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崛起之華夏

作者:銀刀駙馬
崛起之華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左右逢源搏一戰 第一百九十九章 東西方不一樣的和談願望

第六卷 左右逢源搏一戰

第一百九十九章 東西方不一樣的和談願望

「我認為中國人是想拖延時間。」斯大林想了一下,小心地答道:「我們在總兵力方面超過他們,他們的補給線太長,兵員和物資的補充需要時間,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和他們談判,而應該繼續戰鬥,將他們趕出俄國。」
在發現已經無法取得勝利之後,魯登道夫果斷的命令德軍停止了進攻,德軍的指揮官們也都意識到,無論他們的戰術多麼高明,戰鬥總是對防守的一方有利。儘管德軍發動的進攻可以說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給敵人造成的傷亡和損失遠遠大於自身,但繼續進攻只會增加自身力量的損耗。魯登道夫要求將參与進攻的大部分陸軍有秩序地撤退到安特衛普——默茲河一線,再由此撤回德國邊界。撤退並保存自己的實力,是德國軍政當局從這幾次大規模戰鬥中得出的結論。因此德國總參謀部要求不惜一切代價確保撤退的完成,這已經成了德國軍人和政治家以及各黨派首領和各階層民眾的共識。
雖然接連挫敗了白衛軍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的挑戰,並且頂住了中國干涉軍的進攻,但對蘇俄政權來說,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據不完全統計,在反對同盟國軍事集團的戰爭中以及隨後的內戰和對抗中國軍隊的戰鬥中,差不多有2900萬俄國人死亡,他們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死在戰場上以及無數次的游擊戰鬥當中,剩下的人則死於飢餓、營養不良和疾病。目前的蘇俄國內滿目瘡痍,經濟也是千瘡百孔,強制實施的軍事經濟公共體制滿足了蘇俄軍隊最小程度的需要,但除此之外卻造成了大量的災難,加速了俄國經濟的混亂和崩潰。時間到了1920年,廣大的俄羅斯人民在飢餓當中掙扎著,飽受疾病和天災的折磨,在內戰的烽火蔓延時,他們經歷了各種各樣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他們以極大的忍耐接受了布爾什維克的統治,在日復一日的痛苦當中,他們已經對制度的變革和境遇的改善不抱任何希望了,各地對蘇俄領導人的公開敵視十分平常,在鄉村,由於強征土地的關係,農民當中已經開始出現反抗和暴亂,在城市,人民充滿了憤怒的情緒,少的可憐的每日麵包供給因為戰爭的關係又減少了三分之一(和平,土地,麵包一樣也沒有實現),此時的俄羅斯大地上,到處都充滿了憤懣和絕望。
「中國人和-圖-書想要和我們談判。」蘇維埃最高領袖列寧躺在了一張床椅上,對前來向自己彙報工作的斯大林問道:「你怎麼看?斯大林同志?」
「我對中國人要求和我們談判的目的感到迷惑。」列寧說道:「你說的很可能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但我認為並不是全部。而這些另外的原因我現在還想不明白。」
「德軍的進攻已經停止。」外交部長伍廷芳對孫綱說道:「目前德國正在同協約國接觸,準備和談。德國宰相馬克斯親王向威爾遜總統表示願意接受他提出來的十四點和平建議。」
斯大林明白列寧的心意,沒有再說什麼。
由於協約國軍隊之間相互缺少協調,法軍對英軍的不及時的救援讓英國將領們很是惱火,但很快,同樣的事情就發生在了他們的盟友身上。英軍連日遭受的連續沉重的打擊落到了法軍的頭上。
1920年6月1日,北京,居仁堂,華夏共和國政務院。
魯登道夫在進攻中讓德軍遭受了巨大損失,使德軍的優勢在逐漸的喪失。由於美軍不斷的增加彌補了英軍和法軍的致命損失,扭轉了人力的平衡,戰局開始逐漸變得有利於協約國方面。
「他們肯定會同意的。」顧維鈞說道:「我們華夏和蘇俄都是西方列強想要去除的目標,這一點蘇俄政府的領導人知道得比咱們更清楚,德國戰敗之後,協約國肯定會直接出兵干涉蘇俄,他們想要從咱們這裏騰出手來去對付列強,就必須同咱們實現和平。」
「德國表示願意撤出所有佔領的協約國國土,並且停止無限制潛艇戰,以此作為和平的保證,求和的意味已經相當明顯了。」伍廷芳也說道:「協約國方面在這個時候鑽空子,是非常可能的。」
