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鐵骨

作者:無語的命運
大明鐵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定江北 第408章

第二卷 定江北

第408章

這一聲反問之後,朱明忠便看著方以智不再言語,方以智會來投奔自己,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畢竟就朱明忠的了解,方以智之前一直在江西為僧,按道理來說,他應該投奔張煌言才是,畢竟無論是張煌言于士林的名望,亦或是其克複江西的現實,方以智都應該投奔他。
朱明忠的語氣顯得有些低沉,甚至有些失落,神情中全是一副無意看到這一幕發生,併為之心痛的模樣。
這提前的一聲招呼,一下便徹底打消了方以智曾經還曾試圖為同宗求情的心思,已經絕了這個心思的他便輕聲問道。
而且更重要的是,雙方並沒有約定租借的時間。這也意味著在未來的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數百年間。大明都會租借這兩個島嶼。
「徹底解決?」
「奴兒干也是我大明的地方!」
「凡我中國人所到之地,皆是我中國之土,別說是奴兒干都司是我大明的故土,就是當年霍去病封狼居胥往北千里,同樣也是我中國之土,斷無讓人的道理,更何況……」
「若是不能徹底解決北方韃虜,孤又焉能安心?」
而這同樣也是著名中現在喜歡和他討論問題的原因,因為在絕大多數時候,他都是這種平靜的心態。絕不會讓感情左右了他的想法。
大王選擇了遼東!
不過既便如此,在朱明忠的看來這筆錢花很值,要知道,他原本甚至還準備接受朝鮮向濟州委派官吏,但現在……租借之後,自然也就沒有朝鮮的事了。
方以智笑問道。
「世人皆忠,世人皆奸,無忠亦無奸,其行皆為世間百般誘惑所致。」
或許也正因如此,一直以來,在北伐的問題上,王府內部才會有頗多爭執,畢竟,誰都知道,從清虜的手中克複京師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北伐首功,意味著將來論功行賞的時候,不知多少人將歷此封公賞侯。
為僧多年的方以智,早已見慣了人生百態的他,和-圖-書自然知道「春秋無義戰」的道理,但在他看著淮王的時候,心底卻隱隱冒出一個念頭,或許,淮王到時候仍然是忠義如故吧。
誰人不臣?
但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在內心深處,他早就看到了那種可能,天下變亂的可能,若為不臣,必以他人先!
每每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方以智都無法入睡,他甚至根本就看不到未來,他所能看到的,只將來天下再一次陷入兵禍之中,各方皆是行以大義。
而將來,這幾人之中誰人又敢為天下先?
大王的反問,讓方以智立即想到方拱乾曾入清廷為官舊事,或許其現在被流放至寧古塔,但並不能改變他們曾事清的現實,
現在,朱明忠這麼問,自然有他發問的原因,而面對這個問題,方以智先是沉默片刻,然後才說道。
恭立於大王的身側,穿著一身三品官袍的方以智,輕聲問道,或許八年前他出家不過只是與環境作鬥爭的一種手段,但是八年為僧的生活,仍然改變了他很多,大多數時候,他都是一副如老僧入定似的,不驚不喜。
「我無害人心,人有傷我意。有些事情,非是孤所願,但若為天下,亦不能不為之,清虜出關之時,既是矛盾盡顯之時,到那時,何為忠?何為義?尚不可知,然一旦內亂紛起,自然無力遼東,若是任由清虜返還遼東,有十年生聚,十年教養,那麼滿清勢必可再為我大明心腹之患,到那時,滿清據以遼東進可攻、退可守,遼東必將重現他日與我抗衡之勢,若是如此,其焉能不是我大明心腹之患?」
這六個字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想要實現它卻非常困難,畢竟那些北方的韃虜絕不會輕易的讓漢人進入那裡,並按照漢人的方式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這一切都需要用刀槍來實現。
沉吟片刻,他回頭看著方以智反問道。
作為王府的屬和*圖*書吏,方以智自然要為接下來的話告罪。
當然,這一切是十幾甚至20幾年後的事情。即便是有了黑潮航線,想要向美洲大規模移民也是一個近乎于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現在的航海技術,並不能保證船隊可以在海上準確的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黑潮航線那漫長的航程對於很多老水手來說都是一個考驗,更何況是普通的平民。
「密之,誰說濟州不在航道上?」
「密之,遼東克複之後,必定設以行省,從而安穩遼東,只遼東漢人為清虜的屠殺一空,偶有遺漏者亦已甘為滿清之奴,孤意安定遼東,非得移民實邊不可,所以事清舊吏雖為流人……亦不得返鄉。」
「沒錯,設郡縣、編齊民,如此方才能平定北方。」
「恕你無罪!」
畢竟對於所有人來說,至少在表面上,大家都是大明忠臣,如此一來,又怎麼可能會發生內訌呢?
