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瀚海唐兒歸

作者:人到中年紙老虎
瀚海唐兒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百五十三章 七百年來再定南中者

第六百五十三章 七百年來再定南中者

其四,徵辟漢人大族的才學之士,到中央任職。
拓跋恆原姓元,是為了避馬殷父親馬元豐的諱為改姓拓跋的。
安撫潭州百姓,調撥糧食,隔離得了痢疾的病人,恢復城區治安以至於重新組建潭州的基層官府,張鉊都沒管。
為什麼在後世,西南各族同胞與漢人相處融洽與一家人無二,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逐步滲透的政策,功不可沒。
其于季漢時期親率大軍討平南中,任命當地大族為官,使季漢盡得南中兵員財貨,穩住了昭烈帝猇亭慘敗后,風雨飄搖的蜀國,功莫大焉。」
孟蜀、南唐、馬楚以文官治世是有基礎的,因為這三國的牙兵並不是非常囂張,文官掌握著從中樞到地方上相當大的權力。
張鉊豁然起身,當初他就覺得七擒七縱孟獲和什麼攻心為上有些簡單了。
拓跋恆看著張鉊,朗聲說道:「陛下可循馬希范舊例,恩養厚賞。等天下大定,其能歸於國家,識大體,可永鎮為土官,若是有識是天時者,正好藉機平定。」
其人雖然稱為土司,但實際上是河北鄲城縣人,他是被王莽派到貴州一代管理當地,最後被中央朝廷封為土司官的。
「陛下真乃真人主也!臣末學後進,不敢說常璩常道將的煌煌巨著有何錯謬。
原馬殷到馬希范時期的馬楚天策府十八學士中,能稱得上有才學的,也就是拓跋恆、李宏皋、李宏節、何仲舉、廖匡圖、徐仲雅六人。
永順彭氏土司的彭士愁是江西吉州人。
是以吼完之後,拓跋恆立刻惶恐的拜伏在了地上。
因為不管是孫光憲這樣的南平大臣,還是廖匡圖、張少敵、何仲舉這樣的馬楚之臣,都這麼認為。
好吧,張聖人努力撐起了一個帶著些許驚詫的笑臉。
只是馬希范時機選的太晚了,或者他沒想到自己那麼快就病死,結果導致受了託付之命的拓跋恆還沒來得及掌握權力,馬楚最關鍵的抉擇時刻就已經到來。
「臣無狀,御前失禮,請陛下責罰!」
張鉊詢問拓跋恆安定馬楚之策,拓跋恆對答如流,他與張鉊心意相同一般,提出了希望延續馬殷時期的政策,並收各地牙兵之權,轉而用文https://www.hetubook.com.com官治理等方法。
因為當年拓跋恆曾陪同馬希范到東都洛陽朝拜過後唐庄宗,馮道因此對拓跋恆有所了解。
由此張鉊還發現了另一個現象,那就是後世雲貴川渝的大土司。
其三,將南中各族豪勇之士盡數招攬,以高官厚祿收在身邊為己用,譬如無當飛軍。
秦良玉夫家石柱馬氏土司祖宗馬定虎,是南宋建炎年間入蜀,自稱是馬援之後,是陝西扶風人。
「這麼說來。」張鉊摸了摸下巴,「諸葛孔明所行的並非仁政,南中各族也依然在反抗,那蜀漢是怎麼保證南中被牢牢掌握的呢?」
張聖人深吸了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一小點點不快。
拓跋恆一聽,眉毛直接上揚,看上去又要開噴,不過馬上就忍住了,隨即有些尷尬的咳嗽一聲,才對張鉊說道。
但陛下剛說諸葛武寧王是以仁政定南中,南中不復反,確實是有所偏差了。」
「常璩此人,乃是蜀中大才。但晚年著史,並非本意,實是因為手握力勸成漢主李勢降晉的大功,但卻遭到中晉朝廷南渡世家的歧視與排擠,仕途無望才回來著史的。
所以臣才說,陛下認為季漢是懷柔南中,南中不復反,乃是不正確的。」
「陛下的土官制度,應當是借鑒了後漢招撫西南夷的策略,但懷柔過甚,失去了武力為依靠,猶如無根浮萍一般。
播州楊家的祖宗楊端是山西太原人。
其分兵三路,迫殺雍闓、朱褒等賊首,凡遇叛將變民即行剿滅,從無姑息,實不見半點懷柔。
前兩人中,何仲舉有方面之才,是個十分合格的地方行政長官,足以勝任一省平章。廖匡圖文武雙全,可以做個邊境鎮帥。
我張聖人現在,正忙著收攬馬楚為數不多的人才。
甚至率軍南下時,馮道還當面跟張鉊說過,馬楚的拓跋恆,乃是王佐之才。
拓跋恆眼睛一亮,再次讚歎,「陛下真聖主也!臣最懼怕者,就是陛下此刻要用此土官之策,因為還不到時候。
剩下的二人中,張鉊召見徐仲雅與之深談后,才發覺此人的能力和被馬希萼所殺的李宏皋、李宏節兄弟非常www•hetubook•com.com相似。
當然,此時羅貫中還差著幾百年才會出現,央視更是沒影的事,張鉊不能怪到這些人頭上,也不能說是他們。
對!
