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崛起之華夏

作者:銀刀駙馬
崛起之華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左右逢源搏一戰 第二百零六章 歐洲惡夢的終結

第六卷 左右逢源搏一戰

第二百零六章 歐洲惡夢的終結

當然,輸掉這場戰爭的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和德意志帝國的將軍們,但威爾遜拒絕與他們簽訂停戰協定(就像托洛茨基堅持「只同德國工人講話」),堅持要與「民主人士」打交道的做法和用強迫德國社會革命者去為自己未曾帶來的後果負責的辦法,卻在無形當中為這個世界提供了一種新的政治工具,而這種新的政治工具帶來的巨大的破壞力,卻給了遠在東方的華夏共和國執政以醍醐灌頂般的啟迪。
「……就飛機的結構而言,『雲雷』也比『飛雲3』和『飛天2』要好得多,特別是在俯衝的時候,它的機槍精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一點在戰鬥機之間的格鬥當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尤其是在急轉彎的時候,使我們仍然能夠開火擊中敵機……我們在戰鬥中還逐漸總結出了自己的空戰理論,得到了上級的讚賞和肯定,我個人認為,優秀的戰術是我們華夏空軍飛行員取得優異戰績的來源……」
「……從7月份『夏季攻勢』開始之後,由於我們的部隊在蘇俄軍隊發動進攻之前就先發制人的發動了進攻。在前線空軍的支援下,我們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兩個軍負責北路戰線的突破。為了達到戰役突然性的目的,孫伯伯(孫岳)集中了大量的『地面轟炸機』,對敵人兵力最為集中的地區發動了猛攻,我頭一次看到了上千門火箭炮一齊開火是什麼樣子,傍晚時分,彷彿無數條火龍飛向天際,敵人的陣地在一瞬間變成了火海,整個天邊被映得通紅。我想像不出,此時那裡的敵人會是什麼樣的感覺,也許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就已經葬身於火海之中,我們站在機場上,注視著這壯觀的景象,天邊的火光映紅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臉龐,我在心裏默默的說,沒有人能夠戰勝我們……」
德國宰相馬克斯親王在發出和平呼籲后,經過漫長的等待,總算收到了美國總統威爾遜的一份照會。這份照會要求說,除非廢除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皇位,否則美國將不會考慮同德國簽訂停戰協定。這個消息的傳出加速了德國軍方的瓦解。不久,當德國公海艦隊接到命令準備出海攻擊英國的泰晤士河口時,水兵們的叛亂公開爆發了。6艘戰艦抗議並拒絕執行命令,升起了革命的紅旗。在基爾港,水手們洗劫了軍火庫和輕武器庫https://www.hetubook•com•com房,並佔領了這座海港城市的大部分要地。士兵們抓住軍官,扯掉他們的肩章,將他們送進監獄關押,很快,仿照俄國的「士兵與工人委員會」也成立了。不久,慕尼黑爆發了另一次起義。包括許多士兵在內的革命者佔領了慕尼黑的所有軍事要衝,身在惠特爾巴赫宮的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三世被迫乘車出逃。當晚,一卡車一卡車舉著紅旗的人們有聲有色地從市內經過。革命者佔領了鐵路和政府大樓。誰也沒有反抗,當革命士兵在戰界據點架設機槍時,在場的警察都視而不見。慕尼黑的市民于次日一早醒來便發現,他們的巴伐利亞已經變成了共和國。革命就這樣的來臨了。是「德國式」的而不是「俄國式」的,沒有花費多少氣力,也沒有多少的傷亡。德國人民以麻木的精神接受了他們的命運,沒有出現任何暴力的反應。德國人就這麼悶悶不樂地等待著。
但無論如果,惡夢般的戰爭畢竟結束了,人們的心裏還是懷著有些虛無的歡樂,傾聽著和平到來的鐘聲,遊盪在城市的街頭。
「……宣告戰爭結束的帷幕在歐洲漫長的戰線上落下了。時間與造化之手使和平得到了恢復,彈坑累累的戰場和戰線,從孚日山脈一直延伸到了海邊的寬廣地帶上,戰爭破壞了往日洋溢著歡聲笑語的田園。我們又要在戰爭的廢墟上重新建造房屋,將被摧毀了樹木的土地重新變成了新的種植園。而那些墓地、紀念碑和矮小教堂的尖塔,以及隨處可見的坍塌的戰壕和地雷爆炸留下的巨大坑穴,記述著這場戰爭給我們帶來的傷痛和追憶:在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衝突中,曾有幾千萬人的軍隊在這裏廝殺,有成千上萬的人在這裏流血犧牲。回想起六年前的開戰,所有的人都已經忘記了它的理由。那個大公被刺的故事,聽上去就像是遙遠的夢囈。這一切在現在看來,好像這些往事只是一場惡夢。」
