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瀚海唐兒歸

作者:人到中年紙老虎
瀚海唐兒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八十三章 血火三國殺(忠魂以血頌輓歌)

第四百八十三章 血火三國殺(忠魂以血頌輓歌)

笑嘻了的光哥走過去,親熱的讓趙延壽不但要多禮,還親自把赭黃袍披到了趙延壽身上,隨後指著遠處的杜重威使者高勛說道。
「虎泰和馬都虞侯且去收集好戰馬,尋個機會,咱們舍了大軍,繞道南歸。」
耶律德光駐蹕之地大門之外,十幾個人滿臉愁苦的看著皇甫遇,皇甫遇頓時就是一愣。
兵士們愕然,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驚愕之間,鄧州威勝軍節度使宋彥筠和定州義武軍節度使張彥澤,各帶甲兵抽刀威嚇。
「還請燕王引路,某當親往拜見上國之主。」
皇甫遇搖了搖頭,「我乃晉臣,天子待我甚厚,安忍見國家傾覆,君上受辱?」
這時候,在署衙中的恆州軍校也趕過來苦勸,他們一起抱住王周,半挾持著他往東城門而去。
他長嘆一聲,叫停了皇甫沖,然後勉強坐了起來。
皇甫遇恍然長嘆,「數月之前,你欲往河西去,看來是認準涼王了。」
說完,見皇甫沖還要勸,皇甫遇厲聲大喝,「休要壞我忠臣名節!」
接著耶律德光遣漢奸耿崇美取易州。
等到這時,各鎮節帥也出來開始安撫兵卒們情緒。
因為十餘人中,頂頭就是他長子和侄子,兩人都是隨皇甫遇出征,而被契丹人拿住的。
叮噹一聲,不知道誰第一個扔掉了手中的長槍,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兵刃落地的聲音響成一片。
耶律德光倒是毫不隱瞞,「此赭袍乃是賜予杜重威的,因為他也向某求為中原天子。」
說話間,高勛第三次到達了遼軍大營。
皇甫遇深知,他這一走,留在契丹軍中的兒子和杜知敏等人,就可能被契丹人殺死。
耶律德光是什麼人,怎麼可能留下這樣的破綻?他當然要繼續把皇甫遇的兒子和心腹扣在手裡。
他想了半天,最合適的探路者,還得是趙延壽。
皇甫遇被遼軍用馬車拉著進了恆州城,昔日雄壯的大漢,已經面色蒼白,腳步虛浮了。
易州臨近幽州,郭璘能在這裏站穩腳跟,使得耶律德光視他為眼中釘,幾次攻打都不能克。
這要是真的就萬事大吉,有埋伏也是替死鬼送命。
此刻未到朝食,就有大塊的燉馬肉吃,還不限量,兵卒們吃的滿嘴流油,喜笑顏開。
說干就干,耶律德光直接就讓人把趙延壽召來。
杜重威、李守貞等聞言四面一看,這才發現,虎刺勒竟然沒在人群中。
虎刺勒一到,武寧軍的其他兵將也圍了過來,他趁機看著周圍的武寧軍將校們說道。
……
杜重威有點訕訕的,他拱手回答道:「皇甫遇生性莽撞,慮其衝撞陛下,便讓其在營中待命。
他們雖然墮落了,可以心m.hetubook.com•com安理得的在晉軍中享受富貴,但對於投降契丹人,給契丹人當灰孫子,他們還是萬難接受。
而契丹大軍進城以後,耶律德光只修整了一日,就迅速做出了調遣。
這張彥澤本就是定州義武軍節度使,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定州。
皇甫沖看著神色憔悴的皇甫遇雙眼一紅,「大郎與杜知敏等人,俱被契丹人帶走了。」
其餘人等,也都是皇甫遇的腹心兄弟,那個在安陽河畔倉皇之中,把自己坐騎讓給皇甫遇,然後又被他返身於萬軍中救出的杜知敏也在。
「昔日在安陽河邊義救從人之皇甫節帥可在?
