為陛下烹粥了……」
張蒼卻不為所動,說道:「王者食所以有樂何?食天下之太平富積之饒也。」
很顯然,這次指派御廚宮人來西河賑災,政治姿態遠大於實際效用。
半個時辰后,釜中粥已熟,在軍隊維持下,西河難民規矩地拿著木碗來領每日飯食,看到粥比往日更厚,還有點油花,不禁大喜。
他竟讓自家從南郡帶來的軍廚女婢,在官署中開設了「食堂」,雜南北菜肴,以供百官就食,不論是武忠侯本人,還是兩千石的大吏們,每頓只提供三菜一湯,葷少素多。
「還有誰?」
御膳房總管,太官令伊眾是天下名廚,他本是趙人,後來被呂不韋帶入關中,據說呂不韋令門客作《呂氏春秋》,其中的本味篇,便是伊眾參与的,天下各地的美食珍饈,他都吃過,做過。
八月中,它已經傳到了渭南,傳到了灞上……
負責苑囿的鉤盾令已被狠狠砍了一刀,原本執掌的三百里苑囿被劃分成三縣,要安置驪山刑徒及其家眷,以及未來將留在關中的部分北伐軍將士。
儘管平日里,老百姓們在田間地頭幹活之餘,開玩笑時都喜歡想象皇帝陛下吃的是啥,是不是每天都能吃粳米飯,一頓幾隻雞,幾個蛋?御廚的菜肴,是不是龍肝鳳腦?
但真的有朝一日,真的吃上御廚做的飯食,都感覺自己在做夢。
和圖書後來,伊眾又負責操持秦王政的三餐。
一傳十十傳百,整個西河難民營盡皆沸騰。
「饒衍之邑,西河之岸;龍門之魚,商顏之羝。」
所以做民間陋食,也不至於無從下手,很快就熟練起來。
接下來,就輪到太官令、湯官令了,他們在後世有一個耳熟能詳的稱呼:
但他是個敬業的人,很快就擦去眼淚,繼續為新的皇帝服務了。
北伐軍的官吏立刻糾正這群愚昧的民眾:「關皇帝甚事?國中尚未立帝,此皆攝政武忠侯之仁政也!」
張蒼卻不以為然:「小廚之道,飽一人。故狄牙之調味也,酸則沃(澆)之以水,淡則加之以成,水火相變易,故膳無鹹淡之失也。然只為討好桓公一人,故小也。」
吃著御廚煮的粥,穿著宮中如神仙般織女們織的衣,還有御醫們來望聞問切,預防惡疾。
如此一來,數量龐大的御廚們,一下子就失業了!
「但他這一鼎小鮮,的確烹得不錯!」
他們兩署過去常隨秦始皇帝出巡,負責沿途膳食,隨時都做好了離開咸陽的準備,不過數日,便準備妥當,在軍隊護送下,兩三千人與咸陽倉中發出的最後一批陳谷一同出發,很快便抵達重泉城。
一時間,西河難民們覺得,這碗中的粥,真的更加美味起來。
一百年了,秦地人,從沒遇到如此愛民如子的統治者,一時間,西河人有些受寵若驚……
「太官令、湯官令兩署,各發庖廚百人,奴婢千人至西河,協助內史東部都尉主持賑和*圖*書濟事宜,開設粥棚餅鋪……」
「攝政比皇帝更體恤吾等啊。」
他不喜歡宮中華而不實的菜式,也不放心讓舊部吃御廚們的菜——這些庖廚世代為秦皇室效命,萬一誰偷偷下藥,將新九卿一股腦放倒怎麼辦?
之後三十多年,伊眾就專心在宮廷里炮製菜肴,對外面的事不甚關切,始皇帝晚年腸胃不好,僅食一粥,多由伊眾親自烹制,始皇帝去世時他也傷心了好一陣。
湯官令就沒伊眾的骨氣了,戰戰兢兢地應下了武忠侯的命令。
在灞橋的亭舍旁,鳶聽了半響,轉頭開心地對馬車上的葉氏母子彙報。
他們有了更多的安全感,也更加確信,這苦難的一年,終究會挺過去!
只是始皇帝很少有這樣的時候,胡亥更一次都無。
樂府也不得不停罷美妙的鄭衛之音,武忠侯似乎對他們準備的浩大舞曲毫無興趣,卻要求樂官們去創作不識字黔首也能聽得懂的《下里》《巴人》之樂,主題無不是歌頌新政……
「低賤如吾等,竟也有資格吃御廚做的粥食?」
「大官令,你以為皇帝煮粥為榮,卻以為天下飢腸轆轆的百姓烹食為恥。以為自己是天下聞名的大廚,在我看來,不過是小道耳!」
伊眾說不過張蒼,卻又脾氣大,遂當場摘掉了自己冠帶印綬,扔在地上,一怒出宮。
當然,也有難伺候的人嘟囔說:「我吃著這粥與平日並無兩樣,原來皇帝庖廚手藝也就這樣。」
「皇帝的御廚,來為吾等煮粥?」
「但如https://www•hetubook.com.com若天下飢荒,餓殍滿路,帝王就應當有撤饌之舉,以顯示與天下同心、體諒民情。」
官吏一邊發一邊告訴大夥:「此乃宮中少府織室、御府所織也,武忠侯令宮中盡罷絲錦之物,而專織毛、麻之衣,以補西河人冬衣之不足!」
狼吞虎咽吃了一些,更瞧見今日供應食物的人眼生,問了問小吏后,竟被告知,都是皇宮裡的庖廚,當場就愣住了,連放進口中的粥都來不及咽!
