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的導演時代

作者:吃飯打怪獸
我的導演時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280章 油膩、市儈的另類英雄

第280章 油膩、市儈的另類英雄

不過給拍就行了,李謙也就開始籌備劇組,琢磨演員人選了。
因為良心發現,一番思想鬥爭之後,重走印度,為病人們帶回了特價葯,並且賣的更便宜了,自己根本不賺錢,只為了救更多的人。
跟女演員一樣,都經常演比自己小的角色,25歲演18歲,35歲還能演18歲。
沈藤在話劇圈子還有些名氣,李謙都去看過一場話劇,好像是79年的,差點就八零后,比74年的黃博都要油膩的多的多。
《無人區》要是早半年拍,在09年7月之前上映,也就不會被禁了。
就是給拍了唄,還什麼原則上同意,說話真有水平。
只是張一謀是那種典型的中庸性格,程凱哥跟個老幹部一樣,江文心高氣傲,但也不是喜歡在媒體面上放大話的人。
小馬剛剛的融資也才兩個億吧,馬小剛賣個空殼公司就到手兩億了。
在這之後,寧昊憑藉《瘋狂的賽車》躋身億元票房俱樂部,蘇侖接連兩部科幻愛情片《超時空同居》、《暖暖內含光》大賣五億票房,愛情片成為熱門類型。
這華陽和萬達,不就是送錢給馬小剛,來綁定他嘛。
「辛辛苦苦拍了四部電影,投資了那麼多電影,才賺了幾個億,這賣個空殼公司就賺兩億,錢也太好賺了。」
電影中的程勇,是略帶頹廢、油膩、市儈的感覺,後期還得有正氣,還得稍微有點孤膽英雄我就豁出去了那種氣概。
帶著這種感覺,徐征又重看了兩遍劇本,李謙也不急,就等他看完。
而且,儘早拍了,儘快上映,不要去拖。
好慘的男主角,徐征一度以為李謙是要拍什麼文藝片了。
其次,郭韜面相看起來太正直了。
商業電影大師,雖然有不少不同的聲音,不過至少大部門媒體和觀眾都接受了。
單看這個故事,並沒有多麼驚艷。
雖然《人在囧途》大火,他本人也再度大紅,而且有自信續集能夠延續《人在囧途》的大火,但是好片不嫌多,更何況是李謙的新片呢。
也是大部分觀眾所熟悉的,畢竟要是和-圖-書小眾方言,聽都聽不懂,跟外國話都沒多大區別了。
其他的都好說,但是中年油膩男的話,黃博怎麼都差了點感覺。
一下賺兩個億,也引發了網友強烈的討論。
華陽傳媒和萬達影業,出資兩億,收購了馬小剛新成立的一家影視公司70%的股份,並且馬小剛再度簽下了五部電影的導演合約。
不過,跟李謙沒關係了,剛剛接到韓三坪的通知,《我不是葯神》的文學劇本已經過審,上面協調了多個部門,原則上同意拍攝。
電視機屏幕里,不斷閃過過去十年來的一部部國產電影,同時還伴隨著一道大氣平和的女聲。
那時候黃博估計都45了,在片子扮相雖然不好,又發福了,但是論油膩,還不如沈藤呢。
哪怕是那部《瘋狂的外星人》,看黃博和沈藤的樣子,絕不是近幾年的作品。
不過,對於老一輩的名導來說,即便認可李謙的成績,可也不會去認可新的十年是由李謙引領了。
論聲勢,無人出其右,恐怕也只有《英雄》之後的張一謀、《霸王別姬》之後的程凱哥,以及《卧虎藏龍》之後的李按了。
《我不是葯神》?
……
「光與影的世界,新世紀華語電影的第一個十年。」
雖然快40了,徐征也有一顆走紅的心。
殺青沒多久就碰到了7.5事件,就是那麼巧。
救人無數,萬家生佛的一個角色,正如劇本最程勇從法院被送往監獄的時候,廣大病友們在街道兩旁密密麻麻站成兩排,目送法警的車輛緩緩前行。
某一天,店裡來了一個白血病患者,求他從印度帶回一批仿製的特效藥,好讓買不起天價正版葯的患者保住一線生機。
有什麼能比可以直面陽光的黑暗更黑呢?