可是誰曾想到,方以智卻偏偏投奔了江北,當然,這也許與其家住桐城有關係。但方以智入幕府卻是機緣巧合,因為他最初並不在幕府之中,而是在清河書院,儘管清河書院推崇實學,但是對於方以智所習的「泰州學派」的「心學」並不排斥,所以自其來江北之後,一直於書院授教,直到一次偶然于書院相遇之後,朱明忠才招其入府。
「所以,無論如何,孤都要復遼東,以安中國!」
「遼東……」
可在另一方面,即便是三歲的嬰兒也知道,將來內訌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誰都不會說,似乎所有人都對未來充滿了期望。
有些話可以想,不可以說。就像方以智說出的這番話一樣。
誰人為先?
「大王……」
「大王,此次北伐,不知大王是否隨軍出征?」
因為「永租兩島」的而心情大好的朱明忠便笑道。
但……大王卻選擇了另一個地方!
「以臣看來,京師克複之時,即是天下再亂之日!」和-圖-書
一切正像意料之中的那麼順利,甚至都沒有討價還價。當然,並不意味著沒有付出代價,比如濟州島的租金是一年萬兩。而朝鮮每年從這裏得到的稅銀不過只有千余兩,可以說,對於朝鮮來說,他們佔了一個大便宜。而大明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若是孤遣軍繞朝鮮復奴兒干都司,這濟州不正好就在航道上嗎?」
「孤他日起兵,只為天下蒼生,只為復漢人河山,至於其它,非本王所意!」
不過這並不妨礙提前作出一些準備,畢竟,現在朱明忠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解決海上經度測量的問題。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一切遠航都不是問題。
方以智的回答,讓朱明忠只是哈哈一笑。
只是這兩個地方,沒得法,到時候能不能用上,恐怕只有朱明忠自己才知道,他當然很清楚,因為……根本就用不上!
將來的大明會是什麼模樣,朱明忠並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的是——無所謂忠義,只是誘惑不夠。面對權力誘惑,誰人又能抗拒?
又一次,朱明忠凝視著北方,他的神情帶著一絲期待,甚至雙眼也帶著幾分渴望,而這種渴望是這個時代的人們無法了解的。但是對於每一個來自21世紀的中國人來說,北國那一望無際的土地,或許是一片蠻荒之地,但確實,每一個國人最大的遺憾。
只是,到時候,皇上與朝廷……
克複京師,奪取的是名,而收復遼東,卻是為了大明的將來!
兩個看似並不怎麼起眼的要求,甚至都沒有引起宋時烈等人的反對,就被他們同意了,在他們看來,租借兩島不過只是為了北伐滿清,別說是租借,即便是皇明提出了「暫借」,作為小邦的朝鮮也沒有拒絕的道理。
但是,這不過只是痴人說夢罷了!
盯著大王,方以智心嘆道,放棄的是北伐首功!