說著,耶律德光把著杜重威的手,極為動情的繼續忽悠。
更率眾人于耶律德光面前邊呼邊舞,按照拜見天子的最高禮節,山呼舞蹈,叩頭謝恩,一眾晉將醜態畢露。
虎泰雙目圓睜,驚怒交加的看著虎刺勒。
趙延壽本來狂喜之下,感動的都快流淚了,但一看見耶律德光又給了一件赭黃袍,心裏頓時警惕不已。
適逢早日間吹了一點小風雪,趙延壽等人身披白袍,在漫天風雨中,跟著晉軍派出的引導騎兵,車馬齊全的渡過滹沱河,去接受晉軍投降。
耿崇美更是娶了耶律德光的族妹衛國夫人耶律氏,此時身份地位遠在韓家之上。
杜重威和李守貞、張彥澤等人,還以為是耶律德光親自到了,感動不已的他們立刻下拜迎謁。
「但燕王應知某是為了穩住晉人所用,爾與某,恩同父子,豈是杜重威可比?」
耶律德光只當他已經壓服了皇甫遇,不由得大為得意。
放聲大笑中,他命令皇甫遇率兩千本部兵馬,與三千契丹騎兵一起,星夜南下,疾攻晉國都城東京開封府。
那些不願投降的兵卒,看到自己的節帥竟早已屈膝,頓時悲從心裏,大營中哭聲一片。
皇甫沖點了點頭,「侄遍數天下之君,無論天子還是國王,唯有涼王,是真人主也!」
眾將一聽,都覺得有理,虎刺勒趕緊壓低了聲音說道。
……
於是耿崇美兵馬一到,易州將吏兵卒爭相投靠,郭璘完全無法制止。
哭罷,王周徑直返回署衙,尋了一斗烈酒一飲而盡,隨後便要抽刀自刎。
易州刺史郭璘,也是代北武勛的一員,他是上次晉軍打破易州后,留任易州刺史的。
「就算不南行,我們也可尋一地暫住,留待有用之身,以圖將來。」
這皇甫遇他們是知道的,是杜重威怕他衝撞耶律德光,被軟禁在了營帳中,只是這虎刺勒,怎的沒有跟來?
耶律德光不動聲色的扶住就要下拜的杜重威,「卿等棄暗投明,m•hetubook•com•com某心甚慰,從即日起,不提前嫌,無有偏見,使契丹與漢,同心戮力。」
因為自杜重威投降之後,皇甫遇除了狂飲烈酒買醉以外,幾乎就沒有再吃過東西。
絕望之中,郭璘只能箕坐城門中,大罵耿崇美。
皇甫遇慘笑一聲,推開契丹士兵來拉他的手,自己走入了屋中。
「願從都部署者,棄械袒右,不從者可自行渡河與契丹戰!」
當下,趙延壽拜別耶律德光以後,立刻率領盧龍軍二三百騎,往晉軍大營而去。
杜重威等人早就在營門口等候,雪中視線受阻,只看見有身穿赭黃袍者,身坐馬車中引數百遼騎至。
不過這次不一樣了,因為易州軍民之所以支持郭璘,除了契丹人壓榨太狠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被晉軍的強大戰力所激勵,有強大的晉軍可以依靠。
這耿崇美雖然在後世名聲不顯,但在歷史上,他們是與韓德讓家族齊名的標準契丹化漢人家族。
「我等皆是南人,家小財貨皆在南,若是投靠,契丹主安肯放我們南歸?何日才能與家人團聚?」
而且他這次也學乖了,並未立刻直接揮軍南下,而是先準備佔據河北之地,再做打算。
後晉開運二年,公元944年,十二月十八,杜重威讓人宰殺戰馬,再把所有的糧食拿出來,供給大軍飽食一頓。
十二月二十五,耶律德光封杜重威為太傅,李守貞為司徒,盡數吞併六萬余晉軍。
「且讓皇甫遇來晉見,至於虎刺勒,他若是不辨真主還敢逃離,日後定有他後悔的時候。」
兩日後,皇甫遇與眾人走到趙州以南平棘縣城外,此時天降大雪,道路泥濘,眾人又累又餓,幾乎行不得路。
皇甫遇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此甚好,某去之後,爾等可往河西,輔佐涼王,北逐胡虜,為某報仇。」
趙延壽見耶律德光突然賜他赭黃袍,頓覺萬分詫異,他還並不知道杜重威今日就要投降,所以有些摸不著頭腦。
郭璘此人,治軍嚴謹,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很受士兵和不堪契丹奴役之民的尊敬。
結果沒想到近了才發現,來的人不是耶律德光而是是趙延壽。
此時他已經連騎馬都不行了,是皇甫沖買了一輛驢車,拉著他往南。
