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崛起之華夏

作者:銀刀駙馬
崛起之華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大國博弈話二戰 第十四章 「真小人」不列顛,「偽君子」美利堅

第七卷 大國博弈話二戰

第十四章 「真小人」不列顛,「偽君子」美利堅

日內瓦會議失敗后,日漸走下坡路的大英帝國對海軍造艦經費帶來的巨大財政壓力感到越來越難以忍受,迫切需要減輕海軍費用和財政負擔,在沉重的經濟負擔下,大英帝國的政治家們完全放棄了繼續維持海上霸主地位的幻想,而是務實的選擇了「滿足於和美國的平等地位」,並試圖「以加劇美國同中國的對立使英國獲得必要的安全保證」。
對於巡洋艦的總噸位,條約規定主炮口徑在6.1英寸(155毫米)以上的巡洋艦,美國為180000英噸,英國為146800英噸,中國為146800英噸。主炮口徑在6.1英寸(155毫米)以下(含6.1英寸)的巡洋艦,美國為143500英噸,英國為192200英噸,中國為110000英噸。
英國首相麥克唐納首先緊急會見了史司,對史司和中國代表團一再表示挽留,並聲稱英國同意中國提出來的比例。隨後麥克唐納又同史汀生進行了長談,最終促使三方達成了最後的協議,並於4月22日在白金漢宮正式簽訂了《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
為了防止各國在輔助艦方面的無序擴張增加各國海軍經費支出在財政預算當中的比例,加重各國的財政負擔,1927年2月,美國政府以總統柯立芝的名義「建議英國、中國、法國、義大利四國政府參加在日內瓦舉行的第二次限制海軍備會議」,英國和中國對此都作出了「積極響應」,而法國和義大利對此反應冷淡,只同意派觀察員列席會議。1927年6月20日,日內瓦裁軍會議召開,英、美、中三國代表在會議上進行了激烈的爭論,英國因為自己的殖民地範圍廣大,堅持要擁有眾多的輕巡洋艦;美國因為需要跨洋作戰,希望擁有更多的裝備有大口徑火炮的重型艦艇;中國則希望以增加重巡洋艦的噸位來彌補主力艦噸位的不足,由於三國代表在會議上各持己見,相互之間的矛盾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結果沒有能夠達成任何協議。英國在日內瓦會議上本來打算和美國一道遏制中國的,但讓英國人感到遺憾的是美國人居然沒有和自己採取同一立場,而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和英國爭吵不休,最終日內瓦裁軍會議無疾而終,於8月4日發表了「三國共同宣言」了事。
此時這位眉頭https://www•hetubook•com.com永遠是擰成一個川字,散發出強大氣場的華夏海軍造艦局長,並沒有注意到美女們望向自己的那熱辣辣的目光,他的思緒,又回到了倫敦海軍會議的唇槍舌劍和爾虞我詐上。
對於英美兩國提議再次召開裁軍會議的要求,中國政府給予了積極的回應,作為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和世界市場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由於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中國的經濟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為了防止「美國式危機」在中國上演,中國政府迫切需要集中財力對國內的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干預和規劃,因而也希望能夠削減部分海軍預算,緩解財政壓力。由於中美英三個海軍大國都有相同的裁軍意向,因而促成了「倫敦海軍會議」的召開。
會議一開始。各國代表都各自發表了演說,英國首相麥克唐納在演說中強調各國應該在「均衡」的基礎上「而又不引起別國不安的最小限度」為海軍發展計劃的基礎來締結協定,美國全權代表史汀生則表示「限制海軍軍備和裁軍是人類追求和平的永久事業,即使我們今天達成了協議,將來也許要不斷的修正,以適應和平事業的發展」。法國代表則強調「世界各國應該放棄自己的私利,永久消除文化發展中的障礙,各民族之間應該確立善意。義大利代表則稱:『期待著這次會議讓裁軍和限制軍備變成真正的現實』。各國代表在開場白中都言明了裁減軍備的重要性,但是沒有一個國家在演講中透露出具體數字方面的東西。」
史司所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多少表明了中國對於美國和英國刻意以貨幣貶值的方式向中國及別的國家轉嫁危機的損人利己行為以及英美在海軍問題上聯合向中國施壓的強烈不滿,讓與會的英美代表團成員暗暗心驚,會議的具體交涉操作階段就在這樣並不是太融洽的氣氛當中開始了。
可能是「虛偽」這個詞觸痛了美國全權代表的神經,史汀生堅持要按照百分之五十的比例規定中國海軍巡洋艦的噸位,史司和中國代表團全體成員隨即退席表示抗議,倫敦海軍會議一開始就冷場了。
在孫綱看來,英國國內的經濟狀況已經表明他們不想堅持擁有更多的巡洋艦噸位,英國人的所謂「讓步」同時包藏了煽動中國和美www.hetubook.com.com國對抗的禍心,英國人想要用這種方式來緩解其國防壓力,果然不愧是最陰險的老牌帝國主義列強!而美國人最終當仁不讓的取得了最大的噸位,其想要在未來稱霸世界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卻還打著「裁軍」和「維護和平」的名義,其偽善的嘴臉暴露無遺!可謂「真小人」不列顛!「偽君子」美利堅!
