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極限警戒

作者:墨武
極限警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站隊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站隊

可沒有任何人鳴冤,哪怕沈約也是保持沉默。
眾人多數愕然。
范仲淹前有明言,可不過數十年的後人,早將這警世恆言拋在了腦後。
趙佶盯著趙明誠,「那你可完成了令尊的心愿?」
可趙佶能否聽出張繼先的言下之意?
李彥並沒有注意到趙佶這個微表情,輕快道,「聖上洪福齊天,平西北之亂,滅大宋世敵遼人,完成我大宋歷代君王沒有完成的偉業,可說是自太祖以下,最具文成武功的帝王,甚至和太祖相提並論也不為過。」
李彥叱道,「大胆陳東,你這般言語,可是真不把天子放在眼中了!」雖是這麼說,李彥眼中卻閃過絲喜意。
趙明誠訝然,愣了片刻才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微臣地位卑下,如何能越俎代庖的審判?」
李彥一旁叱道,「一派胡言。想如今天下太平,西北百余年首現安寧,宋金更是合盟滅遼,去年金帝更是割山西地于宋,對了……」
李彥展顏。
陳東見狀,一顆心hetubook.com.com沉入谷底。
趙佶微微一笑,「原來如此。」他的笑容多少有些嘲弄,「朕有一事好奇,不知道明誠是否可以一解朕心中困惑?」
趙明誠暗自抹了一把冷汗,心道自己幸好沒有選擇站隊陳東,不然此刻說不定和陳東一起下獄。
這是他常用的套路,也是轉移矛盾的手法,眾人都在注意陳東的「錯處」,他李彥所為,不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奇迹雖然出現,選擇終在趙佶。
趙佶微微點頭。
沈約暗嘆。
沈約聽得出張繼先說什麼——如果陳東下獄,或者因此身死,那反倒證明張繼先預言的準確。
李彥內心大喜。
陳東神色慘白,握緊雙拳,在被帶出前,居然沒有喊冤。
李清照眉山緊蹙,想要上前,卻被趙明誠死死拉住。
六賊死死的把控朝政,敢和六賊做對,或下獄或被貶驅逐出京城,本來是常規操作。
前車之鑒,讓他戰戰兢兢,而因家族得罪蔡京帶來多年的和_圖_書壓抑,讓他更是如履薄冰,「聖上言重了,微臣當知無不言。」
沈約見李彥計謀似乎得逞,仍未言語。
言罷,重重磕頭在地,陳東額頭已現青腫。
其實這並非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事實上,在趙明誠等人看來,這是個極為正常的結局。
李彥說的自己也要信了,見天子沉吟,為敲定天子信心,更是道:「想蔡相早看出天子英明,當年就稱頌在聖上所領下,天下『豐、亨、豫、大』,一派繁榮,可惜有宵小心懷叵測,故意挑撥離間,對盛世之景視而不見,只想危言聳聽蠱惑聖上,進而博得忠臣之名!」
夫妻多年,趙明誠如何不明白妻子的性格,方才若非他拽住妻子,滿是緊張的看著妻子,只怕妻子早就站出來為陳東申冤。
李彥心中微沉。
趙佶看向張繼先,「如果將陳東交與大理寺,似乎和天師預言不符?」
突拍額頭,似乎才憶起什麼,李彥又道:「微臣有了確實的消息,說遼帝耶律延禧https://m.hetubook.com.com被金將所擒,押解到上京,遼國已滅國。」
趙佶目光閃動,緩緩道:「將陳東押入大理寺查辦!」
陳東屈膝跪倒,「陳某正是將天子放在眼中、心中,今日才選擇實話實說,懇請聖上聽陳某說完。」
趙明誠大汗淋漓,半晌才道,「明為日月之光,誠為……誠為……」他無法說下去。
說這話,是要抱著被砍頭的準備!
那一刻的他忘卻生死,慷慨陳詞道:「常言道——家亂出孝子,國昏有忠臣。陳某其實不想做個忠臣,因為做忠臣,就意味著奸臣當道,國主昏聵。但陳某又只能做個忠臣。」
「正是如此。」趙明誠如釋重負道。
趙明誠嗓子嘶啞道,「家父過世久矣。」言下之意當然是罪不及子嗣。
沈約聽到陳東竟然否定趙佶,也不由佩服起陳東的膽量。
趙佶慢悠悠道,「你名字明誠,那你可知趙挺之給你起名的用意?」
喊冤何用?
趙佶看來卻不想放過趙明誠,緩緩道:「明誠,以你hetubook•com.com之見,陳東該當何罪?」
張繼先輕嘆道,「本道倒希望預言不準。」
聽李彥對現狀的描述,這世間著實歲月靜好,大宋實乃天下第一,誰能想到不過數月的光景,金人就會兵臨城下,而宋朝就臨滅國的危險!
他今日至此,本來很有不安之意,但聽趙佶一句「愛卿」,瞬間將他昔日的信心叫了回來,「微臣以為,當將危言聳聽之人交於……大理寺查辦,以儆效尤,方顯聖上英明。」
真相簡單、人心複雜。
不問稼穡,難見民間疾苦,被一幫溜須拍馬的手下阿諛奉承,正常人都會失去理智的判斷,更何況始終嬌生慣養的趙佶。
天子昏庸,對於這點,他李彥是心知肚明,昏君自然好糊弄,可麻煩的是——這個昏君很相通道人之言。
可在趙明誠看來,大局已定,鳴冤何用,不過是給陳東陪葬罷了。
趙佶緩緩道,「想令尊在時,很希望你能做個正人君子吧。」
如果眼下的趙佶還是不能明辨這些套路的話,依舊我行我素,和_圖_書那不過是重來個寂寞。
趙佶的目光落在趙明誠的手上,半晌才道,「想明誠之父趙挺之本是朝中宰相,為政之時,也曾抨擊朝政……」
他所言有理有據,著實滴水不漏,卻顯然是置身事外,不想加入爭端之中。
趙明誠額頭冒汗。
都說宋徽宗是昏聵之君,但這世上和宋徽宗彷彿的人數不勝數。
趙佶眼皮微跳。
李彥仍舊局限於以往的套路,可沈約卻看到趙佶的冷漠。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若有人為他申辯,不等他喊就會站出來。
捨生去面對真相,這世上絕沒有幾個能夠做到。
抬頭望向趙佶,陳東目光懇切,「聖上痴迷玩樂,無心朝政,實在大錯特錯。眼下天下亂象頻出,內有百姓怨聲載道,外有金人虎視眈眈。聖上若再不懲奸除惡,改過自非,只怕國之將亡,為時不遠!」
趙佶輕吁一口氣,「若依愛卿所見,這件事該如何處置?」
張繼先在趙佶心目中的地位,並不一般,而張繼先的言論,不但決定陳東的命運,還有他李彥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