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1255再鑄鼎

作者:修改兩次
1255再鑄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大爭之世 第575章 黑龍江上 二 蒸汽船

第八卷 大爭之世

第575章 黑龍江上 二 蒸汽船

……
原本的歷史上,1268年,蒙軍正式露出爪牙,開始圍攻襄陽,拉開了滅宋大幕。知道這一點的東海股東們對此自然是非常警惕的,所以之前的幾年裡一邊暗中加大了軍事投入,一邊向漢水流域和南陽盆地派遣密探,偵察蒙古人的動向,隨時準備出手干預。
兩艘船隨即把帆一轉,向東北方的岸邊駛去,與此同時,動力艙中的鍋爐升起了火,黑煙從煙囪中冒了出來,可收放的螺旋槳裝到了傳動軸上,船隻緩慢而確實地加速起來。
但是蒸汽機一旦開啟,就能完成傳統帆船難以完成的任務,比如說在逆風逆水的河流中航行。也正是因此,當全體大會做出了在黑龍江流域進行開拓的決策后,硬是把剛下水還沒幾個月的兩艘新銳驅逐艦給派到了特遣支隊里。
她們的結構很簡單,就只有單層船體加上一些上層建築,但經過了合理的設計及「借鑒」,外形看上相當流暢且亮眼。上層建築使用了「雙島式」布局:中前部有一座雙層艦橋,中後部隔了一段距離又有一個單層的動力操縱區,其餘部位則是露天甲板。船身用某種白料為基底混合柏油塗成了灰白色,有著半啞光的色澤,看上去相當高級;而側面用紅線從艏尖畫出一道弧線,平滑過渡到甲板位置,一直畫到船尾,將外漂的船體干舷和內收的上層建築側壁兩個平面相交形成的折線清晰地勾勒了出來,讓單調的船體一下子有了凌厲的感覺,頗有畫龍點睛的味道。
於是今天,就有這支雄壯的艦隊出現在了骨嵬島西側的海面上。
根據這個思路做下來,最後的結果就是江級了。相比最初那艘改裝來的實驗型蒸汽船,它的標準吃水降低到了1米,以適應未經疏浚的複雜水道。但為了在淺吃水的條件下有足夠的空間安置機艙、燃料和必要的其他物資,船體長度一下子增加到了40米,水線寬7米,從外表上看足可稱為一艘「大船」了。看著大,幾乎和烈焰級差不多長和圖書(造價上也是),但標準排水量只有150t,滿載也不過200t,算是相當輕盈的船隻了。
要知道,自古中原王朝征戰漠北,最大的問題不是戰鬥,而是漫長的陸路帶來的補給難題。若是有水路可走,這個問題就在相當程度上緩解了。當然,現在談什麼「威脅後路」似乎早了點,而且這並不是個簡單的任務。但正是因為不簡單,所以才要早早開始布局,以免真的能用上的時候卻沒東西可用。
所以,在一連向南探索了好多年之後,他們便轉而向北碰碰運氣。說到向北,那就是經過鯨海向北了,這一帶倒是有不少陸地,但是沿海區域大都是難以開發的山地,不值得投入太多的精力。所以他們的目光一直越過了鯨海,直接盯上了北方的黑龍江流域。黑龍江流域是眾多漁獵民族的故鄉,人口少而強悍,是很好的敢死隊兵員;當地出產毛皮、東珠、人蔘等珍貴商品,有較大的商業價值;流域中也有大量的平原,有開發成農耕區的可能——但說實話,這些都是幌子。
烈焰級「鎮遠」號上,北疆開拓特遣支隊提督潘學忠聽完准尉的報告,說道:「既然被我們撞見了,那就派『黑龍江』和『松花江』過去幫他們一把吧,正好也該點火動動了。」
「很好,主軸已經轉動起來了,風道正常。」
對於現在的東海商社來說,雖然他們的觸角已經伸得相當遠,但實際上並未找到太多適宜的土地。南洋和西洋地區太過炎熱,只不過是乾熱還是濕熱的區別,都不是很理想的居住地。日本此岸郡所轄的關東平原倒是不錯,但是面積也太小,開發潛力是能看到頭的。
王錚感覺好生無趣,悻悻地把話筒放下,聳了聳肩,對機械師們說道:「喏,都聽見了吧?準備準備吧。」