德軍的「米迦勒」攻勢給予了英軍以沉重打擊,但沒有實現魯登道夫的戰略預想,魯登道夫不得不放棄一開始的戰略目標,即全面擊敗在法國的英軍並將其逐至海岸,退而求其次:通過佔領亞眠把英軍和法軍隔離開來,德軍向亞眠不斷的推進,魯登道夫的命令是:「大部分的英軍已經遭到了沉重打擊。現在我們的目標是沿索姆河兩岸快速前進以分隔開法軍和英軍。」
5月27日,德軍萬炮齊發,一天之內,德軍連渡兩條河,圍殲了四個主力法國師。法軍防線完全崩潰。僅僅一周之內,https://www•hetubook•com.com德軍已經推進到了馬恩河。巴黎陷入一片驚恐之中。法國政府又開始做遷都波爾多的打算了。
如果德軍的撤退能夠及時完成,德國可能贏得大約6個月的時間,德國有充分的時間選擇並構築堅固的陣地,有充分的時間調集全國的所有剩餘資源保衛其領土。然後協約國軍隊的全部力量才能壓向德國的邊境,而後德國才可能會遭受實際入侵的危險。但是,比軍事力量遠為重要的是,德國承認進攻失敗並準備完全撤離法國和比利時的行動對協約國方面產生的意想不到的另外作用。由於將侵略者趕出法國領土是法國人民堅持這場戰爭的主要動力,德軍進攻的失敗使協約國方面復讎的情緒高漲,協約國軍隊所取得的「戰績」使所有的人信心倍增,現在哪怕是德國退出所有佔領的土地,恢複比利時的獨立和主權,向法國交還阿爾薩斯和洛林,甚至準備締結屈辱的和平條約,割讓領土,支付賠償,也彌補不了協約國方面心靈的創傷和對德國進行懲罰的強烈渴望。法國總理克里孟梭的咆哮也許能很好的表達協約國方面此時的心情:「我們就是要戰爭!」
1920年6月7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宮。
但就和第二次索姆河戰役一樣,同樣的力量開始起作用。德軍狂風暴雨般的猛攻最終演變成了艱苦的拉鋸戰。德軍的攻勢漸漸削弱,最終停止。在這次戰役中,美國軍隊又一次發揮出了重要作用。他們的戰術並不高明,但非常勇敢,許多戰鬥單位的人員損失都在百分之四十以上。但美軍後援不斷的到來使他們能夠承受得住這樣的可怕損失。在美國參戰之後,英國和法國要求美國提供總人數達400萬的軍隊。在1920年初,美軍在歐洲戰場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170萬人,對於力量遭受重大損耗的德國人來說,這是壓倒性的力量。
魯登道夫看到了危險,也採取了行動,但一些其它方面的因素使德軍喪失了有利的機會。此時德軍司令部下不了決心去面對立即迅速撤退引起的後果。而德國人6年裡在法國和比利時積聚的大量軍需品和各種戰爭儲備,變成了致命的累贅。德國總參謀部不能忍受犧牲掉這些寶貴的物資。因此德國的鐵路很快被這些堆積如山的輜重所壅塞。這些物資的運和*圖*書輸影響了德軍的撤退速度,使戰局對德國變得更為不利。
「我國已經佔領的鮮卑利亞土地,你們覺得他們可能放棄么?」孫綱想了想,又問道。
「中國軍隊還在繼續向西伯利亞增兵,並且運來了更多的飛機和坦克,現在天氣已經轉暖了,中國軍隊在兵力集結完畢之後,很可能會向我們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並且趕在秋天到來之前結束戰爭。」斯大林說道:「這是他們的緩兵之計,我想我們不應該上當。」
「不錯,德國等於是咱們華夏在歐洲唯一的盟國,德國戰敗,英法美三國挾戰勝之威合兵圖我,是非常可能的。」伍廷芳說道:「我國在鮮卑利亞已經投入了40萬大軍,以及大量的先進兵器,一旦歐洲各國想要對咱們華夏動手,咱們華夏分兵兩線作戰,情況相當不利,應該早做打算。」
「可惜還是有點晚了。」顧維鈞說道:「而且我想威爾遜總統是不會答應的。」
「這是非常可能的,我們可以在同他們進行和談的時候把這個條件提出來。」伍廷芳和顧維鈞相視一笑。對執政大人的「貪得無厭」似乎早就料到了,「執政不要忘了,蘇俄政府同德國方面簽訂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為了保住他們的政權不倒台,他們連如此的苛刻條件都能夠忍受。這些說明他們面對生死存亡之際時,無論是什麼樣的條件,他們都可能選擇接受。」
「那好,就這麼辦吧,我讓軍情處幫你們接線,盡量隱秘一些。」孫綱點了點頭,「這鮮卑利亞就算不能全部入手,也得吃掉它大半部分。只有這樣,我華夏的戰略環境才可能真正的獲得改善。」