美國人的方案一經提出,當即遭到了中國代表團的強烈反對,史司強調,中國也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從多的海外領地需要保衛,巡洋艦對於中國海軍來說的意義不僅僅是「巡洋」,還有「保衛」的職責,這個百分之五十的比例是中國無論如何也不能夠接受的。而在華盛頓會議上中國之所以接受了主力艦百分之五十稍強的比例,是中國為了維護世界和平所做出的重大讓步,史司不無憤懣地說:「要知道,我們的讓步不是軟弱可欺!中國願意為世界的和平作出自己的貢獻,但不意味著中國要以犧牲國家安全的代價來換取所謂的和平!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種虛偽的和平不要也罷!」
其中重巡洋艦數量限製為:美國18艘,英國15艘,中國15艘。
在涉及到具體噸位方面,果然不出遠在北京的孫綱所料,由於英國和美國在會議召開前已經達成了一定的妥協,因而在英國的支持下,美國全權代表史汀生提出根據「華盛頓條約」主力艦噸位的比例,鑒於英國和美國都需要更多的巡洋艦巡視遼闊的海域,而中國海軍所要防守的海域相對要小得多,因而在巡洋艦總噸位的比例上,中國海軍應為英國海軍和美國海軍的百分之五十。
1929年12月27日,以史司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到達了倫敦。在中國代表團到達之後,美國、法國和義大利代表團也相繼來到了倫敦,1930年1月21日上午,新一輪限制海軍軍備會議在瀰漫著濃霧的白金漢宮開幕,而當天陰暗的天氣似乎就預示著這場會議的氣氛是非常讓人難受的。
作為本次會議的東道主,英國人當然不願意看到辛辛苦苦準備的會議第一天就要破裂,立刻對針鋒相對的中美雙方進行了「安撫」,英國首相麥克唐納和外交大臣亨德森私下分別會見了史司和史汀生,使會議得以繼續進行。在英國人的勸說下,美國人同意讓步和_圖_書,表示願意將比例放寬到了百分之六十,但史司得知后,仍然堅決地表示了拒絕接受。在隨後幾天的會議上。中國代表團提出了巡洋艦總噸位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同時聲稱這是中國方面的底線,如果美國方面仍然不同意,中國將退出本次會議,並不再考慮參加類似的會議。
對於中國方面提出來的條件,美國代表團仍然表示「難以接受」,史汀生在給白宮的電報中甚至悲觀地聲稱「會議將在未來幾天破裂」,而就在這個時候,英國人出人意料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將談判從破裂的邊緣挽救了回來。
條約的最後結果表明,英國以自身的讓步換取了中國和美國的「諒解」,中國獲得和英國一樣的重巡洋艦噸位,英國保持輕巡洋艦噸位上的領先。對於英國人為什麼會用這樣的方式來促成條約的達成,多數人認為是英國國內巨大的財政壓力造成的結果,但當時史司將條約內容電告北京后,孫綱的第一個反應不是為達成了和平而感到高興,而是說了兩個字「陰險」。
而孫綱了解史司的一貫作風,可能是怕他會有意見,在替他「包辦」了出行事宜之後,生怕他不上飛艇,還專門告訴了他這樣安排的理由,讓他根本沒有辦法拒絕。
可能是感覺到了在這次會議中英國和美國會聯手對付中國,中國全權代表史司在演說中則鄭重表達了中國方面的嚴正立場,「所有的國家的軍事力量都必須要得到限制。但這種限制絕不能是一個或幾個國家剝奪一個國家最基本的防衛力量的手段,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願意為維護全世界的和平而努力,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這決不意味著中國會放棄自衛的權利。」
「倫敦海軍條約」共5款26條,另有3個附件,其主要內容為:
對於一向崇尚節儉的史司來說。他從來就沒打算過乘坐如此奢侈豪華的飛艇出行,但因為這是大總統孫綱的安排,他不得不接受而已。
在對巡洋艦作出規定的同時,條約對驅逐艦也做了定義,即排水量不超過1850英噸(1880公噸),並且主炮口徑不超過5.1英寸(130毫米)的水面作戰艦船。
英國海軍的限額包括所有的英聯邦國家,中國的限額包括朝鮮和日本等附屬國家。
各簽約國所擁有的下述種類的艦船,其數量不受限制:排水量在www.hetubook.com•com600噸(610公噸)及以下的水面戰鬥艦艇;超過600噸(610公噸),但是沒有超過2000噸(2032公噸)的作戰艦艇;不是專門用於作戰用途,而是用於艦隊補給、軍隊和武備運輸、以及其他類似用途的艦船等。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英國政府在日內瓦會議結束后,仍然沒有放棄努力,有意促成下一輪會議的召開。
