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作者:秋來2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根據地 第0994章 意外

第二卷 根據地

第0994章 意外

皇太極能想出什麼方略來?
吳三桂對此躍躍欲試,但祖大壽老成持重,始終都沒有找到機會。
祖大壽捏著鬍鬚拍了拍吳三桂的肩膀:「你這個副總兵也該轉正了。」
但祖大壽依舊不為所動,任憑清軍圍困寧遠。
祖大壽就站在城牆上,拿著單筒望遠鏡看著皇太極的位置,準備找機會炮決他。
此時清軍來攻寧遠,可金國鳳手中的士卒多了,反倒變得越發的掣肘。
吳三桂不知道要說些什麼。
這一次,除了被他養的家丁以及親兒子,哪一個還跟他出城與清軍對戰?
「明白。」
寧遠城上的士卒便大喊著散了散了,熱鬧看完了,該幹嘛幹嘛吧。
而他身邊的家丁也越來越少,甚至連兒子都戰死了一個。
可吳三桂不僅沒有縱火之後逃跑,而是趁亂數次衝殺了一會,攪起蒙古人的驚慌,進而發生營嘯后,逼得清軍主力出來彈壓。
多鐸十分詫異,沒有想到此人竟然膽子大到率領幾十人就敢出城硬抗大清。
他們經臧家堡,到達葉家堡,在此暫時安營紮寨,集結部隊,聽候指令。
多鐸在眾人的簇擁下,看見這個明將如此勇猛,遂叫人詢問是誰。
就像當初袁都督炮轟努爾哈赤一樣。
再加上一次與清軍血戰,金國鳳麾下的士卒至今都沒有得到應有的賞賜。
況且他們的身後事,怎麼能配與文官相提並論呢!
當年大凌河戰事之後,不僅皇太極成長了,同樣被圍困的祖大壽也成長了。
反倒把怎麼想都不該釣到的人給釣起來了。
彷彿死了一個總兵,對於守城士卒的士氣,根本就沒有什麼打擊一樣。
當然戰報大的並沒有像「龍哥」似的誇大,都是一樣的效果,想要受到重視,讓朝廷往外撒錢糧痛快些。
祖大壽得到消息后,只是叫人嚴防死守,並不曾主動出擊。
因為一戰成名的金國鳳為寧遠總兵,此時他麾下不在是不超過三千人,而是統率萬人。
想當www.hetubook.com.com大明的忠臣,我成全你!
次日,清軍繼續趕路,未曾走太遠,遇到前來迎接的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多羅郡王阿達禮及眾將領。
傷殘以及戰死的士卒連點撫恤都沒見到。
清兵在外鼓噪,眾多明軍士卒站在城頭上竟然後撤。
多鐸要明晃晃的告訴明人,明軍諸將當中,誰膽敢反抗大清,誰就得死!
皇太極離沈前往義州,閱視建造房屋處所。
這次巡視歷時一個月,他對於圍城取勝已密操勝算。他向濟爾哈朗等指授方略后,帶著滿意的心情走了。
待到天色晚了,看不見城頭,皇太極才下令回營。
他在心裏盤算著,找個時機寧願把清軍收割的糧食都給燒了,也不能給他們所用。
他怎麼也沒想到,那個讓他極為頭疼的明軍悍將,就這麼的死在了多鐸的手裡。
現在皇太極親率大軍來了,祖大壽自認為不是一個合適的襲擊機會,得等到皇太極撤走,待到清軍稍微鬆懈一點的時候,才是明軍的最佳出擊時機。
同樣也不給皇太極戰勝明軍,讓他們士氣變得更加高昂的機會。
糧草充足,錦州城可以有效防止皇太極長久的圍困。
以戚大帥命名的堡子,早就被清軍給攻克了。
結果就接到了前些日子讓他極為高興的金國鳳的戰死消息。
只要他手中糧草足夠多,任憑皇太極想出什麼法子來,他也達不成最終目的,狼狽回瀋陽。
皇太極的軍令一下,隨行清軍一下子就動起來了。
多鐸顯然也沒料到一向只會固守城池的明軍膽敢出擊,先鋒清軍確實被金國鳳給打懵逼了,連連敗退。
可顯然皇太極是一個善於接受建議之人,縱然是抵近觀察,也不曾往近了走。
「金總爺太厲害了,兄弟們。」
祖大壽有了朝廷的支持后,心氣也起來了,開始積極應對。
