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崛起之華夏

作者:銀刀駙馬
崛起之華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鐵血拒俄復故疆 第二百五十六章 「無畏艦」時代的來臨

第五卷 鐵血拒俄復故疆

第二百五十六章 「無畏艦」時代的來臨

在此之前沒有經過戰爭的檢驗,造成這種布置方式的直接原因來自艦載火炮的技術進步。而19世紀的最後十年是艦載火炮進步最顯著的時期,尤其是大口徑艦載主炮,從彈藥到發射器都與以往的火炮有很大的區別。
水線下和水線處的艙室間全部取消橫向聯絡門,水密門的數量被盡量縮減,艦員的進出只能通過縱向的水密門。另外,取消了傳統的艦首沖角。這些措施對於提高防護能力特別是抗沉性都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1906年12月3日,英國「貝。樂洛豐」級戰列艦(「無畏」級戰列艦的改進版)開始動工建造,該級艦將建造三艘,分別為「貝樂洛豐」號、「壯麗」號和「魯莽」號。
「無畏」號海試成功的消息使英國皇家海軍在一。夜之間超越了所有的海軍強國,尤其是野心勃勃的德意志帝國,使當時各海軍強國的上百艘各類型戰列艦一夜之間成為了過時的東西,所有列強都開始驚恐地注視著這艘劃時代的戰列艦,一個嶄新的海軍時代在一片叮噹的鉚槍聲中開始了。
「無畏」號戰列艦的滿載排水量為21845噸,裝甲總重量約5000噸,比「納爾遜爵士」級多出800噸;裝甲鋼採用了表面硬化處理,使得強度和抗穿透性顯著提高。
1908年4月2日,俄國「安德烈。佩沃茲萬尼」號戰列艦和「沙皇保羅一世」號戰列艦相繼完工,開始海試。
發生在1906年的「巴士海戰」www.hetubook.com.com在現代海軍發展史上是一個分水嶺,這次大海戰總結了進入鋼鐵時代的海軍戰術理論和戰艦建造思想,並對20世紀前20年的海軍發展產生了直接影響。「無畏」號戰列艦的誕生和這次戰役是分不開的。
就大口徑主炮來說,冶金工業的進步使得火炮的葯室能夠承受更多發射葯爆炸的衝擊,身管的工藝進步和加長使炮彈的射程和精度都成倍地提高,反映在實戰當中就是有效交戰距離的顯著增加。
同時,在追擊戰中為了使前主炮能有效射擊,艦體的干舷設計的很高,可以使主炮躲開艦首飛濺的水花。主炮採用雙聯10門305毫米45倍口徑艦炮,艦首尾各布置一座,艦體中部靠後一座,兩舷各一座對稱布置。
1904年,費希爾以現役海軍上將軍銜出任第一海務大臣。費希爾是當時公認的炮術專家,同時也是英國皇家海軍「攻擊至上」思想的堅定支持者。費希爾任職期間,他以建設世界範圍內無與匹敵的皇家海軍為己任,堅定地推動了一系列大胆而又深入的改革。
1907年2月10日,德國開始建造「拿騷」級戰列艦,該級艦準備建造四艘,分別為「拿騷」號、「威斯特法倫」號、「萊茵蘭」號和「波森」號。
1906年10月1日,英國「無畏」號戰列艦開始第一次海試。
設計委員會將該方案提交給費希爾後,費希爾決定新式m•hetubook•com•com戰列艦可以不受英國當時所有造船廠的限制,以求得最大的火力和航速。這一決定使新式戰列艦的噸位進一步增加,設計排水量達到了17900噸,超過了「納爾遜爵士」級戰列艦的16000噸,這個設計方案就是「無畏」號。
當時戰列艦創造的最大航速是19節,而且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能夠保持的巡航速度是14.5節,並且只能維持在8個小時以內,超過這個時間對相對複雜的蒸汽機的可靠性和壽命來說都是致命的,同時會引起主軸過熱,引擎過載。
「無畏」號的防護更全面,炮塔、機艙、彈藥庫、指揮塔等關鍵部位的裝甲厚度達到了288毫米,艦體中部裝甲帶最厚處也有280毫米,全部包覆艦體到兩端首尾部分,而且尤其注重了水線處和水線以下對水中爆炸物的防護。
與以往的戰列艦相比,最顯著的區別是在艦體結構上,艙室盡量小型化、水密化,以提高水密結構,增加浮力儲備;隔倉間的支撐壁採用強化鋼結構,以提高隔倉的強度和韌性。
以往的傳統火炮布置方式的最大缺點就是不同的主炮使用了不同的火力控制系統,在主炮齊射時無論是彈著點的判定還是射擊諸元的解算都不能統一,使射速和精度都受到影響,這在巴士海戰當中表現得尤其突出,尤其對俄國戰列艦編隊來說,是一個慘痛而深刻的教訓。
