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朝會
今年這個年,還能好好的過嗎?
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
「人有三六九等,如果所有人都可以參与科舉,當朝廷官員,那這個世道豈不是亂套了?」
但是對於三教九流和奴僕以及一部分匠人子弟,還是設置了很多的門檻。
「先不要著急,我們都沒有收到任何的風聲,應該不會有什麼大事。
一方面,他擔心李世民知道了那個傳言之後,對自己會有什麼想法。
但是,伴隨著大唐對人才的需求在不斷的變化,現在的科舉制度已經有必要進一步的進行改革。」
這一次,李寬準備徹底的放寬門檻,只要不是違反亂紀的人員,全部都允許參与科舉。
他也生怕李寬在今天搞事啊。
這段時間,他的壓力其實是最大的。
反正大唐的科舉制度經過了幾次改革之後,早已經面目全非。
這讓許多人都變得緊張起來。
當蘭和那略帶尖銳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來的時候,貞觀二十年的最後一個朝會,正式拉開了帷幕。
www.hetubook.com.com長孫無忌深呼吸一口氣,盡量不讓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
至於長孫無忌和李治,神情就更加複雜了。
另外一方面,他也擔心李寬會有什麼過激的行為。
當然,每個部門都要站出來刷一下存在感,所以朝會還是很熱鬧的。
李寬是很少參加朝會,也是不喜歡參加朝會的,這個情況大家都算是比較了解了。
長孫黨、太子黨和楚王黨的任何行動,都是很吸引人注意的。
這些年,大唐的科舉制度也一直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以便適應形勢的不斷發展。
除了罪犯等一些特殊人員,其餘各行各業都應該允許他們參与科舉,以體現朝廷選拔人才的公平公正。」
難道最後的一個朝會,也會有什麼大事發生?
當貞觀二十年進入到尾聲的時候,在最後一個朝會上面,李寬意外的出席了。
李寬的話剛剛說完,孔穎達就站了出來。
進士科一直比其他的科目的地位要高,這要
m.hetubook.com•com是李寬的目標對準了進士科,那可就要命了。
雖然他希望李寬做錯事情,但是他不希望這種錯事是以自己的生命安全為代價的。
不管是李治還是長孫無忌,亦或是李世民和其他的人員,都是有點好奇李寬今天會拋出什麼東西出來。
楚王府手中可以打的牌非常多,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李寬到底會怎麼出牌。
雖然在李寬的努力下,朝廷對商人參加科舉的限制有了很大的鬆動。
許敬宗也是覺得奇怪。
換句話說,這一次的科舉要是改革了,到時候其他幾個科目的地位,很可能就跟明經科和進士科越來越接近了。
馬周想了想,覺得有什麼事情後面再應對應該也是來得及的。
對於他來說,擴大科舉的人員範圍,這對於擴大儒學的影響力來說,看起來好像也有好處,實際上是什麼情況,孔穎達卻是很清楚。
哪怕是看上去可以參加,實際上你可能也沒有機會。
「陛下,過完年之後,貞觀二十一和圖書年的春闈很快就要展開。
科舉雖然一再改革,但是儒家的地位其實還是比較高的。
「士農工商,各行各業,他們都為我們大唐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共享。
「沒有,這幾天楚王殿下都沒有找過我,本來我還想去見一下王爺的,但是也沒有見到。」
哪怕是坐在御座上面的李世民,心情都有點緊張。
如果真的要安排人背後對付自己,那麼還真是一個大問題。
原本他以為李寬是準備低調的度過這一次的風波,然後以後再慢慢的圖謀大事。
為了讓朝廷能夠通過科舉制度進一步的選拔人才,微臣建議放寬各行各業參加科舉的限制。
「那等會我們就見機行事吧。王爺沒有特別吩咐我們什麼,估計也不需要我們特別的做什麼。」
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在這裏竊竊私語,其他一些朝臣也差不多。
科舉改革雖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其實並不是那麼的要命。
讓孔穎達先去爭論一番,他們也有hetubook.com.com時間好好的想一想,到底要怎麼辦。
如今他突然參加今年的最後一次朝會,又是在長安城內流言傳開的這個背景下,大家的注意力自然就不一樣了。
「延族,王爺事前有跟你誰他今天為什麼會參加朝會嗎?」
科舉制度在我大唐已經運行了將近三十年,如今可以說是碩果累累,為我大唐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時想現在看來,自己對王爺的了解還是不夠啊。
不過,長孫無忌和李治偷偷的鬆了一口氣,孔穎達等人卻是緊張了起來。
……
未知的東西,才是最讓人感到恐懼的。
這也算是進一步的鞏固楚王府在各行各業的人員當中的影響力。
不過,看到孔穎達跳出來跟李寬掰腕子,長孫無忌和李治倒是鬆了一口氣。
本來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不過等到李寬「咳咳」兩聲之後站了出來,四周立馬就安靜了下來。
馬周對於今天李寬會參加朝會,也是感到奇怪的。
李寬就是再改革,也就那樣了。
新增加的科和-圖-書舉人員,普遍都不是參与明經科、進士科這些傳統科目的。
楚王府很邪門,他們總是能夠搞出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出來。
眼看著朝廷各個衙門也要放假了,所以今天討論的事情基本上都不是什麼大事。
如果李寬突然冒出什麼特別的東西,那麼只要不是立馬要陛下做出決定,應該也影響不大。」
高士廉就站在長孫無忌旁邊,看到李寬之後立馬就低聲輕語。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主要是這段時間長安城的氣氛比較詭異。
「無忌,等會不管是李寬說什麼,我都先站出來反對,然後你隨機應變,看看要不要再進一步的招呼眾人站出來反對。」
李寬這話一出,許多人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以前,勛貴世家還能有許多辦法搞出類似於科舉作弊的事情出來,現在有了胡名制度和其他的各種措施,難度立馬就不在一個等級了。
他們有點搞不懂李寬這個提議背後到底有沒有什麼深意,所以還不知道今天到底要支持還是反對,亦或是當個旁觀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