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葬元

作者:武獵
葬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恢復中原 第638章 崔秀寧的意外之喜

第五卷 恢復中原

第638章 崔秀寧的意外之喜

這些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腳。
千百年來,世世代代防備草原胡人,花費了那麼大的力氣,幾次北方淪陷,漢人被屠殺。教訓這麼慘重,硬是沒想過釜底抽薪的佔領草原。這就是自私短視帶來的愚蠢。
這可是無窮無盡的資源啊。
得不償失。
退一萬說,就算真的不能開荒種地,那麼就不缺牛羊戰馬,不缺皮毛么?一邊嚷嚷著缺少戰馬,皮毛價值不菲,百姓吃不起肉,一邊守著眼前的大草原不要,是何肺腑啊?
統萬城是河套重鎮,西北扼黃河,東南扼長城無定河。只要恢復這座雄城,就能鎮守整個河套地區。
這是正午時分,崔秀寧有點困意,聽著知了的叫聲,筆下鬼使神差般在一份奏章上批出「知了」兩字。
第二次遠航的目的,是尋找橡膠樹,金雞納樹,古柯樹。艦隊共有三艘大戰船,三艘中等戰船組成,各種人員上千名。
百姓移民到塞外,騎上馬,朝廷還能控制的住嗎?
「回來幾艘船?多少人?東西找到沒有?」崔秀寧眼睛亮晶晶的,連問三個問題。
李洛希望,在他年老的時候,將三州徹底吞到肚中。
政事堂的處理意見,是調集瀛州的官倉十萬石,從海路運到東州賑濟,然後令東州按照預防洪災疫情的章程,嚴格預防疾病。再撥款五萬元,加固江堤。
「遵旨!」
崔秀寧很清楚,金雞納樹和橡膠樹意味著什麼。就是古柯樹,也是天然的麻醉劑。有了古柯樹,華夏古老的中醫就能發展出自己的外科手術學。
「三十年內,三州最少要有兩百萬移民,上百座小城。」
崔秀寧下朝之後,接到李洛傳回的聖旨,遂下發各部照辦。雖然各部主官都隨御駕北巡,但副手都在,朝政仍然在運轉。
明朝修長城修了兩百年,結果呢?蒙古和滿清連年入關劫掠,連河套和朵顏衛,奴兒干都司都丟了。可是為了修築長城,長期消耗國庫,消耗人力。
長城到底有沒有用?
很多人認為,漢人佔領漠南,是因為草原無法耕種,是沒啥價值的雞肋之地,所以沒有動力長期佔領漠南和_圖_書
到時要戰馬有戰馬,要騎兵有騎兵,要糧食有糧食,怎麼也能守住瀚海大漠,將胡人擋在漠北。
然而,終究是不能夠。
……
「什麼?何贇回來了?」崔秀寧的睡意,頓時剎那間就飛到九霄雲外,渾身都精神起來。
一道聖旨,就將漠南漠北以及後世整個西伯利亞,變成了朔州、漠州、雪州。這三州之地加起來,就佔了大唐疆土的多半!
從地理條件看,漠南草原完全能成為廣袤的耕地。中原人開荒連山林都能變成良田,草原變耕地就更容易。
她接到西征統帥的奏報,幾支大軍為了多抓俘虜,故意暫停不進。崔秀寧一一回復「知道了」。
此時已經入夏,崔秀寧不在大明宮,而是在太液池的清風榭批改奏章。這裏湖風清清,水氣泠泠,是長安皇宮中夏日避暑的好去處。
元明清三朝禁海(元朝其實也禁海),難道其中沒有阻止百姓移民海外的考慮?
在長城待了半天,李洛就出了長城,來到無定河邊的統萬城。
誰規定漢人就只能種地,不能放牧?游牧民族能佔中原這種農耕地區,適應耕種。漢人就不能佔領草原放牧了?寇可往,我不可往是吧?
統萬城被宋太宗所毀,廢棄已達三百年。可是城牆和規模仍然很是可觀。
文天祥道:「回陛下,漠南水草豐美,臨近漢地,自與漠北不同。其實算得上一塊寶地。自古胡人,得漠南者方有實力南侵中原。漢唐沒有治理漠南,殊為可惜。最多,也就是佔了河套罷了。」
光是雪州(西伯利亞),就佔了小半國土面積。可是這新鮮出台的雪州西端,還在蒙元手中。
在這個遺址重修,能省去很多的功夫。
「此處建大城,可抵十萬大軍。」李洛說道。
長城固然有擋住胡人的作用,可難道就沒有阻擋百姓北遷的意思么?
