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唐末大軍閥

作者:雲霄野
唐末大軍閥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奔襲得手,搭救亡國之君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奔襲得手,搭救亡國之君

兩百守軍,對上一千五百餘眾,把守土城子的契丹將兵根本不敢主動出擊,也只得躲在牆后倉促的向外面的魏軍射出箭簇……然而一名契丹軍官聲嘶力竭的指揮周圍慌亂的兵卒,只稍探出半個頭來,就驚覺一支羽箭自下而上,猶如疾電般射來,直直射中他的面門……那員軍官便一個踉蹌,頭上腳下,從也不算甚高的城牆直挺挺地摔了下去!
用於幽禁大諲撰的土城子以黃泥夯築,高度也就一丈有餘,設施甚是簡陋。不過只有兩百士兵輪班值守,驅散貿然靠近的遊牧民,平素也是閑散慣了,所以當魏軍銳騎這一路奔襲而來,當即便被打得個措手不及!
耶律阿保機惱恨大諲撰出爾反爾,便於納降時所騎乘的兩匹戰馬的名字,改稱其為烏魯古,又稱渤海王后做阿里只……如此有意羞辱,顯然也沒打算厚待大諲撰這個亡國之君。
其餘探出頭來,試圖時機的契丹士兵,只要稍微顯露出身形,下方便是一蓬蓬呼嘯的羽箭襲至,先後哼也不哼的撲倒在地上……在城外賓士遊走的魏騎甲士手綽騎弓,驅馬來回奔走,對城頭也足以形成壓https://m.hetubook.com•com制之勢。
再瞧大諲撰驚愕的朝著自己這邊打量過來,高從嗣呲牙一樂,旋即朗聲說道:
然而當初契丹一路打到了忽汗城,大諲撰先是被迫請降,然而又在臣民的請命下再度聚集兵馬反抗……可最終契丹大軍攻入王城之後,還是不得已帶領臣僚歸降。
渤海國第十五代國主大諲撰,于亡國后與其正妻被押解著離開國都忽汗城,而安排到後世蒙冀遼三區省交界處的土城。對於那麼個失了勢的亡國之君,契丹雖然沒有斬草除根,也不過視為階下囚罷了,也沒打算將大諲撰帶到國都臨潢府西樓,草草地在西面築了座土城子,便打發其在那裡了此殘生。
然而高行周、謝彥章統領盧龍、大同兩鎮牙軍作為疑兵北進,也就相當於要在草原上搞一場軍事演習,自然也不會給對方任何可乘之機……契丹嚴防戒備,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西樓以西,卻沒有留意到臨潢府東面,有一千五百魏軍銳騎輕裝簡行,已迅速逼近那處孤零零矗立於草原上的土城……
調集兵馬嚴密注意兩處魏朝藩https://www.hetubook.com.com鎮牙軍的動向,如若魏軍當真已經做好了全力攻打國都的準備,契丹當然不能坐以待斃,出動大量的遠探攔子馬在茫茫草原上馳騁遊走,魏朝大軍一旦繼續往臨潢府的方向行進,契丹騎眾也將化整為零,不斷地進行襲擾,並試圖切斷魏軍的補給。
「閣下勿憂,我奉命前來救應渤海先主,且請速速隨我上路吧……而由我朝庇護,比起困在此處,閣下日後也有福可享了……」
不過一會功夫,燃燒的城門便發出必必剝剝的響動聲,逐漸搖搖欲墜……而窩在城頭上的契丹士兵驚慌失措之時,城外又有幾隊魏軍甲士翻身下馬,將備置好的竹竿連接起來,前端由數十先登悍兵死死夾在腋下……後方十幾名士兵也綽緊了竹竿,頂著最前面那些甲士朝著土城疾奔過去……一眾先登軍健伸腳蹬住城牆,旋即蹬蹬蹬的在牆面上健步如飛,便撐著竹竿一躍翻過了牆垛!