皇甫遇的情況則更加糟糕,他七八日不曾多少飲食,還狂飲烈酒求醉,原本雄壯身軀,已經徹底佝僂了下去。
「汝國立功中國,我當不負前言。」
皇甫沖聽出了皇甫遇口中的決死之意,趕緊勸說。
杜重威一看耶律德光連赭黃袍都捨得給,頓時心花怒放,剛剛拜了趙延壽的一點『委屈』,立刻煙消雲散。
他看著趙https://m.hetubook.com.com延壽,不但一點也沒有乞降之人的卑微,還隱約以中原天子自居。
為了讓趙延壽死心塌地的去冒險,耶律德光更以龍鳳赭袍賜下。
士卒們本來就沒有多少立場,他們當兵大多都是為了混口飯吃,或者就會打仗殺人,不會生產,只能做個武夫。
契丹軍營門口,趙延壽引杜重威前往拜見,耶律德光立刻讓遼軍大開營門迎接,見晉將都來拜見,這才將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不搞兵事,改玩政治以後,耶律德光終於有了發揮能力的時候。
又是不要錢的好話往外面甩,偏偏趙延壽還就吃這個。
皇甫沖聞言大哭,他抓著皇甫遇的手腕哭道:「伯父乃是天下有數的忠勇之臣,若能輔佐涼王,何愁大事不成?」
皇甫沖把牙一咬,對著皇甫遇說道:「河西涼王,乃是大朝忠義之後,關中平亂之時,仁義之名播於四方,今又出糧百萬石賑濟災民,實乃天命之主,日後能北逐契丹,興復中原者,必是涼王殿下。」
此時的赭袍,可不是指暗紅色的長袍,而是指赭黃袍。
站在耶律德光身邊的晉朝降將周儒,一個一個的按照身形相貌辨認,隨後在耶律德光耳邊輕輕耳語了幾句。
虎泰等人雖然就是草原上的胡人,但自從跟了張昭以後,壓根就沒把自己再當成胡人過,而且把唐兒身份看的無比重要,常以老牌歸義軍自居。
但是現在,晉軍自己都投靠了契丹,他們還怎麼守?誰也不想硬往死路上去。
「受晉厚恩,不能死戰而以城降,何面目面行見人主與士大夫乎?」
皇甫沖等大哭,收攬皇甫遇屍體后,徑直往西,投奔張昭去了。
皇甫沖與從人皆泣不成聲,一個從人勸道:「某隨郎君十年,不忍見郎君如此,今夜值守者乃是軍中舊將,不如我等趁此機會,護送郎君離去。」
王周只有二千守軍,且未必都肯與他死於此地,知道事情已經不可挽回后,他在城頭大哭。
本是天子所穿的衣袍,趙大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黃袍就是赭黃袍。
至於虎刺勒,臣亦實未注意,想來不會走遠,臣請派人探查。」
耿崇美與趙延壽一樣,都具有漢奸的共同特性,那就是他能做,你不能說,說了就急眼。
……
眾人鼻子都快氣歪了,可是拜都拜了,也沒法讓趙延壽拜回來,杜重威等人也只能敢強忍著不言語,繼續完成拜謁。
皇甫遇不再言語,也根本不管軍務,只帶了侄子皇甫沖等,隨著大軍往南。
自覺又壓了杜重威一頭的趙延壽極為得意,立刻將耶律德光給的赭黃袍遞給杜重威。
天下間怎麼有這麼好騙的人?天真的讓和圖書我光哥都覺得有點不真實。
皇甫遇慘笑一聲,「還有將來嗎?」
而王周兩個兒子知道父親神色不對,一直暗中跟隨,見王周要自殺,害怕此舉激怒契丹人,飛撲過來抱著大腿嚎哭勸說。
聞言不但不認為耶律德光是在忽悠,反而還認為耶律德光對他交心,一切都據實以告。
「身荷國恩,位兼將相,既不能死於軍陣,何顏以見舊主!更受命圖之,所不忍也。」
他忽然想到,就算是冒死通知了朝廷,但朝廷已無兵可用,路上反而可能會害了身邊侄子皇甫沖和忠心從人的性命。
於是他準備讓一個替死鬼過去探探路。
杜重威聽罷,淚珠從眼眶中滾滾而出,當即咿咿呀呀的頌唱了起來。
但此刻,他也顧不得了,因為他決定,要把杜重威已經無恥投靠契丹人的消息,告訴朝廷。
「天子召爾等前往拜見。」
契丹人雖然沒明說是要幹什麼,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耶律德光說話故意說得又緩又慢,等到趙延壽都快忍不住的時候,才繼續說道。