李洛很清楚,古代統治者有多什麼自私和短視。而這種自私短視,尤其以滿清那群酋長做到了登峰造極,無以復加。
後世,他和師兄姜葯,就曾經來過這裏。也是站在這個位置。和_圖_書只不過,如今的統萬城還算一座廢城,而後世的統萬城完全成了遺址。
蒙元能把耕地變成牧場,敢情漢人就不能把草原變成耕地?
皇后陛下拿起這份奏章,卻是東州(高麗)牧鄭律的奏章。
唐朝雖然設立了安北都護府和單于都護府,幾乎囊括了整個大漠草原和部分西伯利亞,可只是羈縻政策,並沒有直接治理,也就是名義上的統治而已。
崔秀寧道:「傳令給何贇,三種樹苗只帶幾株入京即可。其他所有樹苗,全部運到嶺南,種植在嶺南。本宮會下令給廣州交州牧,讓他們負責栽種。」
「戶部,儘快拿出一個移民草原的優惠章程。五年之內,最少要遷移十萬人移居漠南。十年之內,漠北也要移民十萬,雪州也要移民十萬。」
「遵旨!」
這就是扯淡了。
「長城固然讓胡人南下不便,可也消磨了漢家掃蕩大漠的意志。」李洛說道,「長城要好好保護,成為千秋萬世的遺迹,但大唐不會再修建一寸長城!」
在這種措施下,移民草原的漢人,也絕無可能變成新的胡人。草原上有朝廷的駐軍,有朝廷派出的教師,有道廟祭祀,有城池官員。草原經濟也嚴重依賴和中原的貿易。
「傳旨,長城之上的駐軍,一律撤防,無需再守,兵馬要用在刀刃上。長城沿線的官府,必須保護長城,誰要擅取長城一塊磚,就按照破壞文物罪論處。」
可以說,崔秀寧這個攝政皇后是很忙碌的。這還是在充分向三府九部放權的情況下,不然的話,就是累死也處理不完。
漠南草原總不會比東北更冷,氣溫甚至比東北更高一些。漠南草原也並不幹旱,海拔也不算高,為何黑龍江能成為糧倉,漠南就不行?
李洛沿著長滿荒草的台階,走上統萬城的宮城,望著遼闊的草原,心中感慨。
這麼簡單的問題,不可能沒有人想到。只是為了控制百姓,不願意這麼干罷了。
最大的理由就是,統治者的自私和短視。
她的神色有些複雜,「船隊何時能到關中?」
「據說,那三種樹都找和圖書到了,還帶回了不少金銀,估計總有上千萬兩。」
「娘娘,何贇的遠航艦隊回來了。」特務李織前來稟奏。
就連吐蕃高原都能耕種,漠南不行?漠南的環境,總比吐蕃高原強的多吧。
到那時,草原就和胡人完全沒關係了。
崔秀寧忍不住打了個呵欠,準備再批閱完一份奏章后,就在湖中的蓬萊閣午睡一會兒,養養精神。
崔秀寧思索一會兒,批閱道:「可發東州囚犯,參与修築河堤。欽此。」
「臣東州牧鄭律,啟奏皇帝陛下:漢陽郡入夏以來大澇不止,連日暴雨,漢江大水漫漶,淹入漢陽……百姓溺斃于洪濤中,已過千人,流離失所者數萬。東州官糧已經調撥冀州賑濟,而東州官倉不敷賑濟之用……」
又多設置了一個郡,使得河套地區變成了四郡之地。
草原上冬天的白毛風之所以那麼厲害,是因為胡人沒有城池,沒有房子,只能住在四面透風的帳篷,能不冷么?
變成胡人打回來怎麼辦?
這幾年唐廷大力興修水利工程,南北江河水水相通,水路可以從大海進入長安。
「只有進取之心和尚武之心,才是真正的長城。」
林必舉放心了。陛下只是上陰山去雲中,那一月之內應該能回京了。
何贇是一個水師艦長,也是跟隨過鄭和到過南美洲的將領。兩年多前,唐廷派艦隊第二次遠航南美洲,何贇就是遠航水師都督。
李織道:「他們在松江港口換了韓韶的長江水師戰船,現在應該進入淮河入洛河,五日內必到長安。」
當然,李洛也不會幹出把漠南草原變成耕地的傻事。他只是要徹底消化漠南,甚至漠北。
不能讓他們到草原上去!
中醫,要成為未來世界主流醫學。
開煤礦,燒磚築城為居住點,通過政策優惠移民,建肉奶加工廠和羊毛紡織廠。再派出教師支教,以點帶面慢慢來,幾十年後,草原上就有不少城池。
是由內卷造成的。大部分時期,都是在內卷。
大唐一億多人口,這麼多州,朝中和地方每天都有很多政事。每天政事堂收到的奏章,總有好幾十份,和-圖-書都是重要的事。這些奏章,政事堂作出初步處理意見后,都要轉到宮中御批。
崔秀寧一拍額頭,搖頭苦笑,在「知了」兩字中間加了個「道」字。
換句話說,要是漢唐明三朝能移民漠南一百萬,開荒耕種,修築城池,怎麼可能吞不下漠南?