這座猶如大號監牢的土城佔地的空間不算大,也不過散落著幾處簡易的房舍,與就地搭建的帳篷……高從嗣很快便發現了被幽禁於此的渤海末主和*圖*書大諲撰,正與自己的妻室靠在一處,眼見他身著的裘衣幾處翻毛,隔離於此已有一段時日,自然也無心修整邊幅,那副模樣也顯得甚是寒酸……
大同軍節度使謝彥章、盧龍軍節度使高行周統領所部牙軍,挺進至毗鄰後世河北省的烏蘭布統草原一隅,也登時引得耶律德光乃至臨潢府西樓方面的契丹官員高度緊張起來……
如今契丹形勢險惡,耶律德光心焦氣躁的終日思量如何挽回頹勢,自然早就將對於契丹再無半點用處的大諲撰拋在了腦後……而魏朝奪回燕雲、兼并遼西,派出奇兵去搶來被幽靜於後世遼、冀、蒙三地交界處土城中的大諲撰,已是觸手可及。
當年耶律阿保機東征渤海國時,在詔書中便有言「所謂兩事,一事已畢,惟渤海世仇未雪,豈宜安駐?」……而契丹之所以將渤海國視為世仇,也是因為當初渤海開國君王大祚榮,曾於唐朝武周年間,與契丹聯手發動叛亂,結果唐廷中宗皇帝在位期間,遣使招撫,而大祚榮又欣然接受,並派次子大武藝入侍唐廷,表示臣服……契丹方面便將此事視為背叛,其實歸根到底,阿保機就是需要m.hetubook.com.com個動手滅了你國家的借口。
如果隨意尋個由頭殺了大諲撰,恐怕會激起已經接受契丹統治的渤海人的反心;可是契丹又要提防他與舊時臣僚接觸,再被擁護著圖謀復國……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另築城使居之,將大諲撰與外界隔絕開來。
不過一會的功夫,土城上下便倒卧著一百來名契丹士兵的屍首,其餘還有幾十人也只得棄械伏地,做了魏軍將士的俘虜……余熾未盡的城門已轟然倒塌,還有黑煙冉冉升起。而統領這彪甲騎的魏將高從嗣一馬當先,催騎直奔進來,他身後甲騎也紛紛魚貫而入,自此完全控制住了此處的土城。
雖然草原上視野開闊,也很容易發現是否有兵馬靠近……可是此處用黃泥壘成的土城門前沒有護城壕溝,也沒有弔橋,城門也只是用硬木打制的,還不算甚厚……辨識清來者不善,顯然是魏朝奔襲犯境的騎眾,奔走驚呼的契丹士兵立刻關閉城門之前,也有輕騎搶先奔出,朝著東面縱馬狂奔,要去報信示警,報告有魏軍奔襲過來。
畢竟按耶律德光以及契丹眾臣想來,魏朝看似是趁著耶律倍叛逃出走,東丹國局勢更為混亂之時主和_圖_書攻遼東……可對方也不是沒有可能聲東擊西。兩處藩鎮牙軍出現在草原上,誰又知道後續還會有規模龐大的軍隊,將源源不斷地向契丹國都的方向進發?
就在這些弓馬射術精湛的同僚掩護著,又有二十余騎迅速向緊閉的城門迫近過去。當先幾名騎士抄起挎在腰間密封的瓦罐,在顛簸的馬背上用先已點燃的火摺子,再點上瓦罐一端的火引上。旋即便掄臂甩動瓦罐,奮力拋了出去……那些盛滿了猛火油的瓦罐砸在城門上,轟得頃刻間便燃起猛烈的火勢!
牆頭上利刃入肉的悶響聲乍起,也卷帶起凄厲的慘嚎驚叫聲,兩百契丹軍卒很快被殺得潰散,在空間有限的土城內如沒頭蒼蠅一樣亂竄……而自打遠處,兩百甲騎從西面也如旋風一般朝著土城這邊疾馳而來……而先前疾奔出城,直朝著西面意圖示警報訊的那幾名契丹輕騎,也已被他們盡數殲滅。
平心而論,契丹按正史線因疲於應對渤海人的武裝反抗,遂在一段時期內,減免渤海族民的賦稅,而且於白山黑水地區,任用了大批的渤海官員。只不過大諲撰這個國主卻倍受冷落漠視,契丹也只將他當做要終身監禁的閑人罷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