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頭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再現大一統 第七百四十七章 抗金援朝

第七卷 再現大一統

第七百四十七章 抗金援朝

著遼東經略熊廷弼調度大軍援朝,登萊巡撫袁可立協助行事。
就算皇太極知道德格類帶兵打仗的能耐甚至比不上很多鑲黃旗軍中的貝勒,還是以他為鑲黃旗的貝勒。
還有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身為東林卻辱東林,憂國憂民,武可提刀上陣,文可舌戰群儒,堪為本朝魏徵。
東林士子皆說,閹黨禍國,朝綱紊亂,國將不存,家亦不再,然而天下間的軍民百姓都不是瞎子,人人看得到事實。
話說回來,現在四大貝勒共同執政時期,能讓皇太極真正信任的人沒有多少。
貿然動兵攻擊,損兵折將不說,更可能將餘下的四堡拱手讓人。
德格類起初是拒絕的,被迫看了多年,現在也比覺得這本書實在是有意思。
他規定,八旗軍中,牛錄及以上的將官,必須人手一本三國,當然女真人、蒙古人、漢人,都要如此。
讀懂了三國,帶兵打仗,必將無往而不利!
其實也難怪,三國在和*圖*書八旗軍中的流行,這還要從皇太極開始說起。
中原一帶,將星璀璨!
孫傳庭、陳奇瑜、洪承疇足抵封疆之才,張萬邦、盧象升、猛如虎皆可獨當一面,黃得功、陳策、賀人龍等人,也是一等一的良將。
就像現在這樣,明軍多次來襲,必然是想疲憊自己,越是這樣,他們越不會攻城。
而打敗代善,繼任汗位后,皇太極更是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強加給了八旗將領們。
而因為努爾哈赤第十子的原因,德格類執掌鑲黃旗,也並未遇到什麼阻撓。
很多人都知道,皇太極家裡一本三國,外出時,無論行軍打仗還是到處巡視,身上必然也會帶著一本。
欽此!」
若非這連年嚴重的災荒世道,天啟一朝到如今,就足以稱為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滿桂一聲大喝,挑選出來的十一名遼軍兵士手中刀齊齊落下,隨後,十一名李氏舊將的頭顱便紛紛滾落在地。
這天是hetubook.com.com明軍不知多少次地來攻打長甸堡了,德格類已經從先前不敢怠慢的態度,變成了眼下甚至懶得動彈一步。
要知道,現在這四個堡,只要再失陷一個,明軍就再也防不住寬甸地區狹長的數百里疆土了。
德格類是宗親,身旁總是圍繞著一群八旗宗親。
看起來,他是被三國迷得不輕。
而且當時北疆戰況焦灼,還沒有最新消息,曹文昭更是不敢輕舉妄動,決心以守城為主。
得益於李氏舊將「出色」的作戰和守城能力,導致明軍對現在守衛的四堡之外后金軍的動向,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但多日以來,后金軍音訊全無,也是動了一些心思。
實際上,他猜對了前半部分。
德格類,愛新覺羅宗族人,努爾哈赤第十子,今年已經三十余歲。
與此同時,登萊水師自蓬萊軍港派遣數百艘蒼山船及大小舟艇,協助東江軍運輸兵力,提供物資。
曹文昭的確是打著不讓和圖書韃子們好過的意思,以寬甸餘下四堡的軍力來看,守城尚可,攻城就很捉襟見肘了。
看了多年三國的皇太極,愈發對裏面諸葛亮的用兵入神,周郎的多謀善斷深深折服。
一個針對朝鮮的半圓形包圍圈,就將形成。
若不是努爾哈赤第十子這個身份吊著,令皇太極信任,也根本輪不到他來執掌組建后鑲黃旗。
朝鮮君臣,皆為大明臣民,建虜興兵去犯,將天朝威嚴視於何地。
隨後,熊廷弼在同一天,當著全城軍民百姓的面,在遼陽城誓師出征援朝。
不說吏治清明,也算得上是廠衛震懾群貪,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了些。
內庫充盈、米倉豐實、火器革新……
天啟一朝這六年多以來,政局趨於穩定,武備逐漸整肅,失地接連收復,對外保持全勝,天朝地位得以恢復。
他認為,這是漢人幾千年文化中兵法的結晶。
相比他的兩個哥哥,皇太極和代善,德格類這個兩黃旗的宗親顯和圖書得有些中庸。
以鎮江總兵毛文龍、寬甸總兵曹文昭、海州參將薛來胤、萊州總兵張盤等各部官軍聽其命。
他支持皇太極,就如同多鐸不遺餘力地跟隨多爾袞一樣,對皇太極聲勢的助漲十分重要。
除此以外,還有滿桂、趙率教、曹變蛟、左良玉、虎大威、張之臣等後起之秀,個個驍勇異常。
溫體仁內閣輔政,提浙黨以制魏黨,楊嗣昌主理天下災情,王洽通曉兵事,刑部李養正,持公稟正。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大軍士氣高漲,于天啟六年五月初八抵達寬甸六堡境內。
儘管,很多人在心裏對他不服。
他有些戰功,但卻比不上很多出身比他低的八旗貝勒。
朝堂之上,能臣輩出!
鮮血潑了滿地,這十一人臨死前的怒吼也罷,苦苦哀求也好,終歸是化作了天邊煙雲。
看著彙報明軍來襲的牛錄章京,德格類依舊是滿不在乎,手裡拿著一本三國,念道:
朕念朝鮮,世稱恭順,和*圖*書建虜入寇,朝鮮君臣,苦思明矣,朕心何忍?
「我看,明軍自寬甸堡長途跋涉,既無充足給養,也無任何修整,不足為慮!」
「斬——!」
很多情況,在現實中都能找到印證。
親自登城守了幾次以後,德格類更加篤定這個想法。
思來想去,他決定多派小股人馬出來試探,摸清后金軍動向,一旦折損,就直接閉門不出。
到時,后金軍就可以長驅直入,對遼東百姓來說,便是滅頂之災。
如同李氏集團在遼東多年的「割據」地位一樣,轉眼之間,煙消雲散了。
皇太極自幼就喜歡漢文化,而讀三國,恰好是他最喜歡做的事。
大明,從沒有這麼壕過!
整份名單,從領兵的熊廷弼,協助的袁可立,再到下面帶兵的主要將官,每一個都是在後世聲威顯著的當世名將。
熊廷弼自遼陽斬殺了十二名李氏舊將,將李氏子弟的所有職務解除,李家軍的時代,徹底結束了。
「兵法雲,百里趨利者軍半至。」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