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新順1730

作者:望舒慕羲和
新順1730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岔路之前、同路之末 第085章 戰前就分贓

第二卷 岔路之前、同路之末

第085章 戰前就分贓

會失敗嗎?
以文控武是對的,文臣不取決於他們是否精通兵法謀略乃至戰術技巧,而是取決於他們的官職管轄權責。
此時回內,南洋之戰仍有九成可能出鎮為帥,掌軍自決。將來是內是外的轉圜範圍,也更大一些。
「至於臨陣之後……若平準一戰,大策零敦多布智計百出,然有何用?臣領軍前出,孤軍深入,兵家大忌全都犯了一遍。然之若何?」
「戰略者,行軍路線後勤補給有參謀。」
不忘初心的四個字,再度把李淦拉回到曾經的記憶。不是當初那個倔強的少年再度出現在眼前,而是自己又回到了當初那個尚且年輕的十余年前。
「行軍、後勤、路線、大略,皆為參謀部的職責,依定而行之即可。古之白起、韓信、霍去病、李靖用兵,臨陣固然名將,但其所能戰無不勝者,一人可當參謀部而已。」
建立海軍部,也就意味著有了一整套的官僚,人亡政息的事就可以不必擔心了。
而且這樣一來,又要裁撤水師,這裏面的事不免負責。
劉鈺暗笑,回道:「陛下,觀天朝四邊,並無有制之軍,唯天朝有。是以這等問題,何須考慮?」
若是真的不聽,剛愎自用,非要使自己居功,甚至非要有正法而不用偏偏要凸顯他自己,也算是提早暴露了心性,朕也不會再用他就是。
這個時機,劉鈺醉日酒醒后考慮了一整天,權衡得失,深以為然。
知進退,是知何時退才方便將來進,卻不是進到無處www.hetubook.com.com可進時再退。前者尚可再做大事,後者不過老矣蹉跎。
「若真能以戰養戰,不耗費錢糧無數,朕難道就不想打仗嗎?」
水師可沒有一個在朝中的水軍部,這裏面的意義截然不同。
聽得出來,皇帝也很高興,因為皇帝嘴上擔憂的事,正是心裏最不擔憂的。
這裏面自然有個前提,那就是征倭海軍大勝。
「有制之軍、有能之將,豈不更善?」
為小將時,攻伐羅剎,可以豪賭一場;為方面主帥時,謀而後定,十足把握。
「臣以為,正當如此。」
這還是皇帝第一次很明確、很正式的提及海軍部建立,明確海軍制度的話。
「若立海軍部,本也該有後勤補給軍需一處,自可負責。況且,商人所求者,利也,陛下給之,若如功名之於束髮苦讀;軍勛之於披甲從軍。」
這件事是公事,屬於本該這麼做、但一直礙於劉鈺一手抓著海軍而導致沒有做。
別說自己可能只是皇帝入戲太深覺得自己當為漢武、身邊不能沒有一個霍去病的自我加戲;便是真的是皇帝生的,親兒子又能怎樣,歷史上皇權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故事可是比比皆是。
只是之前他以為回內的最佳時機,是拿下南洋。可卻沒想到田貞儀的意思是連倭國之戰都不要參加,直接回內。
「若需大戰,則派一人統領;若無大戰,則巡航海路。你以為如何?」
但這個前提不用說,如果敗了和圖書那就連提都不用提了。
海軍里此時通水戰、有才能的,全是劉鈺帶出來的。
「外重內輕,則有軍閥藩鎮之亂;外輕內重,又恐重蹈宋明之覆轍。若真能解決這些問題,朕難道就不想開疆拓土嗎?」
這時候還敢做這樣的請求,可見自信到了極點,皇帝心裏最後的一丁點擔憂也消散了。
「戰術者,臨陣野戰,陛下給臣五萬新軍,大炮充足、火槍齊備,便是對陣領著五萬秦軍的白起、領著五萬漢軍的韓信,臣也敢言野戰必勝。」
「臣敢不盡心竭力?」
李淦忍不住笑道:「功名、軍勛,不還是利嗎?朕也想明白了,這讀書人尚且不能人人求仁義而輕生死,何必要求商人重義而輕利?」
這話說的稍微有些狂傲,可李淦卻聽笑了,心道多半如此,到臨陣野戰的階段了,若無大炮、也無火槍,就算韓白又有何計可施?
皇帝也知道劉鈺對此只能是感覺到理應如此,這可算不上一個甜棗,又道:「你雖逃得過這海上顛簸,卻逃不過和倭人舌戰談判。對外談判,齊國公管的外交部,他去談不合適;禮政府的人,談談禮儀朝貢還行,談利益他們能把你這十年苦心所求的都扔掉而不自知。」
「一部常駐威海、旅順,鑰鎖京城。」
「陛下信任臣下,委以重任。臣昔日狂言,所求者不過是為陛下開疆拓土、又不至於漢唐之禍。從始至終,臣都是以此為初心而不改。」
