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唐末大軍閥

作者:雲霄野
唐末大軍閥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領土爭端?你這是找懟來了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領土爭端?你這是找懟來了

新羅、百濟當初的確彼此對持了六百多年,而且新羅利用唐廷滅了高句麗與百濟之後,的確翻臉又煽動兩國殘餘勢力,驅逐唐廷安置在百濟故地唐軍的行徑也不算講究……但是之後新羅畢竟又統治了朝鮮半島兩湖之地三百來年,先前唐廷也就曾佔據過十幾年的光景……這你還要與我爭論,中原王朝也有對百濟故地的歸屬權?
據驛使傳報,王建派來請求交涉的使臣喚作金敬德。李天衢聽到這個名頭起先一怔,覺得有些耳熟……後來思索一番,便恍然想起這金敬德不就是當年曾作為最後幾批新羅遣唐使當中的一個,李天衢遙想當初自己佔據泰寧軍期間,還曾任用過那人打理與新羅國之間的海貿事宜?
但是三韓故地如今被魏朝佔據,畢竟中原王朝的勢力都延伸到家門口,泰封國方面還是必須要做出回應的。
而金敬德如今是以泰封國使臣的身份,覲見中原正朔帝君,他自知不便逾矩去向魏朝皇帝套近乎,遂先稱陛下還記得微臣,實感誠惶誠恐云云……又道賀魏朝大挫契丹,威震八荒、懾服四夷,還表述泰封國自王建推翻弓裔之後,願與天朝永世修好……只不過場面話說完,接著又提及遼東與后和*圖*書百濟等問題,他這才是點到了這次外交事務的正題上。
眼見一個年歲應該也就三十齣頭,看來也有股倜儻風流的才氣,只是言行舉止帶著幾分輕佻的魏朝朝臣出班駁斥,臉上似帶著戲謔的笑意侃侃而談……金敬德愣怔片刻,隨便明面上絕不敢再魏朝大殿內發作,可是他心裏也不由得升起幾分火氣。
畢竟當年曾做過到唐土求學的遣唐使,真要是引經據典,議論詩詞歌賦、史籍典冊,金敬德雖是新羅人,自問也不會比中原有才之士遜色……然而在金敬德看來,這個叫韓熙載的年青人,他所說的觀點不能說沒有道理,卻也有些強詞奪理了……
而李天衢眼見韓熙載出面駁斥,他便用肘支在椅上,單手托腮旁觀,心說我也不妨暫且看戲便是,畢竟韓熙載不止才高博學,甚至按世人評述,還是多藝能、善談笑,為當時風流之冠的神仙中人……如若他主動出面要與泰封國來使打嘴仗,看來胸有成竹,想必也能懟得那金敬德理屈詞窮……
所以金敬德即便儘可能的措辭恭敬柔和,可是他還是提及魏朝不該興兵攻打后百濟,甚至滅其國吞併疆土……因為那一方領土是三韓故地,可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中原王朝固有的疆土,所以朝鮮半島上三國爭霸,那塊地泰封國可以占,新羅國也可以占,但是如果魏朝強行佔領,則根本不合道理。
只是李天衢如今再打眼一瞧,看那金敬德經歷三十余載宦海沉浮,從對方的舉止感覺,也更似是一個在官場摸爬滾打慣了的老油條。
既然是曾經相識的前來,也不妨與之一見。李天衢遂吩咐下去,准許泰封使臣金敬德入朝前來覲見。
李天衢聞言也不著惱,只是嘴角微翹,顯露出一抹冷笑……而大慶殿內,如今在魏朝朝堂當中的年青才俊,而時任中書舍人的韓熙載便哈哈一樂,立即出班笑稱道:
當時朝鮮半島上妖僧弓裔東侵新羅、南攻后百濟而一時間最為強勢。新羅日漸衰微,又丟了大片國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也難以維持與中原之間的海貿來往。
當初李天衢的身份還是兩鎮節度使,為廣開財路,那金敬德也算是在泰寧軍藩鎮下屬官司當過職。不過他到底是新羅貴族出身,後來還是歸返故地去了。
