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紅樓從遼東開始

作者:鍵盤戰鬥家
紅樓從遼東開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四十章 遼東變金陵

第四百四十章 遼東變金陵

但是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的變化,無法影響自然。
但是誰才能擔任此重任呢?
林如海的話當然是正確的。
一眼就看出了危險的林如海,沒有誇口推薦,而是極為慎重,不敢輕言。
總之。
看見林如海的憂色,唐清安知道對方的疑問。
「修建水利,需要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物力,財力,金江鎮勉強供應。
但是他有威望。
林如海不知如何開口。
是的。
術有專攻。
甚至遼東和奴兒干司,能養活上千萬人嗎?
在朝廷很多大佬的眼中,以及人們舊有的印象中,遼東是一塊苦寒之地。
在看不到頭的河流,超遠的距離下,如何判斷走勢,土地高地,做到興建工程后不會導致水災,恐怕他連門都摸不到。
老一代的人都去世了,新一代的人則沒有經驗。
能養活數百萬人,林如海沒有意外,但也認為是遼東的極限,而將軍說一千幾百萬人。
國內隱戶多。
但是他有遼東。
但也有眾多的蠻人,按照各自犯下的罪行,或斬首示眾,或被送入地方關押。
但是目前我們有豐富的人力,可以緩解財力,物力的需求。」
但是唐清安不同,他是躍過河面,看清了各條支流河道後景象的魚,知道該做出什麼選擇。
他不是不敢擔責的人,能在巡鹽御史上坐穩多年,沒有擔當是不行的。
不可計數的百姓們,在天災中家破人亡。
未來,在生產力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只靠百姓們自發的闖關東,遼東加上奴兒干司,人和圖書口就達到了三千萬。
溝渠要是沒有建好,不是鬧著玩的,不但白費了修建時的積蓄,一個不好,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將軍的話,林如海聽懂了。
精通治理修建大規模水利的人,都能在史冊上留下大名。
包括遼東土地上的遼東人。
如此換算下來,唐清安有信心滿足他的計劃。
修這種溝渠,真不是鬧著玩的。
聽到將軍的計劃,林如海滿眼的震驚。
天災導致人禍。
他不是聖人,當然有他的慾望,捨不得權利,但是大是大非面前,他不會做出錯誤的選擇。
不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生死線上掙扎的貧民不可計數,源源不斷。
唐清安報出了他的數據。
當初老奴修建宮殿,修建各處工事,連年的征戰,奴役了無數的遼民,造成了無數遼民死傷。
「別說奴兒干司,只是遼東一地,就能養活一千幾百萬的人,我極其肯定。」
原因很多。
這片土地的富庶,還沒有在人前露出他,該有的閃光點。
是數千年的歷史上,漢民族最大的人口遷移之一。
唐清安鬱悶的問道。
廢除州縣后,施行衛所制,以各兵堡小規模的軍屯為主。
對方的擔憂,才是穩重的人該有的謹慎。
金江鎮挑出了二十余萬各族人口,例如吉里迷、苦夷、苦兀、達斡爾、乞列迷、北山族、海西族、葉赫族等。
其需要動用的人力物力財力,兩者的難度天差地別。
可以把遼東變廢為寶。
將軍想要從國內,請一位善於水利的技術https://m.hetubook.com.com官員,到遼東負責整個境內的水利工程。
唐清安當然有這份信心。
林如海不在反對,認可了將軍的計劃。
修成了,遼東將是另外一個金陵。
金江鎮不牽連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
見將軍的神色,林如海猶豫了。
遼東也會受到影響,所以他要興建大規模的水利,以此利抵消天災的影響。
唐清安預料,以大周朝廷的能力,疲於應對天災,防備人禍,根本無力顧得上他。
金江鎮是他一手建立的,當他定下目標,那麼他有能力推動,但是他也不能完全一意孤行。
但是朝鮮國主的來信,只有談及國內的形勢。
林如海為難的皺眉。
例如前明永樂時期,大規模的修建水利,從尚書到地方鄉紳,只要有功勞的,都記入了明史。
其中自然有度,萬事皆有度。
大周國內,對遼東的認知不足,保持了舊有的印象。
後期政治昏暗,地方民不聊生,更不可能興修水利。
如今仍然是小冰河時期。
地方上小打小鬧,以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延伸的溝渠,比起修一條貫穿遼東的溝渠。
