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紅樓從遼東開始

作者:鍵盤戰鬥家
紅樓從遼東開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江鎮的底線

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江鎮的底線

但是隨著金江鎮水軍的發達,即將改名為海軍,人們對海上越來越重視。
「對。」
盤子不夠大。
當初制定規則的時候,林如海也有參与。
因為遼東政通人和,大型水利,養活六百萬人口綽綽有餘。
才有了金江鎮順應而生。
眾人談著此事,面色儘是理當如此。
「幾個月來,這些民夫為我軍大勝立了大功,所以林如海才提出,把他們安頓到遼東。」
有看不起,也有羡慕。
不過當年關於遼東移民之事,是眾人商議后確認的,現在的舉動,屬於違背規則的事務,定然是需要當面說清楚。
眾人紛紛看向這年輕的官員,臉色不太好看。
「武節制的意見,當然會去徵求,事情一步步來,最後去朝鮮的時候,再去第二鎮,現在大家暢所欲言,說不定能提供更好的思路呢。」
湖廣勝利,收復襄陽。
顧道初替林如海向將軍解釋。
但有是有老百姓的力氣又很小。
誰也不清楚賈赦是什麼想法。
老家也在分田呢。
「將軍。」
老家被收復的流民,不少人心思歸。
唐清安需要做的就是維護制度。
除了把朝鮮島上的朝鮮人遷移回朝鮮國內,還從中國國內移民人口各島。
國內的事情。
賈璉病逝在濟州島。
勛貴軍官不夠分,百姓們當然就吃不飽。
金江鎮將是一個國家內部人口超過兩萬萬,控制藩國人口近萬萬的強大國家。
此舉太過耗費資源,容易消耗金州的物資,但很快發現,提出回去的人並不多。
讓本來昏暗困苦的遼東百姓越發的不堪,遭受欺凌又活不下去,引起了無數的反抗。
看上去多簡單呢。
慾望難填。
金江鎮向來高舉仁義大旗,但是實際的利益更是不會錯過。
河南收復。
老百姓的力氣很大,在幹活的時候。
遼東屬於金江鎮,可金江鎮不只有遼東。
到了金陵。
必將隨著金江鎮的搬離,且隨著國內逐漸的安寧,很難再保持這些年的發展速度。
一個島也是割,一百個島也是割據。
別說將軍不同意,眾人也不會同意。
「穩妥起見,應該和-圖-書先徵求第二鎮武節制的意見。」
多年來把朝鮮壓得死死的。
眾人認可了此理。
幾千年的習俗,很難改變。
人口突破了六百萬。
雖然分裂,但因為屬於自家的地盤,反而保住了江南的富裕和產業鏈。
最優秀的官員體系是什麼呢。
不過人啊。
一邊警醒自己,可不能學習賈璉,要引以為戒,一邊嚴肅起來。
於是不少的百姓提出要回去故鄉,願意放棄在遼東奮鬥多年的積蓄,只求歸家的安置。
在外面買了間普通的民房,讓兩個嬤嬤看顧二人的生活。
人口也是最多,已然達到了六百萬。
顧道初進門。
金江鎮這幾年對得起賈璉。
又如何對待島上的中國人。
除了可以控制遼東,還能挾制遼西,京畿,順天府,山東,以及朝鮮。
光一個濟州島,現在的場景與規模,根本不可能還給朝鮮。
濟州島最奢華的宅子。
有個年輕的官員,鼓足勇氣提出他的看法。
說他想要與金江軍爭天下,他也沒有禁止金陵與濟州島的商貿,而且今年發往濟州島的船隻,明顯是去年的兩倍不止。
土地兼并人滿為患。
賈府也亂成了一鍋粥。
說他忠君吧。
金陵以北,成為傳統勛貴的主要力量地盤,金陵以南則成為以王子騰為首的政治勢力控制範圍。
色是一把刮骨刀,多少人死在上頭。
隨著金江軍的腳步,金江鎮肯定要搬回國內的。
賈赦才是當家人,得了勢撕破了臉,直接拿回他所有的權利。
「將軍當年和朝鮮溝通各島,朝鮮國主提出的是借,這個借字很不好。」
登萊作為山東半島的頂端,與作為遼東半島頂端的金州相隔很近,海路往返一趟只需三日。
「我金江軍在國內與流民軍作戰時,考慮賑災的因素,招募了不少的流民充當民夫。」
例如同樣的官話,方便交流;例如海貿的利潤極高,比起往國內的銷售,賣家更高不說,買家也是有多少要多少。
背後還有王子騰支持。
……
各島上生存的百姓,已經是中國人,朝鮮憑什麼敢要回去。和_圖_書