「無畏」號戰列艦的動力部分安裝了18台三漲式蒸https://m.hetubook.com.com汽鍋爐,4台帕森斯蒸汽輪機組功率22500馬力(海試時達到24700馬力),最高航速21節(海試時曾達到22.4節),而「納爾遜爵士」級戰列艦的往複式蒸汽動力機組的功率只有16750馬力(15台鍋爐),最高航速只有18節。在高速續航力上,蒸汽輪機可以保證「無畏」級以20節以上航速持續航行13個小時且保持良好的可靠性,這在戰鬥時尤其重要。
1906年12月14日,英國「無敵」級戰列巡洋艦開始動工建造,該級艦將建造三艘,分別為「無敵」號、「不屈」號和「不撓」號。
「無畏」號戰列艦的甲板裝甲採用多層布置,最厚處3層共75毫米,主甲採用穹型設置,中間隆起兩邊稍低,下與舷側裝甲對接。
巴士海戰的結果深刻影響了各國海軍界,在此之前,各海軍強國在發展方向上還是有分歧的,經過這次海戰變得統一起來。
「無畏」號戰列艦區別於以往。戰列艦的最顯著特點,就是採用了統一口徑的10門305毫米主炮。在「無畏」號之前,「統一口徑主炮」的模式在義大利海軍界就已經提出。在「無畏」號處於設計階段的前後數年間,各國新建戰列艦的火炮布置方式上流行混裝兩種口徑主炮或兩種同口徑而不同身管的主炮。
尤其是「無畏」號擁有當時對手無與匹敵的21節高航速持續航行能力,舷側的8門主炮被認為可以完成一次對目標的和*圖*書火力覆蓋。
例如英國的「納爾遜爵士」級戰列艦為4門305毫米45倍口徑主炮加上10門254毫米50倍口徑的二級主炮;美國戰列艦上通常為4門305毫米主炮加上8門203毫米二級主炮;法國、義大利、俄國等海軍強國的戰列艦上為諸多不同口徑的一二級主炮混裝的布置方式,這些戰列艦的設計工作是在「華俄戰爭」爆發前或戰爭中完成方案定型的。
1905年至1906年的華俄戰爭中發生的幾。次大規模海戰與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雖然火炮的瞄準仍然依靠目力,但是初期型的火炮指揮控制系統已經投入使用,大口徑艦炮的有效作戰距離提高到7000米(中國龍旗大洋艦隊的戰列艦編隊和裝甲巡洋艦編隊在巴士海戰中對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的致命射擊距離是6400米),除了在火炮上裝備火力控制系統外,提高火力投送密度也是一個有效提高命中率的措施。
「無畏」號的動力方面的最大改進是使用了新式的蒸汽輪機。在設計一開始時,費希爾對最大航速的要求就很明白:21節,並且能夠長時間保持。
1908年3月25日,德國開始建造「馮。德。坦恩」號戰列巡洋艦。
「無畏」號相比于以前的戰列艦是一個概念上的飛躍,但即便如此,從「無畏」號的身上仍然能夠看到之前傳統戰列艦的影子,像炮塔置於艦體中部對艦體中部的結構防護會產生相當大的不利影響。「無畏」號的第一煙囪在和*圖*書主桅前緊靠艦橋,高速行駛時產生的濃煙影響瞭望觀測的效果,而艦首的干舷雖然很高,但兩舷的炮塔位置相對較低,但射擊仍然會受到高速飛濺的浪花影響。
在由費希爾領導的設計委員會的努力下,新式戰列艦的初步設計方案產生,其中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統一的305毫米口徑主炮和21節航速。由於受到當時英國造船廠船塢大小和建造能力的限制,在尺寸和排水量上相對較小(標準排水量為16500噸級)。
「無畏」號於1906年10月1日進行海試,海試進行了很長時間,加上對艦員的訓練和新設備的檢測,直到1909年12月3日「無畏」號才正式服役。
1907年4月16日,中國開始建造「龍權」級戰列艦,該級艦準備建造兩艘,分別為「龍權」號和「龍淵」號。
在此之前,英國皇家海軍已開始在較小型的戰艦上實驗性地採用了新型引擎,以便測試和積累經驗。後來的實際使用證明,新式動力機組的性能相對蒸汽機組來說是一次質的飛躍。而在15000噸級以上的戰列艦上採用新式蒸汽輪機,在當時的英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還是首次。
作為炮術專家的費希爾當然不會忽視這種影響。費希爾在「無畏」號上實現了「統一口徑主炮的戰列艦」構想的大型化和實用化,使「無畏」號在常規的線形戰列艦交戰中擁有8比4的超過對手一倍的主炮火力,即使對手處於撤退狀態,也能以6比2的超過對手2倍的火力持續攻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