挑來挑去,40歲左右的男演員,還真沒有完美契合的。
李謙笑笑,讓人倒了杯水,把劇本遞了過去。
最後,終究還是事發了,運輸藥品的途中被抓。
吳經一部極具創意的《絕地求生》開拓了動作片的新類型,徐征的《人在囧途》hetubook.com.com在一眾惡俗搞笑片中更是一股清流。
紛紛擾擾的爭辯與質疑,浮浮沉沉的聲名與權力,一切都掩匿在歷史前進的大浪里,10年來的華語電影,滿是喧嘩與騷動,誰又知曉,我們最終何去何從?
而李謙又是新生代導演領軍人物,不言而喻,李謙就是第二個十年,華語電影的頭號人物。
21世界的頭一個十年,是第五代導演和一眾北上的香江導演的時代,已經開始的第二個十年,將會是年輕導演的時代。
就在《我是傳奇》破八億之後,當天晚上,電影頻道製作了關於21世紀第一個十年,華語電影的總結欄目。
百般不願卻走投無路的程勇,最終答應下來,意外因此一朝翻身,平價特效藥救人無數。
1月28號,春節即將來臨之際,行業內關於馬小剛的爭奪,也終於落幕了。
至於黃博。
片名有些奇怪,不過也有思考那麼多,繼續往下翻。
演員,首先要契合電影的風格,風格不符,演技再好都是白搭。
一個多小時之後,徐征放下劇本,苦笑道,「李導,這麼個英雄般的角色,和人物本身的形象,反差很大啊。」
不過四十歲左右的男性角色,還是主角,確實少見,張翰宇能夠大火是個個例,也只有這麼一個了。
要知道,當年徐征可是奶油小生呢。
李謙新片男主角啊,換了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多淡定,他可是之前在媒體面前誇下了海口,要破紀錄的。
但是,首先排除王保牆。
拍攝《無極》的程凱哥,打造《夜宴》的馬小剛,功成名就的第五代導演,哪一個不是意氣風發,挺身站在華語電影的風口浪尖,曾經締造了香江電影輝煌成果的黃金一代,也在此時紛紛北上,摩拳擦掌。
如果可以的話,李謙這次不想賀歲檔再上映了,賀歲檔還是更合適輕鬆一點的片子。
這操作,也是牛逼,怎麼沒人給自己送錢呢。
沒辦法,李謙就先一個電話把在魔都編寫《人在囧途》續集劇本的徐征給叫來了。
就像在和*圖*書城市中心的幾百米高樓上,往下一看,周邊密密麻麻的破舊平房,比在小縣城看到這種房子,衝擊更強烈。
三萬字的文學劇本,看下來並不需要多長時間,哪怕是逐字逐句的琢磨,半個小時之後,徐征也完完整整地看完了。
兩個億啊,拍多少部電影才賺得回來,多少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潤都沒有這一半。
電影頻道沒有像媒體一樣,說什麼大師不大師的,但是內容已經很直白了。
而且現代化的大城市,那種戲劇衝突更加強烈。
有些黑暗是依託于黑暗的環境產生的,見不得光,有些就堂而皇之地曝光在陽光之下,根本不懼陽光。
隨著電視機里的女聲開始介紹二十一世紀頭一個十年裡,一部部舉足輕重的華語電影。
徐征灌了一大口水,接過劇本看了起來。
方言,就是一種常見的方式。
得知李謙新片男主角的消息,遠在魔都的徐征片刻也不耽擱,放下電話就坐樂最近一班飛機來了京城。
還是和原版一樣,故事背景定在魔都。
早拍完早上映,別看現在同意拍了,真要是上面知道電影的內容,大概率是不允許拍的。
只有暴露在陽光中的黑暗,所有人都看得到的黑暗,才是社會最廣泛的根本性難題。
遙想2000年的李按,英姿勃發。《卧虎藏龍》橫掃國際影壇,奧斯卡上領銜華人揚眉吐氣。
節目播出之後,再度為李謙的熱度加了一把火。
故事背景,肯定不能在小城市了。
……
甚至呂受益、黃毛的死,相比很多影視劇,從文學劇本上看,也沒有太悲壯,古今中外,太多慘烈的角色了。
故事很簡單,印度神油店老闆程勇日子過得窩囊,店裡沒生意,老父病危,手術費籌不齊,前妻跟有錢人懷上了孩子,還要把他兒子的撫養權給拿走。
下午,風塵僕僕的徐征出現在了李謙辦公室里,有些急切地問道,「李導,新片什麼類型?」
男主角的人選,李謙列出過幾個人選。
