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瀚海唐兒歸

作者:人到中年紙老虎
瀚海唐兒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百七十四章 立馬吳山第一峰

第五百七十四章 立馬吳山第一峰

李金全這老小子本來就是北人,也沒跟張昭作對,因而被俘虜后,很快就投靠。
張昭立刻命蠻熊、頓珠、王通信、瓊熱多金四人著三層甲率憾山都為先登勇士,分別攻打東北南三面。
而且據一個被俘的濠州定遠軍都虞侯說,是壽州清淮軍節度使劉仁瞻,讓他們打著清淮軍旗號的。
等射的他們不敢脫離垛口和彭排的掩護之後,第二招蟻附攻城就開始了。
更可氣的是,這些糧食、布和糖,全是從滁州的官倉中,弄出來的。
「老賊如此狡詐,可恨!」慕容信長臉上陰雲密布的怒罵了一句。
兩日後,大軍抵達和州以北,張昭駐蹕雞籠山下,準備先下和州城,然後就渡江。
這……一看周圍的都這麼捧場,張昭也確實詩在口中,不吐不快,當即沉吟片刻。
原來劉仁瞻早就上書江寧,要求匯合保信軍、定遠軍等,出巢湖以拒周師。
不過,深知南唐朝廷運作規律的李金全和楚州刺史張彥卿不同意這個觀點。
周軍精銳盡出強攻西面,郭廷謂抵擋不住,只能從其他三面抽調人手。
這狗哥兩,那可真是一時瑜亮啊!
「聖人是把南吳國想成大周了,這劉仁瞻雖然素有名聲,但也不可能隨便就能整合廬州保信軍啊!
不過他認為不吉利,身邊的人可不這麼認為,李昉兩眼閃光,一眾跟隨在張昭身邊做大秘的瓊林院學士,也紛紛稱讚。
況且昔年他南奔,也是迫不得已,本來就不是要投靠和圖書南唐。
雖然劉仁瞻沒有做成他想做的事,但這確實是個威脅。
但那是堆積如山的布帛、鹽糖茶和米糧,以中國人節約的個性,就算是放火燒,哪怕只是下令,也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既然來到了和州和采石磯,張聖人策馬上雞籠山觀察地形,立刻就想起了趙亮和完顏構這對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郭廷謂的毒計,那是一點效果都沒起到,反而讓滁州人開始不信任他,原本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一點官聲,頓時就敗了個精光。
那身為弟弟的完顏亮,也是個重量級,狂的的沒邊卻御下無方,簡直就是一個小號的高洋。
周主給了幾個看守倉庫小吏和兵將們一人分了幾十匹布,就把他們給收買了,別說放火,他們不但不放火,還幫著周軍清點來著。
張昭若是把頓珠提拔起來,然後讓他鎮守一方為節帥的話,差不多就是李金全這個樣子,只不過頓珠比李金全戰鬥力要高上那麼一點。
呃!剛一出口,張昭立馬住嘴,呸呸呸!太不吉利了。
張昭當即命令慕容信長和高懷德,率一萬騎過去攻打。
想到這,郭廷謂就恨得牙痒痒的,他可不會傻到把物資留給周軍,為此專門安排了人燒毀這些物資。
大軍先是升起巢車,用強弓硬弩壓制城頭。
而郭廷謂被逼成這樣了,也不敢撤掉其他三面的防禦。
而等到安定了滁州百姓的人心,張昭就立刻開始攻城,滁州內城雖然堅固,但和_圖_書是太小,東西不過兩三里。
郭廷謂很快就知道,他棄守外城,只守內城的策略,也是不成功的。
結果稍微一猶豫,周軍游騎就到了,這種大倉庫,必然不可能全擺在城內,基本都是在水陸交通便利的城外。
但是他在南唐朝廷沒有後台,沒有人為他說話。
這詩才出口,讚歎聲未落,山下就有信使趕來報喜。
至於統轄保信軍出巢湖,只不過是他想讓、引導張昭這麼以為,壓根就是沒影的事。
和州就是後世安徽馬鞍山和縣,對面就是馬鞍山市區,而采石磯,就在馬鞍山市郊外。
想到這,我張聖人詩興大發,張口吟誦道:「萬里書車一混同……」
「好!好詩!」眾文臣武將馬屁聲如雷般響起,就連頓珠這樣大字不識一個的傢伙,都哇哇喊好詩,被張昭無語的看了一眼,也沒半點不好意思。
咦!好像是這個道理,張昭猛然點了點頭,這南唐的動員力和行動力,能達到他所想的這個水平,他張昭還能輕易的把南唐當豬羔子揍?
將軍嶺的南唐軍完全沒想到周國鐵騎會直接奔他們而來,還來的這麼快,毫無準備下一萬人馬就被擊潰了。
張昭留馬殺才率軍三千守滁州,本部三萬余兵馬則馬不停蹄的直奔的和州。
