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鐵骨

作者:無語的命運
大明鐵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北國春 第465章 利益至上

第三卷 北國春

第465章 利益至上

凝視著大海,朱和域突然開口說道。
幾乎亡國的教訓、億兆百姓死難的悲劇,給大明帶來了極為深刻的改變,除了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北方的邊患消除之外,另一個改變,就是封建。而南洋以及海外領地的拓殖,為大明提供了封建的機會。
「這正是父皇所擔心的!」
與任何時代不同,大明的勛貴們並沒有把資金用於土地,當然這既是因為國法的限制,同樣也是因為土地的收益不多,相比于土地,工商業可以帶來更為豐厚的回報,甚至有勛貴投資紗廠,一年獲得數十萬的例子,一年所得便相當於過去累世所得,正是在投資工商業的高額回報下,他們才會紛紛投資工商業,即便是外行,也會購買企業的股票。而不是把金錢凝固在土地之中。
「應該是累加吧,幾十國加在一起,人口億萬,又怎麼能比得了大明呢?到時候,有人這麼想,以小弟看來,他們肯定是為了個人的權柄。」
聽著皇兄的話,朱和域並沒有說話,現在國內確實已經開始出現了要求日本開國的聲音,不過現在這個聲音並不是主流,畢竟,相比于用戰爭換取日本開國,然後對其輸出商品,印度已經敞開的市場對他們的吸引力更大,而且朝中的大臣們,也無意去為商人開疆拓土。
「所以,工商業是吸納剩餘勞動力最好的途徑,現在我大明的人口已經超過一萬萬人,若是再加上南洋諸夏以各殖民的人口,早已經超過一萬萬一千萬人。沒有工商界吸納剩餘勞動力,國家肯定會陷入動蕩不安!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大明都必須要發展工商業。」
大哥的反問讓朱和域點頭說道。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朱和域又繼續說道。
「記得父皇說過,他害怕的從來都不是什麼亂臣賊子,因為亂臣賊子,可時隨時誅之,他最害怕的是忠臣!」
當這個看似簡單的名詞,從朱和域的https://m.hetubook.com.com口中道出時,朱和嘉沉默著,他並沒有立即給予回答,只是靜靜的看著遠方。
「就像舊時黨爭,個個皆君子,看似為國計,可實則各懷鬼胎,東林君子如此,小人亦是,閹黨小人如此,君子亦是如此,無論君子小人,他們的眼中只有權力,至於所謂百姓……不過只是他們爭權奪利的借口罷了。」
受父皇的影響,朱和域對齊泰、黃子澄等人從來沒有絲毫好感,在他看來,正是因為他們圖謀個人名聲、權柄,才導致了靖難。
大多數工廠的工資並不高,即便是這幾年民風趨奢的情況下,普通工人的工資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除非是那些技術工人,否則普通工人也就只是糊口罷了。
「封建即是為了避免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保險,同樣也是為了拱衛中央,他日無論是朝中有奸臣,意圖竊居國權,亦或是有異族入侵,或是百姓起事,諸夏既可起兵拱衛中央……」
「所以,古往今來百姓才是最可憐的,世人皆假名百姓,而百姓又有誰人在乎,所謂在乎,不過就是示恩于百姓罷了。」
朱和域用的語氣中帶著些許嘲諷,
「父皇說,歸根結底,是他們皆無人可用,神宗避朝,是因為朝臣權力過大,即便皇權亦只能退避,至熹宗只能借閹人打擊臣權,而無論是所謂閹黨亦或溫體仁等人,他們歸根到底,還是大臣,無非就是打倒一方,另一方繼承權力,但是繼承權力的那一派,仍然會對皇權產生威脅,嗯,應該說,臣權依然對皇權形成優勢,而相比于臣權,皇權就顯得勢單力薄,以一人對滿朝,況且皇帝還必須要依賴他們治國,無論是耿直之臣,亦或是投機之徒,權力集中於他們身上,對皇家總歸是不利的。」