「夫人,聽啊,是關中人在傳頌君侯之德!」
「若不肯做此事,那便請離開罷!」
自回歸江陵后,一直盡量讓自己「隱身」的葉子衿搖了搖頭,但最終還是露出了笑:
一曲西河人真心實意的「風」,也在難民營里傳唱。
聽完少府張蒼之令后,伊眾氣得渾身發抖,彷彿遭受了巨大的羞辱。
上萬青壯組成一支「西河軍」,日夜訓練,期待著對六國的報復,但老弱婦孺就只能在重泉等縣居住,人數達數萬之眾……
不止是庖廚、織室,太醫令的官員也被發動,來西河為傷病診治,以防疫病滋生,因為醫藥緊缺,傷病卻多,真正能救活多少人,連陳無咎心裏也沒譜,但在這不妨礙西河人對武忠侯,更加感恩戴德。
伊眾他們則被「請」出了廚房,終日能聽到厚重的鐵釜爆炒聲陣陣,油膩的味道散播而出,據說這是武忠侯最喜歡的口味,但也有人說,是跟蠻夷越人學的,真讓人痛心疾首。
言罷抬眼,掃視剩下的人,胖臉上露出了笑:
於是m.hetubook.com•com這南方來的田舍兒,做了一件混賬事。
「他呀,才半年,就多出了這麼多『赤子』,但為人父母,豈是那麼容易的?對子女好是應該,如若不好,卻要受天下之怨,有了這一次,往後也得一直好下去,子女們,可是很容易忘卻恩義的……」
胡亥年輕貪口,從小錦衣玉食,不但要求必取奇珍異獸,還要求每頓菜肴都得足九十九道,伊眾那陣子忙碌不已,太官令的花銷也在悄然上升。
伊眾仍不願屈從,固執地說道:「小廚去做即可,豈能讓宮中大廚屈尊?」
等到胡亥身死,一群操持南方口音的人沖入咸陽,掌管朝堂后,事情卻完全反了過來。
所以每逢天下遇到災害戰亂,帝王往往會降食以顯卑敬。
說罷張蒼不容分說,手朝外一比:
燒火的燒火,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庖廚望著外頭不斷探頭往裡看的難民孩童,搖了搖頭,往黃橙橙的粟米里,又加進綠油油的葵,再多一點彘的膏油,撒一把鹽,想了想又撒一把,加水時,則少了兩升……
「御膳房!」
張蒼撿起那印綬,彈去上面的灰塵,嘟囔道:「我少府,又為天下省了千石的俸祿……」
重泉如今幾乎變成了一個難民營,失去家園的西河人居住在北伐軍故壘里,他們的田舍被六國燒掠一空,流離失所,在來年開春前,只能靠官府賑濟過活。
等將這碗御廚們做的粥一粒不剩舔乾淨后,西河人也少不了發問:
說著,新一批冬衣也運來了,每戶一件,出門輪著穿。
這位秦和*圖*書王在趙地長大,不喜太過咸重的秦國菜,以及頗受華陽太后推崇的楚國菜,更喜趙地口味,十分滿意伊眾的手藝,便任他做了太官令。
雖然外頭秋風蕭瑟,但西河難民只感覺,自己從身體到腸胃,都暖洋洋的……
張蒼嘆了口氣:「倘若明君在位,定會這樣做,武忠侯,只不過是在代行天子本該做的事罷了!」
吝嗇的武忠侯,自然是不會養閑人的,一道命令立刻送到太官令手裡:
八月份,武忠侯的新政,從少府開始,其下諸丞署幾無倖免。
「宮中御廚,是新皇帝派來的么?」
「群盜入寇,武侯逐之;腹中乏餓,武侯食之;無褐卒歲,武侯衣之;我有疾患,武侯診之;君為父母,吾為赤子!」
……
「這是欲讓秦始皇帝的御廚們,去為一群黔首煮粥?」
太官令只有那些最優秀的庖廚才有資格為皇帝和嬪妃做菜,其餘人則都做些打下手的活,甚至要給宮中奴婢製作簡陋的飯食。
在伊眾看來,這簡直是對他們的侮辱!
「大廚之道,飽天下。故伊尹以烹鼎鵠羹入諫成湯,為宰,教民五味調和,創中華割烹之術,開後世飲食之河,治國如烹小鮮,後世稱聖賢,故為大也。」
武忠侯雖然號稱簡樸,但在伊眾看來,實是個挑剔而多疑的人。
太官令掌宮廷膳食、釀酒、種菜、食用珍禽野獸及獻四時果品,又有湯官令主供餅餌果實、酒釀之事。手下除了一眾庖廚、雍人、籩人、酒正、醢人等有專長的廚子外,還各有官奴婢三千人,負責買菜、剝洗、宰殺等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