想到這,張聖人臉色一變,對張烈成喊道:「給我把那個濠州定遠軍都虞侯上大刑,此人定然沒說實話。」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和*圖*書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周軍人多,弓弩手也多,很快就射的南唐軍抬不起頭。
只是壽州清淮軍到了,但比他們近了快一百里的廬州保信軍卻沒到。
這劉仁瞻素有聲望,再手握五萬大軍,萬一投靠了張昭或者起了點什麼小心思,那就麻煩了,因此李璟根本不敢給他這樣的權力。
「早就聽說聖人擅做詩,有盛唐之風,今臣等有幸,當刻石記之!」
再說了,南吳要是有這份行動力,聖人大軍怎麼可能輕易打破東都,還能到滁州來。」
南唐守軍哪還抵擋得住,蠻熊首先登上城頭,滁州上下軍心崩潰。
當日,張昭命人將壽州清淮軍和濠州定遠軍的旗號、衣甲扔到滁州內城下,城中守軍以為清淮軍和定遠軍已經全軍覆沒,頓時軍心渙散。
蚊子再小也是肉嘛,山不就我,我就去見山。
他自己則率軍在定遠軍后一百里后緩緩而行,若是張昭真是圍點打援,他就按兵不動,若是人數不多,他就來解滁州之圍。
因為周軍佔領外城后,不僅沒有奸淫擄掠,還施粥放飯。六十歲以上老人,六歲以下孩童,還賜布賜糖。
一旦李璟絕望之中授予劉仁瞻全權,清淮軍加上保信軍再加巢湖水師,張昭還真有點虛。
張昭現在沒盡全力進攻,就是在釣魚,看看能不能把壽州的清淮軍或者廬州的保信軍給釣過來,圍點打援,永遠是張聖人的最愛。
不過郭廷謂知道的並不完全,因為張昭並未用和*圖*書盡全力,真要用盡全力,那就是四面一起上,連續攻打幾晝夜讓守軍不得休息,搞不好就破城了。
不過將軍嶺一帶地形複雜,南唐軍大部分逃往了山中。
劉仁瞻無奈,只能在濠州定遠軍按軍令南下支援的時候,把自己的親信混入定遠軍中,以此迷惑張昭。
而且清淮軍到了也跟沒到差不多,他們走到滁州北五十多里的將軍嶺,就不走了,直接在山下紮營。
看樣子還是早就出發了的,因為壽州離滁州可不近,足足有三百五十里上下。
張烈成立刻下去,親自給這位都虞侯鬆了松骨,於是真實的情況出來了。
而在出發之前,張昭放走了被扣押的滁州信使,現在可以讓他們把情報,送往江寧了。
兄長趙構被稱為完顏構又稱九妹,那是慫的沒底,別說什麼男人、女人,是人都沒他這麼狗慫又不要臉的。
加上壽州清淮軍本來就是大鎮,兵額兩萬多,要是加上了濠州定遠軍和廬州保信軍,再加上巢湖水師,立刻就是五萬之眾了。
這是個什麼人呢?這是個年輕時作戰驍勇,為人雞賊,但是沒什麼大智慧,治理地方也一塌糊塗的糊塗蛋。
張昭放棄東北南三面,急攻西面,打的守軍叫苦不迭。
因為他知道,一旦抽調東北南三面的防禦,周國準備好的勇士,就肯定要乘虛而上了。
慕容信長得到大量的衣甲旗鼓,這才知道來的不是壽州的清淮軍,而是濠州的的定遠軍。
郭廷謂及其從弟郭廷贊等六百和圖書人被俘,錄事參軍李延鄒自殺殉國。
是個狠人!這也是張昭對劉仁瞻的評價,詭計多端,還如此謹慎,守起城來,絕對是一把好手,難怪歷史上把郭榮給磨的夠嗆。
「既然如此,那就不能等了,兵貴神速,即刻打下和州,渡江去!」張昭把手一揮,下達了命令。
不過不得不說,完顏亮別的不提,這作詩是真的很有水平,這首《立馬吳山第一峰》,確實有天下一家,唯我獨尊的氣勢。
不過雖然被張昭鄙視為沒有大智慧,但是他對南唐朝廷還是很了解的,老小子嘿嘿笑著對張昭說道。
有了這些仁義之舉,滁州百姓立刻就不反對周軍,甚至還有親人在內城的,直接跑到城下招呼親人們不要抵抗,甚至出城投降。
他又不是南吳主,保信軍上下為什麼要聽他的出巢湖與我們大戰?
他要是再搜索個二三十里,定然就發現清淮軍了,到時候一鍋端,多好啊!
原來李存惠率三千騎為先鋒,剛到和州就發現和州四門大開,感情在大軍到之前,南唐和州知州等人早就棄城而逃,連百姓都跑的差不多了。
果然第四天,打著清淮軍節度使劉大旗的壽州清淮軍到了,約莫有一萬人上下。
張昭立刻召集眾兵將商議,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壽州清淮軍節度使劉仁瞻唯一的機會,就是親自率軍先南下到廬州,然後集合清淮軍和保信軍兩家的兵力,率領戰船從巢湖而出,順著濡須水(裕溪河)進入長江,然後攔截周軍渡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