《我不是葯神》首先是一部現實題材的電影,一定要生活化、和圖書接地氣、讓普通觀眾都能感覺出好像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
縱觀李謙之前四部電影,全都是兼具票房和內涵。
周星池的《功夫》、徐客的《七劍》、陳可鑫的《投名狀》、吳雨森的《赤壁》,個個來勢洶洶,排場浩大。
除了徐征之外,同樣擅長演小人物的黃博,甚至王保牆、郭韜也能演。
一紙文書,簽個名字,就兩億現金進賬,馬小剛忙著收錢呢,哪還有功夫管李謙。
但是,賺了錢之後,沒有了生活上的壓力,程勇害怕事情敗落,選擇收山。
至於羊城,說的粵東話,有點不搭。
油膩,是普通市井中年男人普遍的樣子,到了一定地步都會油膩,很重要的標籤。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華語電影取得了圓滿的成功,第二個十年的華語電影,有了李謙他們這些新生代導演,也將迎來新的篇章。」
不懼陽光,暴露了也無所謂,所有人都知道,才是最難解決的,比小地方社會底層的黑暗,更加的黑。
離過年就剩幾天了,李謙還是想在過年前把主角人選給確定下來,儘早開拍。
不過接下來,臉色就有些沉重了。
國內有很多特點十分鮮明的演員,雖然演技很好,但不是適合所有類型的。
而作為新生代導演的領軍人物,李謙憑藉一年一部高效率、高口碑的精彩電影,成為了觀眾最喜愛的導演。
這個年齡段的演員,國內好像有些斷層了。
「這是華語電影最好的時代,在華語電影商業化的宏偉進程里,數不盡的角色歡鬧登台。
「征哥先歇會,喘口氣。」
緊接著,語氣變得有些激昂。
李謙笑道「先不說這個,征哥覺得怎麼樣,有沒有把握演好。」
父子親情、兒童教育、人倫道德,兼具娛樂和深度,商業與藝術並存,既深受觀眾歡迎,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時,也引發了社會的思考。
也就京城、魔都了。
宋戈入職萬達一個多月,不聲不響的還幹了件大事。
再看2002年的張一謀,躊躇滿志。一部《英雄》號令天下,巨星雲集,hetubook•com.com萬人空巷,華語電影以此作為分水嶺,正式走進大片時代。
……
只是這馬小剛不止賣了一家,萬達也摻和進來了,黃忠軍肯定心疼死了,自家的寶貝變成兩家公司共有的了。
「這次是現實題材的片子,先看看劇本。」
國內電影用方言多的大多是西川話、東北話、京城話。
「那我先看看,李導等我一下。」
但是,再配上涉及的白血病特效藥,那就不一樣了。
而馬小剛,本該站出來大放厥詞的他,現在也沒空了。
按李謙預測,這片子應該是18年以後出來的,早了八年,真不知道徐征能不能完美地演繹出那種狀態,雖然現在他已經39了。
老戲骨們普遍演五六十歲的角色,70后們也40了,但是都演些三十左右的角色。
籌備劇組,首先把演員找齊,外景到可以過年之後再說,演員們也需要足夠的時間去研究劇本和人物。
反應社會性質的話題,也相當於社會的黑暗面。
世紀初的華語大片,往往是集合了兩岸三地的頂級全明星陣容,有時甚至還會邀請國際知名演員和技術團隊加盟。」
跟政府文件一樣,什麼原則同意、基本同意之類的。
看到這個新聞的李謙,都無語了。
一部部大片,在三分鐘的時間都概括了個遍。
一群外行,靠文學劇本,無法想象中拍出來的是什麼東西,只能看個大概。
故事背景在大城市,偶爾用到一些方言,不能多了,畢竟放眼終究是小眾,可以跟親人說話的時候,或者情急之下脫口而出時用到的方言,普通人都會這樣。
「而未來終歸還是屬於年輕一代的,新導演很快用自己的作品,改變了華語電影的樣貌,如今,叱吒影壇的面孔,也迎來了更新換代。
渣男,腳踩兩隻船!
說起來黃博長相平平,但是完全沒有一點中年男人的油膩感。
京城也排除了,首都不太方便,能避開就避開。
2007年12月30號,《生死頻率》上映,李謙橫空出世,以24歲的年紀拿下億元票房,正式開啟了年輕一輩導演崛起的序幕。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