「這一次在鮮卑利亞投入的兵力如此之多,也是一開始我沒有想到的。」孫綱的目光緊盯著地圖,「我軍也不能和他們耗得過久,因為我們還有別的敵人。」
往日的疼痛依舊聚集在人們的胸口,而未來的道路卻又茫茫未知。此時對士兵們和歷經了苦難的民眾來說,無論是哭還是笑,https://www.hetubook.com.com似乎都有些不合適。
「……在人類的歷史紀錄中,從沒有一個國家像德國擁有火山爆發那樣的力量表現形式。在這痛苦的6年時間,德國傲視一切,敢在陸地、海洋和天空與全世界作戰。德國陸軍支撐了那些搖搖欲墜的同盟,成功地插手每一個戰場,雄踞于每一片被征服的土地上,給反對他們的敵人造成的傷亡是他們自己所遭受的兩倍以上。為打碎他們的力量和科學,為遏制他們的狂妄氣焰,協約國各個正義而強大的國家必須要動員全部的民眾奔赴戰場。佔壓倒優勢的人口、無限的資源、不計其數的犧牲和海上封鎖,有65個月的時間未能佔上風。弱小國家在戰爭中遭受蹂躪;一個強大的帝國被打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近4000萬人做出的流血犧牲之後,才奪下了這個強敵手中的屠刀。到目前為止,德國人在歷史上造成的災難中,這場戰爭是最大的一次。」
「……今天是(1920年)8月8日。我第一次飛『雲雷』式戰鬥機,是在俄國鮮卑利亞,真是太高興了。在這裏的每一種戰鬥機我都飛過,而『雲雷』的性能是最好的,而且它的機身更加纖巧,因此在執行作戰任務時更不容易被敵人發現,『雲雷』的機動性能要比『飛雲3』型戰鬥機還要好,儘管『飛雲3』的轉彎半徑要更小一些。如果你能真正掌握了『雲雷』,你就會明白用『雲雷』去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簡直是一種享受……」
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丘吉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這樣評價道:
1920年7月中國西伯利亞遠征軍向蘇俄軍隊發動了「夏季攻勢」,在中國軍隊的猛烈打擊下,蘇俄軍隊損失慘重,很多部隊在戰鬥中全軍覆沒,無人倖存,蘇俄東方方面軍以騎兵部隊拚死發動了反衝擊,以巨大的傷亡代價穩住了陣腳,交戰雙方的陣勢犬牙交錯,上百萬人的軍隊在各條戰線上反覆作戰,多場大規模的不同戰鬥在不同的地段爆發,每一場戰鬥都異常激烈。
這是剛從夢魘中掙扎著醒來時的感覺。
「我當然明白他們的用心,而這一次之所以出動大軍討伐蘇俄。不光是為了奪取鮮卑利亞。」孫綱嘆息了一聲,「德國國內發生的革命對咱們華夏也有很大的警示作用,我們必須要吸取德國人的和-圖-書教訓。」
「……蘇俄空軍里開始出現大型轟炸機了,也是安娜的父親的時代生產的舊型號,經過了一定的改進,儘管性能並不是很好,數量也不多,但比起飛艇來,對我們的交通線和城市的威脅還是要大得多。我們毫不留情的獵殺著這些大號的『火雞』,讓它們變成大地上燃燒的殘骸,我們最多的時候一天幹掉了8架敵人的轟炸機。在不久之後,蘇俄空軍的轟炸機就完全從鮮卑利亞的天空中消失了……」
早在50年前,「鐵血宰相」俾斯麥實現了德國人的夢想,統一了德國,為德國和德國人樹立了新的形象。可差不多在一夜之間,容克貴族和大工業家賴以存在的基礎倒塌了。隨著德意志帝國國旗每一天從不同的德國城市的降落,大多數德國人愛國而保守的生活和賴以存在的政治哲學也全都土崩瓦解了。
「可夢境到此為止了嗎?難道這場惡夢僅僅是殘忍和愚蠢的故事的一個章節?輪到新的一代人時,他們會不會為清算德意志和法蘭西兩個民族的陳年老帳而去廝殺和犧牲呢?我們的子孫會在荒蕪的土地上再次流血和呻|吟嗎?這場戰火中的三大交戰國會彼此和解、聯合起來對付她們本來就存在的和新的敵人嗎?會利用她們的才能,保證每個國家在安全與自由中共同分享重建歐洲的光榮嗎?」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規模的大戰就此落下帷幕。
「我不知道。」丘吉爾這樣回答自己的提問。
這些事實表明了一個輝煌時代的終結。
從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開始,到1920年11月11日德軍正式向協約國軍隊投降為止,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共歷時6年零3個月,參加戰爭的有六大洲的30多個國家,交戰雙方動員的總兵力達8000萬人,其中軍隊傷亡約4000萬人,因戰爭而死於飢餓和其它災害的平民2000萬人,各交戰國的經濟損失總計約為3700億美元。
「我知道執政想趁歐洲列強大戰無暇東顧之際盡收鮮卑利亞之地,為我華夏一勞永逸的解決北方心腹之患。」王士珍說道:「但我想執政現在也明白,德國戰敗后,協約國很可能挾戰勝之威全力圖我華夏,所以我們不能在鮮卑利亞和蘇俄耗費過多軍力。去年協約國一力促成我國干涉蘇俄革命,其用心即在驅使我國同蘇俄hetubook•com•com拼個兩敗俱傷,他們好從中漁利。」
