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海魂

作者:閃爍
海魂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十三卷 前進跳板 第八十三章 天公不作美

第二十三卷 前進跳板

第八十三章 天公不作美

可是,這次出現的天氣絕對沒有降低作戰效率這麼簡單。
到二十三日十二點左右,颶風已經到達了加勒比海中部海域,而且其運動速度要比預測的快得多,當時一架岸基遠程氣象偵察機側出的颶風移動速度達到了105節,而按照預報,颶風此時的速度最多也就90節而已。
當時,還有人提出了「蝴蝶理論」認為氣象變化是不可預測的。
而此時,根本就無法確定大西洋艦隊是否在聖地亞哥港,或者是在其他哪個地方,談仁皓也就不可能讓掛著炸彈與魚雷的轟炸機提前離開航母,只能夠讓艦隊盡量避開颶風。
而正是這條寒流,導致該海域的水文情況異常的複雜。
可正是這幾度的溫差,最終對氣候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
表面上,暖流的溫度只比周圍的海水高几度,寒流也只低幾度。
談仁皓已經下令艦隊繼續向西全速航行,並且在五點半之前就首先安排偵察機起飛,而這要比計劃的提前了十五分鐘。
按照現在的分級,這絕對算得上是十二級以上的颶風了!而且,以當時的條件來看,這份天氣預報已經詳細到了不能再詳細。
比如,墨西哥灣的年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而在地球的同一緯度地區,幾乎沒有別的地方的降雨量在此之上了。
到了28年,這個情況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變。
可這也不能怪他,要怪,也只能怪老天爺不作美,或者是那些天氣預報軍官的業務能力不足,沒有能夠提供準確的預報。
在超過75節的大風下,航母顯得很脆弱。
也正因為之前吃過幾次虧,所以談仁皓對天氣預報總抱著一種不完全信任的態度。
在大戰爆發之前,還沒有出現系統的氣象學,雖然當時氣象對軍事行動的影響已經相當明顯了,而且已經有人提出了系統的研究氣象變化,但是並沒有哪個國家真正搞出了系統的氣象學。
這一切,都應該「歸功」于幾條肉眼看和*圖*書不見的海流。
當時,也沒有幾個將領會真正的把天氣預報放在心裡,最多只是在策劃戰役的時候確定一下在戰役進行期間有沒有惡劣天氣出現,而普通的天氣變化,往往都不會受到重視。
二是小安德烈斯群島北部進入的北赤道暖流,最終也進入了墨西哥灣。
隨即,為第三特混艦隊提供掩護的戰鬥機也陸續起飛。
在氣象站發出電報的時候,一股來自大西洋中部的颶風正在以80節以上的速度逼近多米尼克島,而且速度還在繼續提高,預計在進入了加勒比海之後,會受到大陸暖空氣的影響向西北方向移動,在到達海地南部海域的時候,移動速度可能超過100節,其中心位置風速將超過150節。
除此之外,在東面,還有一條從北赤道暖流分離出來的安德烈斯暖流。
到六點半左右,也就是在談仁皓給常薦新發去消息,他暫時無法派遣轟炸機參戰,接著第三特混艦隊就與美艦隊進行炮戰的時候,艦隊已經到達了牙買加島西南大概180海里處,而且仍然在繼續向西航行。
準確的說,是受到了颶風的嚴重影響,因為颶風的風暴中心實際上還在牙買加島的東南部海域,距離艦隊還有好幾十海里呢。
正因為如此,指揮軍隊作戰的將領也往往會故意忽略掉原本不應該忽略的天氣因素。
不說別的,在大陸戰場上,就是因為天氣變化超過了預測範圍,結果導致多花了一年多才擊敗俄羅斯,導致數十萬帝國將士,以及更多的德國官兵,波斯帝國的官兵血染疆場。
收到了電報后,談仁皓先前還有點不相信,畢竟他「受騙」好多次了。
在加勒比海幾條暖流的共同作用下,颶風如同發了瘋的野獸一樣,在這片狹窄的海域內橫衝直撞,沒有任何人為的力量可以將起攔截下來,也不可能使其轉向!