大順靠著軍改有了一副鋼www•hetubook•com•com筋鐵骨,可胎里的病、五臟六腑卻一直沒變。
「海上運糧,比之趕海運貨尚且不如,往來都是熟手。況且海上千里,其實都未必及得上路上三百里,此事不會有分毫差錯。」
熬了十年,廢了數百萬兩銀子,若連此時鎖國百余年的日本、不得有五百石船的日本都打不過,還下什麼南洋?
田貞儀的想法,配上劉鈺對征倭一戰海戰的絕對自信,壓到了他自己的想法。
信上,田貞儀許是怕劉鈺覺得她失了心氣,便說的很清楚。
不管劉鈺出於什麼目的,這件事關係到大順日後能否走出大洋,也關係到劉鈺的命運,更是關係到劉鈺一直念念不忘的南洋。
劉鈺不喜歡廟堂這個大泥潭,可真要做事,又不可能一直在外。
李淦知道劉鈺看上去有時候狂傲,但分得清將帥職責。
自己沒死,那就當不成最好的霍去病,也就最好不要再去當霍去病了。
明知不會失敗,還要假裝擔憂,劉鈺當然明白皇帝的言外之意。
隨後又想,你既要形成制度,不貪戀海軍大權,海軍一事上的一些之前難辦的事,此時便好辦了。
劉鈺再度說起平準、軍改的事,李淦心中暗暗稱是,不免想到了當初胡鬧到金水橋時候的場景。
李淦心裏盤算了一下,心道你必是也知道,小七將來是要接你的班執掌海軍的,你心知肚明,朕心知肚明,小七也心知肚明。
皇帝自己也清楚,這一戰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劉鈺謀劃了十年的準備和*圖*書,咂進去了數百萬兩白銀,怎麼可能會失敗?
但是在前面掌軍、為一方艦隊指揮的,還是要能打的、有才能的。
由外催內,外部環境只是一個催化劑,終究還是要在內解決。
如此你若交權,叫小七執掌,既為初戰,他心裏也必明白:只要勝就好,其餘人的功再高,也高不過你,更不可能執掌海軍,那自是虛心接納那些參謀的意見,按部就班地執行便可獲勝。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好啊,難得。若朝中皆如你這般的赤子,朕又何憂?」
「你說得對,平準一戰,你只是證明了新式軍操可以一敵三,但卻終究是你一手帶出來的。此番征倭,陸軍皆以此術,海軍若也能如此,當真是天下之大福。」
「一部當駐于閩粵,剿滅海盜,監視南洋。」
感嘆之後,李淦沒有再問劉鈺這件事的緣由,而是問到了另一個問題。
由外而內,和由外催內,終究不同。
得了這句準話,劉鈺也放心了。
「嗯,正所謂,舉賢不避親,朕也知道最早轉正為艦長的幾人都和你關係匪淺,或曾為主僕、或在白山黑水間便已熟識、亦或是以你為師自稱弟子。但朕素知你是唯才而用的,到時候這些人選,朕自會親拔。」
想著他之前已經去日本浪了一圈,直接把艦船開到了江戶,這就像是西洋人直接把艦船開到了天津,如此尚且沒什麼損失,可見倭人的水師確實不值一提。
說罷,示意劉鈺起來,賜了座,唏噓嘆息道:「朕是真希望能解決自秦https://www•hetubook.com•com漢以來的大難題的。」
「一部當駐于松江,巡航倭、琉。」
「至於海軍,此戰海軍只要壓制倭人海軍就好,這等事,海軍能做成的不下百人。十五艘巡航艦,近五百門大炮,倭人就算水戰有如朝鮮李舜臣者,可就靠那些關船,憑什麼勝?」
「那運糧之事呢?」
皇帝眼中,最好的霍去病,是那個在二十三歲英年早逝的霍去病。
「與倭戰後,若能得賠款,八十萬兩歸戶政府庫銀,四十萬兩歸內帑獎賞將士、賞賜功勞,百萬兩用於興辦實學。剩下的,你能要來多少,朕便都投入海軍。」
這一次若是真的指揮順滑毫無滯澀,便可見他們也知道以朝廷為先,有些事就好辦了。
日後自是要以文控武的,但靖海宮建立之後,靖海宮出身的亦可作文官。
劉鈺心想,本該如此,只是之前自己一直管著海軍,這等擴軍的事,自己也不好提。
況且,自己所做的一切,也確實是為了「由外催內」,卻不是「由外而內」。
「臣要編練的海軍,是一支『有制之軍、不可輕敗』的海軍。臣思慮許久,如平準一戰,臣領軍在前,難以證明臣的話。如今伐倭,正可展給陛下看。」
皇帝這些年如此軍改,兵政府仍然存在。海軍部若是建立,形成制度、完善選拔體制,哪怕搞出一支法國那樣的行政海軍,也足以稱雄了。
「愛卿啊,待海軍部建成、定下規矩,朕看要將海軍略分。」
「待伐倭結束,海軍部當建起來,明以制度。你當盡心,定規制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