更可以說是晉軍白團衛村大戰勝利后,唯一保有的戰利品。
不少兵卒哪怕覺得投降契丹人萬分屈辱與不甘,但被李守貞言語一挑唆,也覺得有些寒心,不想再給石重貴賣命了。
聽聞武寧軍節帥乃是涼國來的達旦人,最擅長舞蹈,且出來一見。」
他沒有急著南下,而是派大將麻答,帶著遼軍以及投降的晉軍一萬,向北去往代州。
此時他們頂頭上司各鎮節度、刺史又沒露面,兵卒們只感覺茫然失措,不知道該怎麼辦。
皇甫遇領命,出了房門才發現,除了侄子皇甫沖以外,只有幾個從人在此等候。
代州刺史王暉見數萬兵馬至代州城下,其中更有不少的晉軍降卒,方才得知杜重威已經獻了大軍投降,當即也不含糊,立刻滑溜的也選擇了投靠。
拜完之後,杜重威絲毫沒有愧色,反到興奮異常。
現已食盡途窮,當與汝等共求生計,左思右想,唯有向大遼天子乞降這一條路了。」
「爾等方才所食,已是大營中所有的糧草,就連戰馬,也大多宰殺,朝廷亦無援軍來。
吃飽之後,杜重威命軍士們出營列陣,眾兵卒都以為杜重威是要帶他們突圍,雖然免不了廝殺,但總算不用在這曠野苦熬,因此士氣還不錯。
「這杜重威怎的如此無恥?盡然投降契丹!那咱們成什麼了?辛苦東歸,然後又給胡人當奴隸?」
說完,這位後晉最為悍勇的忠臣,從懷中掏出準備已久的短刀,猛地插入脖頸,自殺身亡。
耶律德光聽到報告,竟然還是有點不放心。
耶律德光臉色不變,無所謂的揮了揮手。
他們效命與和圖書契丹搏殺,無非是出於樸素的民族感情和想要得到朝廷的獎賞搏一個富貴。
因為從他角度來說,耶律德光仍然有點難以相信,杜重威願意為了一個口頭承諾,就率晉國全部精銳,背叛姐夫和侄子。
傍晚,皇甫遇再飲烈酒二斗,對著侄子皇甫沖淚如雨下。
這一下,契丹人沒有南下,反而以兩萬兵馬佔據了代州。
這純純的是惡趣味,耶律德光就是想壓服這樣的忠臣義士,以此來達到他自覺已經摧毀晉人抵抗之心的征服感。
皇甫遇仰面朝天,乾冷的雪花,飄到他臉上,皇甫遇都沒多少感覺了。
代州及雁門關一帶,歷來就是太原的北大門,契丹人在這裏屯兵兩萬,立刻就把劉知遠的河東兵給吸引到了忻縣一帶,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虎刺勒趁這個機會,假意去安撫武寧軍兵卒,卻直接走到了還剩下的三百多原涼州大馬之中。
「我已信宿不食,疾甚矣,主辱臣死,無復南行。」
杜重威不怒反喜,趕緊命高勛再去契丹人營中,將這個『好消息』報告給耶律德光。
郭璘沒罵幾句,惱羞成怒的耿崇美,抽刀就將郭璘殺害。
這時候,石重貴重傷者給三端帛的殺傷力,立刻就顯現出來了。
二十六日,耶律德光以杜重威為先鋒,引大軍到恆州城下,杜重威親自出面命守將王周開門投降。
耶律德光順利進入恆州城,當即冊封王周為武勝軍節度使,數萬契丹兵馬,終於不用在於野外露宿了。
這無恥之徒竟然就當著眾人的面脫掉外袍,換上耶律德光給的赭黃袍,恭敬的向北三拜。
佔據易州和代州這兩關鍵之地后,耶律德光再遣張彥澤去叫開定州城門。
緊接著,李守貞又跳出來勸說道:「主上失德,信用姦邪,猜忌我軍,我等進退無路,不如投順北朝,別求富貴。」
不過,就在兵卒們列陣完成之後,卻見無數甲兵手持銀刀分守各處,大軍主帥杜重威只著便衣出營說道。
耶律德光還真沒想到,所謂的南朝硬漢,漢兒豪傑,竟然如此軟弱,全程只是點頭,並無其他言語。
自從被圍,晉軍普通兵卒,還從未放開肚子吃一頓。
「大人盡了忠臣之節,子孫徒呼奈何?」
我光哥不單是要皇甫遇投靠,還要讓皇甫遇為他效命,帶領大軍南下攻滅晉朝。
至此,耶律德光徹底沒了後顧之憂,於是他強行將皇甫遇召到恆州城中。
舞蹈完畢,耶律德光假裝左看右看,好像是漫不經心的問道。
於是當日傍晚,皇甫遇帶皇甫沖與從人數名,趁夜離開軍營南下。
「晉人乞降矣,漢兵皆爾所有,爾宜親往撫慰。」說著,又把另一件赭黃袍放到了趙延壽右肩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