當將軍定鼎天下的那一天。
現在的金江鎮。
雖然有朝廷的積弊,以及國內久安,讓不少的軍隊失去了戰鬥力,但也有土地兼并人滿為患的原因。
但是金江鎮為了避免後患。
以島制朝,加上朝鮮國內心向金江鎮的勢力與官員,方是百年穩定之計。
從前年開始,就有商人不再遵守法律,試探出海經商,到了今年立刻引發了質變。
不光是做今年的事情,也為解決明年,乃至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後的隱患而努力。
身子不行了就吃各種藥品。
賈璉的喪事,賈赦顧不上。
好事變成壞事。
放緩腳步是必然的。
二房還有說話的地位。
比以前的人口還多了上百萬。
這就是金江鎮制定紅線的底氣。
唐清安同意了。
不過如今卻不行了。
原來就放縱,這一兩年更是不分晝夜的尋歡作樂。
「林左使想要從國內移民二十萬到遼東。」
總之。
金州。
「善。」
以前在榮國府。
這就是官僚作風。
終於。
但是不提前布置周全,不把未來的變化因素考慮進去,輕易的做出決定,必然容易留下隱患。
這些都是金江鎮官員多年來的努力,造成了既定的實事。
「原來的二十萬民夫送到遼東就地安置,能騰出二十萬個位置。」
唐清安放下書信,賈璉在濟州島重病的事丟之腦後。
這一點很好達到。
勛貴始終是勛貴,仍然能過得奢靡。
第二日。
普通商人只能眼看著。
……
將軍做事不喜歡留隱患,官員們同樣如此。
終於把身子熬乾耗盡。
先是朱秀一戰而決流民軍,傳來賊首龍在前身亡的捷報,整個金州都沸騰了。
不但從朝鮮搶過來完整的載寧平原,也讓朝鮮動也不敢動。
不過。
賈璉顧慮自己與保國公的私人交情,不願意參合父親與二房的爭鬥,索性躲到了濟州島。
金江鎮赴朝鮮的特使,也改道抵達濟州島。
很多百姓無以為生逃入奴兒干開荒田畝。
除非殺光島上的漢人。
藉著海陸兩道之便,金江鎮以金州為根基。
老人走了,新人www.hetubook.com.com來了,且一發不可收拾。
因為賈赦的原因,最後賈府還是去了金陵,除了自身的老家所在,和其餘的節制使聯合了起來,控制了半個金陵。
金江軍在國內的表現,贏得了人心。
「是金江鎮還是遼東?」
國內鬧翻了天。
世界上任何的國家。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並不需要顧道初親自來詢問自己。
對朝鮮的壓制,以及分割日本,支持日本的戰亂,皆是出自於此國家戰略核心。
賈璉感到死亡的腳步,這才幡然醒悟。
因為賈赦的不管,所以安排在了濟州島,對他最後的報答。
二房當然不依不饒。
朝鮮眾多的島嶼,乾乾淨淨沒有後患的落在金江鎮手裡。
順道來祭奠賈璉,和賈府的勛貴們打了照面,算是金江鎮做出的對等接待。
這不是光憑武力可以辦到的,其中還有政治上的手段。
然後就是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潛在國力等都做出了劃分。
在喪禮中上了香之後。
有借就要有還。
美酒佳人常伴。
百姓們津津樂道,官員們忙碌不堪。
王熙鳳哭哭啼啼,還有其他的女眷,在賈珍的帶領下,還有賈寶玉和賈琮,整整一艘船來到濟州島。
至於被驅逐回國內的朝鮮人未來怎麼生活,那是朝鮮國自己考慮的問題。
朝鮮未來如何,誰也不清楚。
遼東土地最富。
但無論如何。
加以時日。
當顧道初求見的時候,唐清安正看一封來自賈府的書信,眉頭揚了揚。
……
既然來了濟州島,於是和濟州島的官員,協商關於朝鮮各島事宜。
賈政雖然迂腐,王夫人手段可不差。
他明白林如海的意思了。
朝鮮百姓窮困,關金江鎮什麼事。
沒有人畏懼金江鎮,所以小商人們敢冒險出海,去濟州島追求財富。
陝西收復。
有老成的官員,雖然不反對,但也提出應當做足周全的準備。
經不起太多的折騰。
定下了詳細的底線。
幾句華而不實的話,怎麼可能就獲得人心呢。
唐清安恍然。
「作為藩國,理當為上國分憂。」
也是金州的地利。
二房的姑爺m•hetubook.com•com是保國公。
本來官府是擔憂的。
裏面養了幾十名來自世界的美人。
