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瀚海唐兒歸

作者:人到中年紙老虎
瀚海唐兒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五十九章 風起河西 魂兮歸來

第三百五十九章 風起河西 魂兮歸來

人群中,李從曮的次子李永吉驚得面無人色,他渾身無力的一屁股坐倒在地上,揮手讓侍從趕緊回鳳翔府。
只不過賣河西鹽的同時,張昭也要同意將河西馬賣給朝廷。
可以說,在整個戰國時期,韓國就是被所有人欺負來欺負去的弱者,妥妥的班級霸凌終極受害者。
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飢又渴真苦煞。防地調動難定下,書信託誰捎回家?
不用離開家鄉的雄武軍牙兵和秦州百姓歡聲雷動,隨即張昭遣人,將雄武軍節度使康福禮送出境。
「老夫來時,河西隴右節度大使、武威郡王張大王曾囑託某。
就在張昭裝備回敦煌一趟的時候,中原朝廷的使者,一撥接著一撥的到來,全都是催促歸義軍貢使上路的。
「速告大人,武威郡王已有關中人望,昔年身在太原時的庄廟,都不能與之相比!
神像前,還立了一座碑,碑文上書。
至於為什麼張大王就在只與秦州相隔幾十里的渭州,那主要也是『巧合』不是。
宋同義怒了,他覺得,自己的外孫以河西隴右十八州歸國,如此豐功偉績,怎麼也該是楚王而不是韓王。
請大人送還秦州百姓,撤掉秦州和鳳翔的哨卡,厚禮卑辭,或能使我李家保全富貴。」
「這不知羞的兒皇帝安敢如此?」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
首先是韓國也是戰國七雄之一,你不能說它不尊貴。
當李壽齡舉著酒碗朝宋同義走過去的同時,耆老們同聲開始吟唱。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張昭打通河西之後,絲綢之路終於開始良好運轉。
就是他們已經決定完全下注到張昭身上了,以至於李秀雲這樣出身和相貌的美人,都願意拿出來作為陪嫁的媵。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看不到希望的絕境中堅持。
城西的粟特商人買了數百隻羊與數百石粟米負責伙食。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採薇採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發芽。說回家呀道回家,心裏憂悶多牽挂。
幾千斤的巨石,僅僅靠著往下墊圓木,硬是從城外滾過整條朱雀大街,一直滾到了大明宮外。
頓時,老頭子驚愕的抬起了頭,第一次對他這並不太了解的外孫,有了新的認識。
即以張昭的河西隴右節度大使駐地涼州,封張昭為涼王。
這首國風,用和_圖_書在這裡是如此的恰當。
他們從唐肅宗上元元年(760)開始抗擊吐蕃,一直到抵抗到了唐憲宗元和三年(808),足足四十八年。
數千雄武軍牙兵拒絕朝廷調令遷往鳳翔,他們佔領署衙,驅逐了秦王李從曮派來的兵馬使。
只用了三天不到的時候,一具威風凜凜的,著甲持矛戍守邊關將士像,就立在了大明宮外。
中原朝廷同時還開放河西鹽進入關中銷售,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按照此時為封王挑選王號的慣例,能給張昭上的一字王號有三個可以用。
上元節過後,中原後晉朝廷,給張昭的封賞確定下來了,他要求的秦州回歸隴右,百工千人,慕容信長的婚事全部應允。
無數長安百姓,在李壽齡等人的帶領下,用步輿將宋同義等人,沿著破敗不堪的朱雀大道,往大明宮丹鳳門外抬去。
秦趙相鬥弄出了長平之戰,韓國幾乎被打的只剩下小半條命。
再說楚王,楚可是先秦大國,那是向周天子問鼎輕重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大唐北庭大都護、伊西北庭節度支度營田瀚海等使楊公襲古。
大意是:雷聲雷聲響轟轟,響在南山向陽峰。為啥這時離開家?忙得不敢有閑空。我的君子真勤奮呀!快快回來歡聚一堂。
魏國強大起來奪取河西之地的時候,捎帶給了韓國兩耳刮子。
到後面周鼎、閻朝、李元忠、楊襲古、爾朱某、及至最後的武威郡王郭昕,萬里一孤城,儘是白髮兵。
他們為什麼不能歸家?不就是與玁狁這樣的敵人戰鬥無法脫身嗎?
