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神兵天子

作者:十二龍騎
神兵天子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唐門風暴篇 第152章 三百(一)

唐門風暴篇

第152章 三百(一)

「先發制人……」楊昭慢慢咀嚼著這四個字,緩緩追問道:「如何先發,怎麼制人?」
「吐蕃?大哥你是說……吐蕃?」霎時間楊昭心中訝然,語氣中自然而然帶了幾分不可思議。佛祖保佑,在聽說「楊秀的外援」這五個字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嶺南宋閥,其次則是突厥和吐谷渾,第三卻是高句麗。由始至終,就根本沒想到過大隋西北的那個雪域之國,甚至連這兩個字也從未在腦海中浮現過。
李靖嘆口氣,忽然揚聲道:「拿地圖來。」
楊昭失笑道:「餿主意也是主意,總比沒主意好啊。再說這裏又沒有別人,難道兄弟我還會取笑於你么?大哥儘管說吧。」
「玄機正在於此。」李靖嘆道:「楊秀此際所使,正是一個拋磚引玉,調虎離山之計。吐蕃大軍未動,我們這邊就無奈他何。吐蕃大軍若發,則咱們又被楊秀在劍門關那七萬大軍死死吸住,根本動彈不得。兩難之局啊。」
李靖又嘆口氣,蒼白的臉上浮現几絲不自然的紅暈。道:「我這主意就和*圖*書只有四個字——先發制人。」
「雖無十足把握。但至少也有了七、八分。」李靖道:「吐蕃國境和蜀中緊密相鄰,距離關中也極近。而且近年來吐蕃國國王南日松贊勵精圖治,國力日盛。完全有力量出兵。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再世卧龍頓了頓,凝聲道:「日前我翻看漢中府衙門的宗卷,發現近三年來通過南鄭北上南下地來回于成都、大興兩地的吐蕃國商人數量,突然增加了五倍之多。而吐蕃恰好也就是這三年間發兵吞併了女國。樁樁件件皆在目前。只能說明楊秀和吐蕃勾結,已非一朝一夕之事。」
「遁去的一?兄弟這說法倒有意思。」李靖微微苦笑,接道:「什麼再世卧龍,只是外面的人謬讚罷了。諸葛武侯之智淵深如海,又豈是我們這些人所能企及其萬一?不過事到如今……」他沉吟半晌,終於苦笑道:「為兄愚鈍,想來想去,卻也只想出一個餿主意而已。說出來徒惹人笑,還是別獻醜吧。」
楊昭又是沉默半晌。和_圖_書緩緩道:「但是眼前……我們卻沒有直接的證據,一切都只是大哥你推測而已。即使是真的,恐怕宇文大總管也不會相信吧?即使他相信了,我們又能怎麼辦?楊秀的七萬軍隊已經進駐劍閣了。我軍若退,就有被從后追擊之危險。我軍若進,則劍門關始終是天下少有的險峻要隘,絕非旦夕可下。到時候頓兵雄關之下,吐蕃軍也有可能從后夾擊,我軍首尾難以兼顧,後果恐怕……又或者吐蕃軍根本不管這邊,直接去打大興。大興此刻兵力盡數抽調,防衛空虛,那麼……那麼……」說到這裏,楊昭雙拳緊握,竟是止不住微微顫抖起來。
所以,儘管對於其中詳情已經記不大清楚,但這時候想起來,楊昭還是立刻回憶起關於吐蕃乘著唐朝爆發「安史之亂」的機會揮軍東征,先是吞併了唐朝邊疆許多州郡,後來更攻破長安大肆劫掠,並且妄圖擁立唐朝和親的金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所生之子為大唐新帝,只是後來被名將郭子儀擊敗,這才不得不退走的m•hetubook•com.com歷史事實。而後來終中唐及晚唐之世,吐蕃始終是唐朝的心腹大患。唐人有許多被劫掠到吐蕃國內充當奴隸,地位尊嚴全無。曾經顯赫一時的大唐天可汗,至此可謂顏面盡失了。如果……如果楊秀當真和吐蕃勾結,令歷史上發生於幾近一個半世紀以後的這幕慘劇提前于大隋天下上演的話……
這卻不能怪楊昭短視沒有遠見。歷史上,在後來唐玄宗李隆基當國的後期,國力逐漸強盛的吐蕃確實逐漸開始展露出它的牙齒,和大唐在邊疆多次產生衝突。而到了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吐蕃更是徹底撕開面紗,和唐朝徹底兵戎相見。但在隋朝興起到唐朝新建的這段時間里,吐蕃卻也不過只是一個邊陲小國而已,向來安分守己,從未對中國表現出敵意與野心——當然,也是因為它此時的實力還遠遠不足。
楊昭表現的詫愕,自然全被李靖看在眼裡。自己這個兄弟究竟是因為什麼而詫愕,他只是再世卧龍,又不是能掐會算的再世張良,自然也就不甚了了。當https://www.hetubook.com.com下點頭沉聲道:「嶺南宋閥雖然對朝廷素來懷有不臣之心。但閥主『天刀』宋缺是個懂得知榮辱、明進退,懂得審時度勢的梟雄。朝廷底蘊深厚,開國二十年以來,對南人北人一向都一視同仁。宋缺若要反,則其影響力不能過秦嶺,縱使暫時得勢,亦必不能長久,只是徒然給了朝廷征伐的借口而已。再說楊秀縱使謀叛,但從血統上來講仍舊是楊隋一脈。宋閥自詡漢人正宗,對皇室向來瞧不起。所以無論如何,宋缺必不會與楊秀合作。至於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等國更加鞭長莫及,卻是遠水難救近火。楊秀要翻盤,合作對象除去吐蕃以外,便再沒有其他選擇了。」
「吐蕃……吐蕃……」楊昭又再安靜下來,手指頭不斷敲擊桌面,腦筋也隨之飛快轉動。他在穿越以前因為漫畫和小說的關係,連帶著也在網路上看了不少關於隋唐時期的雜文。更在某個叫做《音速》的論壇上見證過好幾次唐粉和宋粉的大戰。當時雙方各自引經據典口沫橫飛,連楊昭這個打醬油的都hetubook.com.com看得眉飛色舞,委實熱鬧非凡。還記得其時宋粉抓住了「唐朝曾經先後數次被攻陷首都長安」這一點不放,對唐粉大肆進行譏嘲。
楊昭不自禁地握緊了拳頭。目光中更流露凜然之意。他抬頭望向李靖,問道:「大哥,你可以肯定,就是吐蕃?」
楊昭雙眉挑起,道:「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道變化,就盡在這『遁去的一』身上。只要是人力所設之局,相信就必有破解之道。大哥既然是再世卧龍,那麼這破解的方法,兄弟可就全指望你了。」
至於說楊昭熟記的那些漫畫和小說劇情,則無論《天子傳奇》還是《神兵玄奇》,抑或《大唐雙龍傳》,都從來沒提到過吐蕃這方勢力,在隋朝末大亂中曾經有過任何動作,更不用說眼下大隋朝還正如日中天的時候了。楊昭雖然已經不再把這個時代簡單地看成是「歷史」,但假如遇上什麼人或什麼事的話,卻仍然會下意識地首先想想這個人和這件事,在原來的劇情中究竟有什麼地位。所以即使李靖說出吐蕃,他對此也仍然非常地難以置信。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