「還請大王先恕臣無罪。」
早已經知道答案的朱明忠自然隨口應和*圖*書道。
「密之,聽說你有同宗親戚因科考案被流放寧古塔,待到大軍北伐收復遼東之後,想必他們勢必想要返鄉吧。」
就在方以智心神紛亂的時候,他的耳中又傳出了淮王的話聲。
方以智的反問,讓朱明忠苦笑道。
「密之,你信不信,若是你于府中說出這番話,必定為他人所斥?天下再亂,何人為亂?誰不是大明的忠臣?」
面對大王的這番回答,多年來早就是心如古井的方以智還是沒來由的一陣激動,他知道當淮王選擇遼東的時候,他將會失去什麼。
租借濟州島!
「大王正是因此才意先伐遼東?」
租借永宗島!
放棄的又豈止是京師?
那時,誰才是大義?
說出這句話之後,方以智就看著大王,他知道這句話從來沒有人說過,因為沒有任何人敢說出這句話。
但是,大明還有將來嗎?
方以智的心裏沒有答案,儘管現在永曆朝廷在萬年,雖說他能夠理解大王不奉朝廷還朝南京的想法,但是,京師克複之後,大明又何去何從?
朱明忠指的是順治十四年受「江南科場案」株連的桐城方拱乾一家,其與方以智是同宗,這時他之所以會提及此事,是因為他並不希望這些人返鄉。
「大王,為何您如此肯定,朝鮮使臣絕不會反對租借兩島?若是永宗島尚還可借口伐虜所用,那濟州島以臣觀之,並不在伐虜航道上。」
「大王,若是大王遣舟師取以遼東,那麼京師恐怕只能落於他人之手……」
儘管是哈哈大笑,但朱明忠的語氣也隨之變得沉重起來。
目光微斂,朱明忠的話聲變得冷酷起來。
又一次,朱明忠道出了這番看起來頗為「高大上」,但卻佔據著道德至高點的話語,「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天下蒼生」,類似的說教,他曾經聽說過太多,有時候,雖說聽著不信,但說起來確實好聽。
「密之,你這出家是習慣了,連說話,也帶著和-圖-書些許禪意。」
「好一句『京師克複之時,即是天下再亂之日!』。」
甚至很多人都相信大明中興之後,隨著皇帝還朝,所有的問題都會解決,到時候這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三國的曹歪,就敢為天下先!
所謂的民族融合,從來都不是文溫儒雅的,而是充滿血淚的,是必須要以死亡作為代價。
鄭成功、張煌言、李定國、李子淵……「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何是忠?何是義?
朱明忠不知道答案,但有時候,總需要有人去推波助瀾,而他並不介意作這推波助瀾之人,當然他必須佔據大義,只有如此,才能置身世外。不忠不義之事,讓他人去做,至於自己……可為忠義!
「密之,以你之見,若是今日孤不克複遼東,以你看來,何時,我大明才能收復遼東?」
當然,這隻是一種可能,之所以會租借濟州島並不是為了奴兒干都司,也不是為了庫頁島、北海道,而是為了日本,為了時機成熟的時候,變日本為中國一行省,什麼「不征之國」對於朱明忠來說,沒有任何意義,那不過只是幾百年前高皇帝立下的規矩罷了。對他根本就沒有任何影響力。
說出這番話后,朱明忠反問道,
更何況,未來的濟州島以及日本,都將是中國遠航美洲的不可避免的一個環境,當然是在解決經度的問題之後。要不然,想要遠航美洲就非得奪取菲律賓,奪取馬尼拉不可。僅僅只是奪取日本是不夠的。
「大王真的想要復奴兒干?」
雙目盯視著大王,方以智想在他的神色中找到一絲異樣,但是所看到只有義無反顧的坦然。
方以智的眉頭微鎖,千百年來,不知多少中原王朝曾試圖解決北方韃虜的困擾,但都不曾解決過。現在從大王的語氣中,他可以感覺到大王是想從根本上徹底解決北方韃虜的事,可以肯定的是,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北方都將是一片刀光劍影。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