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1255再鑄鼎

作者:修改兩次
1255再鑄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天傾危機 第162章 財政問題

第三卷 天傾危機

第162章 財政問題

「唉……」方迎波看了看西南方,「以這裏的潛力,遠不該只有這麼點啊。嘿,李應,嘿。」
陳潛繼續翻著本子,說道:「是的。除此之外,還有收購各類原料、礦物、藥品等的支出,預計六萬貫。收購不自產的小商品、船隻、工業半成品以及外包加工的支出,預計五萬貫。其他未列明的支出,難以具體估算,暫列五萬貫。此外,還有一個大頭是海貿時收購貿易品的支出,今年預計十萬貫,但這筆支出是會產生很大收益的,我認為不應該算到財政支出裏面,或許應當成立一家海貿公司獨立核算。」
「我先說開支吧。當前經濟活動等級低,月度波動頻繁,所以我們暫時只能以年為單位預算。因為之前從三月初一開始做計劃,那時正值清明,所以財政部暫且將每年的清明至下一年清明定為一個財年。這有兩個好處,一是以陽曆年為周期,與農業生產相符合,波動更小,二是清明前後,除了清明本身,既無重大節日也無重要生產活動,所以便於交接。」
陳潛看了一眼史若雲,後者把手一挪,說道:「稅收是我們商務部直接負責的,我來解釋吧。稅率倒是並無不同,幾乎整個北方,基層稅率都在20%以上,高密膠西也不例外,農民的實際負擔只高不低。真要嚴格徵收的話,每戶每年的納稅額是可達十石的,只是,這裡有個徵稅成本的問題。在城陽區,我們經營多年,中間環節削減了不少,基礎設施又完善,運輸也容易,所以徵稅成本低一些。而在新佔領的區域,我們還沒有太大m.hetubook.com.com的執行力,只能依賴原有的稅吏和包稅人去收稅,還要把數量龐大的稅糧運輸到城裡去,這徵稅成本可就高了去了,所以只能按低水平預估。這還是在一州之內轉運的情況,要是按傳統中央王朝的模式,基層收十石,能運到首都半石就不錯了。」
1259年,3月16日,藍村鎮。
幾人進了帳篷,發現除了有事的季國風、身體不適的張建國和坐鎮本土的公安部長呂雙卓以外,剩下的管委都已經在這裏了。這裏條件簡陋,也沒大型的會議桌,用了十多張小桌圍成環形,各個管委在桌后坐著,正在交流最近的情況,見三人進來,紛紛打起了招呼。
張正義咳了一下,說道:「是這個道理,即使狠下心去不救災,我們自己也得有糧才能安心。這個得做個長期的糧食儲備計劃,今年先按儲備十萬石計劃吧。這樣,可支配的就是二十萬石,就按二十萬貫計算吧,這樣就能填補相當一部分財政了。嗯,陳潛,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收入?」
史若雲嘆了口氣,說道:「這些糧食……是不能全都賣掉的啊。現在可不是糧食吃不完的後世,而是經常出現水旱蝗湯的舊時代啊!膠東也不是什麼風調雨順的福地,隔幾年遭次災是常事,別看這幾年我們沒遭過什麼大災,但一旦遇到,那可就不是在電視里看別人救災那麼簡單了,是真的可能數萬人衣食無著流離失所的!所以我們必須留下至少20%的糧食作為飢荒時的儲備。即使對於封建官府,這也是必盡和*圖*書的責任,而從我們這個不封建的官府的角度來看,20%也只是個最低限而已。膠州現在有多少人,三十萬有了吧?我們一年存個六萬石,連一個月都撐不下去。」
他又瞅了一眼本子,然後抬起頭來,說道:「整個膠州的夏秋兩稅預計約三十萬石。此外,程從傑掌握的寧海州,也將向我們輸送一些稅賦。寧海州人少、關係錯綜複雜,我們又沒那麼多人去監督,所以這一項估計不會很多,先按三萬石預計吧。」
方迎波又皺著眉頭髮問道:「膠州現在是北方最大的口岸了吧?才十萬貫?」
張正義徑直走到首席的位置,也不啰嗦,拿起桌上的陶杯子喝了一口水,說道:「各位,事務繁多,咱也別多廢話了,現在開始吧。陳潛,開場你來,把我們當前的財政狀況先總結一下。」
全場發出一片噓聲,張正義笑道:「有什麼就直說吧,別賣關子了。」
張正義扶了扶額頭,說道:「就算不管海貿支出,也又是十六萬,加上人力費用,再放寬點預計,一年得用上五十萬貫了。呵,放一年前得嚇死人。算了,說說收入吧。」
李如南搶先說道:「首先自然是留著自己吃了。從商社的角度來看,以供應一萬人的口糧預估,大約需要四萬石。我們東海區的農場倒不是不能自產,只是現在來看我們的糧食生產相當寬裕,所以今年農業組降低了粟的種植量,改種了大豆。今年估計能自產約一萬二千石的冬小麥和一萬石的土豆,嗯,這樣需要大約兩萬石糧食填補缺口。用糧食換大豆,這也算https://www.hetubook.com.com變相創收了,增產的大豆即使單純賣豆子,也可以創收約三萬貫,更別說深加工帶來的經濟價值了。」