因為下次與清廷的戰事不光是朝廷的事,還是咱們總和-圖-書督總兵之間,是生是死的大事。
為了朝廷為了個人,都得重視起來。
大明軍將的如此種種操作,更是讓他看不懂了。
他好久都沒遇見過如此拚死打殺的明將了,上一次還是他遙遠記憶當中的劉綎。
畢竟以前大明朝廷都沒有按照正常辦事的習慣。
清軍為了報復,多鐸領軍攻打寧遠城,濟爾哈朗後退錦州三十里,想要調祖大壽派兵救援寧遠。
皇太極結束了巡視,離錦州東歸。
他本以為金國鳳會在清軍的大規模進攻之時,守不住寧遠城而戰死。
這次猛地辦了一件正常的差事,讓遼東等軍將皆是感到不可思議。
不斷出擊奪占要地,蠶食周遭據點,以騷擾明軍的固守之心。
「長伯啊,你記住,在遼東這個地界,越是當大明的忠臣,他死的越快啊!」
可清廷同樣沒有閑著。
總爺已經戰死,咱們得好消息上報朝廷。
皇太極錦州之行的重要目的,就是想要親眼察看錦州城的地形和明軍態勢,以便部署兵力,具體實施圍城的計劃。
崇禎根本就不清楚上一次還能戰勝清軍,打退皇太極數次進攻。
他率軍抵達錦州城外五里安營,在侍衛和親軍的護衛下閱錦州城,自城東到城南仔細觀察,到日落西山時才回營。
其妻張氏以劉綎妻例,乞加宮保,內閣商議后拒絕了這條,只是讓他小兒子試百戶世襲。
他大叫著要給城內的士卒鼓鼓勁,然後帶著他的兩個兒子以及幾十個家丁從寧遠城衝殺出去,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
大抵是人死債消的習慣,大明這些年戰死的將軍實在是太多了,所以趕緊讓人去填坑才是最重要的。
待到金國鳳戰死後,清軍攻打寧遠,依舊是打不下來。
祖大壽不等吳三桂回答,淡淡的道:
金國鳳雖未寧遠總兵,但並未收服寧遠的士卒,他們可不認什麼宣府的將軍。
多鐸猛然想起不久前皇太極親征,結果在松山上吃了癟。
按照www•hetubook.com•com領導視察完,下面人的慣例而言,祖大壽選的時機確實是清軍最鬆懈的時候。
「總爺威武!」
故而此番表現突出的吳三桂,在薊遼總督洪承疇的舉薦下,順利的從副總兵轉正,出任寧遠團練總兵。
那一仗的明軍主將就是眼前這個叫金國鳳的人。
一下子就陷入了苦戰。
對於金國鳳戰死的事,皇太極也表現的極為詫異。
在正式圍攻錦州前,皇太極再次親臨前線視察。
金國鳳此時滿頭熱汗,雙臂越來越酸,他大叫一聲:「我乃宣府(張家口宣化)金國鳳!」
濟爾哈朗對於圍困錦州沒有絲毫想法,按照先前的軍略,不斷的打擊敢於出城的明軍士卒。
不管怎麼說,他都是前線硬頂清軍進攻的第一人,熟悉清軍的作戰方式,尤其他還是皇太極的老對手。
尤其是城東五里台、城北晾馬台的幾個哨所都得擊破,為清軍圍城掃清部分障礙。
營伍紛雜,號令難施,還不如他當時不到三千人守衛松山城呢。
清兵行至離錦州還有幾十里的戚家堡住宿。
金國鳳矢儘力竭,與其二子及家丁悉數戰死於寧遠城外。
命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肅親王豪格等留守瀋陽,他親率護兵出發。
祖大壽相信清軍習慣了來錢快易搶劫的戰事,圍城是需要時間的,及其不容易馬上收到效果。
這一次他麾下的人數多了,反倒落得身死戰敗下場的緣由。
令部分將士相互掩護,另外一部分清軍搶收明軍和百姓在城東、城北、城西屯種的莊稼。
擂鼓聚將,把他的思路告訴這些人。
「如今遼東就是個坑,沒有人願意來的,你此番作戰勇猛,朝廷必定會提拔你,興許將來還會用你來分化我。」
沒想到在清軍的一次試探性進攻當中,他就戰死了。
這正是小麥成熟的季節,未等明軍動手,清軍卻在四天內收割完畢。
拔除了監視清軍活動的一顆釘子,同時也為大清皇帝來了前線之和-圖-書後,露一手而專門挑選的目標,以此來鼓舞士氣。
