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舌尖上的大宋

作者:呼啦圈大神
舌尖上的大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新的時代 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申王府密會(上)

第十卷 新的時代

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申王府密會(上)

這些幕簾心裏自然是憋著怨氣的,後來和趙佖接觸的多了,他們才發現趙佖並沒有外界傳說的那樣一無是處。
可現在即將有太子了,事情的性質可就變了。
坐在主位上的趙佖顯得有些愁眉苦臉,但很快他便深吸了一口氣,似乎下了一個很大的決心似的,忽然站起來道,「諸位覺得,本王該如何自處?」
趙佖自然也明白,今天夜裡因為事出突然,他才召集了這些他信任的人來府上商議。
眼下的情況已經和原來截然不同了,以前即便趙佖不能繼承帝位,他們頂多也是站錯了隊,大不了影響仕途,卻也不會引來太大的災禍。
即便是從趙佖非常有野心這一點來看,他們也覺得趙佖此人將來很有可能會成就一番大事。
而人數佔大多數的武將,同樣有些驚駭之意,其實趙佖謀反的事情,他們之前不是沒想過,但真到了這一天被搬到檯面上來說,他們還是有些猶豫。
至於天下的m.hetubook.com.com百姓,他們其實不在乎誰是他們的皇帝,只要殿下登基之後廣施恩德,自然能堵住百姓的幽幽之口。」
武將的個人魅力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比如武德軍,楊懷仁和手下的一眾將軍們,在將士們心中顯然比皇帝的地位要高出不少。
趙佖若是起事,那便是誅九族的大罪,他們如果跟著趙佖起事,成功了自然可以一朝升仙,可若是萬一失敗了,那丟的可就不僅僅是自己的性命了,連帶一家老小都賠了進去,放在誰身上,也不得不考慮仔細。
這些武將里地位最高的便是高啟勛了,這些人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也只好把目光投向了高家父子,一副以高家父子馬首是瞻的姿態。
樞密院控制全國的軍隊,而樞密院里又都是文人中的大佬,這多少有些外行管內行的味道,而兵部沒了軍隊的控制權,只管分發糧草等後勤工作。
這些人里,超過www.hetubook.com.com一半是當今禁軍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有一些朝堂上地位並不是很高的文官,剩下的便是申王府的心腹幕僚。
或許是武將平時在朝堂上沒有話語權慣了,所以這種時候,也沒有人主動站出來發表意見。
趙佖的親信幕僚自然是支持這個觀點的,他們當年也是科舉高中,東華門唱名的,只是因為沒有靠山和路子,才被打發到申王府來做府官。
這也不算奇怪,不少人雖然站在趙佖這一邊,可要他們起事謀反,他們也要好好掂量掂量,總要在心裏平衡一下申王造反成功的幾率,然後才能做出決斷。
軍隊實際的掌控權,實際上還是在武將手中,以前還有嚴格的換戍法限制武將對軍隊的控制,可後來換戍法斷斷續續,也便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他們之中,也有像高家一樣的將門,也有是靠自己能力一步一步走上來的新晉將領,當初他們和趙佖結交,也和-圖-書是簡單的像找個靠山而已。
說是打發這個詞,一點兒也不為過,趙佖因為殘疾和模樣的原因,沒少被朝堂上的人嘲笑和嫌棄,被分配到申王府的官員,基本上就等於宣判了們仕途的死刑。
儘管這些文官在朝堂上地位並不高,也沒有什麼實權,但他們起碼能給趙佖帶來很多朝堂上的消息。
面對直言不諱的竇桓,這些文官心中還是有些詫異的,今夜從一開始得到趙佖的帖子被請到申王府,他們便隱隱感到不安了。
加上趙佖對他們以禮相待,他們也十分堅定的成了趙佖的親信,然後給他出謀劃策,也期待著將來趙佖有一天真的能成就大事,他們也跟著雞犬升天。
趙佖見局面有些尷尬,便看向了高啟勛,他相信高啟勛會幫助他說服眾人。
軍人的思想是簡單的,當兵吃糧嘛,他們才不管這些糧食最初來自何方,誰把糧餉分到他們的手上,他們便聽誰的。
還有好多禁軍里也是如此,儘管平時和圖書的時候武將受到樞密院的限制,可到了特殊時期,這種束縛也就不那麼管用了。
誰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樣的地步,所以他們即便有人點著頭,卻沒人直接站出來附和竇桓的話。
站出來直接表示支持,好像不太好,萬一別人不是這麼想到,做了出頭鳥的怕是沒有好結果的。
可如果一言不發就這麼愣著,似乎也不會讓趙佖滿意,至於直接斥責竇桓蠱惑趙佖謀反的話,是絕對沒有人會說的,也許一時的正義凜然,會立即招來一刀斃命的後果。
如果立儲大典如期舉辦了,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前確立了那個孩子的合法繼承地位,那申王殿下再有什麼打算,便會被認為是謀反了。
此時竇桓毫不避諱的把起事謀反說了出來,他們便更驚詫不已了,內心裡的矛盾,也是讓他們一時之間不好做出選擇。
原本這些沒有大靠山的人仕途也沒有多麼好的前景,所以這一點他們是不怎麼在意的。
趙煦急著要冊立太www.hetubook.com.com子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飛過了宮牆傳到了宮外,深夜的申王府正堂里彙集了四五十人。
而朝堂上那些官員們,也大多是趙佖和他手下的幕僚通過各種關係拉攏過來的。
即便以前這些人裡邊不少人都表達過支持趙佖繼承皇位的觀點,可那是沒有太子之前。
申王的首席幕僚竇桓道,「官家看來是認可了楊懷仁帶來的孩子的身份了,所以才急著要冊立那個孩子為太子。
高啟勛沒有搶著答話,而是小心觀察著在場的其他人的反應。
竇桓說完,有人捻須沉思,有人微微點頭,卻沒有人開口附和。
高啟勛便坐在上首的位置,受傷的高士遷和張叔夜趴在擔架上在他下首。
宋朝的皇帝對於軍隊的控制,是一代不如一代,也許把軍隊的控制權交到文人的手上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所以在下認為,必須趕在大典之前起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皇位,到時候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不怕朝堂上的眾臣不向申王殿下俯首稱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