1920年德國的領導者們審視著面前的景象,終於開始感到不寒而慄。由於成守的擋住了德軍的進攻,協約國方面的強大聯合中現在已經沒有間隙、裂縫和隔閡,他們冷漠地注視著戰線對面的德國及其同盟國。法國從慌亂中平靜了下來,開始變得堅定起來,英軍在迅速地恢復元氣,美軍還在越洋過海的蜂擁而來,義大利在1917年的冬天就差不多將被消滅了,但現在也正在一點點的恢復力量。與此同時。噩耗卻從各處向德軍司令部紛至沓來。在英印軍隊的進攻下,土耳其在苦苦的掙扎著;不祥的沉寂籠罩了保加利亞;奧匈帝國正處在瓦解的邊緣。勇敢的德國海陸軍——整https://www•hetubook•com•com個日耳曼帝國生命的和存在的基礎也顯示出了令人不安的種種徵兆。德意志民族絕望和不滿的情緒開始慢慢地出現,士兵們逐漸顯示出了他們的鬱鬱寡歡。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故時有發生。逃兵開始增多,在後方度假的士兵不願意歸隊。蘇維埃俄國根據《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釋放的德軍戰俘回國前就已經傳染上了「紅色病毒」,他們當中的大量人員不光拒絕再去前線作戰,還把同樣的病毒傳給了其他的人。反對德軍軍官階層無辜責備士兵的運動開始在軍隊里發展。由於德國軍官對他們手下的士兵刻苦和嚴格的日常訓練,德軍在各條戰線上的傷亡還不到協約國軍隊的三分之一,但此刻德國軍官已經不能保護自己不受指責,因為他們沒有與德國普通士兵一同承受物質匱乏的痛苦。由於協約國軍隊的反擊加劇,從大戰初的日子起德國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他們讓對手遭受的那種迅速流盡鮮血的痛苦滋味。此時龐大的德國戰爭機器依舊在拚命運轉,儘管有時搖動,併發出刺耳的聲響,成千上萬個齒輪的牙齒仍保持著無情的磨合。
4月9日,德軍的第二次雷霆猛擊開始,兵鋒直指利斯河。英軍依舊首當其衝。剛從索姆河戰役中掙扎著逃出來的英軍又遭到了可怕的打擊。屏衛的葡萄牙軍隊率先逃跑了。一個殘缺不全的英國師隨之潰逃。英軍的戰線被撕裂了一個大口子。疲憊不堪的英國遠征軍幾乎要完全崩潰。驚恐萬狀的黑格「經理」把他手中的最後一個預備隊投入了戰鬥,但依舊沒有任何效果。黑格只能下達了「固守到底」的命令:「……我們除了決一死戰別無出路。每一處陣地必鬚鬚固守至最後一兵一卒……儘管我們身陷絕境,但我們相信我們的事業的正義性,每一個人都必須戰鬥到底。」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7個法國師、4個美國師和3個日本師開進了前線,協助英軍防守。經過激烈的戰鬥,疲憊的德軍停止了進攻的步伐。身陷絕境的英軍最危險的時刻終於過去了。英德兩軍最激烈和緊張的戰鬥就此告終。從3月21日到4月底的40天里,德軍主力一心一意不停地打擊和毀滅英軍。德軍以120個師的兵力反覆攻擊英軍的58個師,突破了英軍的防線,多次取得了巨大勝利。繳獲英軍1400餘門大炮,和*圖*書俘虜近10萬人。在這40天內,英國軍官共有5167人陣亡,9619人受傷,6073人失蹤或者被俘,英軍士兵115976人陣亡,122719人受傷,89380人失蹤或被俘,總計損失軍官20859人,士兵328075人。這個數字占黑格爵士3月21日前指揮的英軍戰鬥部隊總人數的四分之一還多。英軍雖然遭受了可怕的損失,但並沒有被徹底擊敗,而英軍給德軍造成的損失也相當大,在這相同的40天內,德軍在與英軍的作戰中軍官死亡3075人,受傷9305人,失蹤或被俘427人;士兵死亡53564人,受傷112881人,失蹤或被俘39517人;總計損失軍官12807人,士兵205962人。
由於德軍的力量消耗得太多。無力追擊退卻中的協約國軍隊,當氣喘吁吁的英軍士兵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在他們後面追擊的德軍士兵也都躺倒在了地上,他們疲乏得甚至無法舉起手中的步槍進行射擊。
聽了他們倆的話,孫綱點了點頭,嘆息了一聲,「德國未能贏得這場大戰,實在是太可惜了。」
「德國人很聰明,知道見好就收。」孫綱笑了笑,說道:「現在如果能夠實現停戰的話。對德國是非常有利的,哪怕為此把已經佔領的法國和比利時的土地全都還回去。」
「為什麼這麼說?少川?」孫綱不動聲色的問道。
「可如果能實現和平的話,我們就會有時間來解決國內的麻煩。」列寧的目光落在了桌子上的一份報告上,自言自語的說道。
「你們居然是這麼想的。」孫綱略一沉吟,又問道:「你認為蘇俄政府會同意么?」
伍廷芳和顧維鈞點頭稱是,接下來開始和孫綱一起商量起一些談判的細節來。
「如今德軍雖然未有大敗,但衰竭之勢已經日益明顯,目前協約國軍隊當中的主要進攻力量是美軍,為了保證戰場的勝利,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同意德國人的條件的。」顧維鈞說道:「他很可能以此為圈套誘使德國放棄抵抗,這位總統先生最擅長的就是這種照會式的文字交往,在和德國人書信往來玩文字遊戲的這段時間里。足夠協約國軍隊發動反攻了。」
「德國在試圖進行和談,我覺得我們華夏最好也和蘇俄實現和平。」顧維鈞說道:「德國一旦戰敗,我們華夏很可能將是協約國的下一個目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