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崛起之華夏

作者:銀刀駙馬
崛起之華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大國博弈話二戰 第二十九章 必須付出的代價

第七卷 大國博弈話二戰

第二十九章 必須付出的代價

「對了,這是今天剛剛報過來的,還有兩個人剛剛已經完成了處理,一個叫愛德華。泰勒,另一個叫漢斯。貝特。」孫晨碩在電話另一端說道。
「武備部很快下達了研究用純氧代替壓縮空氣作為魚雷氧化劑的命令,以張皚齡少校為首的開發小組開始用普通的457毫米魚雷進行試驗,但很快就陷入了和其他國家同樣的困境——無法找到一種讓純氧在魚雷內部安全燃燒的途徑。我們雖然採用了逐漸增加氧氣含量的謹慎辦法,但當氧氣含量增加到百分之三十后,點火時燃燒室立即發生爆炸,發動機隨之停止工作。在發生了一系列事故之後,這一計劃被暫時擱置起來,等待相關的技術難題克服以後再議。我們後來才知道,實際上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燃燒室的結構強度沒有隨著氧氣含量的增加而增強。」
「怎麼了,爸爸?這些人都是誰啊?」她輕輕地握住了父親有些發涼的手,小心地問道:「是他們去世了么?」
「他叫維爾納。海森堡,也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在1925年就解決了非諧振子的定態能量問題,提出了量子力學基本概念的新解釋。他在矩陣力學上的成就也非常大。他在1927年提出了『不確定性』理論。1929年,他同泡利一道為量子場理論的建立打下基礎,是他首先提出基本粒子中同位旋的概念。他在1932年還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能和我說說他們嗎?」溫柔體貼的女兒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想要用談話來轉移父親的注意力。
「隨著操作人員扳下開關,長長的魚雷伴隨著一聲爆鳴從發射管中竄出,躍入水中,激起很大的水花,在所有人關切的目光下,魚雷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在水中航行!終於成功了!在場的每一個都呆在那裡,深深地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
看到這裏,年輕人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淚光。
「爸,我回來了。」伴隨著一陣銀鈴般的笑聲,一個俏麗的身影一陣風似的跑進了書房。
「這位名叫莉絲。梅特涅的科學家是一個了不起的女子,是著名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的助手,柏林大學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放射物理部的負責人,她和這位名叫奧托。哈恩的科學家都是新元素『鏷』的發現人之一,她是第一位在柏林大學授課的女性。從1924年到1930年,她和哈恩幾乎https://m.hetubook•com•com每年都被提名為諾貝爾化學獎的提名人,她被稱為是德國的『居里夫人』……」
她小心地來到了父親身邊,看了看父親手中的紙,上面稀稀拉拉的用英文寫著一些人的名字,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已經打上了紅色的橫挑兒。
在「長刀之夜」里,還有一些學者、大學里的學生和科學工作者一同遇害,據後來德國警方的調查結果,從這些被害人當中很多都是猶太裔居民和現場痕迹來看,可能是納粹激進分子製造的這些慘案。只是在當時動蕩不安的政治局勢下,死的這幾個「小人物」變得無關緊要,因此只能成為無頭公案了。
被「核武器」、「氫彈」等新名詞弄得一頭霧水的孫佳馨擔心地看著父親,可能是覺察出了自己的話里出現了時空錯亂,看著女兒關切的目光,孫綱停止了講述,放下了手中的「死亡名單」,沖女兒露出了一個安慰的笑容。
「馨兒,有這樣一個問題。」孫綱看著女兒瞪大了眼睛好奇的望著自己。笑了笑,自言自語的說著,像是在問女兒,又像是在問自己,「有這樣十幾個人,如果他們活著的話,將會有千百萬無辜的人的生命因為他們的存在而失去,但如果讓他們死去的話,他們本人卻又是無辜的,究竟應該如何取捨呢?」
「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的新式氧氣魚雷稱得上是世界魚雷技術發展的登峰造極之作,它的各項指標都遠遠超越世界其他國家的同類武器。我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我們的魚雷要領先於西方國家20年!由於成功的實現了純氧助燃,使得魚雷動力大增,航程和航速都有了很大提高。新式氧氣魚雷在以航速60節航行時,航程達到了24000米,在以36節低速航行時,航程也能夠達到45000米!這個距離甚至超出了戰列艦的主炮射程!而使用純氧的另外一個好處是使魚雷的航跡非常小,十分隱蔽,不易被發現。由於主發動機是通過空氣啟動的,因此在發射的最初300至400米距離內還是會有一條明顯的航跡,但這個距離和氧氣魚雷超遠的射程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除了航程遠,速度快和航跡小的優點外,氧氣魚雷的威力也是空前的,其裝藥量提高到了520公斤,大大超出了各國軍艦水下防護設計所參照的魚雷裝m.hetubook.com•com藥量,很難想像會有什麼樣的艦船能夠承受半噸炸藥的爆炸衝擊力。所有這些優勢使得氧氣魚雷一經裝備,立刻成為我國海軍的殺手鐧,因此氧氣魚雷被列為國家最高軍事機密,被加以嚴格地保密,任何泄漏的人都將被處以極刑……」