張昭拍了拍外公宋同義的後背,勸解老爺子別生氣,一邊把他的想法給宋同義一說。
張昭這才知道,李秀雲的到來,是大有深意的。
他簡直要為石敬瑭或者桑維翰的聰明才智,點上二十四個贊。
此人是李克用的義子,也就是傳說中的李晉王十三太保之一。
就在宋同義路過秦州之後,只隔了一日,秦州雄武軍就非常『巧合』的爆發了兵亂。
……
雖然那已經是兩百年前的事情了,我們甚至都不知道他們姓甚名誰,但可以為他們立一座神像,讓他們的魂魄,能回歸日思夜想的長安!」
魏齊爭霸搞出馬陵之戰,韓國無奈當了受害者和背景板。
從總角童子抵抗成了垂垂老者,甚至他們最後都沒有屈服,子孫一直在苦苦堅持。
在那裡,由張昭走時出的銀錢,李https://m.hetubook.com.com壽齡等人為大唐諸帝就在丹鳳門外,建了一座家廟祭祀。
安西、河西、隴右的將士,不正如同勇敢而勤奮的君子那樣,為國戍邊,只是就陷於吐蕃就再也沒回來過,他們的親人是如此的渴望他們回家。
自他到涼州見到張昭以後,無時無刻都在由內而外散發著老懷大慰的氣息,臉上的笑都沒停過。
採薇採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這句話,宋同義等人連唱了三遍,唱的眾人淚如雨下。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
康福哭嚎著,帶著幾十親信牙兵,咬牙切齒的說要去東京告狀,只不過,他幾十人一路,走的比宋同義上千人還慢。
而為了不把涼、楚兩個王號封給張昭,石敬瑭刻意把李嗣昭改為追封汾陽王,就是為了給張昭留出韓王這個稱號。
秦國強大起來了,東出函谷關打魏國的時候,一定也抽空給韓國兩下。
聽聞此情況,張昭親自率歸義軍馬步軍七千,從渭州直抵秦州。
有家等於沒有家,為跟玁狁去廝殺。沒有空閑來坐下,為跟玁狁來廝殺。
而這之後,歸義軍,就成了接力者。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或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除了三家分晉之後滅了鄭國,韓昭王時期申不害變法中風光了一把之後,韓國一直都處於持續性的拉胯中。
石敬瑭要是把涼王這個王號給了張昭,豈不就是變相承認,張昭這個坐擁河西隴右的涼王,照樣是諸侯王。
而這份氣質,就是石敬瑭想要表達的。
攜帶河西貢馬三百匹,河西宿衛驍騎六百,河西隴右唐兒、諸羌、党項、沙陀、回鶻、龍家、龜茲、達旦各族專使三百人。
大明宮外,奏起了祭告祖先的雅樂,李唐二十一位皇帝神主牌位前,無數雙眼睛的見證下,一面面戎裝繪像,被請進了這座屬於家廟性質的廟宇中陪祀。
那麼韓王這個王號,就讓石敬瑭很滿意了。
等到遠遠看見張字歸義軍大纛的時候,整個開元外歡聲雷動,鼓樂聲震天響起。
不過張昭不會拒絕韓王這個稱號!
而張昭一字王的王號也定下來了,那就是韓!
「天下間,人心向背,大勢已成,此風起自河西,我輩當隨風而動,方可不負此生!」
張昭當然是沒毛病的,他有沒有毛病,曹www•hetubook•com.com延禧的親姐姐曹三娘子肯定知道,張昭的兩子一女也不可能是假的。
宋同義話音剛落,全城轟動,無數百姓奔走相告,不一會,雕塑神像的巨石就被無數長安百姓運了過來。
後晉天福四年,公元九三八年,三月,張昭以外公宋同義為歸義軍副使,河西隴右節度行軍司馬,充十八州歸國專使的身份。
這小事一樁,張昭想了想,也同意了。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代表河西唐兒的張家僅存懷字輩的張懷慶,曹議金的堂弟曹仁榮。
趙國胡服騎射也要打打韓國顯示存在感。
殷其靁,在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已經六十四歲的張昭外公宋同義,此刻顯得異常精神矍鑠。
而且,他還有的是時間和辦法,來得到楚王或者涼王的封號,不急於在這一時較勁。
但除此之外,韓國在戰國中的表現,那隻能用一連串的慘字來形容。
大唐安西四鎮節度觀察使,爾朱公某。
就在此時,宋同義身後的代表安西唐兒的郭天策和惠興和尚楊和。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按照此時權貴人家嫁女的規矩,在大婚的前一個月,會讓一個家中精心培養的丫鬟去跟姑爺睡一個晚上,以此來確定姑爺身體上沒有什麼毛病。
大唐北庭大都護、伊西北庭節度使、寧塞郡王、李公元忠。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大唐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工部尚書、御史大夫、河西節度觀察使、沙州刺史、蔡國公周公鼎。
渾身上下都透露出,這個韓韓就是遜啦!的味道。
秦、楚、齊、晉,歷來就是一字王爵中,最好的幾個字眼,特別是問鼎輕重這個典故,讓石敬瑭心裏很不爽。
一共九面戎裝繪像,這是自吐蕃陷安西、河西以來,一直孤軍堅守的大唐孤忠。
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飢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宋同義瞬間就淚如雨下,他接過李壽齡手中的米酒,隨後一飲而盡。