「哦,好的。」陳潛回過神來,翻開本子繼續說道:「此外,還有膠州港口的關稅收入,嚯,這個可不少。每年夏季南船北上時收取實物再就地發賣,雖然要與李應分享,但是根據以前姜家的數據,即使只有一半口岸,也可得近十萬貫的收入。」
張正義搖頭道:「第一年,剛佔領,沒辦法,為了保持穩定,先隨他們去吧。我們要抓緊培養自己的基層人才,從明年開始,逐年降低稅收成本。從積極的方面看,這三十萬石本來就不是我們的呢,能有一點都是賺的。對了,這麼多糧食,如果論市場價,那差不多是三十萬貫,但肯定是沒法一下子變現的,該怎麼操作,你們說說唄?」
幾人也放鬆地笑了起來,方迎波卻皺著眉頭問道:「等等,這不對吧。看城陽區的數據,是按每戶每年納稅八石估計的,怎麼到了膠西高密那邊,就只有每戶四石了?那邊稅率低嗎?」
他說完這句,見各位都點了點頭,放下心來,繼續說道:「目前最大頭的還是人力開支。截止到二月底,商社有4227名登記勞工,這一財年預計要支出102000貫;現有約兩千名外聘僱工,還在迅速增長,以年平均雇傭30000人·月估計,預計年支出50000貫;現有武裝力量,包括陸海軍、鐵道隊、治安警察共計3413人,如果不繼續增長且不進入戰時雙餉狀態的話,年預計支出122和圖書000貫,但危機並未完全過去,這不太可能,所以我們按十八萬預計。這幾項加起來,人力支出總計332000貫。」
「形勢嚴峻啊。」
「嗯,這是個辦法。」張正義點頭道,「先以三萬貫估計吧。這樣就解決二萬石了,還有別的嗎?」
史若雲站了起來,說道:「首先,好消息是,在歷代官府的發展之下,稅糧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處理機制,我們只要把糧存起來,每月賣給糧商一批就行了。糧食市價不高,對於農民來說種起來不太划算,所以他們除了種一部分糧食交稅和自己吃以外,剩下的地大部分都種了經濟作物。這就導致了官府的稅糧佔了供應城市的商品糧的很大一部分,所以我們很容易通過調節供給來控制糧價,在一年的時間里,維持每石一貫的批發價還是比較容易的,甚至還可以自己開糧店,去賺每石兩三貫的終端價。」
高正坐了回去,感覺自己淺薄的經濟學知識受到了衝擊,而一旁的史若雲則笑而不語,為安全部無償提供了大量物資的後勤部長方迎波更是嘿嘿笑了起來。
眾人聽了,不由得都沉默下來,李如南更是偷偷抹起了眼淚。
張船長插嘴說道:「我們得與李應競爭,稅率上不去。再說了,聽說南邊的明州、廣州市舶司一年收入也就百萬貫級別的,咱這點小破港口,也不算少了。」
這是今天的正題了,陳潛也不含糊,直接拿起手中的本子讀了起來:
張正義笑了起來:「看來是我想複雜了,那麼壞消息呢?」
方迎波嘆道:「這才過了一層,就損耗這麼多。唉,碩鼠碩鼠和_圖_書,無食我黍。」
眾人本以為會聽到一個天文數字,沒想到卻還不如人力支出大,高正問道:「呃,怎麼這麼少?你剛才說的人力支出,是純薪金支出,還是包括了衣食住行各種費用的?這一塊也不少吧。」
陳潛翻過一頁,說道:「情況比之前想象得好一些。今年的收入大頭,是新佔領區的農業稅,具體收入要等夏秋兩季收了才知道,現在只能預估。首先是已經成熟的城陽區,現有登記在冊2313戶村民,一年下來預計可收一萬八千石的糧食。然後是除去了城陽區的即墨縣,估算有一萬四千余戶,預估兩稅收入八萬六千石。膠西縣約三萬戶,預估兩稅十二萬石,高密縣兩萬戶,八萬石。」
陳潛點點頭道:「是純薪金支出,我剛才所說的,都是貨幣支出。是這樣的,我們商社不是市場經濟體制,各部門間的物資劃撥,都是無償的……所以你的兵們吃的穿的,都是不算錢的,成本已經算在勞工和僱工的薪水支出、以及採購原材料的費用里了。」
聽到如此巨額的人力開支,在坐各位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張正義苦笑道:「這就三十多萬了,別的也不少吧?一起說了吧。」
「咳。其實沒你想象得那麼困難。」史若雲打斷了一下,「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們想先聽哪一個?」
聽到這個數字,在座不少管委的神色都為之一松,陸平調笑了起來:「居然有這麼多啊,去年我們辛辛苦苦又是搞工業又是搞海貿,一年也才賺個十萬多貫吧?現在坐地收錢就有這麼多,果然最賺錢的還是搶……哦不對,開政府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