就在談仁皓鬆了口氣的時候,參謀軍官的報告讓他的心一下就落到https://www•hetubook•com.com了谷底,在受到颶風襲擊的時候,旗艦上的所有遠程電台的天線都被摧毀,而且,其他戰艦上的情況好不到哪裡去,也就是說,談仁皓,以及別的艦隊都暫時失去了與外界聯繫的能力!
幸虧當時幾支特混艦隊的航母在前往大西洋作戰前,都換上了「颶風艏」也就是全封閉式艦首,而且飛行甲板與機庫之間的承力結構加強了好幾倍,不然的話,恐怕當時這十幾艘航母的飛行甲板早就被吹到天上去了。
可是,很快他就想到,在橫向風速超過了25節的時候,艦載機就難以起飛,超過30節,就難以降落。
該海域一共有四條主要的海流。
當時,艦隊所在海域的風俗已經接近了20節。
一是從加勒比海東南面進入的蓋亞那暖流,這條暖流一直進入墨西哥灣。
如果再航行幾十海里的話,艦隊就將離開打擊聖地亞哥港的範圍,而且之前出發的那些偵察機與戰鬥機很有可能回不了艦隊。
當時,對氣象最為關注的肯定就是各個國家的海軍了。
同樣的,在海洋戰場上,天氣變化帶來的影響也極為嚴重。
可是,他嚴重的低估了颶風威力與影響範圍,100海里,對十二級以上的颶風而言,這個間隔距離確實是太短了!
在戰鬥機離開航母之後,海面上的風俗達到了25節,基本上接近了艦載機起飛的極限。
同樣的,美國東海岸地區的冬季異常寒冷,在同緯度地區算得上是偏低的,也正是受到了拉布拉多寒流的影響。
也就是說,颶風「放過」了帝國海軍的艦隊,在談仁皓等人看來,大概是老天爺開眼了,不想再折磨他們了,而一些比較迷信的官兵還以為是老天爺聽到了他們的乞求呢!
在這些海流中,影響最大的肯定是拉布拉多寒流,這也是唯一的一條寒流。
而這個所謂的「準確」也不是說完全準確,而是說預測的天氣情況出現的概率在和-圖-書八成以上。
可問題是,當時的對氣象的全面,深入的研究才剛剛起步,最重要的理論體系還在完善與總結之中。
可問題是,談仁皓不是氣象學家,他只懂得極為膚淺的氣象學知識(這是將領必備的常識)更不可能對天氣變化做出準確的預測。
三是從墨西哥灣流出的墨西哥灣暖流,這條暖流在經過了佛羅里達海峽之後,一直向北,最終在紐芬蘭島附近轉變為北大西洋暖流。
相對於颶風移動的速度,艦隊30節的航行速度就顯得太慢了。
也就是說,還有兩成的可能出現別的天氣情況,這其中,自然包括了惡劣天氣情況!
護航戰艦的日子也不好過,重巡洋艦還要稍微好一點,畢竟重一些,也要穩一些,驅逐艦簡直就像是狂風巨浪中的小舟一樣,一會被推到了浪尖,一會又落到了浪底,甚至讓人覺得這些「小船」隨時有可能被巨浪給吞沒掉!
也許正是因為談仁皓不太重視天氣預報,結果再次受到了老天爺的懲罰。
即使是在必須要考慮天氣因素的情況下,指揮官也會盡量縮短預測的時間。
比如,在進攻澳洲大陸的時候,海軍就組織了三十多名專門研究海洋氣候變化的學者,希望他們能夠預測出在今後的氣象變化,這樣就可以將登陸時間安排在最有利的時候,可結果,這三十多名學者拿出了六個結論,而且是六個完全不同,甚至是完全矛盾的結論,搞得海軍司令部差點就要追究這些學者的責任,追查海軍每年提供的那麼多的研究經費到底花到了什麼地方!