「笑話!當初唐廷貞觀年間,是新羅遣使入朝,陳述百濟攻取其地四十余座城,又意圖與高句麗聯合,而斷絕新羅入朝hetubook•com•com之路,遂乞請唐廷出兵征討。後來大唐幾番東征,于高宗皇帝龍朔年間討滅百濟。而據我所知,百濟、新羅彼此對持六百余年,直至唐廷出兵討滅高句麗、百濟兩國之前,新羅何時曾佔據過半島兩湖(朝鮮半島古稱西南地區的全羅道為湖南地區,與別稱湖西的忠清道合稱為兩湖地區)之地?而唐朝助新羅連滅宿敵,設熊津等五都督府統掌百濟故地,所以新羅立國迄今九百余年,卻是中原正朔于兩湖之地設立都督府之後,便忘本負義,又煽動扶植兩國餘孽驅逐唐軍,方才吞取那片疆土……若說新羅、百濟本是三韓同源,但是各自建國、相互攻伐。新羅既然自立國以來,在六百余年的時間里都未曾佔兩湖之地,如此還要追朔是什麼先人故地的話……于大漢武帝年間所設,那玄菟、真番、臨屯、樂浪漢四郡,直至晉懷帝永嘉年間,方才為高句麗所佔。那麼迄今正可從六百多年前開始算。從新羅自立出去的泰封國,是否應向魏朝歸還漢四郡故土?」
而王建興兵反叛,將他那眾叛親離的舊主弓裔推翻下台,對新羅的關係有所緩和。偏偏又輪到后百濟國主甄萱,屢次出兵,將孱弱的新羅國按到地上摩擦…和*圖*書…那時新羅便有大批世代官僚出身的貴族,選擇去投奔比甄萱更懂得收買人心的王建,這金敬德想必就是其中的一個。
「免禮平身,金敬德,你也算是朕的舊識,也不必太過拘禮。只是當年初會時,你還是新羅派至中原留學受業的貴胄子弟,如今卻做了泰封國的屬臣……泰封國主遣你前來,又所為何事?」
李天衢大概也能料到,王建也必然不能容忍魏朝出兵佔據百濟故地,不過現在他大概率不敢出兵與中原王朝直接開戰。
泰封國派出的使臣,遵從國主王建的指示乘船渡海,至登州市舶司請奏覲見魏朝帝君,而暫時被安頓在了口岸附近的驛館。自有驛使傳報公文至汴京,稟奏泰封有使來訪。
畢竟由山東半島走海路到朝鮮半島,行程本來就相對較近,又有耽羅島作為跳板,以魏朝水軍的實力基本能確保控扼海權,那麼兵馬輸送、後勤轉運等方面能順暢運作,戰爭如果打響,泰封國根本占不到什麼便宜。王建眼下極有可能暗中要使鬼蜮伎倆,而等候奪取朝鮮半島西南隅那塊地盤的最佳時機……
李天衢口中說著,也注意到金敬德的身形有些佝僂,動作也已顯露出幾分老態。畢竟從他返回新羅,這一晃也已過了三https://m.hetubook.com.com十多年光景……李天衢依稀記得,自己先前對於此人的印象尚可,覺得他年輕力壯,還有幾分飽讀詩書,也有魄力經手中原與朝鮮半島海貿事宜的學子氣息。
直到金敬德一路來到汴京內朝,被宣入殿中,他低眉順眼,餘光甫一掃到端坐在龍椅上的李天衢那邊,便畢恭畢敬地朝著大魏皇帝施見駕禮。
即便金敬德少壯時節,便作為遣唐使至中原留學,學的是漢書儒學,見慣了華夏風土人情,還曾在李天衢統掌的藩鎮作為幕僚效力,即便談不上什麼君臣情誼,但對他而言也是出國留學末期一段「打工做官」的經歷……不過說到底,金敬德並沒有留在中原徹底融入,而畢竟是個返回故地的三韓人,他所處的立場,也必定會站在泰封國王建一方。
何況韓熙載出列駁斥,一下子又直接扯到了六百多年前,反過來還聲稱應索要漢四郡故地……他思維也未免忒過擴散了些,也讓金敬德一時間有點反應不過來……
這個泰封國使臣金敬德做過遣唐使,對於中原自然也十分了解。李天衢心說他做過我藩鎮內當職的屬僚,彼此即便算不上交情深厚,但好歹也曾有過人情來往,所以王建要派出使臣前來交涉,這金敬德的確也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