一定是先打服了,壓榨了,不敢反抗了,最後才來施恩的。
錦凳上的拓跋恆再次一拱手說道:「季漢定南中,所行無非是六策。
其實坐到了張鉊現在這個位子上,仁政這東西,已經成了一種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轉換的東西。
比如牂牁蠻的謝家土司建立者,也就是如今貴州謝氏的祖宗謝暹。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最後將其收服,南中自此不復反,後世雲南的少數民族都還祭拜諸葛丞相,這難道不對?
於是張鉊在腦海里思索了片刻對拓跋恆說道:「朕是看華陽國志里說的,難道有所謬誤?」
若是十年之後,天下大定,再以土官之制來馭之,南中就可再歸國家矣!就是通海軍節度使轄地亦可收復。」
張鉊話音剛落,只見錦凳上的拓跋恆突然怒火萬丈,他咻的一下就站起身來,聲色俱厲的大聲喝道。
看來確實是剛才的說法有些不對,但這肯定是沒人蒙蔽張鉊的,硬說要有,那也是羅貫中以及央視三國演義的導演。
這可不是馬楚,他面對的也不是那個信任他的武穆王馬殷,而是才剛剛見第一面的中原天子。
此人在馬殷還沒有入湖南的時候,就跟在了馬殷身邊為幕僚,馬殷建國后,成為了事實上的宰相,稱為僕射。
通海軍節度使,就是大理國,大理段氏就是從被後晉封為通海軍節度使起家的。
「起來,起來!朕從不以言治人之罪,汝且說說,方才為何要說斬人?」
呃!好像有點不對,應該說,他就是姓拓跋的。
雖然馬希范遺命要讓同母弟馬希廣繼位,但拓跋恆、張少敵、袁友恭等人還是建議立馬希萼,以此來避免馬楚的內亂。
想來南中各族都是自己管自己的,憑什麼要給自己找個爹?你打上門去了,還跟人攻心,攻個毛啊!
其五,在南中設郡縣,興文教,傳播聖人大道,使其心向中華。
陛下今順天應人,若用此六策加上土官制,當是蜀漢之後,為天下再定南中的大聖和_圖_書主。」
彭氏等湖湘以西蠻頭尚未征服,用土官封賞他們,恐怕要適得其反。
在馬殷死後,拓跋恆繼續輔佐馬希聲、馬希范兄弟。
不過到了馬希范執政後期,素行奢靡,推翻了拓跋恆為他設計的輕徭薄賦恢復經濟的國策,並且因為拓跋恆的不斷勸諫,發誓絕不見他。
還得是那種面刺寡人之過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譬如此類,不一而足,那些有名的土司大族,基本都有一個漢人祖宗。
所以他最感興趣的,是如何從諸葛亮平定南中的行動中,獲得啟發。
馬希范時期,馬楚去國制,拓跋恆的僕射也變成了推官,但仍然是楚國政務一把手,並成為了十八學士之首。
好嘛!拓跋恆還是收著說的,但張鉊聽來,這差不多就是指著他鼻子說他看書不多思考、分辨了。
若用此六策,季漢當年受限於北伐大業,行事只能操切,尚能使南中各部蠻無法反抗,只能被季漢用其膏腴。
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處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處罰的昏君,當著最能讓人感到舒心。
張鉊被拓跋恆吼的一愣,心裏有些明白為什麼馬希范不用拓跋恆了。
「可惜!可恨!策略已有,但是朕現在卻無法用!」
這不是拓跋恆沒有才能,恰恰是因為他有才,但馬希聲、馬希范皆不是有為之主,反而覺得提出正確意見的拓跋恆惹人厭,導致拓跋恆沒能施展才能所致。
上書諫寡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其有大功無厚賞,心懷憤懣,是以其所著的華陽國志中的蜀志、南中志、李書等,雖然刪濫觴,補西南史之缺憾。
拓跋恆重新坐到錦凳上,或許是知道剛才的魯莽有多危險,他這會顯得更加拘謹了些,但是倒也更像是君臣奏對了一些。
由此南中各地苦不堪言,諸葛武寧王剛剛北返,變亂就又驟起。
「是何人對陛下說的這些?此乃欺天之罪,當斬!」
而且張鉊更好奇的是,他剛才應該沒說錯什麼啊?這拓跋恆為什麼反應這麼大?