這支艦隊,也即「北疆開拓特遣支隊」,由功勛卓著的海軍老將潘學忠中校率領。艦隊包括烈焰級兩艘,大小運輸船六艘,規模不算太大,但hetubook.com.com卻配備了東海商社近年來一系列最新銳的技術,比如說兩艘蒸汽驅動的船隻——黑龍江艦和松花江艦,同屬於最新定型的「江級」驅逐艦。
1269年,6月19日,骨嵬島。
為了避免中央的煙囪冒出的濃煙燒壞風帆,江級只用了兩根桅杆,一前一後,避開了煙囪。不過由於這型船底艙里有大量煤水和沉重的動力單元,重心很低,相比類似的船型要穩定得多,所以比起同樣淺吃水的沙船,桅杆高度可以更高、帆力也更強。在相當多的時候,風帆都可以與蒸汽機協同工作,使得航速達到十節以上。但是嘛,其實即使不用蒸汽機,只靠風帆也足以把這艘船推到八九節,所以說大部分時候都不需要用到蒸汽機。
不過畢竟是新技術,為防止出故障,艙內仍然保留了傳統的黃銅通話管。艦長劉恆信少校的聲音從電話和通話管中以微妙的延遲先後響起,形成獨特的混響效果:「這裡是指揮室,我是劉恆信。你那邊情況怎麼樣?」
一名准尉從桅杆上滑下來,三步並作兩步回到艦橋上,報告道:「報告中校,看清楚了,是一艘順風級擱淺在了海岸上,遭遇了土人的圍攻!」
股東們更深層次的想法是,若能在黑龍江流域站穩腳跟,那就可以沿河一直深入漠北高原,威脅蒙古人的大後方,對於未來的戰略大有裨益。
「叮鈴鈴!」
由於把鋼骨做到了船體里,所以江級的動力單元就不需要鋪設額外的龍骨加固了,總重相比當初的實驗型號反而輕了些,只有37噸。雖然輕了,動力卻更強勁了,它裝備的鍋爐仍然是溫泉-3,但是經過了多次改進或者說是測試之後對冗餘不斷放寬,蒸發量提升了50%,達到1.2t/h,工作壓力也回升到了0.3Mpa。有了更充足的蒸汽來源,自然就能撐得起更強的蒸汽機,兩艘船都裝備了最新的「洪流-260」,結構與舊式的170類似,但氣缸內徑增大到和圖書了400mm,也就是新一代固定蒸汽機新星-250的同型缸。
得益於鋼產量的提升、力學理論的進步、建築技術的進步和大型鋼件加工能力的提升,闊馬造船廠得以用鋼製龍骨和肋骨取代過往的木製骨架。這既增加了船身強度和剛度,又擺脫了木料來源和陰乾時間的限制,可以說是東海造船業的一次飛躍性進步!這個技術即使不用來造蒸汽船而是造傳統帆船,也能以更低的成本造出更大的船!
不過,鑒於當前的蒸汽機可靠性仍然存疑,而且耗煤量太大,所以航程是很受限的,船上依然保留著帆裝,在大多數時候仍然用風帆驅動,只在風向不好的時候才開動蒸汽機。
「好了,正常就好,一會兒要打仗了,你們的人小心點,檢查一下裝備!」
江級作為東海商社第一型量產的蒸汽船,仍然延續了當初設定的「淺水、快速」的思路——既然早期蒸汽船在外海競爭不過已經相當成熟的大海船,那還不如專註于在內河和淺海區的性能,萬一出了故障也好處理;同時,既然動力機構佔據了大量空間,在運輸力上是不可能競爭過傳統帆船的,那麼不如乾脆放棄貨運,在技術受限的前提下盡量把船做快點。
於是,放下心來的他們就開始折騰起別的事情來,比如開始考慮獨自對付蒙古時的戰術戰略,又在考慮「稍稍」向北擴張一點。
雖說鋼比木密度大,但比強度更高,所以理論上撐出同樣的水下空間(也就是所謂的排水量),鋼骨船反而會比木骨船更輕。不過由於江級是第一次投產,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放寬了安全係數,船身自重佔總噸位的比例與之前接近,約三分之一,差不多是65t。但鋼骨帶來的好處是也是顯而易見的,它的強度足夠高,所以不用像過去的木骨架那般畏手畏腳,長寬比可以比同噸位的船大得多。首批江級的長度就能達到與烈焰級相同的四十米級,這在以往是難以想象的。
江級的建造應用了多項新和_圖_書技術。除了蒸汽動力,最重要的革新是,它是闊馬造船廠正式建造的第一種鋼骨木殼船!