6年的苦難,6000多萬人的傷亡,換來的是這一刻。
1920年10月22日,德國宰相馬克斯親王宣布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退位。次日,無比震驚的威廉二世帶領全家逃往中立國荷蘭避難。
11月11日。在貢比涅森林,德國接受了協約國方面的停戰條件,簽訂了停戰協定。協定規定德軍立即撤離侵佔的國家;讓所有居民返回本土;交出完好無損的6000門大炮、30萬挺機槍、4000門迫擊炮、2000門反坦克炮、3000架飛機、200輛坦克和相關裝甲車輛;德軍撤離萊茵河左岸;交出萊茵河上的3座橋頭堡;交出運行正常的5000台火車機車,15萬節車皮,5000輛卡車連同配件;交出全部地雷和定時引爆引信的埋藏地點,並協助發現和銷毀這些爆炸物;立即單方面遣返全部戰俘並不要求立即交換;放棄《布加勒斯特條約》和《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交出公海艦隊的6艘戰列巡洋艦、12艘戰列艦、8艘輕巡洋艦、50艘驅逐艦以及所有潛艇;在未能履行上述任何條款時,協約國有權在48小時內宣布取消停戰。這些條款使德國陷入了在沒有軍事力量和防衛的情況下接受長期受德軍蹂躪和最終取得勝利的敵國的處置。
「蘇俄軍隊這一次投入了大量的後備部隊迎戰我軍。」參謀總長王士珍向孫綱報告道:「蘇俄軍隊還有多少後備部隊可以使用我們還不清楚,但這一仗結束之後,我想他們是會明白他們想要奪回失地是不可能的了。」
華夏共和國海軍上尉孫晨鈞「鮮卑利亞戰地日記」:
10月30日,德國正式成立了共和國。
戰爭終於結束了,壕溝里,一個又一個的士兵爬出了陣地,他們當中,有的人在哭泣,有的人在祈禱,更多的人則茫然的看著四周,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在前線的後方,千百萬人聽到這個消息,湧上了街頭。店員們不再營業,公務員們也不再辦公,公共汽車司機忘記了行車路線,隨便把車開向任何地方。人們似乎在欣喜若狂,但在狂喜的背後,是深深的悵然若失。
「……蘇俄軍隊十分勇猛,儘管他們遭到了巨大的傷亡,但只要一有機會,他們就會拚命的發動反擊。為了達到快速機動的目的,蘇俄軍隊總是和_圖_書使用大量的騎兵發動反攻,我軍的騎兵數量少於敵人,在遠離鐵路的地區機動能力不足。但大量的豆坦克和15毫米大口徑機槍的使用彌補了這個不足,我不止一次的看到如同潮水般的蘇俄騎兵成片成片的倒在我們的步兵和坦克的大口徑機槍面前,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父親經常給我講的我們打哥薩克騎兵的戰鬥故事……」
「不錯,曾經煊赫一時的德意志帝國就此趨於瓦解,咱們華夏當引以為戒。」王士珍明白孫綱在說什麼,「不過,我華夏和德國的情況多有不同,只要將『誘因』消彌于無形當中,便可抑止這種情況的出現。」
這種有秩序的革命的火焰在整個德國自行點燃。在一些大的工業城市,工廠的工人們組成了代表大會。在與相同觀點的社會活動家們的領導下,他們提出了類似的要求。在法蘭克福,水兵們也舉行了起義。在卡塞爾,整個衛戍部隊,包括一名指揮官在內,一槍未放便叛亂成功。在科隆,僅放了數槍。擁有45000名士兵的衛戍部隊便成了『革命同志』,在漢諾威,德國軍事當局雖然曾下令部隊動用武力鎮壓,但文官們的叛亂卻獲得成功——士兵們加入了叛亂陣營。無論是在杜塞爾多夫,在萊比錫,還是在馬格德堡,情況都一樣。在德國全境,一個個政府都被「工人與士兵委員會」接管而垮台。
「德國沒有乘勝見好就收,提早結束這場戰爭,才給了那些社會革命者以機會。」孫綱說道:「目前我軍節節勝利,重創蘇俄軍隊,而自身損耗不多,依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也不宜同蘇俄血拚到底,以免重蹈德國的覆轍。」
「……安娜知道我們是在幫助她的人民,但她不喜歡我上飛機,我每一次試飛或者出任務的時候,她總是一副眼淚都要下來的樣子。我知道她在擔心我,我飛行的時候她總是在替我祈禱,雖然我不相信她的上帝會起什麼作用,呵呵。我知道,她和母親一樣,不願意我在戰鬥中冒險,但我知道,父親明白我的心……安娜的眼淚在幾位伯伯叔叔那裡起的作用明顯比我要大,因為我知道,每一次出擊,我身邊的戰友都是空軍當中的頂尖高手,他們都接到了秘密命令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我不受傷害。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每當我們遇到敵人時,不管敵人的飛機有多少,我們總是能取得令人羡慕的勝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