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鐵骨

作者:無語的命運
大明鐵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江南 第077章 忠義營

第一卷 江南

第077章 忠義營

大明忠義營!
今天不僅僅只是拜祭江陰義民,同樣也是這支部隊成軍的日子。看著台下訓練了十幾日的八千將士,朱明忠用凝重的聲喝道。
「乙酉,大明弘光元年,江陰典史閻應元將江陰十萬之民,拒清軍二十四萬,獨守孤城八十一日。城破,清虜屠之,老少盡皆死戰,一人無降。嗚呼,哀哉,烈哉!……」
這也就是他所說的「餿主意」,這個主意是用來招攬民心,是用於招攬江陰的民心。那日吳友良的建議自然被朱明忠採納,他非常清楚,在乙酉守城戰131年後,滿清為行以懷柔,對江陰抗清三公——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分別賜謚「忠烈」、「烈愍」、「節愍」,從而收取江陰民心,甚至讓江陰民眾對乾隆感恩戴德。
隨著他們的腳步,轉讓過一個街角,李玉春看到街上儘是一片人山人海,許多人一都是披麻戴孝。
在明倫堂前,穿著一身武將官衣和圖書的朱明忠,頭系白布,手持煙香,在他面前的祭台上,擺放三牲以及瓜果,而那祭台上除了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三公的牌位之外,在後方還有一個巨大的牌位——「江陰義民總神位」。
就在李玉春驚訝的看著這支似松柏一般挺拔的隊伍時,突然一聲響亮的喝令響起。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身份,他們是「大明忠義營」的一員,乙酉守城時,江陰義民用的同樣也是這一身份。
他們身上的紅色軍服,並不是這個時代的軍服,而是朱明忠借鑒了19世紀後期「龍蝦兵」的軍服,紅色的上衣,黑色的軍褲。看起來倒是極為威武。
在他的話聲落下時,那些現在已經習慣了後世軍中整齊令號的八千將士,立即齊聲起誓。
突然,一陣震耳欲聾的喝吼于文廟前方傳來,只驚得李玉春心頭猛然一顫,然後他便聽到那邊繼續傳來的誓言,數和-圖-書千人同時發出的誓言,幾乎達到震天動地的地步。
隨著口令聲的響起,瞬間,「嗵……」的一聲,八千人就像是一個整齊一般,瞬間便轉向後方,隊伍不見絲毫凌亂,仍然是一整齊的方隊,眼前的這一幕完全顛覆了他的認識,以至於不斷的喃喃道。
前腳剛進江陰,李玉春便感受到了空氣中的凝重,而且那街上幾不見行人,這街道兩側的鋪面,大都樹起了門板。
就在李玉春心裏冒出這個念頭的時候,他看一些人正在朝著一個地方去著,有些人更是穿著白色的孝衣。
「我大明忠義營八千將士,于止立誓!」
祭文聲于空氣中迴響著,此時的江陰文廟,不,應該說是江陰忠烈祠前,氣氛凝重非常,原本這裡是文廟,而現在,這裏卻是忠烈祠。
在那場抗爭中,明倫堂被選為義軍的指揮所,廟學的一切設施,都服從了兵事爭鬥的需要;城破以後,清軍又屠https://www.hetubook.com.com城三日,城內倖存的老幼僅53人,廟學的建築除大成殿、明倫堂殘存屋廓外,其餘均成瓦礫一堆。
「這是怎麼回事?」
「我大明忠義營八千將士,于止立誓!」
而今天則是眾人于忠烈祠拜祭抗清三公以及江陰義民的日子,為了這一天,朱明忠已經用了幾天的時間,去籌備此事。回頭看著眼前持槍而立的八千兵卒,他們的身上穿著紅色的軍裝。
「老人家,大家為何聚於此處?」
「他們去哪?」
那有如雷鳴般的誓言不斷衝撞著李玉春,只震得他心頭髮顫,以至於久久無法平靜,立於街邊的李玉春甚至不知道人何時散去的,待到人散去之後的,有些神情恍惚的他這才算看到那片空地中間一片紅彤,只見八千忠義營的兵座,行列分明地站在正對忠烈祠的空地上。雖然其中大部分人手裡只有一根長矛,身上沒穿任何甲胄,只著一件模樣有些古怪的和-圖-書紅色衣裳。卻個個抬頭挺胸,身體豎得如標槍一樣筆直!
儘管七年前,文廟又加以整修,可在之前的大火中,這裏亦曾遭受破壞,在吳友良應朱明忠之請,屬理江陰知縣后,他並沒有重修文廟,而是在這裏設立「忠烈祠」,不過按原本他的想法,是在這裏設立「江陰義民祠」。
七月初六,這一天,江陰城內的氣氛顯得有些凝重,在城門處的那些手持長槍立於門外的兵卒,他們頭上無一例外,皆是一身孝衣。
「向後……轉!」
人都到那去了?
默默的上香拜祭抗清三公以及義民總神位的之後,朱明忠拿過由吳友良書寫的祭文,大聲念道。
那老人家扭頭瞪了一眼李玉春,似乎是在怪罪著他,站于路邊的石條旁,李玉春終於看到了,這街上以及街前的那片空地中到處擠滿了人,而在文廟前方,數千手持長槍的兵士立於其中。
「這,這怎麼可能……」
這是文廟?
儘管江陰並不是https://m.hetubook.com.com李玉春的家鄉,但是對於江陰他並不陌生,畢竟他有不少好友皆是江陰人士,只是他們大都在十幾年前已經身死城中。
儘管看不清楚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李玉春仍然可以感受到空氣中的凝重,也許是受環境的影響,他的神情也變得肅穆、凝重起來。
「此番成軍之後,我忠義營將士,必血戰到底,始終不渝……戰而勝,凱旋而歸;戰如不勝,決心裹屍以還……」
「別說話!」
而現在相比於他們,朱明忠卻把江陰抬高到了無以復加的位置,除了將文廟改為「忠烈祠」並在祠內供奉江陰義民總神位以及抗清三公,朱明忠更是讚譽江陰為「忠義之邦」,而吳良友則請人將朱明忠書寫的「忠義之邦」四字臨刻於石,每字兩尺見方,嵌入南門城垣。進出南門的江陰人,看到這雄渾有力的四個字,無不平添幾分自豪感。一時間江陰民心盡為朱明忠所收。
走到一個老人家身邊,李玉春輕聲詢問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