這讓股東們大鬆一口氣的同時又沾沾自喜:看來歷史果然被我們改變了啊!
王錚檢查完風道,又走到鍋爐前檢查了一下水位,裏面都是剛加的新海水,濃度尚未燒高,不需放水,於是他對鍋爐工組叮囑了幾句,就出門上了頂部的控制室中。
王錚一下子立正起來,說道:「報告艦長,輪機系統一切正常,目前蒸汽壓……」
「小周,等這陣打完,去檢查一下油位,多的少的都補一下,不過補之前得把液位都記錄好了……」
呃,一路上江級出色地經受住了考驗,反倒是要顧慮艦隊中的其他帆船,一直在等風期。不過不等也沒辦法,她們自己能攜帶的煤炭有限,全靠隨行的運輸船補給呢,這也是現階段的蒸汽船的一大遺憾。
潘學忠目送兩艘船離開,確認沒出什麼問題后,又對手下們說道:「好,我們也去看看吧。嘖,那艘海船擱淺了,水深大概不夠,都小心點。」
於是副官重複了他的命令,通過傳統的信號板將命令傳達給了兩艘最新銳的蒸汽船,也就是「江級」驅逐艦的一號艦「黑龍江」和二號艦「松花江」。
……
洪流-260的功率達到了100kw,在如此龐大的功率推進下,江級的航速可以達到八節,並保持這個速度在較長時間內進行巡航——這個速度雖然尚不如成熟帆船的最高速度,但無視風向,比帆船在普通運營場景下的平均航速幾乎要高了一倍,可以說相當具備實用價值了。
但是一直安然度過了整個1268年,都屁事沒有,忽必烈為了對付阿里不哥的餘孽,一直在西北折騰,並沒有進犯襄陽的動向。襄陽口岸,兩方商民在榷場有序地進行貿易,並無歷史上那種大建堡壘大屯兵丁的緊張跡象。
王錚正給手下布置任務,突然旁邊就響起了一陣清脆的鈴聲,他順手摘下旁邊的話筒,舉到耳邊說道:「控制室,我www.hetubook.com.com是王錚,請講。」
這個想法其實是有些瘋狂的,這型船雖然很適合淺水,但相應的在外海就很危險了,而鯨海一向又以強風浪著稱,稍有不慎就非得翻船不可。但出於實戰中練兵的目的,這兩艘船還是這麼過來了。艦隊沿著海岸,小心翼翼地前行,先是訪問了高麗,又去瀛山縣、博多補給,沿途去了此岸郡休整了一陣子,又上到了北邊陸奧灣內的青森港,最後趁著北風起的時節來到了骨嵬島附近。
黑龍江艦的動力艙之中,頂部的通風孔中傳來了許許新鮮空氣,驅走了一部分鍋爐房中的熱氣。輪機長王錚上尉伸手感受了一下風向,在表格上打了一個勾。
控制室也就在所謂的「后艦島」內部,正好位於蒸汽機艙上方,用於對機器進行操控。輪機組的居住艙就設置在控制室周圍,晚上睡覺就睡在機器旁邊,有什麼事也好處理。他進去與幾個機械師交流了幾句,一切正常,蒸汽壓力在穩步提升,航速已經達到了八節,振動也很平穩。作為一型破天荒的蒸汽船,有這樣的表現相當出色了。
這又是電信組的一項重大突破——電話!這套電話系統由中央塔製造,基於繼電器振膜原理,有效通信距離不長,但用於船內通信則正合適,於是就首先裝備到江級這一新銳艦艇中了。
動力艙在艉部靠近主軸出口的位置設置了一台與主軸聯動的風機,將動力艙中的空氣抽出,從船體側面的排風口排出去。如此,整個動力艙就形成了一個負壓風道,前端鍋爐房頂部的通風孔就能從外界源源不斷地吸入空氣,為艙內提供氧氣、帶走廢熱,使得裏面不至於變成一個大烤箱。這個通風效果很是不錯,以致於有餘力在風道末端設置一個簡易的換熱器,蒸汽機排出的廢蒸汽經過這個換熱器再排出到外界,其中有一部分會冷凝成液態水,落入艉部艙室中的水箱內。雖然無法全部冷凝,但也足以為船隻提供一部分珍貴的淡水了,反正鍋爐燒的是海水,有一點都是賺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