驅逐艦和潛艇的總噸位,三國噸位相同:驅逐艦總限額為150000英噸,潛艇52700英噸。
對締約三國的主力艦數量進一步裁減,繼續凍結各締約國主力艦的建造至1936年,並且約定了艦齡超過20年的主力艦可進行改裝與性能提升的條文。對於巡洋艦按照條約規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即「巡洋艦是除了主力艦和航空母艦之外的水面作戰艦船」,排水量超過1850英噸(1880公噸),或者主炮口徑超過5.1英寸(130毫米)。巡洋艦分為兩級:主炮口徑超過6.1英寸(155毫米)的為重巡洋艦;主炮口徑不超過6.1英寸(155毫米)的為輕巡洋艦。
對於大總統如此的體貼下屬,史司再怎麼嚴於律己,也不好意思拒絕了。
上一次陪同顧維鈞參加華盛頓會議,自己就差一點讓「萬年青」號豪華郵輪上不知情的人當成了代表團的「工作人員」,這一次,同樣的事,在「神洲」號飛艇上,雖然沒有發生,但他的這一身行頭,屬實是讓「神洲」號飛艇上的一干美女們大開了眼界。
而在日內瓦會議破裂后,面對日益強大起來的中國,美國國內持「海軍擴張論」的勢力抬頭,1928年1月,美國眾議院將官會議提出了一個規模龐大為期9年的海軍建設計劃,按照這個計劃,美國將要在9年的時間里建造包括25艘10000噸級的巡洋艦、9艘驅逐艦、5艘潛水艇在內的71艘艦艇,建造總經費高達71億4000萬美元。美國人的這個計劃一經提出,遭到了中國方面的強烈抗議,中國政府隨即發表聲明,指責美國在蓄意加劇世界範圍內的海軍軍備競賽和緊張局勢,中國方面的激烈反應使美國的屬地菲律賓陷入一片驚恐之中,也引起了美國公眾對這一計劃的不滿,由於美國國內的輿論對這一造艦計劃大加反對,迫使美國政府不得不以「建造15艘巡洋艦和*圖*書,1艘航空母艦。總預算2億2400萬美元」的方案替代原來的方案,美國政府高層看到美國雖然擁有富甲天下的財力,但遭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無情戰火折磨的美國公眾卻並不喜歡一位的增加海軍預算,美國總統柯立芝認為「有必要再次召開反對海軍擴充的軍備限制會議」。而1930年席捲世界的經濟危機在美國首先爆發,美國經濟隨後陷於停滯和倒退之中,失業人數急劇增加,美國公眾更加不願意在擴棄海軍上浪費金錢。在再次召開限制海軍軍備會議這一點上,美國政府和英國政府達成了一致。
在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結束后,各大國在海軍方面的競爭並沒有停止。雖然「華盛頓條約」規定了主力艦的噸位和比例,形成了「世界十一大艦」(Big Eleven)的平衡格局(在原來的歷史時空中則是「世界七大艦」【Big Seven】),但卻沒有對輔助艦做出任何限制,只是籠統地規定了輔助艦的規格,即單艦排水量應該在10000噸以下,火炮口徑小於8英寸。這就給各大國繼續軍備競賽留下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儘管華盛頓會議使中國放棄了主力艦建造計劃,但由於沒有對輔助艦艇作出限制。西方國家(主要是英國和美國)仍然擔心中國一旦將精力轉向輔助艦方面,仍然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威脅。因此如何「斬斷中國伸向太平洋的魔手的最後幾根手指」(丘吉爾語)就成了當務之急。上次華盛頓會議上,因為法國和義大利的反對(主要是中國成功的利用了這兩個國家),沒有能夠達成關於限制輔助艦的協議,而這一次,在全世界的和平裁軍呼聲中,英國和美國決心再召開一次裁軍會議,完成華盛頓會議的「未竟事業」。
孫綱的理由是,史司等人此次出席倫敦海軍會議關係重大,前去倫敦的旅程過於遙遠,而當時乘坐飛機出行的旅客卻不得不忍受簡陋的座艙、震耳的噪音和劇烈的顛簸,「一路鞍馬勞頓,頗為辛苦,且途經多國,若有水土不服,竟至病倒,反為不美」,而巨型洲際飛艇比現在所有的郵輪跑得都快,比所有的飛機都要舒適,乘坐這樣的飛艇出行,雖然看起來奢侈了一些。但對於保持代表團成員的精力和體力都非常有好處,「知君素來節儉,言行皆以國事為重,此次出行,為國為己,宜稍降意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