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是軍閥Ⅰ

作者:caler
我是軍閥Ⅰ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西北王 第五百七十三章 全面戰爭(十七)

第二卷 西北王

第五百七十三章 全面戰爭(十七)

慎錢選慎重的表態著,這可以說是德國方面的側面試探,他的一言一行代表著西北的態度,因此,不能給對方一個模糊和錯誤的感覺。
自開戰以來,日軍雖然略有小挫,但總體上而言呈現勢如破竹的狀態。
「從西元1931年至今,短短六年的時間里,我方每一次妥協,換來的是日方的進一步侵略,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這種沒有信義的對手,我方如何敢相信對方停止戰爭的誠意?我方甚至懷疑,這是日方在重新調遣兵力,組織後備軍,發動更大規模戰鬥前的一陣掩飾。」
12月1日,日本召開內閣四相會議,制定了《處理中國事變綱要》指出:「當前的目標是在軍事行動取得成果與外交措施得宜的配合下,儘快結束戰爭」此後,日本軍內上層決策者展開了秘密活動。
在9月21日至28日的一周內,蔣介石先後會見了英國駐華大使許閣森、美國大使詹森、德國大使陶德曼、義大利大使柯萊、赤俄大使波格莫洛夫和法國大使那齊雅等人,要求各國出面調停中日戰爭。
對此蔣介石指出,中日戰爭的繼續發展必將導致中國在中蘇關係上發生轉變,以此來要挾德國出面調停。
「這就是我方對於中日之間和平談判問題的觀點。」
為了抵制和破壞九國公約會議,免遭會議可能作出的制裁和世界輿論的譴責,進而實現速戰速決的戰略,日本急需偽裝自己,做出姿態,以矇騙國際輿論,而請求調停即是上策。
另一方面,德國軍政界和工業界的保守派勢力也不希望日本完全佔領中國、壟斷中國市場和戰略原料。
參謀本部曾避開外務省,直接指示日本駐德國的陸軍武官大島浩去試探德國方面是否願意出面調停中日戰爭。
「500和圖書輛重型軍用卡車,700hp的Jumo210G大功率發動機300台!我的主啊,300台Jumo210G,帝國工廠一年也不能產這麼多的大功率發動機。」
「但對於貴國陶德曼大使的調停我方還是很歡迎的,這象徵著貴國與我國政府之間的友誼。」
因此,德國在1937年11月初表示,希望中日雙方通過談判儘快停戰。
說到這,對方似乎有些八卦的伸過頭來。
「對了,我剛剛接到西北方面傳來的加急電文,需要向貴國緊急採購以下物資,還請幫忙轉遞空軍總司令閣下。」
友誼?當然是友誼,來人也露出了微笑。
在華北,日軍繼佔領北平、天津、張垣、保定之後,又于先後攻陷石家莊、順德等地,攻入山西進逼大同。
「上海已經落入日本人的手裡,進入貴方勢力範圍的道路已經基本上全部被切斷,我方擔心……」
日本政府深知英美雖然自中日戰爭爆發以來,一直標榜「中立」採取不介入的綏靖政策,但它們為了維護其在華利益,對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並非贊同。
「當然,這筆費用不會轉嫁到任何人的頭上,我方會全部承擔的。」
「慎先生,說起來對於貴我雙方之間的生意,總理先生非常的擔心。」
而德國不僅是日本的盟友,而且在中國有著巨大的商業利益,與中國關係良好。
在柏林菩提樹下大街的一處街角咖啡廳里,一名看起來像蓋世太保的德國人正在咖啡廳經理驚恐的眼神注視下好整以暇的跟中華民國駐柏林大使館公使級參贊慎錢選輕聲的交流著。
在淞滬方面,日本軍隊強渡蘊藻浜,向大場和南翔正面猛攻,上海局勢已經到了最後關頭。
其原因,一是做賊心虛,日本認hetubook.com.com為九國公約會議「是根據國聯將日本定為違反條約者,而不削弱中國抵抗的決議而召開的」無論該會議結果如何,日本都必將被置於被告地位。
「還要105公釐高射炮50門,MG34式7.92公釐通用機槍2000挺。」
四年計劃辦公室的來人頓時愕然,儘管他並不了解中日之間的核心矛盾是什麼,但他畢竟是有備而來的,因此,稍加印證就可以知道慎錢選所說的並沒有錯,中日之間已經沒有了互信的基礎,兩列失控的戰車唯有驚天動地的一撞了。
正是英美的暗中支持,國聯方面接受了中國政府的要求,決定將中日問題交給國聯諮詢委員會處理。
9月28日,希特勒指示狄克遜,要求他設法通過外交途徑阻止日本把中日衝突升級為戰爭,由於害怕赤俄恢復對華影響,德國的對日態度逐漸變得生硬。
這一談話傳回柏林后,德國政府不得不慎重考慮赤俄插手的問題。
為了避免對華長期作戰,日本政府不得不改變戰爭初期拒絕第三國介入的態度,實行軍事鬥爭與外交鬥爭相結合的方針。
二是基於日本與英美之間存在矛盾,日本不願讓這些國家插手中日戰爭,以免對己不利。
9月26日,陶德曼對蔣介石表示,雖然德國願意調停,但日本已聲明不願第三國干涉,因此,調停不會收到成效。
9月12日,在國聯第十八屆會議開幕的頭一天,中國代表顧維鈞就向國聯秘書長提出正式申訴,請求國聯根據會章的有關條文,對日本採取適宜及必要的行動。
一方面,納粹黨中的親日派不希望日本的實力消耗在中國戰場上。