張昭祖籍南陽,戰國時期絕大部分地盤屬於楚國,小部分屬於韓國,所以就有韓王和楚王兩個選項。
如果有人此刻能從天空往下看去的話,整個長安城的人幾乎都被驚動了,無數攢動的人頭,黑hetubook.com.com壓壓的從各方往大明宮的方向而去。
他們也跟著歡呼了起來,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歡呼?但就是覺得高興。
安審琦什麼也沒做,就在那裡靜靜看著,直到神像落成,連他手下的晉昌軍牙兵都心神震蕩、神傷不已的時候,他只默默對左右說了句。
這是《國風·召南·殷其靁》,是以一個妻子的口吻,呼喚在外服役的丈夫回家。
四月底,宋同義的河西隴右歸國專使團,走到長安就停了下來。
忽而晴空萬里的天上,吹起幾縷乾冷的清風,不過一盞茶的時間,細細的雪花,飄然而下。
不管是東漢末的董卓禍亂朝綱的西涼軍隊,還是十六國、南北朝時期的前涼、後涼、北涼、南涼。
一起上前扶住了宋同義,他們也開始以詩經唱答。
自涼州啟行,走涼州洪池嶺入蘭州,再走狄道入隴西,最後自天水進入關中。
雖然跟大唐鼎盛時期沒法比,但比起安史之亂以後,還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自先漢冠軍侯列郡祁連,為國張掖以來,一千年中開拓河西的漢家健兒,魂兮歸來!』
有了絲綢之路,長安的經濟活力,竟然一步步有所恢復。
李秀雲來了又走了,就在張昭摸著被夾的生疼的腰桿還在回味不已的時候,李秀雲留下一封書信就消失不見。
有些百姓甚至將家中準備建房的大樑,都鋪在了地上當做圓木。
「殷其靁,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大唐河西節度使、伊西北庭節度使楊公休明。
隴右唐兒代表姑臧李氏族長李簡厚,涼州六穀陽妃谷沈家的沈念般。
對比下涼王、楚王和韓王這三個王號所代表的意思,那就很有趣了。
怎麼說也是一字親王,他以大義歸國,明面上搞得大公無私,結果卻因為王號和中原朝廷拉鋸的話,是很破壞形象的。
但瓜沙二州的歸義軍老人們還是願意來這麼做,那隻能說明一件事。
位於四戰之地的它,誰崛起了都要來打一打他,彰顯下存在。
楚人北上,也要騷擾。
城中石匠帶著工具自發彙集起來,在河西來的總匠安排下,開始雕琢。
此時的長安城躲過了亂兵之劫,晉昌軍節度使安審琦,也算是五代比較有治理能力的節度使。
張昭到秦州后,直接逮捕了帶頭鬧事的牙兵牙將,把他們『發配』到涼州去了,隨後宣布大赦士卒。
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哪有一天www.hetubook•com.com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張昭也冷冷一笑,玩陰的是吧?本來他還想做的不那麼過分,現在看來,不過分是不行了,因為兒皇帝給臉不要臉。
大唐河西節度使、河西副元帥楊公志烈。
人口比張昭走時,還多了上萬人,大多都是各地行商以及絲織行業的人才迴流。
聽到石敬瑭要封自己為韓王,張昭愣了半晌后,差點被氣笑了。
大唐檢校尚書左僕射、御史大夫、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郭公昕。
那這十八州歸國家,豈不就成了一句空話,所以石敬瑭為了面子,直接就否決了涼王這個王號。
河西馬又不是專指汗血馬和折耳馬,這兩種馬,張昭都才幾千匹,他肯定不會幹,但同樣不錯的涼州馬,還是可以銷售一些出去。
當然,張昭更不知道的是,韓王這個王號,石敬瑭本來已經準備追封這個李嗣昭的。
等到使團走近,李壽齡帶著十幾個李唐宗室的耆老,排成排向宋同義敬了一大碗米酒。
絕對沒有比《小雅·採薇》更能適合此刻淪于胡塵一百五十年安西、河西、隴右心情了。
六國中,第一個被秦國滅亡的,也是韓國。
大半個長安居民,甚至連很多晉昌軍牙兵都跟著來到了開遠門。
這些涼王,都有一個共同的屬性,那就是基本是稱孤道寡的一方諸侯。
大唐開府儀同三司、沙州都知兵馬使、沙州刺史閻公朝。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他們是:
安西、河西、隴右將士不忘故國,今日得歸,不單有白髮郡王郭昕公這樣忠臣的功勞,還有安西、河西、隴右數十萬將士的功勞。
所以張昭要做的手腳,還是在河西隴右十八州歸國這個事情上。
有鑒於此,張昭知道,自己必須要返回敦煌一次了,去徹底吸納曹氏歸義軍的所有力量為己所用。
長安城外,開遠門外,李唐宗室,這些年一直在主持祭祀李唐諸代帝王的李壽齡,汾陽王郭子儀的六世孫郭昭,等一大批唐末遺老遺少,此刻都聚集在開遠門外等候。
先說涼王,這個王號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國,所以一直以來,就有很強的獨立屬性。
從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戰死的河西節度使楊志烈開始。
九面繪像被請進廟后,宋同義淚眼花花的站在廟宇前,他看著起碼上萬的長安百姓說道。
以張昭籍貫來選的話,則有兩個選項。
……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