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開海

作者:奪鹿侯
開海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亞洲經略 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樓

第七卷 亞洲經略

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樓

沒有哪個將軍會發一兩千甚至更多的兵力去攻打這樣一座民居,毫無意義。
而在邊界另一邊,則是沿途數也數不清的村落,這些村落佔地頗廣、人丁興旺,最關鍵的是他們修築的那些擁有歷史特徵與強烈軍事防禦特徵、氣勢恢弘的巨型建築,土樓、土圍、土堡、土寨。
即使有三萬軍隊又能如何,土樓確實打不過你,但你才拆四五座圍樓時間就已經夠明軍從常勝趕過來了,不但趕過來,還能從臨近村落得到極好的補給、水源與休息,保持極高的戰鬥力跟你決戰。
依託這樣一座土樓,沒三五百人能打下來?就算帶一門炮也不行,一來火力有限、二來炮打完了也未必能打出缺口、三來即使僥倖打出缺口最後還是要攻城。
要不是有北洋騎兵引路,楊策恐怕他這伙兄弟走過明西邊境,性命就撂在這了。
既節省材料,也保證牆體能耐得住火炮打放對牆體的破壞。
走在墨西哥城西面的官道上,楊策見證了祖先在戰亂中流離失所和-圖-書時創造的最高生存智慧——這種智慧叫做團結。
炮台平時是用不上的,因為百姓手裡別說炮了,一個村子鳥銃都只有十桿上下,倒是軍府未限制百姓自造弓弩,只要村尉每季向軍府報備兵器數量即可,因此移民手中有大量投射冷熱兵器,但沒有火炮、火箭。
在地利險要的圍樓上,工匠選擇外環樓兩角或四角增築凌空伸出的馬面牆,下層備射孔、上層備射台,以供擁有鳥銃、硬弓強弩的移民百姓遇險時用作防禦。
過去客家人有轟轟烈烈的遷徙史,而現在動蕩不安的環境與嶄新的生活將四省移民逼成新的客家人。
這數十乃至數百座傲立於新大陸腰間的圍樓,恐怕是萬曆年間天下最轟轟烈烈的移民建築史。
至東南倭亂,為抗擊倭寇保衛宗族,一座座圓形圍樓被修建起來。
這是為官軍準備的,一旦前線開戰,官軍即使失去營寨,至多後撤十里立即可進入沿途圍樓守備,沒有兵器的移民百和_圖_書姓能撤到下一次村寨,而虎蹲火箭、二斤五斤野戰炮拉上樓里就能打響另一場守備戰。
更關鍵的,在楊策眼中這種遍及大明在新大陸實際控制土地上拔地而起、移民消耗巨大人力物力修築的圍樓意味著一種精神,一句話——老子來了、修起圍樓,從今往後,誰也別想讓我從這離開。
內外幾個同心圓環樓形成多層,圓形外牆以生土夯築承重,牆越高則底越厚,外牆底普遍厚五六尺,越往上越薄,至頂則二三尺。
但不論修好的、沒修好的,軍事素養高超的楊策一路心都懸著,因為他能感覺到自己始終在南北兩側那些圓形堡壘的監視之下,而如果那些圍樓擁有火炮,他們行進的這條官道剛好在兩側火炮的最大射程之內。
但它們就在這,扼守著官道,你不打就無法再向前進;它們就在那,扼守著新大陸大明治下的每一片郊野,你不打就無法控制每一寸土地。
圍樓非常拖延時間,又封鎖了各處要道與荒野,想m.hetubook.com.com大軍繞過去非常難,又杜絕小股部隊分散入侵的機會;但另一方面又為明軍提供了絕佳的進攻路線,只要一座圍樓拖著,明軍就不但能正面抵抗,側面甚至背後發動襲擊和包圍都有可能。
最出眾的就是銃台、虎台、炮台,合稱三台。
廣立邊境的圍樓其實大部分都是各村百姓聘請來自漳州的移民工匠修建,他們不乏眼光高遠者,深知明西邊境的情況與國內東南局面不同,更知道東洋軍府奉行藏兵於民的政策,在東洋軍府兩名工兵千戶的指導下,圍樓的形制比之國朝東南也多有改動。
邊界這一邊是阿爾瓦堡,即西班牙公爵阿爾瓦駐軍墨西哥城為防備明軍東征而修造于官道上的三座棱堡,互相拱衛。
楊策估計了一下自己統帥和西班牙阿爾瓦先前統帥相同兵力來從這裏攻向常勝,想了一路也沒好的解決辦法。
同心樓外高內低,樓中有樓,內部牆壁則以青磚或土磚築成以節省空間,畢竟外環樓才是主要的防禦牆,每m•hetubook•com•com座樓頂皆覆青瓦,採光、通風、防禦皆為上乘,村落的百姓便聚居其中,歃血為盟。
楊策一路走來,單單官道沿途便見到不下二十座圍樓,有些圍樓已修築完畢,有些圍樓才修到一半,百姓還住在樓外的小宅院里,村落遠處的瞭望樓上始終有百姓向他麾下奇裝異服的海盜隊伍投來好奇的目光。
每個村子住著移民、原住民上百戶,至少在新西班牙指揮使袁自章的官方口徑中,官道兩側及邊境線上每座圍樓都至少有一小旗正規軍與百名民兵。
在西班牙與明軍相互陳兵邊境的歷史環境中,來自大明的四省移民遷居至此,外有一觸即燃的戰火威脅他們的生計,內有土地被占伺機搏殺的土民覬覦著他們的財產。
他在西洋上見了不少歐洲人的棱堡,要說起防禦能力,他認為這些圍樓比那些棱堡弱了不少,畢竟體量在這擺著,大多數圍樓跟棱堡比起來都太小了。
但問題出在哪兒?
至少在新大陸墨西哥城至常勝一線,界線涇渭分明卻無處尋覓,它在邊m.hetubook.com.com境每個人的心中。
有時官道進入山脊,騎在馬上向遠方極力眺望,目力範圍內能瞧見官道一側兩三座這樣的圍樓,遠離的官道的地方還不知道有多少座——這太恐怖了呀!
去國萬里,他們聚集於此,無分鄉土結為村寨,遵循著做客他處的古老傳統,人們舉眾成族聚居一處相親相愛。他們就地取材,用比傳統更加古老的生土夯築技術依山而建修造起一座座圍樓,一個村落一座樓,一座樓便是一座城。
在臨近官道的圍樓,除了注重百姓防禦的射台,還為一些百姓沒有的兵器設置射台,比方說虎台與炮台。
虎台多建於馬面牆高層,用於虎蹲炮打放;炮台多修于中層,專供步兵野戰炮打放;修築炮台的馬面牆時工料中添了水泥,水泥是常勝的水泥廠用墨西哥城的火山灰與海邊貝殼燒粉製成的,築基立柱,外部再以生土夯築。
這是民居。
圍樓的形制可以追溯至漢代城池與當時閩越王城的建築風格,官府軍事建築進入民間則要晚至宋元時期,在那個時期圍樓多為方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