以前勛貴們雖然打開了條口子,但是能參与海貿的都是大勢力。
賈璉形如屍骨,說話斷斷續續,眼神無光的望向來探視他,濟州島的官員們。
「為了補償金江鎮,朝鮮各島應該永遠割據給金江鎮,永世不得反悔。」
一直到蠻族入侵。
這些島嶼就不會有失去的風險。
幸虧海路發達。
第二鎮武節制。
林如海提出要安置二十萬流民到遼東,才引起了唐清安的詫異。
「這些都要跟他們講清楚,避免以後有了變化,然後埋怨我們不公平。」
只要是哪個國家實力發展超過底線的,就是金江鎮需要解決的問題。
唐清安打起精神。
唐清安仔細交代。
世界輿圖上,只有一個國家符合條件。
「朝鮮沒有了載寧平原,載寧平原是朝鮮重要的產糧地之一,加上朝鮮的怠政,其國內百姓生活麻木困苦。」
因為遼東人口多,土地不足,所以百姓們困苦。
否則無論如何變化,經歷多少年,一個天下,始終是漢人藏在心底的信念。
雙胞胎紅夷女,為賈璉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從遼東返回故鄉,其餘不提,一路上千里甚至數千里,窮家富路,沒人願意折騰。
「金江鎮幫朝鮮解決了蠻族大患,為朝鮮贏來了萬世太平,而金江鎮犧牲了太多的鮮血。」
顧道初點點頭,理當如此。
金江鎮要重建天下。
金州官員與濟州島官員們離開,在一處公房裡閉門開會。
賈璉要死了。
「國內百廢待興,恢復元氣不是一兩年之功,總體上百姓們還是勒緊褲腰帶。」
而南方也進入了金江鎮的眼中。
例如現在的移民之事。
唐清安滿臉的疑問。
大河水少,小河枯竭。
賈璉的喪禮。
但是真的虧嗎?
「請坐。」
如今又入主中原。
自己有這麼多機會可以青史留名,卻被自己的慾望遮住了眼睛,實在是可笑可笑。
都知道人心的重要,可人心哪裡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林左使提出一條建議。」
治理地方說容易又容易,www•hetubook.com•com說難又非常難。
更多的百姓都不願意動。
濟州島的官員,理直氣壯的說道。
由林如海組織大局,他的建議,必然非常重要。
然後就是一連串的捷報。
濟州島的官員們,望著這位最瀟洒的貴公子,眼神極為的複雜。
顧道初不知往返跑了多少趟登萊與金州兩地。
現在的遼東。
新的往金江鎮移來的人口,會安排後面的幾個地方。
「而且林如海參考將軍當年在遼東治理災民的事迹,提出在國內以工代賑,要招募五十萬流民為大軍服務。」
同樣有一點。
在這個背景下。
大宗海外商品的生產地,仍然還在運作。
但是賈赦沒時間管,不代表賈府的人不來。
防止遼東人口增長過快,也為了開發奴兒干,草原,以及咸鏡道,平安道。
現在安置到遼東,對二十萬災民是好事,十幾二十年後可不一定了,說不定多少人會抱怨不公。
死了也就死了。
因此。
「二十萬功民安置在遼東,長久之事誰也無法得知,但是短期來看,對他們的確是好的結局。」
所以早已制定了規則。
金江鎮多年的努力,從國內接應流民,已經有了兩百余萬來,來自國內各地的百姓。
他並沒有北上救援皇帝的舉動。
如何重建天下,也已經做出了定論。
人口不允許超過中國的五分之一。
遼東人口本來有近五百萬。
山西收復。
當年的雙胞胎紅夷女,幾年下來老的快,很快就被無情的賈璉驅趕出了宅子。
是完善的組織。
「遼東?」
他當年為金州採購的紅夷大炮,這份功勞,金江鎮給予了后報。
遼東也是如此。
而且他們又相信金江鎮的官員。
金江鎮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不只是在國內。
「哦?」
已經提上了日程。
於是官府同意了去留自便。
最重要的是。
「金江鎮……越來越……厲害了,可惜了……」
放眼世界。
隨著金江軍的捷報,以及官府下大力氣賑災救民,穩住地方的種種措施傳開后。
收復了整個西伯利亞。
躺在病榻上。
補來補去。
推動這種行為的因素有很多。
海軍的大擴張。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