反正,兜兜轉轉,這個拓跋鮮卑的後人,又在唐末改回了拓跋這麼個有特殊意義的姓氏。
譬如孟獲,他就www.hetubook•com.com不是蠻頭,實際上孟氏乃是南中漢人大族,季漢重用他們,並將被俘虜的各部落民,分給這些漢人大族分別控制。
只是拗不過掌握了大權的李宏皋,最終造成了這次劫難。
而且他心裏還有點小慶幸,還好剛才沒說什麼七擒七縱,不然不知道要被噴成什麼樣子。
其中李宏皋、李宏節兄弟已經被馬希萼殺害。何仲舉、廖匡圖早已投靠張鉊,剩下還沒有歸順的,就只有拓跋恆和徐仲雅二人了。
「好!」張鉊也大喝一聲,他本來準備等一等彭士愁,然後再讓郭威去招撫各地蠻族,但現在看來,拓跋恆的建議更為妥帖。
說將整個湖南丟給郭威來管理,張鉊就真的沒插手了。
不過馬上,拓跋恆就意識到他失態了。
他要立刻回到中原,儘快統一天下,再來北定草原,南撫諸蠻。
政務上只能是平平常常,兵事更不怎麼通,但是起草文章,代擬詔令,制定禮樂制度等方面有非常之能,這是一個相當合格的翰林學士和知制誥。
這人雖然有才學,但是為人耿介、太過方正,脾氣大,說話不那麼好聽,沒點肚量的君王,是承受不住這號子臣屬的。
雖然有些是攀附的,但不可否認,這就是人心大勢以及文化的影響力。
首先以雷霆手段打擊叛亂者,殺其骨幹,俘其從者,絕不手軟,使其就算反叛,也無法成為燎原之勢。
等變亂大致平息之後,于南中設平夷庲降都督府鎮守,大開南中礦藏、收各郡財貨、征南中豪勇之士建無當飛軍,盡得南中一切,季漢每年增收起碼三成。
張鉊哈哈一笑,隨即又有些疑惑的看著拓跋恆,「卿既然知道諸葛孔明就是以此法平定南中,其施以懷柔手段降服蠻頭孟獲等人,再任命當地蠻頭為官,南中至此不復反叛,豈不是正證明某這土官制度有效嗎?」
果然,這虛心納諫的聖君可不是那麼好當的。
「草民方才失態,是因為陛下剛才所說皆是謬誤,頓覺是有人刻意蒙蔽陛下。」
於是馬希范等到病危,立刻就召見了拓跋恆,並將整個馬楚和馬希廣託付給了拓跋恆。
眼見拓跋恆有才,張鉊於是向他透露了自己設計的這個土官制度。
https://m.hetubook.com.com眼整個天下,雖然這是個武人的時代,但武人犯上之禍為害最烈的地方,實際上只有中原、錢越、王閩等幾家。
但馬希范並沒有全部剝奪拓跋恆的權力,因為他還是知道,這馬楚是在靠誰支撐。
但其中許多記錄,多有褒美蜀中政權、人才之言,陛下可以將此書作為史書、風物來看,若是不假思索全部信以為真,則就謬矣。」
拓跋恆拱了拱手,清了清嗓子后說道:「陛下,諸葛武寧王昔年定南中,實際上並未行什麼仁政,反而行的是雷霆手段。
「且說來!」張鉊大手一揮,只要是給他糾錯的,張聖人絕對歡迎。
張鉊這麼一來,反倒讓拓跋恆不好意思了,他心裏也極為感動,沒想到皇帝竟然那麼愛讀書,還這麼大度,又尊重士人,他頓時極為感動。
當然,這也導致這三國軍隊,戰鬥力遠遠比不上武人囂張的中原朝廷。
只是與張聖人滿以為拓跋恆會完全贊同不一樣,拓跋恆確實對土官制度交口稱讚,但對於現在就能推行,並不抱有什麼期望。
至於拓跋恆,則是一個非常之能人,這個結論還是在張鉊見他之前就有的。
當然,我張聖人那是什麼人,那是千古名君啊!他當然能承受。
只是,想到這裏,張鉊突然猛地一拍手,顯得萬分懊喪。
遙想這數百年來,在南中之地上安定各蠻,管理地方最成功的,就是諸葛武寧王了。
面對張鉊的沾沾自喜,拓跋恆端坐在一張錦凳上,就在還偶爾漏風漏雨的九龍殿殘垣中,對張鉊說道。
既然好奇,那自然就要問問答案了,張鉊趕緊叫拜伏在地上的拓跋恆起來。
其二,將南中各族區別對待,打擊不聽話的蠻族,重用南中的漢人大族。
思州田氏土司的祖宗田顯宗是陝西藍田人,隋開皇年間去的當地。
「朕起自西北,幼時讀書不多,是以凡有書讀時只能抓緊誦讀,確實少了分辨。卿快與朕分說,這華陽國志中那裡說錯了?」
其六,拓寬馳道,使交通於漢家腹地,增強聯繫,方便隨時平亂。
在此時來說,這種政策稍顯殘酷,但對於形成統一的中華民族,功不可沒,後人也同樣受益。
「那如今彭士愁等,該如何處理?」張鉊最後問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