「所以,父皇才希望儘可能的多的往海外移民,當年南洋諸夏和圖書初封時,南洋漢人不過區區數十萬,而現在卻有多達七百萬之眾,其中的60%都是過去十年移民過去的,現在諸夏各國,漢人越來越多,土人不斷教化,可即便是如此,仍然不夠,還是應該盡量的移民。」
「移民,當然也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實際上,現在那些遷入城市的人口中,儘管有一部分被工商業吸納成為工業化的勞動力,可他們即使是成為了工人,可是因為工廠主的盤剝削,往往也只能住在貧民窟中,也不過只是能溫飽罷了,就像在湖廣,工人的工資往往不超過四兩左右,即便是南京,也不過五六兩上下……」
搖頭苦笑著,朱和嘉又說道。
「只有製造矛盾才能從中漁利,如果沒有矛盾,又怎麼能突顯出他們的重要?于大臣而言,無論是藩王亦或是勛貴,如果與皇家一團和氣,大臣權柄就會受到重重製約,只有製造出矛盾,讓皇家對藩王、勛貴生出不信任,產生危機感,皇家才會依靠大臣,只要藉此打倒兩者,皇家唯一所能依靠的,就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大臣……」
搖著頭,朱和域凝視著遠方說道,
「這個道理,父皇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曾告訴過我們,我大明到最後,表面上是亡于黨爭,可黨爭起因實則是亡于文官權力過大,就像內閣大學士,設立之初是高祖、成祖時是由皇帝點選大學士,往往都是由幸臣充任。英宗九歲即位,無法正常的處理朝廷事務,因此政事的決策權基本上全都落在了內閣的肩上。內閣大學士們基本擺脫皇權的約束和控制,利用自己的意志處理政務,保障文官集團的利益。這在內閣發展史上極為重要,這是內閣獨立處理國家事務的開端。此後,閣臣入閣便由皇帝欽點幸臣變成為閣臣推薦,再由皇帝任命。到萬曆二十二年開始,以國本案為始,黨爭開始,各黨會同東林黨明爭暗鬥,搶奪www.hetubook.com.com內閣及六部席位,到最後,因為黨爭激烈,內閣大學士只能收各方推薦,靠皇帝抓鬮決定,說到底,是大臣權力膨脹到已經對皇權產生威脅,而大臣權力膨脹,與其不受制約有很大的關係。」
沒有絲毫的猶豫,朱和嘉又看著弟弟說道。
確實,像大哥說的那樣,在利益的驅使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臣權的擴張,歸根結底,還是有一個過程的,而這個過程,就是打擊異已,製造矛盾,一點點的剔除異已,最終導致皇帝無人可用,便是到孝烈皇帝那會,儘管看似天子獨斷,但無論是打擊閹黨亦或是東林,或者溫體仁,最終受損的總歸還是國家……」
「現在都有聲音要求朝廷迫使日本開國,因為國內的紗線棉布產量日益增加,商人需要更大的市場,也許,建文繼位時的,諸臣是以江山社稷的千秋萬代為由,建言削藩,但是百年之後,也許,他們會變成以『統一市場』為由,他們會以民眾的呼籲,會要求諸夏廢除關稅,實現諸夏的統一市場,如此種種,反正,他們會找到理由的,而且在利益的驅使下,即便是勛貴也很有可能有會倒向他們……」
沉默片刻,朱和嘉苦笑道。
「是啊,對此父皇是鼓勵的,相比于讓勛貴們把剩餘的資金投資土地,讓歷代土地兼并即便於大明上演,並且愈演愈烈,父皇更希望他們把資金投資于工商業,按照父皇的說法,就是無工不強,無商不富。他們每創辦一家工廠、一家企業,不僅可以讓國家富強,國家可以從中課稅,而且還可以吸納大量的百姓進入工廠,如果不是因為工商業的發達,也許,現在中都以及大明的任何一個城市,都會像歐洲一樣,遍地的乞丐、流浪者。」
但是,現在大臣們或許會覺得為商人進行戰爭,總讓人所不恥,但幾十年後,如果大臣們本身就是商人,甚至勛貴也為利益m.hetubook.com.com驅使,他們會不會達成一致呢?