其實制約氣候變化預測準確性的主要因素就是當時沒有有效的觀察與探測手段。
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談仁皓立即就命令艦隊向西加速前進,將作戰海域向西移動了近100海里,希望能夠避開颶風。
這是一份天氣變化報告,而報告單位是設在多米尼克島上的氣象站。
這在減少了預測難度的同時,也增加了作戰行動和圖書的不可控因素,從而增加了作戰行動失敗的可能性。
就在談仁皓幾乎快要絕望的時候,颶風受到了來自中美洲大陸上空高壓氣團的影響,速度開始慢了下來,同時也向西北方向轉向。
四是沿著美國本土東海岸南下,拉布拉多寒流,而這條寒流在巴哈馬群島北部海域結束。
另外,觀察氣象變化,特別是海洋氣象變化的手段相當有限,氣象預測的準確性也就不會高到哪裡去了。
隨著颶風轉向,艦隊也轉向到了東南,想儘快脫離颶風的影響範圍,趕在那些派出去的飛機上的燃料用光之前離開颶風的影響海域。
有的時候,為了協助策劃戰役行動,甚至會集中幾十名氣象學家,可這些學家得出的結論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談仁皓不是沒有吃過老天爺的苦頭,在太平洋戰場上,至少有兩次戰役行動因為天氣因素而出現預料之外的結果。
而當時的理論研究已經證明,氣象變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而且很多重大氣象變化都是由上千公里,數千公里,甚至是地球另外一邊的某些因素引起的。
也就是說,一共有五條海流影響著這片海域。
在回到艦隊之前,談仁皓就拿到了未來五天的天氣預報,這是當時能夠做出的最長時間的「準確」天氣預報了。
當時,主要的研究還是集中在實際應用方面,比如怎麼系統的分析氣象變化,以及怎麼來探測,與判斷氣象的變化,這其中既有理論方面的分析與研究,也有很多的實際工作,比如,最早提出研製氣象雷達的就是這個部門,並且得到了海軍的全力支持。
二十三日夜,談仁皓開始組織航空作戰行動的時候,他收到了由雷少卿發來的一封電報。
可以說,這片海域也是世界上海流最為複雜的海域!
也就是說,颶風不需要到達艦隊的作戰海域,只需要靠近作戰海域,就將使艦隊無法出動飛機,從而無法參加戰鬥行動。
在整個大戰期間,因為天氣因素https://m.hetubook.com•com而導致失敗的戰役多不勝數。
在太平洋戰場上,就有好幾次戰役因為天氣突然變化,結果使戰役失敗,或者是被迫終止。
到二十四日凌晨五點左右,颶風已經到達了談仁皓之前設定的艦隊作戰海域附近,其移動速度超過了120節,中心風速更是超過了170節。
在24年,美國還沒有參戰的時候,帝國海軍就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氣象研究機構,最初是由海軍司令部總參謀部下屬的一個機構領導,而隨著氣象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到26年初,這個部門已經直接向海軍總參謀長負責了。
有了這份報告,談仁皓就直接把天氣因素拋到了腦後。
按照當時艦隊承受天氣變化的能力,只要不出現惡劣天氣,不管是下雨還是天晴,都可以繼續作戰,影響應該不是很大,最多只是降低作戰效率而已。
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地區,可以說是世界上水文情況,以及天氣情況最為複雜的海域之一。
不管這個理論是否正確,最終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在當時,要想準確的預測幾天之後的天氣情況,那絕對是一件極為困難,甚至是在賭運氣的事情。
也就在談仁皓心急如焚的時候,艦隊被颶風追上了。
戰爭的推動力是和平時期的正常發展狀態所無法比擬的,也正是因為氣象對戰爭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且戰爭有著迫切的需要,真正的,系統的氣象學就是在大戰期間誕生的。
而在大西洋中部海域產生的,並且經常光顧加勒比海,墨西哥灣,美國東部地區的大西洋颶風也正是這些氣象因素的綜合產物。
不管是氣象偵察機,還是在27年底出現的氣象雷達,實際上都只能夠探測有限範圍內的氣象變化與運動情況,而不可能對上千公里,甚至幾千公裡外的氣象變化有所察覺。
不管是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戰爭時期,颶風都會出現,而且都會對一切人類活動,包括戰爭產生巨大的影響,而每年的六月到十一月,是颶風的高發季節!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