「……一開始,我們得到情報說美國海軍廢除了巡洋艦以上艦隻的魚雷武器。有一天,海軍造艦局的郗克一局長和我商量在巡洋艦上安裝魚雷發射管的事情。當時我表示同意,但是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魚雷的最大射程必須增大。美國人當時認為,既然巡洋艦的203毫米主炮的有效射程可以達到20000米,而魚雷的最遠射程也就10000多米。那麼在艦隊之間進行炮戰時,魚雷就派不上用場了。如果我們也這麼想的話,我覺得對於那些熱切希望加入有著光榮傳統的我國海軍魚雷部隊的海軍官兵來說,將是個不小的打擊。為了讓魚雷在大型艦艇上繼續存在,那麼除了增大其射程之外,就沒有別的辦法了。當時我們使用的魚雷主要是直徑600毫米的,如果改裝成700毫米的,射程最大也就是30000米左右。另外,改裝成750毫米和700毫米的差別並不是很大。也就是說,只要以空氣作為主要原動力,魚雷射程就不會有更大的提高。如果使用氧氣的話。可以進一步增加動力,獲得更高的速度,增大射程。這個常識世界各國都明白,但是如何防止氧氣爆炸就是個難題了。各國經過了無數次試驗,都沒有能夠找到有效地預防氧氣爆炸的方法,因此紛紛放棄了氧氣魚雷的研製。」
「這位科學家名叫奧托。哈恩,是柏林大學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化學部的負責人,他和這位名叫弗里茨。斯特拉斯曼一起發現了核子裂變現象(現在已經不可能了),這位叫奧托。弗里希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物理學家,是那位德國居里夫人的侄子,他們一同發現了這一偉大的現象……」
「這位漢斯。貝特先生是一位德國理論物理學家,他有一個可怕的公式,可以為美國人製造核武器……」
「這位馮。魏茨澤克博士是可怕的核武器計劃的核心人物之一,埃里希。巴格是海森堡博士的助手,還有沃爾夫。韋恩和保羅。哈特克,都是研製核武器的重要人物……」
1934年7月2日,大連,華和圖書夏共和國海軍武器試驗場。
但當時沒有人會想到,這些「小人物」的真正價值,只有一個東方人清楚。
聽著小兒子在電話的另一端說著一個個的名字。孫綱在一張名單上用紅筆打上了一個又一個的鉤形記號,彷彿在做著死刑判決。
據稱,在「長刀之夜」中被殺的人並不僅限於衝鋒隊的頭目,一些政界要人也慘遭毒手。在1934年6月30日和7月1日這兩天被殺的人超過了400人。其中包括大約200名衝鋒隊頭目。其他被抓捕的人送進集中營,在苟延殘喘幾年後也都陸續喪生。後世的學者們經過研究后認為「長刀之夜」被害者的最終人數應為1226人。看來「長刀之夜」並不僅僅是像一般人所知道的那樣,是針對羅姆的衝鋒隊的清洗行動,而是希特勒及其黨羽製造的一次大規模翦除異己,打擊政敵的殺戮事件。
在確定筆記本燒完沒有留下任何痕迹之後,張學思取過了一束在瓷瓶里水養的鮮花,走出了屋子,來到了海邊的一處花園裡,在花園的一個角落,靜靜地矗立著幾座精美的黑色大理石墓碑,張學思走到了一座小巧的做成豎著的魚雷模樣的墓碑前,看了看用玻璃鑲在上面的一張年輕女軍官的照片,將鮮花擺在了墓碑前,然後坐在了那裡,輕輕的啜泣起來。
孫佳馨並沒有去深想父親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她看到父親緊擰的眉頭因為自己的回答而舒展開來,不由得很是高興。而現在的她當然不知道,剛才父親說的這些人的真正價值。
「儘管取得了成功,但武備部還是希望氧氣魚雷的速度能進一步提高。當時義大利已經研製成功了一種航速高達50節的魚雷,我們聞訊后立即購買了10枚,進行了發射實驗,發現義大利魚雷高速水下運行的奧秘在於雷頭前部存在一個空氣空洞,減少了水中阻力。據此,我們修改了氧氣魚雷純圓形的雷頭,加裝了一個尖銳的小帽,使魚雷的航速能夠達到驚人的60節!在經過一系列的改進和準備工作之後,海軍魚雷學校於1934年初在『肇和』號巡洋艦上進行了測試性發射,各項指標均達到了預期的理想目標。經武備部長史司博士批准,氧氣魚雷正式開始投產,並裝備給了海軍。」