「虛偽的道德最可怕,虛偽的崇高最無恥……」
苦笑著,朱和嘉長嘆道。
朱和域的感嘆讓朱和嘉點頭道。
日本,也許只是一個開始。
隨後他的話峰一轉,指著港灣中的一艘移民船說道。
回頭看著弟弟,朱和嘉說道。
「甲申天變,天下諸藩,上不能衛社稷江山,下不能抵禦外夷,若非是如此,我大明又怎麼可能幾近亡國?」
聽著弟弟的回答,朱和嘉默默的向著海岸的方向走著,雪花不時的飄蕩到他的肩膀上。
「在將來削藩一事中,他們同樣也會假借民意,並以此驅使朝廷為其所用,即便是那些勛貴也有可能倒向他們,因為利益。」
「國家承平十七年,人口迅猛增長,而長子繼承未能更是令千百萬次子不得不離開家鄉,沒有工廠吸納這些剩餘人口,這些人除了一部分移民南洋之外,更多的人會變成流民聚集在中都、南京這樣的大城市周圍,在官地上會形成規模巨大的貧民窟。這些人口大都是無所事事。他們就會成為暴動的隱患,就像現在的歐洲,歐洲的城市為什麼時而發生城市暴動,就是因為貧民窟聚集著大量的無所事事的平民!」
「古往今來,即便是所謂之賢臣,亦受名利所累,更何況大多數凡夫俗子,他們總會借口種種,圖謀個人名利,當年齊泰、黃子澄等人不顧祖宗成法,一味削藩,以至於逼死宗親,如此種種,看似為國,實則不過只是為了個人之名,其想為朝廷砥柱,便以削藩起事非,試圖借削藩成就個人之名……」
凝視著海外,朱和嘉沉吟道。
削藩!
「土木堡之前,大臣受勛臣制約,皇權尚能平衡,而到熹宗時,皇帝卻只能依靠閹人與大臣爭權奪利,而閹黨者良莠不齊,不堪為用,到孝烈皇帝即位后,忌憚閹黨權勢過大,於是召起東林黨的殘餘,打倒魏忠賢,並對閹黨人員一網打盡。東林黨和圖書重新當權后,但東林黨又威脅皇權,於是又開始打壓東林黨,譬如溫體仁等投機分子走向前台,但最終孝烈皇帝懷疑溫體仁結黨,也將內閣首輔溫體仁驅逐出了朝廷。你記得陛下提及烈皇舊事時是怎麼說的嗎?」
「父皇擔心的是,百年後,會有朝臣借口對諸夏不利,畢竟百年後,諸夏亦有可能是人口億萬的大國。」
但是父皇最擔心的是什麼?
念叨著這個詞,朱和嘉反問道。
「建文削藩……」
「確實不高啊,如果不是因為天下十幾年承平,再加上有廉價的南洋米,米價現在每石只需半兩銀子,比過去跌了足足一半,估計,那些百姓又要負擔房租,又要吃飯,恐怕日子過去的只會更艱難啊!」
朱和嘉看著二弟說道。
「所以,我才希望的你盡量建造更多的移民船,飛剪船,蒸汽船,人口不僅是未來晉國發展的根本,同樣也可以幫助大明減輕危機,畢竟,能否把國內剩餘的人口遷往海外,直接關係到大明的將來!」
朱和嘉略點下頭,然後感嘆道。
凝視著大海,朱和嘉又繼續說道。
「利益……統一無關稅的市場,對於那些勛貴而言,是有利的,畢竟,他們一直都是工商業最重要的投資者。」
「因為忠臣永遠會擺出一副大公無私、事事為國的模樣,他會站在道德的致高點上,他會用人民的名義去索求一切,如果統治者拒絕,那麼統治者就是暴君、獨夫,而忠臣永遠都是慷他人之慨!」
「儘管現在,看似臣權受制於君權,勛臣可為君權的助力,但是幾十年後,百年之後,依然會有大臣借口種種打擊勛貴,而勛貴若不能自重,必定為其所打擊,至於削藩……」
片刻后,他才說道。
「到底是大臣蠱惑,還是勢之必然?成祖之後,百年間歷代皇帝無不以削藩為已任,假名種種行削藩之實,到最後,宗藩變成了什麼?」
朱和域冷笑道。
向著大海看去,朱和嘉似嘲似諷地說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