李洛也沒忘記專門下旨保護長城。
晚清的時候,東北還是人煙稀少,都說是不宜耕種的苦寒之地。可是大量人口下關東后,很快就變成北大倉。
李洛笑道:「你放心,朕不會深入大漠。但總要過黃河,上陰山,去雲中郡(呼和浩特)巡視一番。」
「陛下已經到了鎮北城,是不是要回京了?」林必舉說道。他擔心皇帝要深入草原,北巡日久。
雖然草原部族幾乎都被元廷帶到西方,可皇帝深入大漠,終究不太合適。
怎麼變成胡人?
可是,長城絕非最好的方式,性價比不高。
我去!少了個道字!
趙國佔了漠南的一小部分,還統治了很多年,就能壓制胡人。結果秦滅趙,立刻放棄了趙國塞外草原的土地。
「工部派人巡查長城,登記在案。哪個地方的長城遭到破壞,就問責該地的官員。」
「傳旨,設漠南為朔州,治所云中(呼和浩特)。設漠北為漠州,到北海(貝加爾湖)南段為止,治所和林。北海東西以及北海之北,設為雪州。」
東胡和匈奴,是不是很可能就是華夏人跑到草原形成的?
漠南不等於內蒙古,因為內蒙古包括了漠北的一部分,靠近黑龍江的部分確實很苦寒。
崔秀寧聽了既傷心損失了兩百多人,又高興帶回了東西。
實事求是的說,當然有用,而且用處不小。
清風榭邊上的大樹上,夏蟬正在「知了知了」的嘶鳴。
迂腐的士大夫動不動就說塞外是「不毛之地」,胡人窮的沒飯吃才南下搶劫。扯淡。不毛之地也能養出幾十萬的草原鐵騎?胡人喜歡搶,還真不是因為餓肚子,而是強盜本性。不然的話,沒有農耕民族可供搶劫,他們還真能滅絕不成?
洛水本來就通長安。所以,船隻可以從長江入淮,由淮河入洛河,再和*圖*書入渭河。
京都長安,紫禁城。
東歐廣袤的草原,也不缺寒冷地帶,變成糧倉的還少嗎?
李織問:「老師的意思,運樹苗的船不回關中了,直接返航去嶺南?」
可是遠航艦隊一去兩年多,卻杳無音訊。崔秀寧想起來都心緒不寧,以為多半出了事。
統萬城已經是塞外之城,是十六國時期匈奴夏國的都城,由赫連勃勃所建。梁師都也曾佔據統萬城稱帝。
可是,眼下竟又回來了。這真是意外之喜啊。
「十幾天前就到了松江。」李織也很高興,「估計很快就能到長安了。」
姑且不論牛羊的肉奶皮毛了,但說開荒耕種,難道真不可以么?
崔秀寧點頭,「就是這個意思。運樹苗的船交給長江水師,讓韓韶負責運到嶺南,及時種植下去。至於何贇等遠航將士和其他船,讓他們直接回京便是。」
「文山先生,以你之見,先不說漠北,但說這漠南草原,就真是可有可無之地么?」李洛問和自己最有默契的文天祥。
具體怎麼干?
可漠南就不同了。漠南的最北端,緯度也不比遼寧高。漠南草原的緯度,與河北其實差不多,不比河北冷多少。
「再傳旨,發奴隸十萬人,在朔州挖煤礦,燒磚窯。三年之內,從東到西修築九座小城,每座小城可居住萬人。十年之內,漠州也要修築九座小城。二十年之內,雪州也要修築九座小城。」
這還僅僅是政務方面。還不算軍事和情報方面的奏章。
「傳旨,發奴隸兩萬人,修復統萬城。統萬城就改為鎮北城,劃地三百里為鎮北郡。鎮北城便是郡守治所。」
李洛的看法很乾脆,他認為,起碼漠南草原,漢人王朝絕對是有辦法利用,也有辦法消化的。
她批完這一份,揉揉眼睛,就準備去午睡。
李織回答:「回來了四艘船,七百多人,還有兩百多人和兩艘船沒有回來。他們帶回來了一船的樹苗,都種在陶罐里。」
就是不敢也不願向塞外移民。就像滿清千萬百計阻止移民關外和南洋的原因一樣。害怕動搖統治,怕人造反。帝王們的眼睛,絕大多數時刻盯著自己的百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