「可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們在多次的試驗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點燃氧氣和霧化石油的混合氣https://m.hetubook.com.com體,會發生爆炸;但如果在點燃石油后再吹入純氧,則不會發生爆炸。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喜訊。這意味著我們將取得真正的突破,因為只要明白了原理,剩下的就是技術人員的事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大家開始在已經取得的實驗成果基礎上完善技術細節,潛心研究氧氣魚雷的實用化,雖然點火問題解決了,但要製成能夠投入實戰的魚雷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例如如何向燃燒室里輸送氧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的問題。後來我們才知道,開始燃燒時使用空氣和純氧混合,以及用海水取代淡水進行冷卻才是氧氣魚雷最後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當時所有研究人員都陷入了一種忘我的工作狀態,大家都擠在廠房裡,所有的人都被不取得成功誓不罷休的信念所驅使著,廢寢忘食的工作著。」
「這位愛德華。泰勒是海森堡博士的學生,是萊比錫大學物理學博士。被後人稱為『氫彈』(完全的時空錯亂,和女兒講故事有些糊塗了)之父……」
在一間不大的研究室里,一個坐在桌子旁的一身海軍軍服的年輕人翻開了一本筆記,觀看著自己以前在上面記下的內容。
「我知道了。」孫綱放下了電話,目光落在那張打滿紅鉤記號的紙上,神情一時間顯得有些恍惚。
「他們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孫綱點了點頭,用略帶沙啞的聲音說道:「可惜……」
「到1933年的夏天,第一枚實驗型氧氣魚雷被製造出來,並進行了成功的測試,沒有發生爆炸,運行的狀態也非常好。由於是實驗型號。因此沒有馬上投入生產,1933年10月5日,我們終於迎來了氧氣魚雷水中實驗的時刻,所有參与研製工作的技術人員都聚集在發射裝置附近,有人甚至開玩笑說,如果現在發生了爆炸,那麼重新開始試驗差不多就得10年以後了。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一旦發生爆炸,所有在場的人都會灰飛煙滅,化為塵埃。儘管大家都知道這樣很危險,但沒有人離開,大家都以高度的自信期待著發射的那一刻,他們要親眼見證多年心血的結晶瓜熟蒂落,頗有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氣概!」
「是的,小姐,先生在書房裡。」一名侍女說道。
由於沒有聽到父親的回應,孫佳馨在一堆堆圖書中尋找著父親的身影,很快,她發現父親正坐在一張書桌前,獃獃地看和圖書著一張紙,而父親的眼角,似乎有淚光閃動。
父親的神情一時間讓孫佳馨不知所措,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會讓自己的父親獨自一人坐在這裏流淚。在她的記憶當中,父親的悲哭是她小時候最感到恐懼的事情之一。在她的印象里,只有像丁伯伯和黃叔叔去世這樣的事,才會使父親出現這樣悲傷的樣子。
「這位科學家叫維爾納。馮。布勞恩,畢業於德國柏林大學物理系,他今年才22歲,就已經取得了物理學博士的學位,他寫的畢業論文論述了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理論和實驗的各個方面。柏林大學把這篇論文評為最高等級特優,他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是啊,『少數服從多數』,就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其實,選擇真的很簡單。」孫綱嘆息了一聲,目光落在了女兒的臉上,「也許最簡單的選擇,才是最正確的。」
看到這裏,年輕人自嘲又不無自豪地嘆息了一聲,將筆記本合上,在扉頁上寫下了「張學思親筆」幾個字之後,將筆記本放進了身邊的一個點燃了的火盆里,注視著筆記本突然發出明亮的火光,最後一點點的變暗,化成了灰燼。
「張皚齡少校偶然聽到一些關於英國皇家海軍的新式戰列艦『納爾遜』級戰列艦將裝備氧氣魚雷的小道消息(實際上在這型戰列艦上根本沒有裝備魚雷,也不可能裝備氧氣魚雷),受到這一消息的影響,研究小組的所有成員都以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再度重新開始了試驗。海軍造艦局魚雷科命令大連的海軍工廠對氧氣魚雷進行重新研究和實驗,所有的研究小組的主要成員都是從各個研究部門專門調來的,統一由張皚齡少校領導。在他的指揮下,技術人員利用600毫米魚雷進行了大量實驗,取得了不少數據,並且積累了經驗。但是,純氧與燃料混合后的點火問題依然像攔路虎一樣阻擋著我們邁向成功,在隨後幾年中,研究工作始終沒有取得大的突破。而由於試驗當中多次發生了爆炸,我們不但失去了好幾位優秀的朋友,而且還被一些人譏笑為『爆竹廠』,儘管如此,但所有的人都沒有氣餒。」
「要說這是一個悖論吧,還不完全是,因為在這當中,摻雜了道德方面的因素,已經不單純是數學方面的問題了。」孫佳馨想了想,偏著頭有些頑皮地說道:「如果拋開道德方面的因素,就只能『少數服從多數』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