至於從國內移民,能不能移民到千萬的規模,林如海倒是不怎麼擔憂。
這個人才。
他急了。
特別是在陌生的地方,光摸清楚眾多河流的地勢高低,只這項開端,就是巨大的工程。
將軍的謀略,非常人所及,他也不敢輕易的否定。但是他也深深的懷疑。
「這?」
現在聽將軍的計劃。
和圖書巨大的損失,金江鎮可承受不起。
畢竟這麼多年。
「我讓各地官府,統計遼東境內河流,根據統計,超大流域的河流有十七條,大型流域的河流有三十一條。
關押的人太多,又無法產出,只能消耗,以工抵罪,的確是上策。
皆納入金江鎮旗下,保持和平,共同發展。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豐富到奢侈的地表水。
萬一精挑細選,結果找了個志大才疏,口若懸河,實際是個繡花枕頭的人。
更多的百姓們,死在了人禍中。
未來的數年乃至十數年,是各種自然災害最頻發的時間段,哪怕是唐清安也無力改變的。
修壞了,遼東恐怕未來多了幾處洪流。
是流放罪人的地方。
中等流域面積的河流,高達三百四十四條。
萬一有個不好,例如國內採取強硬的手段,只怕到時的金江鎮,會無力應對。」
未來的遼東,加上奴兒干司,要達到收攏上千人的規模,如此大志向,實在是令林如海無言。
這就是眼界的問題。
「此事太過重大,不好輕易決定,容我回去細思一番,不找到妥當人,是絕對不能動工的。」
誰也不知道這方面有沒有人才。
唐清安既然來到這個時代,當然要承擔起該他的責任,這是每個紅旗下長大的人,都會有的覺悟。
有遼東脫離中原數百年之久的原因,哪怕前明新立,收復了遼東,但開國之初人口不足,沒有根本上的改變。
只有官府中,相關方面的衙門,才有可能湧現出來www.hetubook.com.com
遼東自古以來,在戰國時期,就有史冊記載為產糧之地。
「小乾過兩日要離開了。」
不論是治理黃河還是興建大規模水利的組織者和專家,都計入了史冊。
可沒有官府大規模興修水利。
林如海是大才,論自身的才幹,唐清安的資質是遠不如林如海的。
遼東一地,就能養活一千數百萬人,實在是超過林如海的想象,他無法想出遼東怎麼養活這許多人。
加上遼東勢力多,屬於邊地,戰亂不歇,官府也無力,或者受軍事威脅無法組織開墾。
唐清安和林如海喝茶,商議如何請動國內的一位人才。
追究他的責任是其次。
主要河流遼河,渾河,太子河,繞陽河,鴨綠江,大洋河……」
唐清安點點頭。
林如海在國內當官多年,結識的人多,不是謝友成等人可比,哪怕是賈鑒,在國內的地位遠不如林如海,更難接觸到相關方面的人。
讓他治河修渠,哪怕把他一身剮乾淨了。
「難道連林公也找不到人嗎?」
而這種經驗型專家。
朝鮮國主的來信,至少明面上,應該主動談讓唐晏乾,在金州多呆些時日,不要著急云云。
興修水利是最耗費體力的事情,連唐清安穿越前的父輩們,修建水庫都累死了人,何況當下的時代。
去了東院。
興修水利可是一項技術活,不是一般人能懂得,又能精通的人,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大才。
是不是因為連年的勝利,將軍產生驕傲之心?畢竟將軍三十未到。
林如海心中的疑惑消減,提出和_圖_書了他另外一層擔憂。
可是自從太上皇退居幕後開始,各種原因下,多年都未有治河與興修水利的工程。
朝廷多年沒有清查人口,仍然用的開國之初的黃冊,沿用至今沒有變化。
當年秦國修渠,秦國熬過去了,所以勝利了,但是如果沒有熬過去,那可就是萬劫不復。
「可是修建如此規模的溝渠,只怕會耗盡金江鎮的元氣,甚至會讓金江鎮陷入困頓之境。
大明因為土木堡之變,可能一個小小的蝴蝶翅膀,影響了于謙,讓其被保守派打敗,導致了大明的敗亡。
遼東有這個實力嗎?
遼東能收攏數百萬人口的規模,已經超過了林如海來之前的想象。
按照人之常情。
包括大周立國之初。
告別了林如海,唐清安回去了府中。
秦可卿猛然回過頭,眼神複雜的看向夫君。
推薦好了人才,功勞不大,但要是推薦壞了,責任巨大。
找不到值得信任的人才,唐清安絕對不會妄動河道的。
他們也保持舊有的印象,無法認清楚遼東的土地上,蘊含了巨大的能量。
至於林如海擔憂國內的態度。
但是唐清安卻清楚。
特別是將軍的計劃,如此規模的水利工程。
就是未來闖關東的百姓們,能不靠官府的力量,就能自給自足養活一千幾百萬人口的根本原因。
林如海又被震撼了。
闖關東時期。
最後興起的是大周。
不過他也無法向林如海解釋。
作為飽讀史書的讀書人,他當然也清楚。
林如海心中只能更傾向,年輕的將軍,終歸是年輕人,他得意忘形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