為了讓討要糧草的理由足夠多,祖大壽把皇太極此次來錦州城外巡查試探性攻擊的事情,說的有點大,希望朝廷能夠給以重視。
當皇太極正在來義州的途中,濟爾哈朗等派軍奪取了「錦北傳烽緊地」蔡家樓。
本來就沒錢,死了的人還得給錢,活人的軍餉還欠著呢,死人就麻煩在往後拖一拖吧。
皇太極見到濟爾哈朗諸將,又聽聞最新的戰報,下令與他一起到錦州去參觀。
若是金國鳳此時立即脫身,返回寧遠城,相信多鐸也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制裁他。
吳三桂突然從尾巴骨升起一股子寒意,他有些不敢想。
皇太極親率八旗護軍、騎兵、漢軍攜紅衣大炮,向著錦州進發。
第二,他準備把部隊分作兩部分。
吳三桂表示受教了。
皇太極相信祖大壽手中火炮的質量完全不是大清的對手。
或者上頭之後,根本就沒有什麼思考。
祖大壽有這個信心,只要糧草儲存的足夠多,結硬寨打呆仗的法子,絕對是皇太極無法破解的。
特別圍困的時間一場,清軍士卒難免會出現懈怠之心。
關鍵還是吳三桂前腳打了勝仗,清軍後腳實行反制,想要釣魚,沒把吳三桂這個正主給調進去。
還不是老一套。
城上的明軍士卒時不時的大聲嚎叫。
大火衝天,濟爾哈朗于睡夢中驚醒,叫人滅火。
所以他也沒有老套的要招降此人,而是下令立即誅殺。
他們按皇太極指令,除築城屯田外,還要到錦州附近偵察情況,監視明軍動靜。
自己捆自己手腳的好主意,卻是一個比一個多。」
就在皇太極走的第二天夜裡,祖大壽派遣吳三桂出錦州城,帶著火油夜焚清軍的糧草輜重。
雙方互有勝負之後,他才帶兵返回錦州內。
而且還是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出城作戰。
吃頓飯後,在義州沒有停留,當天又動身去錦州。
但糧食是真真的被清軍給割走了和-圖-書,這就讓祖大壽極為心疼。
清軍在錦州與義州之間駐軍,進退很是方便,明軍只能固守待援。
也不知道他在死之前,是否會後悔這一行為。
朱由檢對於大明又一悍將戰死的消息十分悲痛,追贈金國鳳為特進榮祿大夫、左都督,賜祭葬,命人為他建祠,增世職三級。
寧遠城上的明軍士卒大聲叫好,鼓聲陣陣。
他認為皇太極只是一次試探性攻擊。
再向朝廷討要,以及給他想象當中的崇禎寵臣洪承疇寫信,希望他再接再厲。
第一,命令漢軍以大炮轟擊錦州城外的明軍哨所。
且堅貞不屈不為清廷所招降,搞得皇太極顏面盡失,清廷士卒損傷慘重的悍將。
「來將可留姓名。」
明軍先勝后敗的消息,連續發往了京師。
對於外面的哨所,祖大壽已經連夜叫一部分士卒進入錦州城,以防止當年皇太極圍困大凌河城,第一次用火炮定點清除周遭的哨所。
那些雁過拔毛的官員,什麼時候變得廉潔如水了?
「皇帝與那些朝臣的招數,老子早就一清二楚,他們哪有什麼決勝千里之外的真本事啊!
不是金國鳳不想給,實在是朝廷一直拖著。
人可以走,清軍放半天炮,打的多是草人。
金國鳳勇猛是勇猛了一些,但是缺欠了些許的思考。
這就要求皇太極需要不斷的鼓舞軍心,來達到堅持圍困的目的。
祖大壽依舊認為米豆等都應該多儲備一些。
吳三桂聽聞這個消息,不僅是為金國鳳衝動行事感到詫異,更是被舅舅祖大壽的斷論給驚住了。
可金國鳳已然是打的上頭了,被清軍層層圍困在北山岡。
至少也要等糧食收穫了,才能支撐他長久的圍困錦州。
如此怯懦,著實是把金國鳳給氣壞了!
崇禎剛剛為吳三桂的勇猛表現十分欣喜,想著要如何賞賜此人。
他主要是想要看看守衛錦州明軍的狀態,已經露出來的火炮。
金國鳳左突右沖,殺的清軍連連後撤,但始終都在北山岡上兜圈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