然而,事態的發展並不以侵略者的意願為轉移。
日本在軍事方面和圖書的有利態勢,為其逼和中國政府提供了可乘之機。
況且,日本和德國在1936年訂立的《反共產國際協定》就是針對赤俄的,日俄兩國之間的矛盾根本不可調和。
越往下看,對方越覺得瞠目結舌。
慎錢選明知道德國方面不可能全盤答應,但仍然化身為揮舞著支票的小惡魔,引誘著。
速戰速決曾經是日本侵華的基本戰略方針。
廣田外相在拒絕參加九國公約會議的聲明中稱:「日本反對九國公約會議,卻願意開始中日之間的直接談判,特別是『如果一個同中國具有友好關係的大國,如德國或義大利,能夠勸說南京政府去尋求解決衝突的辦法的話』請求德國出面調停,是日本三思而後決定的。」
「多嗎?不多吧,我想,沒有一個人會拒絕金錢的力量,我們可以支付美元現鈔。」
「利用德國政府與中國政府的友好關係,給中國政府以友好的影響,使中國主動提議和平談判」是兩全其美的選擇。
英、美等國出於維護其在中國及東南亞地區利益的目的,對日本獨霸中國的意圖頗為不滿,希望採用必要措施,制止日本擴大對華侵略。
摘掉禮帽的德國人看上去還是挺英俊的,不過對方可不是什麼蓋世太保的惡棍痞子,而是戈林手下負責整軍備戰的四年計劃辦公室成員,所以經理先生是白擔心了。
「關於中日之間的戰爭,原本來說實力較弱的我方應該接受日本方面的條件。但是。」
「24架Ju87A-2量產型斯圖卡,24架量產型Bf110B,貴方從哪搞來的帝國裝備情報?」
「請轉告空軍總司令閣下,這並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慎錢選端起咖啡輕輕喝了一口。
9月11日,中日戰爭爆發。
后又派馬奈木敬信中hetubook.com.com佐與德國駐日大使館武官奧特少將進行聯繫,二人並共赴上海,邀陶德曼到上海進行會晤,試探其對調停中日戰爭的態度。
但此時,日方態度強硬,宣布不歡迎任何第三國的調停。
來人嘀咕著,當然他也知道慎錢選是不會回答的。
該兩項報告在10月6日的國聯大會上獲得通過,但是日本拒絕出席會議。
德國駐中國大使陶德曼(Dr.Oskar Paul Trautmann)原名特勞特曼·奧斯卡·普,1924年任駐日大使館臨時代辦,1931年冬轉任駐華公使,1935年使館升格後任大使,是一位老資格的中國通,因為協助合步樓公司向南京政府出售德制軍火,因而得到了南京方面的極大信任。
因為它既給日本保留了面子,又不會使日本吃虧,在這種情況下,陶德曼調停就粉墨登場了。
「一、認定日本的軍事行動違背了九國公約及巴黎非戰公約。
這些活動可看作是日本正式請求德國調停前的摸底、準備工作。
因此,日本根本不想讓美、英、赤俄插手此事。
「如果真是這樣就好了。」
慎錢選做了一個捻手指的動作。
「首先,日軍雖然切斷了我方大部分的外援線路,但是中國南方最重要的港口廣州還在我國軍人的手中,此外還有湛江等幾處備用港口,我完全相信,我方可以繼續履行雙方關於遷移猶太人的約定。其次,就算日軍繼續進犯,完全封鎖了我國的海域運輸通道,但是我方依舊可以通過法國人在印度支那的港口接收猶太人,所需要的只是些許的賄賂。」
9月27日,國聯咨委會通過了兩項報告:
當時的國際形勢,亦迫使日本做出一種姿態,以表示其「和平誠意」、「丰台事變」爆發后,中國政和_圖_書府曾通過向除日本以外的《九國公約》簽字國通告日本的侵華軍事行動、召見英法美德駐華大使、向國際社會發表聲明等渠道與方式,呼籲各國支持中國,制止日本的侵略。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陸軍大臣杉山元在給天皇的奏摺中曾狂妄地宣稱:「中國事變只需一個月的時間即可解決」甚至有人認為,只要日本的運兵車一過山海關,中國就會自動放棄抵抗。
令日本方面意外和失望的是,戰爭爆發兩個多月以來,儘管日本不斷增兵,戰爭非但毫無結束的跡象,反而呈不斷擴大趨勢。
二、目前中日間的衝突,與一切國家均有若干關係,應由九國公約會議解決,並邀請日本參加。」
至此,河北、察哈爾兩省已基本上淪為日佔區,山西、山東兩省形勢也萬分危急。
慎錢選放下手中的咖啡杯。
但淞滬會戰的爆發,使得中日戰爭長期化的趨勢已經十分明朗化,這場戰爭不可能是一場短期的衝突,而必將成為一場長期的、耗費巨大的戰爭。
「慎先生,關於陶德曼大使的調停,您和您代表的那位將軍閣下是如何認知的?」
此後經過多次反覆,德國在中日戰爭的立場問題上逐漸採取了現實主義的態度。
赤俄則出於讓日本深陷中國泥潭再無餘力窺視赤俄遠東和西伯利亞的目的,從大戰一開始,就表現出比較積極地譴責日本、援助中國的態度。
恰好,此時,日本人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
「戰爭財是來得最快的,對此我想空軍總司令閣下也不會拒絕吧!」
「至少總理先生不用為向貴方提供的貸款擔心了。」
日本以為,南京政府會因軍事上的失利而喪失抵抗信心和作戰意志,急欲以最小的軍事損失獲取最大的政治成果,故抓住這一時機,施展「和談」伎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